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01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45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板书

完美图形——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圆的认识、扇形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呈现了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借助“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和: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什么图形”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和扇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了天坛的主体建筑—祭天台和祈年殿,并以文字形式介绍了祭天台和祈年殿的有关数学信息,借助“祭天台上层圆台的周长是多少米?

”和“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及应用。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了北京奥运会圆形中心舞台的图片,并文字出示了舞台的直径和中间升降舞台的直径,借助“中心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和“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两个问题,引入对圆和环面积知识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和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2.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发现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及转化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教学建议

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通过画圆,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4、可以充分利用史料,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

5、建议学生记住一些π的倍数值,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1~10)倍的π一定记住。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7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课时

圆的认识

2(练习1课时)

圆的周长

2(练习1课时)

圆的面积

2(练习1课时)

回顾整理

1

我学会了吗

1

考试

1

讲评

1

总计

12

1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9页,圆的认识

⏹教学提示

画圆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圆的特征

难点: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圆规、钉子、一小段棉线、刻度尺。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钉子、一小段棉线、刻度尺、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

认识。

轮子都是圆的。

师:

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

设计意图:

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入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的,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的,从而引入课题的学习和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师:

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

师:

同学们得到圆了吗?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

生1:

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图,画时图钉要固定好,细线要拉紧,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生2:

用圆形的瓶子盖可以画出一个圆。

师:

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画的,有什么问题吗?

生:

不圆

师:

为什么会不圆呢?

你们画的时候有问题吗?

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师:

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

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

请大家用圆规画圆试一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圆规画圆

生:

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师:

有针尖的一脚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教师边讲边板书在黑板上)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自主练习第1题:

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

生:

2.师:

对折一些你准备的圆形纸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1:

圆是轴对称图形。

生2:

对称轴是直径。

(师纠正,对称轴是条直线,这个说法不对,应是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生3: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生4:

我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

……

师:

直径和半径是圆中不同的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一下试试?

学生小组先讨论一下步骤。

找讨论的比较好的小组回答。

生:

步骤1、在自己画的圆中多画几条直径和半径

步骤2:

分别测量直径和半径的长度。

师:

下面开始研究

……

师: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研究的?

有什么发现?

生1:

通过画一画,我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生2:

通过测量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生3:

通过对折或测量发现这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r=

d;d=2r。

师:

现在能知道为什么轮子设计成圆的了吗?

生:

平稳

师:

原因呢?

生:

半径相等。

课件出示涂一涂

师:

涂色部分的形状像什么?

生:

扇子。

特征:

有一个顶点在圆心的角。

两条半径,一端弧,这个叫角圆心角。

设计意图:

本节一是概念,二是圆的特征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特征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来研究,教师少讲,让学生操作,实验得到圆的特征和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认识扇形和圆心角。

(三)巩固新知:

一、画一画,加深圆的特征的认识。

师:

圆确实是一种美丽的图形,想不想画一个圆?

1、自主练习第4题。

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按要求画圆:

⑴半径3厘米⑵直径4厘米

2、自主练习第6题(多媒体出示,学生自主练习,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把对称轴画标准且把所有的对称轴画出来。

3、自主练习第8题(多媒体出示)。

巩固对圆、数对、平移知识的综合应用。

格子纸上给出一个圆,

、用数对表示圆心的位置;

、将圆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

、以另一点(11,4)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其半径是上图中圆的2倍。

4、自主练习第9题(多媒体出示).请仔细观察,你能画出哪些美丽的图案?

画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欣赏。

选取有创意的大屏幕展示。

体会圆是完美的曲线图形。

5、自主练习第10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明确第

(1)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内切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圆心在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第

(2)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外切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对角线,圆心在正方形的交点上。

二、算一算。

6、自主练习3,通过表格练习直径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7、自主练习7,研究正方形的内切圆边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这个要作为一个常识掌握)第二个图,补上一半,还是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

8、师:

谁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生:

尝试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分类练习练习,分别巩固圆的特征和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叫做圆的半径。

(2)通过()并且两端都在()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3)画圆时()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4)一个圆有()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是()所在的直线。

(5)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2、看图填空(图中单位:

厘米)

d=()厘米r=()厘米

3、选择

(1)要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

A、4厘米B、2厘米C、8厘米

(2)圆的大小与()无关。

A、直径B、半径C、圆心

(3)在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

A、直径是4厘米B、半径是4厘米C、直径是4厘米

答案:

1、线段,圆心,圆上,圆心,半径,无数,直径,

2、3,2。

3、B、C、C。

设计意图: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有关圆的概念,圆的特征,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

思路是怎样的?

你理解了吗?

预设:

1、我学会了圆的一些概念。

2、我学会了圆的特征。

……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

圆的认识

1、判断。

(1)所以的直径都相等,所以的半径都相等。

()

(2)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

(3)圆的对称轴是直径。

()

(4)因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以半圆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

(5)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用它画出的圆的直径是4厘米。

()

(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

2、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和半径是1厘米的圆。

 

3、填表

r(厘米)

3

3.2

d(厘米)

1.6

3

4、在括号内填上

扇形各部分的名

 

答案:

1、×、×、×、×、√、√。

2、略。

3、6,0.8,6.4,1.5。

4、(从上到下)弧,半径,圆心角,圆心。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各部分的名称:

圆心:

半径:

直径:

圆心确定圆的;圆的半径确定圆的。

圆的特征: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所以的直径都相等,所以的半径都相等。

(强调:

同一个圆或等圆)

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强调:

同一个圆或等圆内。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d=2r;半径等于直径的

,r=

d。

扇形:

圆心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知识学习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一)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

本节课从开始导入“轮子为什么是圆的?

”到后来的练习,都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用好数学的自信心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

能力发展绝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懂”了,也不是“会”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和思想方法。

这种“发现”只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探索交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一、直接揭示课题

师:

圆规准备了没有?

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什么有关吗?

生:

师:

想知道关于圆的什么知识?

生:

特征,周长,面积,学习圆有什么用等。

师:

这么多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圆的特征

二、学生探究圆的特征

1.从学生认知出发画圆感知圆的整体特征。

师:

要想充分的认识圆,我们先来画一个圆。

想一想可以利用什么来画出一个圆?

生:

沿圆形物体外围画。

师:

我们说成描的办法。

生:

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

生:

拿两个半圆仪对起来就能画出一个圆。

师:

这些画圆的方法中,你们愿意用那种方法?

生:

用圆规画圆。

师:

圆规画圆有什么好处。

生:

方便携带,画得好。

师:

既然圆规画圆比较好。

那么现在就用圆规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教师巡视)

师:

大部分同学画的很好,有个别同学画的不理想。

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

圆规针尖固定不好,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变了,圆规旋转有问题。

师:

大家猜想的原因正是我们画圆时的注意点。

想一想,画圆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总结:

第一要固定针尖,第二固定两脚之间的距离,第三手拿柄上重心放在针尖上旋转一周。

师:

大家从新用圆规画一个圆,完成以后想一想:

你感觉圆是什么样的一种图形呢?

生:

弯弯的线,没有棱角。

(得出:

圆是曲线封闭图形。

原来学的图形是:

直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圆心

教学资源:

庙会上,人们看表演时为什么都会自然的围成一个圆形。

 

答案:

到表演者的距离相等。

资料链接

找圆心的方法

如果一个圆形纸片没有标出圆心,我们怎样才能正确找到圆心呢?

(1)折叠法

先将圆面对折,使两个半圆重合,再把圆展开,图中出现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圆的直径.将圆换一个角度,再对折一次,使两个半圆重合,展开后又出现一条折痕.这两条折痕的交点,也就是这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

(2)垂直平分法

在圆上任意选三点A、B、C,连接AB、BC(连接AC也可以),用刻度尺量了AB、BC的中点,再过这两个中点作AB、BC的垂线.这两条过中点的垂线就是AB、BC的垂直平分线.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3)直角法

把一个三角板的直角的顶点放在圆周上某一点处,如图中A点和D点处,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圆相交于B、C两点,和E、F两点,连接BC和EF,就是这个圆的两条直径,这两条直径的交点O就是圆心。

2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4页,圆的周长

⏹教学提示

“化曲为直”,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

对圆周率的正确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圆规、刻度尺、棉线。

学生准备:

练习本、圆规、刻度尺、棉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今天咱们一起到北京的天坛公园去看看,那里有很多的圆形建筑呢!

1、多媒体出示天坛图:

师:

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祭天台,由三层组成。

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

祭天台上层直径30米,中层直径50米,下层直径70米。

生2:

……

师:

你还想了解祭天台的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

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是多少?

生:

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

2、学习圆周长的概念

师:

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

谁能上来指一指?

生1: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生2:

指给大家看

师:

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

3、回忆测量的方法。

师:

怎么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生:

用绳测、或者其他的方法测量。

师:

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

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

找学生在讲台演示给大家看。

4、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不错,可是要得到高大的建筑物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去测量你认为可行吗?

为什么?

生:

理论上行,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做不到。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简单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结合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圆的实际环境,联系低段学习的圆的周长,引入周长数量的获取,产生矛盾,从而引入本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

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生1:

与圆的直径有关系。

生2:

只要与直径有关系,那么一定与半径也有关系。

生3:

……

师:

我们先来研究圆的直径有关系。

周长和直径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测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研究一下好吗?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师:

(1)出示实验要求:

组长分好工,将信封中的四个圆片每人一个,用细绳和直尺测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

组长把每人测得的数据统计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

周长(毫米)

直径(毫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圆1

圆2

圆3

圆4

(2)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求出圆1、圆2、圆3、圆4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收集数据。

小组讨论:

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师:

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成果?

生1:

……(可能仅仅是读了一遍数据,教师要引导)

生2:

每个圆的直径、周长都不一样,但是结论大致相同,都是圆的直径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

我们测量的圆片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小组的数据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

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屏幕动画演示:

直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是31厘米多一点。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师:

这个比值(3倍多一些),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称之为圆周率。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段关于“π”的小故事,听完后同位之间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屏幕出示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全班交流

师:

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

圆周率的近似值≈3.14

生2:

圆周率不随周长和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常数。

生3:

它是一个比值,即:

圆周率=

师:

周长我们用C来表示,直径用d来表示,圆周率用π来表示。

那么

=π,也就是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师:

你能写出已知直径求周长的公式吗?

生1:

……(可能是看的课本公式)

生2:

根据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那么:

=π,即:

C÷d=π,也就是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生3:

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C=πd

生4:

我还有新发现,我可以根据周长求直径。

d=C÷π

生5:

我也有发现,根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周长公式还可以表示成C=π×2r。

生6:

我也有发现,根据C=π×2r,r=C÷2÷r。

生7:

……

师:

同学们做的都很好,通过联系旧知识,一个个自己都发现了一个个规律,让老师感到很欣慰。

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

已知直径求周长:

C=πd

已知半径求周长:

C=2πr(为了省略乘号)

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

已知周长求半径:

r=C÷2÷r

师: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祈年殿的直径是多少米”

生:

求解后展示

生1:

解:

解:

设祈年殿的直径是x米。

x×3.14=100

x×3.14÷3.14=100÷3.14

x≈31.85

生2:

根据d=C÷π

100÷3.14≈31.85(米)

设计意图:

根据具体情境,为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圆周率,结合已有知识,发现三者之间的种种关系,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应用总结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新知:

师:

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公式,我们一起看看运用的情况。

1、自主练习第1题。

巩固已知直径求周长:

C=πd;已知半径求周长:

C=2πr。

答案:

62.8厘米,25.12分米,251.2毫米,18.84米。

2、自主练习第2题。

具体情境中运用公式。

答案:

7.54,米

3、自主练习第3题。

需要注意的是表针的尖端,表针的长度相等于什么,最好有实物演示给学生看。

答案:

75.36厘米,113.04厘米。

4、自主练习第4题。

需要学生熟练,让学生记住π的(1~10)倍,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答案:

4,12.5,4.5,28.26,3,6。

5、自主练习第5题。

求直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求直径。

答案:

2.5厘米,2.5<2.6,答:

能。

(一定要有比较过程和答,要强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及表达能力。

6、自主练习6,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的有关概念,要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困难的原因。

答案:

×,√,×,×。

7、自主练习7。

创设了一个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

9.6米,2厘米。

8、自主练习8、9、10、11,是实际问题,要仔细审题,问题是求的圆的那部分。

是生活问题,不能硬搬公式。

答案:

8、7.85米,3.14米。

9、15个,21.98米。

10、10米。

11、399.4米。

9、自主练习12。

先计算扎一圈需要多少厘米。

分析扎一圈的长度。

答案:

144.8

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圆的周长公式;另外了解生活中,要求的量是圆的哪一部分,在生活中的叫法。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圆周率表示圆的()和()的倍数关系。

(2)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

(3)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是2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2、选择

(1)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

(π取3)

A、

B、

C、

(2)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A、两位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

(3)一个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用它画一个圆,这个圆的()。

A、直径是4厘米B、周长是4厘米C、周长是25.12厘米

3、一个大钟的分针长30厘米,这个分针的尖端移动一周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厘米,求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

 

6、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5.12米,这个花坛的半径是多少米?

 

答案:

1、周长,直径,2,2,31.4,12.56。

2、A、C、C。

3、188.4厘米。

4、4厘米,25.12厘米。

5、10.28厘米。

6、4米。

设计意图:

强化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必须让学生非常熟练,并且在练中记忆π的(1~10)倍。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

思路是怎样的?

你理解了吗?

预设:

1、我知道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2、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