《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77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神贯注》课堂实录(1).doc

史小娟《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时间:

6月2日

地点:

马寨小学

执教者:

史小娟

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

师:

通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迷信权威、执著探求科学真理的伽利略,认识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

这节课,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大师级的人物——罗丹(多媒体出示罗丹照片以及两段人物介绍)。

请大家仔细阅读,看看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生1:

我了解到罗丹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

生2:

我了解到罗丹小时候的成绩很差。

生3:

我了解到罗丹小时候学习很差,长大后成了著名的雕塑家。

师:

罗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罗丹的朋友——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近罗丹,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全神贯注》(板书课题)。

师: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124页,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生疏的字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

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去罗丹家做客。

生2:

我知道了罗丹为了修改雕塑,把茨威格忘了。

生3:

我知道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全神贯注。

师:

初次读课文,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

谁能结合课题,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

茨威格去罗丹家做客,罗丹发现自己刚刚完成的塑像还有毛病,左肩偏了一点,就认真修改起来,把茨威格忘了。

对于此事,茨威格深有感触。

师:

谁能说得再简练些?

生2: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茨威格到他家做客,他认真地修改雕塑,把一旁的茨威格给忘了。

师: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他干了一件什么事?

只要把两者说清楚,就能概括得更简练?

谁再来试试?

生3:

罗丹全神贯注地做雕塑。

师:

以前没有雕塑叫“做”,现在已经有了雕塑,叫-------(一位学生插话:

修改)

请你用上刚才那个同学的词再来说一说。

生3: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塑。

师:

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师:

刚才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知留心要求认识的生字了吗?

(出示生词)谁来读一读?

生:

(读生词,将“挚友”中的“挚”读成“chì”)

师:

谁来纠正一下他读错的地方?

(一生站起来纠正)“挚友”是什么意思?

生:

最好最好的朋友。

师:

谁能联系课文来说一说?

生:

茨威格是罗丹的挚友。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生词,现在,生字宝宝跳了出来,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读,齐读)

师:

我想,认识了生字,大家肯定会读得更流利。

请同学们第二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

如果你有感而发的话,请在旁边作以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句子,同时批注)

师:

大家真认真!

小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

师: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在小组内交流了,请大家在班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高见。

生:

第二自然段,“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我从这句话中,看出罗丹一心一意地修改雕塑,把所有的一切都忘了。

师:

你说得非常好。

不过要注意,“吁”是多音字,在这句话中,应读“xū”,

不读“yù”。

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对哪个词感受最深?

(学生读此句

话)

生1:

我从“消失”这个词看出罗丹把什么都忘了,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修

改雕塑。

如果是我,经常会干一会儿停一会儿,不能坚持下来。

生2:

我从“越干越有劲”看出罗丹修改雕塑全神贯注。

如果是我们,干什么事,干一会儿就不想干了,而罗丹却越干越有劲。

师:

有一个词,老师感受很深。

谁是我的知音呢?

生3:

我从“喝醉了酒”看出罗丹此时完全陶醉在修改雕塑中。

师:

说得不错。

可老师的知音在哪儿呢?

生4:

我从“痴痴地微笑”看出罗丹对自己修改后的女像非常满意。

师:

“痴”什么意思?

生4:

傻。

师:

罗丹为什么而傻?

为何而痴?

生4:

为了修改雕塑,让雕塑变得更完美。

师:

一个“痴”,我们看出了罗丹那种为了艺术竭尽全力的精神。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精神。

(学生练读,指生读)

师:

读得真好!

我们继续交流。

生:

我从第三自然段看出来。

罗丹为了修改雕塑,竟然把好朋友茨威格给忘了,工作是多么全神贯注啊!

生:

第二自然段,“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我从这句话看出罗丹在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塑,一刻也没有停歇。

如果是我们,早就跑去玩,不能坚持下去。

师:

这节课,我发现,同学们太谦虚了。

老师提个建议,我们再读这句话,采用想像的方法来理解。

(生读此句话)

生1:

罗丹一会儿上前,看看哪儿出了毛病;一会儿后退,看看修改得如何,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自言自语:

“这儿还有问题,这儿不错。

生2:

他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好像来了灵感。

生3:

手不停地挥动,是在不断地修改,一刻也没有停。

生4: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好像干得太有劲了,又好像在生气。

师: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

请大家读一读,用心体会(生练读,指名读)。

生:

我从第一自然段中的“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

‘啊!

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看出罗丹此时已经全神贯注地找雕塑的毛病了。

师:

对于这件作品,罗丹和茨威格各是什么态度?

生:

茨威格认为是一件杰作,而罗丹认为还有毛病。

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

我觉得罗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生2:

我觉得罗丹非常热爱雕塑艺术。

生3:

我觉得罗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

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生4:

精益求精(师板书)。

师:

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

茨威格被深深的感动了。

当多少年后,茨威格回忆起此事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1:

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全神贯注,才能干得出色。

生2:

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成了法国著名的大雕塑家。

由此看出,不管干什么,都要竭尽全力,一心一意,才能有所成绩。

师:

这件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茨威格一生的关键。

从此以后。

茨威格更加努力,成为奥地利著名的作家,被高尔基称为“第一流的艺术家“。

看来,只有全神贯注,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话(学生齐读)。

师:

课文学完了。

我想,此时,大家已找到罗丹成功的秘诀吧?

生(异口同声):

全神贯注。

师:

这个伟大的人——罗丹不仅影响了茨威格的一生,也影响了欧洲的雕塑发展,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我们一起来欣赏罗丹的作品(大屏幕展示罗丹的雕塑作品)。

谁来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1:

罗丹的雕塑太逼真了。

生2:

罗丹的雕塑简直是活灵活现。

师:

这一切,均是全神贯注的功劳。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做到全神贯注,有所成绩。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