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58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储粮xx新建储备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储粮**新建储备仓库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一○年十二月

附件目录:

(一)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有关项目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

(二)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意见。

(三)项目现占地土地证,新征土地需由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用地预审意见。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五)有关部门出具的港口岸线使用、铁路专用线审批文件(涉及散粮码头、铁路专用线建设和改造的)。

(六)与运输部门和运输企业就散粮运输的合作意见。

(七)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申报的项目,须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出具是否同意建设的意见。

(八)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及银行贷款等)落实的证明材料,其中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和资金进帐单复印件。

(九)项目实施进度的证明,如工程造价、审计等中介机构出具的资金到位和支出情况评审报告,工程进度全景照片及各在建子项工程照片等。

(十)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新建储备仓项目

建设地址:

**市经济开发区裕民村粮食物流园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

主管单位: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湖北分公司

法定地址:

湖北**市青年路65号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1.3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位于鄂北中部**市,境内有汉十高速、随岳高速,紧挨316国道、212省道。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占地面积350亩,铁路专用线连接汉丹铁路。

现有仓库41栋,容量3.02亿斤,在岗干部职工81人,财务状况良好,承担中央储备粮及其他政策性粮食在**地区的收购、储存、销售、移库等管理工作。

新建库区紧邻316国道和汉丹铁路复线**站,交通便利,便于粮食收购和安全储存,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库区制定了长远规划,计划将**粮库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先进粮库。

1.4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近年来,湖北中储粮**直属库经营状况良好,利润稳步上升,资产质量提高,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7年,该库资产总额4.02亿元,其中,流动资产3.54亿元,固定资产3983万元;负债总额3.91亿元;所有者权益1190万元。

营业收入807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8046万元;利润总额71万元。

2008年,该库资产总额4.4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3.97亿元,固定资产4147万元;负债总额4.02亿元;所有者权益4611万元。

营业收入4.61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59亿元;利润总额175万元。

2009年,该库资产总额9.3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8.8亿元,固定资产3992万元;负债总额8.82亿元;所有者权益4802万元。

营业收入2.1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利润总额19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2.1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

为维护当地社会和粮食市场稳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优化中央储备粮的品种结构和合理布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批复(中储粮[2010]749号文件)湖北中储粮**直属库在**市北郊办事处孔家坡村和**市经济开发区裕民村粮食物流园新建储备仓库。

2.2建设规模和内容

2.2.1建设规模

建设仓容5万吨及配套设施。

2.2.2建设内容

项目拟建24m×84m平房仓6栋,仓容50000吨;建设地磅房、机械罩棚、器材库、配电间、消防水池等附属设施以及办公楼、职工食堂、倒班宿舍等办公生活设施。

配备与大型平房仓相配套的移动式胶带输送机、移动式清理筛、补仓机、出仓机等工艺设备。

2.3项目概况及效益情况

2.3.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3177.2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01.86万元,建设期利息27.63万元,流动资金47.80万元。

2.3.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投资3101.86万元,建设期利息27.63万元,其中企业资本金2229.49万元,申请银行贷款900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47.80万元,其中资本金47.8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0万元。

2.3.3经济效益

本项目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56%,所得税后为8.35%,所得税前的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95年(含建设期1年),所得税后为10.40年,总投资收益率(ROI)为8.88%,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为8.18%,该项目财务评价是可行的。

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内容

平房仓群

万吨

5

2

总投资

万元

3177.29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3101.8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7.63

流动资金

万元

47.80

3

项目总定员

30

新增

4

年利润

万元

248.49

年平均

5

年净利

万元

186.37

年平均

6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8%)

万元

468.73

所得税前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8%)

万元

64.25

所得税后

7

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1年)

10

按等额还本付息计算

8

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8.95

所得税前

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10.40

所得税后

9

总投资收益率(ROI)

%

8.88

年平均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

8.18

年平均

10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0.56

所得税前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8.35

所得税后

11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8.85

12

盈亏平衡点

%

61.21

达到设计纲领年份

项目建成后仓储规模为5万吨,粮食周转流通量可达到年25万吨。

2.4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经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批复,现已落实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办理了项目建设手续,取得了规划许可证和项目备案证,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估。

该项目按计划开展后续工程建设。

2.5交通情况

**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桐柏山以南,大别山以西,大洪山以北,东与孝感相接,西北与襄樊毗邻,西南与荆门相接,北与河南信阳、南阳接壤,素有“荆豫要冲”、“鄂北门户”之称,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宁西铁路和正在修建的随信铁路以及107、312、316国道和”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2.6气象条件

**市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拟选场地的基本气象条件如下:

年最高气温41.0℃

年最低气温-17.2℃

年平均气温16.5℃

日最大降雨量241.7mm

年降水量845.6mm

主导风向北风

年平均日照时数1914.7小时

年最多日照月份7月339.6小时

年最少日照月份2月61.1小时

无霜期236天

2.7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上属于古生代构造带,是燕山运动形成的地台盖层褶皱带。

地形起伏不大。

场地上部为中厚层粉砂岩、板岩、钙质板岩及厚层条纹状泥质灰岩夹细晶灰岩;中部为泥板岩、变质粉砂岩及微晶白云岩透镜体;下部为硅质泥质板岩夹白云岩,持力层地耐力180Kpa。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公布的区划图,该区域为6度区。

2.8建设条件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新建储备仓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经济开发区裕民村粮食物流园,项目征地面积77657平方米。

项目场地地势开阔、平坦,地质区域稳定性好,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具备,能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的要求。

2.8.1公用设施及施工条件

该项目场址位于粮食物流园区,供水、供电基础条件好,基础设施条件具备,通讯设施齐全,并已建成完善的市政排水设施。

目前的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基本具备,下一步随着项目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粮库及其相关的产业链条提供服务。

2.8.2环境保护

本项目已做环评报告。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音及施工中粉尘或泥土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

粮食收购期间清理筛选的粉尘、废物;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汽车运输、皮带机运送及风机噪声;生产、生活垃圾。

(1)执行标准

地表水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声学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污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具备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条件后,可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工业废水达到国家工业一级排放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

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9599-2001)。

(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室外排水实行雨污分流。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选用优质设备,对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并采取有效的隔音、减振措施,同时保证厂区绿化面积,加强绿化管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

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

一般生产固体废弃物由厂家进行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分类袋装,由专人及时清理,送城市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项目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设置临时施工废水沉淀池,清水回收利用。

注意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由专人洒水抑尘。

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扰民现象的发生;

项目竣工试生产三个月内申请该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

2.8.3消防

本项目已办理消防手续。

项目区外部交通便利、畅通,能满足消防要求。

库区内设置消防通道,可和运输通道共用。

库房四周应设消防道,道路宽4米,其道路转弯半径能够满足消防车通行。

库房及车间内应有安全出入口和疏散通道。

拟在扩建区增设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并与原消防给水管网相连。

在环状给水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

在每处消火栓旁设消防器材箱一个,每栋库门处设4具灭火器。

消防电源由库区变配电所提供,采用单独回路供电。

2.8.4拟建项目所在地政府和法律的支持条件

项目为政府重点支持项目。

湖北省**市政府对该项目非常重视,也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所得税实行部分减免;享受类似开发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项目前期的手续简化,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办理;对建设过程中办理各项手续及行政性收费实行部分减免。

2.8.5组织人员落实

本项目已成立了专班负责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也具备管理建设大项目的能力。

2.8.6资金落实

本项目建设资金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部分已落实。

2.9工期安排

2.9.1建设进度安排原则

为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使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项目从可研、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按计划在1年内完成。

时间从2010年12月开始计算。

2.9.2建设进度安排计划

工程实施进度见表2-1。

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1、2010年1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评审。

2、2011年1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3、2011年2月完成场地平整工程。

4、2011年2月完成工程招标工作

5、2010年3月—2011年11月完成储备库建设工程。

6、2011年12投入运营。

表2-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单位:

月)

项目

进度(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初步设计和评审

2.施工图设计

3.场地平整

4.工程招标

5.工程建设

6.投入运营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我国粮食产量及预测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呈现以下特点:

(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近几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10679.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5.4万公顷,增幅1.1%,粮食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0.2%。

(2)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2008年粮食平均单产每公顷4950.8公斤,比上年提高202.5公斤,增幅4.3%,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五年单产提高,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9.8%。

(3)粮食总产连续第五年增产

2008年粮食总产52870.9万吨,比上年增产2710.6万吨,增幅5.4%,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五年增产。

(4)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

2008年夏粮播种面积268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0万公顷,增幅0.2%;总产12074.9万吨,比上年增产337.8万吨,增幅2.9%;单产每公顷4501.1公斤,比上年提高116.2公斤,增幅2.7%。

2008年早稻播种面积570.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万公顷,减幅0.6%;总产3159.5万吨,比上年增产8.0万吨,增幅0.3%;单产每公顷5535.3公斤,比上年提高47.1公斤,增幅0.9%。

2008年秋粮播种面积7425.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2.9万公顷,增幅1.5%;总产37636.5万吨,比上年增产2364.9万吨,增幅6.7%;单产每公顷5068.3公斤,比上年提高245.1公斤,增幅5.1%。

(5)四大粮食品种全部增产

2008年稻谷播种面积2924.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2万公顷,增幅1.1%;总产19189.6万吨,比上年增产586.2万吨,增幅3.2%;单产每公顷6562.5公斤,比上年提高129.6公斤,增幅2.0%。

2008年小麦播种面积2361.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3万公顷,减幅0.4%;总产11246.4万吨,比上年增产316.6万吨,增幅2.9%;单产每公顷4762.0公斤,比上年提高154.2公斤,增幅3.4%。

2008年玉米播种面积2986.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8.6万公顷,增幅1.3%;总产16591.4万吨,比上年增产1361.4万吨,增幅8.9%;单产每公顷5555.7公斤,比上年提高389.0公斤,增幅7.5%。

2008年大豆播种面积9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7.3万公顷,增幅4.3%;总产1554.2万吨,比上年增产281.7万吨,增幅22.1%;单产每公顷1702.8公斤,比上年提高249.1公斤,增幅17.1%。

(6)增产省份多,主产省与非主产省均衡增产

广东、广西、青海等3省(区)减产,其他28个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河南、四川、湖南、山东等8省(区)都增产100.0万吨以上。

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5%,比上年增产2277.3万吨;18个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4.5%,比上年增产433.3万吨。

3.2粮食库存分析预测

从库存情况来看,经过近两年的补充,国家掌握了较为充足的储备,地方储备也得到充实增加,特别是上年国家收购小麦420多亿公斤,稻谷110亿公斤,稻谷前年还有约100多亿公斤尚未出库销,确保市场供给没有问题。

持续三年增产,农民手中的存粮也比较充足,除小麦外,由于农民惜售,当前农民手中的玉米、稻谷相比上年同期增加。

当然库存结构存在不合理,小麦库存较大,又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稻谷库存水平有所降低,玉米库存不足,北方库存水平较高,南方销区小麦、玉米品种库存较少,小麦社会商品粮源不足等。

从供给关系来看,经过连续三年的丰收增产,国内粮食供给不断提升,国内粮食市场已从“总量供给矛盾”转为“结构供给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是年际间粮食品种产需变化较大,不同年度粮食品种生产变化,需求增长也随之变动,年度内品种产需供求矛盾较大,“卖粮难”、“买粮难”交替出现;二是粮食产需区域变化,生产重心北移,产区可供调出的粮食越来越少,销区不断扩大,缺口数量不断增加,区域间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供给结构平衡难度越来越大,产销区之间、品种之间、季节之间的供给矛盾不断显现,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是供给比重发生变化,在粮食总产量中,稻谷比重下降,产量提升较难;小麦增产幅度大,生产形势比较稳定,所占比重稳定;玉米所占比重提高,产量逐年增加,但不及需求增长快。

从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来看,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同比增加。

2008年,由于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政策性收储力度加大,年末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水平大幅提高。

国有粮食库存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政策性粮食库存大幅增加,商品周转库存继续下降;二是主要粮食品种库存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大豆库存增幅尤为明显,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三是通过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等手段,粮食库存区域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

3.3粮食流通分析预测

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体系逐步得到改善,制约粮食流通的“瓶预”得到有效缓解,全国粮食流通的三大通道基本形成,粮食跨省流通能力进一步增强。

省际粮食流通增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户存粮的下降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粮食商品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8年全国粮食商品量约为28530万吨,商品率5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商品量增加100万吨以上的有黑龙江、安徽、吉林、河南、内蒙古、湖北、山东、陕西等8省(区)。

粮食生产也在逐步向主产区集中(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全国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预计2009年省际间粮食流通数量将会继续稳步增加。

考虑到2009年国家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在国有粮食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其他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搞活粮食流通。

2008年,社会各类粮食企业(包括国有粮食企业、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共收购粮食26576万吨(贸易粮,下同),比上年增加6443万吨。

其中,收购小麦9354万吨,增加2480万吨;大米5636万吨,增加1853万吨;玉米10439万吨,增加2460万吨;大豆834万吨,减少265万吨。

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5471万吨,比上年增加5303万吨

3.4湖北省粮食生产、流通现状与预测

湖北省是长江中游的粮食主产区,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湖北省及周边的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粮食产量基本稳定,稻谷产量比上年略有增加,粮源充足。

湖北省是产粮大省,稻谷加工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为371.24公顷,粮食总产量为2100.12万吨。

湖北省的稻谷产量为1501.68万吨,根据《中国粮食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稻谷的商品流量为36%,湖北省稻谷流通量为540.6万吨,湖北省油料产量为314.38万吨,油料除农民留部分兑换外,80%为商品,商品量为251.5万吨。

湖北省是稻谷的主产区,粮食流出的主要品种是稻谷或大米,主要流向是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上海、浙江等省市,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

流入湖北的主要粮油品种为玉米、小麦、面粉、油脂、油料等。

国内主要是以东北三省、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区流入,以铁路、水路运输为主,进口部分主要是沿海地区流入,以铁路、水路运输为主。

据湖北省饲料协会统计的数据,2007年全省饲料产量为416万吨,饲料生产中60%以上的原料为玉米,玉米的用量约为250万吨,规划到2010年湖北省饲料产量达到500万吨,玉米的用量将达到300万吨,玉米来源主要为进口和东北玉米。

3.5**市周边市场分析

**市面积为9636平方公里。

农作物有稻谷、小麦、大麦、玉米、棉花、油菜、芝麻、花生、薯类、豆类、麻类等。

粮食总产量125万吨。

其中稻谷90万吨,小麦30万吨,小杂粮5万吨。

提供商品粮55万吨,商品率为46%。

其相邻的县、市也是粮食的主产区。

粮食流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市,粮食流通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铁路等。

**市有一大批粮油加工企业。

**市以粮油加工为基础,以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粮油流通及加工业得到了健康而长足的发展。

**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公路、铁路交通方便,周边地区广大的市场和**市粮油加工业和物流设施的基础,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给**市粮食现代物流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市粮食流出的主要品种是稻谷或大米、小麦或面粉、油脂、油料等,主要流向是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市,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

流入**市的主要粮油品种为玉米、东北稻米、小麦、面粉、油脂、油料等。

国内主要是以东北三省、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区流入,以铁路运输为主。

3.6**市粮食收购及仓容情况

**市为湖北省内粮食主产地区之一,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200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25.6万亩。

**市年产小麦30万吨,收购量约为20万吨;年产稻谷90万吨,收购量约为24万吨。

**市共有粮食仓容36.32万吨,占用仓容为20.52万吨,有效仓容为15.8万吨,现有仓容缺口10万吨。

因此,建设粮食储备库,满足全市军需民食的需要,对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同时,为**市的开发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4.1项目的组成

湖北中储粮**直属库新建储备仓项目拟建24m×84m平房仓6栋,仓容50000吨;配套建设地磅房、机修车间、器材库、配电间、消防水池等附属设施。

配备与大型平房仓相配套的计量设备、移动式胶带输送机、移动式清理筛、补仓机、出仓机等工艺设备以及检化验设施。

项目具有粮食储备、中转等功能。

4.2主要技术参数

稻谷储存期为2-3年,小麦为3年,设计按稻谷储存期2年计算。

该项目工程设计以及各指标、参数的计算以小麦为依据。

小麦容重按0.75t/m3,静止角28°-31°。

4.3技术方案

4.3.1设计依据

1《粮食仓库建设标准》

2《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3《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程》

4《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

5《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

6《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7《粮油技术储藏技术规范》

8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4.3.2工艺设计方案

(1)接收系统(50t/h):

汽车包粮接收,散粮入仓:

汽车包粮→汽车衡→人工拆包→移动式胶带输送机→移动式清理筛→移动式胶带输送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