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08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docx

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

一、选择: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社会保障一词的国家。

2.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是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3.瑞典由于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4.中国1951年颁布《劳动保险条例》。

5.在拉美国家中,智利率先于1924年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6.所谓中间道路学派,是介于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流派。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最新发展。

7.贝弗里奇于1942年发表《贝弗里奇报告》。

8.所谓中间道路学派,是介于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流派。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最新发展。

9.1942年贝弗里奇发表《贝弗里奇报告》。

10.美国的医疗保障模式——私人医疗保障模式。

11.日本的医疗保障模式——全民皆保险的医疗保障模式。

12.1601年,伊丽莎白女皇颁布《济贫法》。

1834年,颁布新济贫法。

13.1948年英国宣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14.英国1911年颁布《国民保险法》。

15.1999年中国开始对医疗保险进行干预。

二、简答:

一、什么是公营管理模式。

(271)

公营模式是指中央政府通过强制手段,将参保人的部分收入以费或税的方式集中到一家公共管理的中央基金,政府社会保障部门直接负责这部分资金的投资运营,从而实现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

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二、基金积累制的缺点。

(269)

基金积累制的缺点包括:

1.不能应对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的财政危机;2.需要应对资本市场中的高风险;3.老年人的收入受资本市场价格激烈变动的影响;4.需要专门的高技术精算师及金融专家进行操作;5.运作费用较高;6.越是收入低的人,除去了运作成本后的净收入就越低,扩大了老年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7.造成巨额的二重负担或转轨成本。

三、中国失业保险特点。

(178)

首先,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正在不断扩大其覆盖面,而忽视真正扩面是要将原来没有被覆盖的人群纳入其中。

其次,中国的失业保险费率虽然同样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但是缴费比例不是国际通行的平均承担,不能有效地体现社会互济的保险原则。

第三,中国失业保障制度虽然非常强调再就业培训和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表现出投入不足,培训错位等问题。

第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实施细则等方面仍有不明确的地方。

四、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70)

第一,保险费供款率过高,企业负担过重。

第二,社会保险体系的覆盖面较窄,扩面难度日益加大。

第三,制度运行在财务上面临不可持续的前景。

其他问题:

保险层次单一,管理体制不顺等。

五、介绍中国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论。

(9)

民主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是以国家繁荣为目的的投资,可以充当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手段,因而主张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

民主主义并不完全排斥私人服务,相反,却认为在某些领域可以发挥私人服务的作用。

但是,民主主义不主张在社会保障领域利用私人服务,因为私人服务的提供和繁荣有可能导致政府忽视和放弃提供福利的责任。

六、简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6)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项目。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

社会保险的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予以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

社会保险是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

七、简介社会保险基金私营管理模式。

(271)

分散型管理模式是指社会保障计划的参保人根据国家的法令建立个人账户,由专门的养老金管理公司或者通过信托、基金会等方式管理,这些管理机构运用养老基金进行投资,以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并向计划参与者发放养老金,不同的养老金管理机构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八、什么是现收现付制?

(267)

现收现付制是在职的一代赡养已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

这种制度有利于低收入者,同时由于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不会出现基金积累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使退休金遭遇损失,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他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九、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共同点。

(225)

第一,各国政府都把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

各国政府都设专门的社会救助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注重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救助。

第三,重视社会救助的法律建设。

第四,不断改善技术手段,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都开始引入“积极福利”的思想,开始了救助和福利制度改革。

一十、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有哪些特点?

(121)

第一,社会医疗保险遵循“强制性、互济性和互补性”原则。

第二,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互助救济,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其中政府承担主要部分。

个人保险费的征收标准根据收入水平,对特殊人群如低收入家庭和老人实行减免。

一十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缺陷?

(118)

第一,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狭窄。

第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且存在断裂。

第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部配套。

第四,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一十二、简单介绍《贝弗里奇报告》。

(23)

《贝弗里奇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以下4项基本原则:

一是普遍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要;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则,即社会保障只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三是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四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

一十三、借鉴国外养老金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273)

第一,完善个人账户体制。

要尽快充实个人账户,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增加社保资金来源,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采取适当的养老金监管方式。

在现阶段再用严格限量监管模式是较好选择。

第三,改进养老金管理机构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老基金的有效运作。

一十四、什么是基金积累制?

(268)

基金积累制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个人养老储蓄制度,通过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待遇水平完全取决于账户基金的积累额,账户基金可以进行投资。

这种模式可以较好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资金。

同时养老基金将产生巨额积累,面临保值增值压力。

 

一十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

(268)

一是代际转移,在职职工为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

二是以支定收,需要多少养老金就征收多少。

三是收入均等化,一般根据统一的退休条件决定退休待遇,人人平等,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一代人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四是管理简单,不存在基金的营运和保值增值问题。

一十六、商业医疗保险有哪些特点?

(123)

1.医疗保障完全采用市场机制运行。

2.商业医疗保险在财务上实行独立的核算、自负盈亏。

3.商业医疗保险强调投保自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

4.商业医疗保险严格遵守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多投多享受,少投少享受,不投不享受的医疗保障原则,与社会医疗保障相比,社会公平性差。

5.通过风险转移来化解患者的经济损失,遵循互济性、经济补偿性等保险原则。

6.政府负宏观责任,制定医疗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保险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

一十七、中国医疗改革有哪些成效?

(115)

1.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

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来看,“低水平”适应了我国国情。

2.新型职工医疗保障险制度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原则。

我国现在建立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3.建立由国家、社会、个人多方负担的医疗筹资制度。

一十八、简单介绍美国社会保险法主要内容。

(22)

第一,有联邦政府举行全国统一的老年保险。

第二,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办理失业保险。

第三,由联邦政府资助和州政府举办老年人、儿童福利及公共卫生设施。

三、论述:

一、介绍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类型?

(221)

社会救助可以根据不同的出发点,不同依据和标准,从多角度做出不同的划分。

依据救助对象的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针对灾民的紧急救助,也叫灾害救助。

灾害救助又简称救灾,是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针对城市贫困居民的生活救助。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了面向所有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第三,针对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救助。

这种救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延续而来的五保供养。

第二类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类是所谓的“农村特困户救助”。

第四,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

这类救助主要是面向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旨在经常化地为一些救助对象提供临时性救助。

第五,针对特殊人群的生活救助。

此类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建国初期由于政策等原因被排除在单位制度之外的城乡贫困人口。

第六,针对其他特定或不确定人群的生活救助。

这种救助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国家和社会对于城乡非贫困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时的急难救助。

第二类是原有单位体制延续下来的各种“送温暖”活动。

第三类是社会捐助。

二、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73)

综观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有一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是明确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当前各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是出于阶级统治的需要而是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更有效的社会保障服务。

对我国来说,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更为明确,即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保障需要。

二是扩大公民参与,完善决策程序。

根据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要解决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使相关的主题能够表达自己养老意愿的合法机制;同时建立传导迅速的反馈机制。

与此同时,就需要建立公开、民主的决策程序,政府就应该加快进行决策体制改革。

三是社会保障建设亟待财政支出的结构型转变。

结合各国养老保障体制的建设经验,要理顺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运行机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中面临的困局,我国必须实现公共财政转型,新的公共财政体系下的财政支出应该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

四是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

权衡利弊,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比较适合中国国情,能综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优势,同时减少单独采用一种模式所可能具有的弊端。

五是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从长远来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运行机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选择合适的目标替代率和相对较低的缴费率有利于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六是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

各国养老保障实践证明,依靠法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在保证社会保障政策指定的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三、各国失业保险制度对中国应如何借鉴?

(184)

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和改革措施有许多值得我国失业保险学习的地方。

第一,以促进就业为制度目标选择。

根据美、英、德、韩四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将就业保障作为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目标也是符合世界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的。

在确保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并将促进就业作为制度的核心和重点,积极推动这类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借鉴各国有针对性的失业保障计划,建立适合我国特殊人群的补偿性失业保险制度。

第二,细化就业保障制度在设计。

根据美、英、德、韩4国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变革的经验,我们发现失业保障制度的细节化设计非常重要。

当前,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建立和完善合适的失业保障制度。

1.改变失业保障制度依赖性,强化制度对失业者的激励作用。

2.增强失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有效激发企业和社会的力量。

第三,合理设计和管理失业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基金的设计和管理涉及基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多方面。

1.政府、企业、员工三方负担失业保险基金。

2.合理分配失业保险基金。

3.有效管理失业保险基金。

四、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135)

国外许多国家经过多年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第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

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尽相同,所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复制别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

中国在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批判地吸收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宝贵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

第二,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覆盖全民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英、美、日、新等国家都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

混合型的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要,医保体系的保障范围广泛,充分体现了医疗保险的社会性,使得全体国民都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中,为他们的健康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各项制度建设尚不成熟,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四,医疗保障制度多元化筹资机制的建立。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实行费用分摊,由国家、集体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医疗费用。

第五,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障监督机制。

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监督体系,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制保障,使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规范化,保证医疗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六,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方面,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保障市场的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和扶持。

五、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227)

对于目前西方盛行的积极福利思想我们应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借鉴。

第一,进一步强化国家责任,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行救助和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较低,覆盖面较窄。

因此,政府经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的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第二,应坚持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补救型”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

从美国的经验看来,社会救助的水平应该坚持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既要坚持适度提高水平、逐步扩大覆盖面的策略,又不能盲目追求高水平。

第三,应加大教育和就业培训力度,实施发展性的社会政策,建立以工作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迎接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四,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慈善、救助方面的作用,建立起牢固、和谐、有效地伙伴关系。

政府应通过立法,鼓励和引导非营利组织及其所兴办的公益事业发展。

并对其实施税收优惠,提供资金等方法来减轻政府负担,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实现高度的社会化。

六、各国失业保险制度有哪些共同点?

(180)

一是立法。

各国的失业保险都通过立法来约束其实施。

英、美、德、韩4国的失业保险立法均具有较高的立法层次,受到统一的、涉及所有社会保险项目的社会保险法指导和约束。

而中国的失业保险立法则是出于立法层次较低的行政性法规,权威性较差。

二是失业保险设计。

各国的失业保障制度都是以帮助失业者实现就业为目的,是失业者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寻找工作。

首先,从失业保险参保范围来看,各国制度设计之初并没有把所有劳动者纳入到失业保障制度中。

其次,从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和期限来看,各国的设计都立足本国经济和失业的具体情况。

第三,从失业保险金给付条件看,各国的失业保障制度都明确规定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的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和义务,申领条件也日益严格。

第四,从失业保险的缴费设计看,各国的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特点。

三是多样化的配套服务。

失业保险只是失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其他的配套计划对失业保障制度来说也非常重要。

首先,各国失业保险都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就业计划和项目。

其次,强化就业培训的作用。

第三,鼓励创业计划。

第四,反复评估项目。

 

四、材料分析:

一、评价此次国务院的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工作?

中国将自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数千万城镇非从业人员首次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内。

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7月1日开始的试点范围将覆盖全国60%的地区,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优点:

1.此次改革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都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这意味着,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再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体现了社会公平。

2.过去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最受诟病的就是碎片化――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甚至农民工也有一套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采取与新农保完全一致的制度模式,中央也鼓励地方政府将这两个制度合并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整个体系的碎片化程度,有利于将来城乡社保制度的一体化。

不足:

1.待遇水平低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

根据《指导意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构成。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月55元,中西部地区由中央政府给予全额补助,东部地区则补助50%。

此外,地方政府对参保人员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

根据现在的物价水平来看每月将近100元的养老金对于养老不过是杯水车薪。

2.这项制度的另一个不足是要求相关人员在户籍所在地参保。

这将给许多流动人口参保带来不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老年城镇居民是跟着子女在异地居住,因为户口问题,他们参保和领取养老金都会比较麻烦。

 

二、针对国家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某一措施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与确保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第二,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

第三,允许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和科研单位的一些科研项目,吸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做项目的研究助理,来延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时间。

第四,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五,创建一批就业的见习基地。

国家提出将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视为主渠道,而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受到劳动合同法的影响,相关企业雇用人员的时候非常谨慎,大学生又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到企业就业面临一定问题。

已经出台的有关措施可能仅仅治标而不治本,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不容乐观,而且可能每年都要出台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我认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还是需要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有效结合,从中长期内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发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通过改善宏观就业形势为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在协调发挥政府、劳动力市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合力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我国医疗保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

随着我国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断进行改革,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但同时仍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城乡二元分割

当前我国采用户籍制度,因此造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多种形式,这种管理模式会造成重复建设、管理成本增加,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城市和农村采用不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差别巨大,存在社会公平问题。

改革意见:

打破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全国人民都能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第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按身份划分问题

不同制度、相同制度不同地区之间缺乏统一性 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符合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但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不等于建立不同的保险制度,尤其不等于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赋予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得不同身份的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差别较大。

改革意见:

在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保险制度,打破不同身份不同待遇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医院药品价格虚高,报销手续繁琐。

首先,医院里“一药多名”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开单提成、虚高药价、不合理用药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从而造成患者医疗负担过重,造成因病致贫问题。

其次,看病就医后,报销医疗费用手续复杂,患者需报销一次医疗费用往往需要跑几个部门才能完成。

改革意见:

1.加强对医院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对其药品价格管理,实施政府统一采购,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

2.取消不必要的报销部门,简化报销程序。

第四,财政投入不足。

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偿不到位,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大众基本医疗保障认识不足。

认为医疗卫生工作是医院自己的事情,对其投入不足甚至不投入,导致医疗机构为了生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医院创收。

改革意见: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给予医院一些实行优惠政策,减轻其负担。

四、中国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善?

第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其一,这一举措真实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证明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只是个口号,而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实际行动,是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得到的具体实惠。

其二,这一举措对于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用突出。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大力减少贫困人口,早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有利于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其三,这一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有力推动。

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但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

其一,救助内容少,水平低。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提供最起码的食物保障,事实上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还需要有最低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障与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

救助的水平低,每月领取的两三百元在物价消费高涨的经济下,这笔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食”,而“住、行”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其二,救助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低保的主要救助方式就是向符合对象者发放现金,现金的购买力易受到CPI的影响,救助的金额并没有随着物价的上涨而及时得到调节,受助者的生活水平很容易受到物价的影响。

其三,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和负担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救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中央政府给予补助。

这种筹资方式使财政困难的地区低保资金不足,限制了低保制度发挥其反贫困的功能。

同时,有的地方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社会捐助能力十分有限,救助资金的来源受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