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237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小型排水构造物:

指汇水面积小、工程数量较小的人工构造物,主要包括:

小巧、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透水

路堤、倒虹吸涵洞、渡槽等。

9、小桥和涵洞的区别除按多空跨径总长和单孔跨径大小不同外,还有以下差异:

1)小桥构造物处的路基一般是断开

的,桥梁与路基间设有专门的过渡结构物而涵洞构造物处的路基一般是连续的,涵洞设于路堤之下,形成路堤中的

一个排水孔洞;

2)桥梁的宽度直接由路基宽度确定于路基填土高度无关。

涵洞处路基顶面与路基同宽,而涵洞的长

度则随路基填土高度增加而增长,与路基宽度、路基填土高度、路堤边坡坡度尺寸、形状等因素有关;

3)桥面设有

专门的桥面系,涵洞则无。

10.过水路面:

用加固路面、路肩及路基边坡的方式,允许洪水期水流从路面上流过的排水构造物。

11.倒虹吸涵洞:

当横跨公路的沟渠水面与路面高差较小,而不能满足设置涵洞的最小建筑高度要求时,为避免渠路干扰,利用倒虹吸原理修建的排水构造物。

12.小桥涵的分类:

1)按洞身构造形式分——管涵、盖板涵、板桥、梁桥、拱涵、拱桥、箱涵等;

2)按填土分——明涵【洞顶填土高度小于0.5m,用于低填方和挖方路段】、暗涵【洞顶填土高度大于或等于0.5m,用于高填方路段】;

3)按水利性质分——无压力式涵洞【涵洞入口水流深度小于洞口高度,并在洞身全长范围内水面都不触入洞顶,洞内具有自由水面】、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4)按桥涵平纵面布置分——正交桥(涵)、斜交桥(涵)、曲线桥(涵)等。

13.小桥类型:

小桥为单孔跨径小于20m,多孔跨径总长小于等于30m的桥梁,常见形式:

板式、拱式、钢架结构。

14.钢筋混凝土板桥涵的特点:

?

建筑高度较小,受填土高度限制较小;

能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施工简便迅速;

为简支结构,对路基条件要求不高;

遭受破坏后易于修复。

16.一般情况下,应在下列位置考虑设置小桥涵或涵洞:

?

天然河沟与路线相交处。

凡路线与明显沟形的干沟、小溪、河流相交时,当路线上游汇水面积大于0.1km2时,原则上应设置涵洞。

农田灌溉渠与路线相交处。

路线经过农业区、跨越水渠、堰塘或水库的排水渠以及通过大片梯田影响农田灌溉时应考虑设置涵洞。

路基边沟排水渠。

在山区公路的山坡线,为排除路基挖方内侧边沟流水,应考虑设置涵洞。

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400m;

在干旱山区,间距不大于400m~500m。

与其它路线交叉处。

当路线与铁路、公路、大车路、人行路、农村机耕道及重要管线交叉,且路线又从其上方通过时,应考虑设置相应的小桥或涵洞。

其它设涵情况:

在平原区,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地带及泥沼地带,为保证路基稳定,避免排水不畅及长期积水的情况,在地面具有天然纵坡的地方设置多道涵洞。

如无灌溉和其它需要,涵洞间距一般是1km~2km。

平原区路线穿过天然积水洼地,也应考虑设置数道涵洞,以沟通路基两侧水位,平衡水压。

路线紧靠村镇通过,要特别注意设涵,以排除村镇内地面汇流水。

山区岩层破碎及坍方地段,雨季时经常有地下水从路基边坡冒出,为使路基边坡稳定,及时疏干地下水,应配合路基病害整治设置涵洞。

17(有关水文的基本术语解释:

径流:

陆地上的降水汇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漠定的水流的统称。

水位: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流速:

水的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沿流程移动的距离,常以m/s计量,计算时多用断面的平均流速。

3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常以m/s计量。

设计流量:

与设计洪水频率相应的流量。

18(水文计算方法:

按推算原理分为两类——1)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2)无流量观测资料的推算设计流量【据调查历史洪水位推算设计流量;

据暴雨成因原理推算设计流量】

19(暴雨推理法的原理:

运用成因分析与经验推断相结合的方法,从实测的暴雨资料入手,应用地区综合分析法来分析暴雨资料和地区特征关系,从而间接地推求设计流量。

它是一种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方法。

20(径流形成法:

从分析汇水形成的影响地面径流的因素(如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土壤类型、地形等)着手,建立这些因素与设计流量的函数关系,求得设计流量的方法。

21(影响径流流量的因素:

1)暴雨特征,产生最大流量的直接原因;

2)汇水区特征【汇水面积的大小及形状、汇水地表情况、汇水区地形、其他因素】。

22(形态调查法的原理:

用调查河槽形态与历史洪水位的手段,取得河槽某一过水断面在该洪水位下的过水面积、平均流速及洪水频率资料,据以推算桥涵处设计流量的方法。

23(小桥涵水力计算的任务:

解决小桥涵孔径尺寸问题,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桥涵孔径的大小,以确保设计流量顺利、安全通过桥涵下,而不发生不利冲刷、水毁以及不利的壅水。

24(小桥涵水力计算的内容:

1)确定小桥涵的孔径和孔数;

2)确定河床加固类型和尺寸,上下游需设立各种消能设施的类型和尺寸;

3)计算并确定壅水高度、小桥桥面最低高程或小桥涵顶上的最低路堤高程;

4)确定桥涵跨布孔方案。

25(公路桥涵水毁的成因分析:

1)较大孔径的小桥、涵洞,由于基础埋深不够或为没必要的调治防护构造物,而致桥台及涵洞进出口被冲毁;

2)涵洞压缩水流过大,在墩台周形成高速螺旋水流,造成剧烈的冲刷;

3)公路沿线的小桥、涵洞布置的数量少,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造成小桥涵堵塞,引起洪水漫流路面,冲蚀路肩乃至毁坏路基或桥涵;

4)小桥涵进水口紧接陡坡,进水口处的路基及防护构造物由于洪水急流的顶冲而被冲毁;

5)受资金、材料限制,公路等级低,缺少排水及防护构造物,使桥涵抗灾能力降低,严重则发生了水毁。

26(小桥涵水毁的防治:

1)小桥涵的设计要合理,充分考虑位置的选定、结构的形式、净孔的大小、进出口等因素;

2)平原地区的桥涵设计既要加大桥涵底纵坡,又要注意进出水口水流的纵向顺畅衔接;

3)山区水流大,应铺砌加固桥涵下的河沟地面,以防止严重冲刷;

4)对上游蜿蜒曲折的河沟段,可裁弯取直,改善水流条件。

有时可在上游加设消力池等来降低流速,沉积泥沙。

27(水流的类型:

临界流、缓流、急流三类。

缓流:

H>

h,v<

v,E随H的增加而增大;

临界流:

H=h,v=v,EKk0Kk0为最小;

急流:

H<

h,v>

v,E随H的增加而减小。

Kk0

28(小桥涵水文勘测的任务:

对桥涵位所在河沟的水文参数进行测量、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工作。

为推算桥涵设计流量和确定桥涵孔径提供有关的水文、地形、土壤、植被、气象及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资料。

29(当需做水文、水力计算时,采用的方法有:

1)暴雨推理法;

2)径流形成法;

3)形态调查法;

4)直接类比法。

30(板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整体式简支板桥一般使用跨径在8m以下,其桥面宽度往往大于跨径。

31(为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年限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决定性因素是混凝土内的钢筋不被腐蚀。

32(板的边缘与钢筋间的净距(保护层)应不小于2m;

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

33(装配式板桥板块之间必须采用横向联结结构,以保证板块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常用的横向联结方式有企口混凝土铰联结和钢板焊接联结。

企口混凝土铰接形式有:

圆形、菱形和漏斗形三种。

34.在铰缝内用C25——C40细集料混凝土填实而成。

35.事件证明:

企口式混凝土铰能保证传递横向剪力,使各块板共同受力。

36.主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

37.拱圈各横向截面(或换算截面)的形心连线称为拱轴线。

38.涵洞是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由洞身、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

39.洞身的作用是:

一方面保证水流通过;

另一方面是直接承受荷载压力和填土压力,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洞身通常由承重结构(如拱圈、盖板等)、涵台、基础以及防水层、伸缩等部分组成的。

钢筋混凝土箱涵及圆管涵为封闭结构,涵台、涵板、基础联成整体,其涵身断面由箱节或管节组成,为了便于排水,涵洞涵身还应有适当的纵坡,其最小坡度为0.3%。

40.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河道三者的连接构造物。

洞口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沟床加固三部分组成,洞口的作用是:

一方面使涵洞与河道顺接,使水流进出顺畅;

另一方面路基边坡稳定,使之免受水流冲刷。

2

41.沟床加固包括:

进出口调治构造物,减少防冲设施等。

42.圆管涵接口构造及防水层接口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平接口,套管接口,企口接口,套环接口。

盖板涵按盖板材料不同有:

石盖板涵和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之分。

43.盖板涵是涵洞的承重结构部分,可有石盖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

跨径在2m以下,石料丰富时,一般采用石盖板。

其厚度和跨径随填土高度和跨径而异,一般为15——40m。

当跨径大于2m或在无石料地区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其厚度为25——30m,跨径为1.50——5.00m。

44.涵洞延洞身长度方向应分段设置沉降缝,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45.拱涵各部分主要由:

拱圈、护拱、拱上侧墙、涵台、基础、铺底、沉降缝及排水设施等部分组成。

46.箱涵为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主要由:

钢筋混凝土涵身、翼墙、基础、变形缝等部分组成。

47.通道指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路基下设置的供车辆或行人通过的小桥涵构造物,在城市道路上又叫人行通道。

48.涵洞兼通道:

为减少通道数量,在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往往利用排水涵洞兼做人行道,这类涵洞的孔径应视人行流量及排水量流等确定,但最小跨径并不应小于4.00m

49.常用涵洞洞口:

八字式洞口:

是由敞开斜置八字墙构成。

其特点是;

构造简单、建筑结构较美观,施工简单,造价较低。

50.八字翼墙墙身与路中线垂直方向的夹角叫扩散角。

按水里条件考虑、经过试验,进口水流扩散角以13?

为宜,出口扩散角不宜大于10?

但为便于集纳水流和减小出口翼墙末端的单宽流量,减小冲刷,扩散角多采用30?

,并且左右翼墙对称。

51.斜交洞口的基本做法是:

当涵洞与路线斜交时,其洞口形式根据洞身的构造不同可有斜交斜做和斜交正做两种。

52.进出水口沟床加固处理是与涵洞本身设置的坡度和涵洞上下游河沟的纵向坡度有关,凡涵洞设置坡度小于临界坡度,上下游河沟纵向坡度也也较小时,称为缓坡涵洞,反之称为陡坡涵洞。

53.公路小桥涵下游防护加固类型,就其抵挡水流冲刷、稳定河床的作用可有以下类型:

1.:

铺砌加固,又可分为一般铺砌加固和延长铺砌加深截水墙两种形式;

2:

挑坎防护3:

特殊消能设施,包括急流槽、跌水、消力池等。

54.涵洞受力特点是:

1,涵洞与土体共同承受外荷载2,涵洞的受力与施工方法有关3,涵洞的受力与涵洞的洞身变形有关。

55.涵洞受力的施工方法:

1,顶推法施工2,沟埋式施工3,埋填式施工

56.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1,按容许应力计算方法2,按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57.承载能力极限是指:

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出现不适应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状态。

其计算式以塑性理论为基础,以构造的破坏的工作阶段为依据:

1,截面强度计算:

作用在构件截面中引起的效应?

截面的承载力设计值2,稳定验算:

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产生的效应?

结构的承载力设计值3,抗倾覆验算:

作用引起的倾覆力距或滑动力?

结构的倾覆力矩或滑动力

5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

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1,抗裂验算:

作用在构件的特定部位所产生的拉应力?

作为适应和耐久性极限状态的应力控制值2,裂缝宽度验算:

作用在裂缝引起的宽度?

作为适应性和耐久性极限状态的裂缝宽度允许值3,挠度验算:

构件在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作为实用性极限状态的变形允许值

59.作用是指: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前者称为直接作用,亦称为荷载,后者称为间接作用。

60.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三类。

1,永久作用分为:

结构重力(包括附加重力)、预加力、土的重力、土侧压力、混凝土收缩或徐变作用、水的浮力、基础变位作用,2,可变作用包括:

汽车荷载、汽车冲击力、汽车离心力、汽车引起的土侧压力、人群荷载、汽车制动力、风荷载、流水压力、冰压力、温度作用、支座摩阻力3,偶然作用分为:

地震作用、船舶或漂流物的撞击作用、汽车撞击作用

61(基础类型的选择1按构造形式划分A整体式基础:

一般为矩形基础,其尺寸通常是游上部结构的大小而定,而不受地基承载力的控制B非整体式(分离式):

它是单独修筑在各涵(桥)台下互相独立的基础,在跨径较大及地基强度及较高是采用。

2按工作条件划分:

刚性基础:

A当基础材料抗拉强度较低时,其结构尺寸可以不满足抗拉弯曲强度要求,计算中可不记其弯曲变形。

B柔性基础在荷载作用下应考虑其变形者,采用柔性基础

62(影响小桥涵基础深度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地基土壤的强度(承载力的大小)二是水流的冲涮能力,三是地基冰冻

3

程度。

63(预拱度:

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而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留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

64(刚性扩大基础:

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设置多层的扩大基础,刚性基础扩大时,其台阶的挑出长度应与台阶高度保持一定的比例,通常用刚性角a来控制。

对于砖、片石、块石料石砌体,当用5M级以下砂浆砌筑,a?

30?

;

当用M5级以上砂浆是a?

35?

采用混凝土浇筑时a?

40?

或a?

45?

65(襟边:

自墩台身底边缘至基顶边缘的距离。

桥梁墩、台基础的襟边最小值为20~50cm66(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1)换填土层法:

开挖换土法、强制换土法、爆破换土法2)挤密法:

推土预压法、重锤夯实法拌和法、化学加固法、排水固结法饱和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抗剪强度可得到提高,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67(涵洞设计一般要求涵洞设计时,a.应按水力性质选择其计算图式;

b.无压力式圈管涵应根据地基土的密实程度,设置砂垫层、灰土垫层、砌石基础或混凝土基础;

建于沙砾地基上的圆管涵,可不设基础,但应对接缝处和进出水口处的地基予以处理,以免管节间发生不均匀沉降和接缝漏水;

C.涵洞内经或净高不宜小于0.75m;

涵洞长度大于15m但小于30m其内经或净高不宜小于1m;

涵洞长度大于30m且小于60m时,其内经或净高不宜小于1.25m;

涵洞长度大于60m其内经或净高不宜小于1.5m;

d.涵洞进出洞口及洞外排水工程的形式与尺寸,应使水流能顺利通过,并满足两侧附近路堤的稳定性要求,且不应对附近环境造型不利影响;

e.当有农田排水灌需要,且路基填方较低时,可设计倒虹吸管。

68(小桥设计图内容及绘图:

a.立体面,内容1桥梁中心里程,台尾和个墩梁缝中心里程,桥梁全长2桥梁组成及各部分立面轮廓主要尺寸3桥下河床断面及水文、地质的情况4桥上路线纵段面情况,墩台若干部位的高程b.水流方向及流向与桥梁轴线的法线交角c.墩台身底部和基础的平面形状以及主要平面尺寸d.横断面图墩台及基础的竖向和横向形式及尺寸e.桥面结构形式及桥面宽度布置f.工程数量表:

表中列出全桥工程数量,有时也仅列出主要工程数量g.说明:

说明中指出图上注记的尺寸、里程和高程的单位、设计依据采用的标准图和通用图的名称和编号、施工事项及注意问题,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

h.绘图步骤:

1)整理外业资料,收集有关路线及路基设计资料,拟定主要尺寸,选定标准图2)在立体图上点绘河床横断面,将上中下三个断面套绘在一张图上3)绘立面图4)绘横断面图5)由立面图及横断面绘图出平面图6)根据需要,绘必要的细部机构图、部面图、大样图7)计算并标出各部尺寸8)计算工程数量,编写说明,整理完整全图。

内部资料,切勿外传~

愿你考试顺利过关~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