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93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应用写作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写作讲义.docx

《应用写作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写作讲义.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写作讲义.docx

应用写作讲义

应用写作讲义

第一讲有关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实用性

写作:

文学写作;应用写作(学习应用文书的写作)

应用文书:

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二、应用写作的作用及特点

1、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2、特点:

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格式、语言)、时效性

三、课程学习内容

1、基础理论

2、各种文种写作

四、学习目的与方法

1、掌握一定理论

2、识记常用文体格式

3、多读、多写、多看

4、加强训练

五、课堂要求

第二讲应用文写作基础

一、应用文书的分类及制发

(一)分类

应用文书的文章体裁、种类繁多。

由于标准不同,其分类也不尽相同。

综合考虑应用文的特点、作用、写作规律以及教学规律,把应用文书分成行政公文、法规与规章文书、杂体文书三类。

1、行政公文

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行政公文分13种。

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常酌情比照使用这些行政公文。

13种公文分为以下4小类:

(1)领导指导性公文

包括命令(令)、意见、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7种(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此类属于下行文)

(2)呈报性公文

议案、报告、请示、意见上行文

(3)公布性公文

公告通告泛行文

(4)商洽性公文

函多作平行文

2、法规与规章文书

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守则、规则、准则、制度、公约等

3、杂体文书

意向书、邀请书、请柬、感谢信、求职信、计划、简报、贺信、慰问信、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调查报告、招标书、合同以及各种诉讼文书等等。

(二)制发和处理程序(见《办法》)

1、收文办理:

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2、发文办理:

拟稿、审核、会签、签发、缮印、校对、盖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二、应用文书的格式

据《办法》规定,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份完整的公文由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组成。

(一)文头部分

1、文件名称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如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广州市商业局文件。

位于首页上端,一般约占A4型公文纸的1/3或2/5。

2、发文字号

又称文号、是指某一公文在发文机关一个年度内发文总号中的实际顺序号。

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处间隔线上面居中位置,紧靠间隔线。

使用与正文相同的字体,即3号仿宋字体。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

顺序是:

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如粤科院字﹝2004﹞20号,表示广东省科学院在2004年度内发的第14号文。

发文机关年份要有阿拉伯数字完整书写,括号用六角括号。

联合行文的发文字号,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公文文头和主文部分用一条较粗的红色横线间隔线分开。

党内文件的间隔线正中印一颗红色五角星,行政机关公文不印五角星。

3、签发人

是指批准发出公文的机关领导人。

其位置在发文字号的右侧空两字处,写上“签发人”加冒号,后写其姓名。

只有上行文才需注明签发人。

4、秘密等级(密级)

是指公文涉及秘密程度的等级。

我国《保密法》将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则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

秘密标志为★。

无密不标。

★后写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

5、紧急程度(急度)

指送达和办理公文的时险要求。

公文按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电报则“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位置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6、份号

又称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一般不印份号,绝密、机密公文要印份号,按号登记发给收件人。

如需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二)主体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公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公文格式》规定标题“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公文主题(事由)及文种(公文种类)三部分”《办法》同时指出“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地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

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形式有两种:

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齐全地完全式标题。

如《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二是省略式,省略发文机关如《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请示》;省略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省略发文机关、事由,如《通告》。

省略部分应由文种而定,不是无条件的、随意的。

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

位置居中,在版头横线下方、正文上方。

若由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发文,发文机关中列出联合发文的所有机关名称,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也可在标题中用“联合”字样,如《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联合通知》

2、题注

即注释、说明标题的文字。

位于标题之下、主送机关以上,一般用来注明法规性文件或经过讨论通过文件的法律程序、会议时间、地点。

有的题注用括号扩住,有的用破折号标识。

3、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位置在正文前,标题下顶格写,尾加冒号。

如主送机关不止一个时,应按性质、级别或惯例依次排列,中间用顿号(类间用逗号)断开。

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发性下行文,主送机关较多,一般使用泛称,如“校直属单位”;上行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是一个。

请示、批复、意见、函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

一些行文方向不定,没有特指主送机关的公布性公文,如公告、通告及一部分通知,则不写主送机关。

4、正文

是公文的核心部分,一般由事由、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加序码表示各层之间的关系,规范的顺序依次是:

一、

(一)、1、

(1)、①

5、附件

附件是公文正文附属材料的顺序和名称的标注。

指随文发送的文件、报表、材料等作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

附件据需要而定。

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写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后加冒号。

有的公文专为报送一份材料或批转、转发、颁发某个文件而拟制的,被批转等的文件是公文的主体,正文只起按语或说明、批准、发布的作用,正文文本已写清这些文件、材料名称,因此不必再写附件。

6发文机关

是公文的作者或发出单位。

发文机关要写全程或规范化简称。

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在前。

7、成文时间

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时间为准;会议通过的公文,以通过的日期为准;法规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或以专门规定的具体生效、开始执行的日期为准。

成文时间关系到公文的时效。

要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不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位于正文尾发文机关名称下一行右侧位置。

会议通过的文件则标在公文标题下。

8、印章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都应加盖印章。

上不压正文,下要压年、月、日。

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三)文尾部分

1、主题词

主题词位置在抄送机关上方。

标引主题词需使用主题词表。

一份文件的主题词一般不超过5个;各主题词之间空1格,不写标点符号。

2、抄送机关

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它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情况依次排列。

在主题词下,印发机关之上。

3、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和份数

印发机关是印发公文的机关,要写全称。

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日期为准。

位于末页页码上端,在同一行。

印数是指公文的实际印制份数,在印发时间的正下方,写共印×份,用圆括号括上。

4、附注

用于说明其它项目不便说明的事项。

如说明有关引文出处;发至级限也可用附注形式来说明。

在成文时间下一行,居左空2字,应当加圆括号。

(四)公文格式以外的其它规定

1、公文用纸规格―――A4

2、字号

发文机关一般用初号宋体字

公文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

发文字号、签发人、正文、主送机关、抄送机关、附件、印发机关、附注等项,采用3号仿宋题字。

三、应用文书的主旨与材料

(一)主旨

1、主旨的概念和作用

(1)主旨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2)主旨的作用

①是应用文的灵魂和生命。

(对文章本身的作用)

②应用文由于实用性、政策性的特点,主旨具有引导读者了解政策、分析经济形势的作用。

③应用文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也取决于文章的主旨。

主旨正确,符合社会、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反之会坏事害民,使党合国家方针政策不能正确贯彻执行。

2、主旨的特点(与文学作品相比)

(1)产生过程不同。

应用文强调“主题先行”、“意在笔先”,是被动的,是客观需要,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了实际问题需要询问、反映和答复,领导分配的任务,有单位和个人的约稿等,大多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是遵命文章。

文学创作一般是作者在客观外界的感悟或刺激下,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写的,如刘勰“为情而造文”,是主观的。

(2)内涵不同。

应用文主旨体现的是整体的意志和利益,是某一组织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评价。

(3)要求不同

应用文主旨要求单一而鲜明;文学作品则允许多样化、复杂化。

(4)表现方法不同。

应用文的主旨其表现方法主要是记叙、说明和议论,多为陈述性概述。

3、主旨的要求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

(2)要符合机关领导的意图

(3)要单一、鲜明,有很强的针对性

4、表现主旨的主要方法

(1)标题点旨例如,《大市场为何养不出大企业-析我国啤酒业的一个盲区》

(2)篇首表达

常用“为了……”作为特征。

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规章文书等常用此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条: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3)篇末点旨

(4)呼应点旨正文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以突出主旨。

(5)小标题显旨

(二)材料

1、材料的概念和作用

(1)材料(素材和题材)

应用写作的材料,是指为了写作应用文书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作主旨的事实和理论。

(2)材料的作用

文章比喻成人:

主旨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表达如外貌衣饰。

材料是写作的前提;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材料是说明主旨的支柱。

2、材料搜集的方法

(1)有了明确具体写作意图时再去搜集,现用现收集。

(2)平时日积月累

3、材料搜集的途径

(1)作者亲身实践,通过自己的工作和采访调查直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感性材料。

如,调查报告、市场预测、计划和总结等。

(2)从本单位或有关单位的公文、简报、报表和文书中过得。

(3)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等搜集国内外经济工作的情况和信息,了解新的经济动态、经济理论。

4、选材的标准

(1)确凿:

真实、准确。

(2)切题,指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能紧扣写作主旨;有实用性,能具体显示或说明观点。

(3)典型,指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又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的材料。

(4)新颖,指写进应用文的材料,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感,能够表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反映客观事物的最新面貌,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那些新人、新事、新思想、新成果和新问题。

5、材料的应用

(1)先阐述主题再列举材料说明

(2)先介绍背景、条件,再点明主题,后列举材料说明。

如经济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报告等业务性强的实用文章。

(3)先列举事实材料后归纳主题。

如经济总结,公文中的通报、报告等陈述性的应用文,一般是在叙述事情的经过后,再分析、评价人或事,显得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四、思路与结构

(一)应用写作常用思路

1、思路:

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

文章思路,就是作者构思和写文章时,有规律、有条理、有方向、连贯的思维过程的“路线”。

2、应用写作常用思路

(1)归纳和演绎思路

不少调查报告、总结、情况报告、表彰或处分的文稿等

(2)总分思路

应用文写作构思时要善于分析客观对象,且善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①善于分类和归类

分类:

把较为复杂的集合性事物中特征相同的类型划分在一起就是分类;归类:

从一定的写作意图出发,把散乱的材料归拢成若干并列的类别就是归类。

例如,要就某市党政机关的后勤工作改革写个专题经验总结,若笼统写,就会不深不透,而将机关后勤改革分为机关事务管理、财务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膳食管理、物资管理等类型分别介绍其改革的措施、办法,就显得具体深刻。

②学会纵剖和横断

纵剖就是纵向剖切,即依时间的先后,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成若干阶段,逐段考察和分析。

对于本身存在时间阶段和发展进程的事物,写作时可采用纵剖的方法。

例如:

要写一分环保工作大检查的总结,可采用纵剖的方法去分析各个阶段的工作,从中总结出检查工作的做法和成绩:

分析环保形势,认清检查意义;――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群众;――统筹组织力量,作好检查计划;――分步自查抽查,检查认真细致;――严肃执法执纪,奖惩等级分明;――总结经验教训,搞好环境保护。

横断则是横向分析,即将事物内部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考察和分析。

对各种要素处于并列关系的事物,写作时常用横断的方法来分析。

例如上述总结也可采用横断方法分析各个侧面的经验,从中探索检查工作的规律:

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检查力量组织落实;广泛宣传,重视舆论,强化全民环保意识;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检查工作不搞形式;体现政策,奖惩分明,树立样板促优汰劣;依法行政,综合治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③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因果思路

应用写作较多采用由果溯因的思路。

例如,某厂生产的传统产品出现销售疲软的势头,厂方要求写出调查并写出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发现销售疲软是存在广告宣传不力、营销渠道不畅、产品包装陈旧、产品式样单一、产品质量下降等多种原因。

经分析研究认定质量下降是关键。

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生产第一线工人检验不负责任。

又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是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职工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再追本溯源,发现主要是厂领导班子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只抓产品数量、产值,忽视产品质量。

这样层层深入,抓住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提出“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注重宣传,打通渠道”的对策,使产品销售重新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4)比较思路

(二)应用文书的结构

1、结构类型

结构是用来组织安排文章材料的具体方法。

结构类型是正文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形式。

大体有10种类型。

(1)篇段合一式:

一个段落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常用于内容单一的应用文。

(2)三段式:

正文把写作目的原因、事项、文章结语分为三个层次。

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结构形式。

(3)两段式:

内容简单、篇幅简短的应用文常用的形式。

①行文的原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尾语句为一段。

②省略结语,写作目的原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③在转发、发布性文书中,将转发、发布对象、态度,即批准、同意转发、发布有关文件的名称列为一段,把转发、发布的执行意见、要求列为另一段。

④在答复性文书如复函、批复等文种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写为一段,且多为独句段,将答复事项及结尾另列一段。

⑤没有开头、结语部分,而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4)多段式。

用于内容稍多、篇幅稍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段以上。

一般是开头概述情况、说明原由、目的或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段,主体部分内容稍多分别写为若干段,各部分都不分条列项。

(5)条款(项)式。

法规、规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条)

(6)总分条文式。

较多用。

例如公文、规章、合同等文书。

文章开头部分(即引言部分)先总说:

或概述情况,或说明写作目的、依据、原因,或阐明主旨,摆出结论。

后文则分条文分述有关内容,每条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围绕主旨阐述一个问题,或分析事情的一个原因,或提出一项要求、措施、办法等等。

有的在分条之后还有总说结尾,形成总――分――总格式。

(7)表格式。

例如:

申报科研课题、考试大纲等。

2、结构的基本内容

(1)标题(3种)

①公文式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项组成。

②新闻式标题。

(文章题目式)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

单行标题:

A主旨式。

标题提出应用文的主旨。

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事实式。

标题陈述基本事实、情况,如“大巴山捕鼠严重导致鼠害猖獗”

C问题式。

标题提出问题,规范内容走向。

如,名牌为何有魅力

双标题。

即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突出应用文书的主旨,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说明应用文书写作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艰苦的拼搏,丰硕的成果――山西省供销系统1990年工作总结”

③四项式标题。

由单位(或对象)、时限、事项和文种等四个部分组成,如广州市×研究所2004年度工作总结等

不管什么方式的标题,作为应用文书,标题都要能显示主旨或者显示主要内容,这是硬性要求,也是与文学作品灵活多变、异彩纷呈的标题的不同之处。

(2)开头

应用文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应用文书的开头必须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越简洁越好。

开头应当点题或揭示应用文书的内容走向,并领起下文。

常用的开头方式有:

1概述情况。

简明扼要的介绍有关的情况和背景。

例如报告、会议纪要、总结。

②说明根据。

即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法规,常以根据、遵照、按照等词语领起下文,鲜明标示出行文有据,表明应用文书内容的权威性。

例如通知、批复、规章等。

③直陈目的。

常用“为了”、“为”等介词构成的主旨句领起下文。

例如法规、规章、决定、通知等

④交代原因。

常用“由于、因为、鉴于”等词领起下文,也可直接陈述发文原因。

⑤阐明观点。

先提出观点或点明主旨,接着加以解释说明,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⑥表明态度。

直截了当对批转、转发或发布的文件或有关的事项、会议表明态度,做出评价,提出看法。

例如批转、转发性通知多用。

⑦引述来文。

开头引述对方来文、来电的标题、文号,然后引出下文。

如批复、复函等多用。

⑧提出问题。

如各类调查报告。

(3)结尾

①强调。

引起重视。

②请求。

结尾写上请求上级批复、批转、批转或请求对方帮助之类的话语。

公文中的请示、函等常用。

③总结。

归纳总结,读者对全文有完整印象。

④要求。

提出要求、希望或发出号召。

⑤作补充。

补充交代有关事宜。

通知、法规、规章等常用。

⑥显文种。

以模式化的方式把名词性文种作动词用,并以此结尾,如“特此通告、特此通报、特此通知、特此报告”等。

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祝贺、慰问式的结尾,以及省略结尾的。

(4)层次。

是作者在在表述主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思想单位和意义单位。

①直叙式。

以时间先后为序,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次序安排层次。

常用于内容单纯叙事性强的文种。

调查报告、总结的正文常采用这种方式安排层次。

②递进式。

按事理变化、发展顺序或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来安排层次。

在应用文书中,叙事――说理――结论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③因果式。

例如通报,其正文结构安排一般先写通报原因,再写表彰或处理意见,行文体现由因而果的逻辑顺序。

④总分式。

通告、通知、会议纪要等正文结构常呈现这种层次。

(5)段落。

原则必须做到单一、完整、有序与合理。

(6)过渡。

指文章中相邻层次、段落间的衔接、转换。

其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内容转换更自然,联系更紧密,文气更通畅。

过渡方式有四种:

①词语过渡。

如“为此”、“对此”、“总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但是”、“相反”等;

②用总结上文、提示下文、设问句等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过渡句可放在前段段尾,也可在后段段首。

③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段承转过渡;

④不用任何明显的过渡,而是靠文中内容内在联系过渡。

(7)照应。

常见方式有:

①首尾照应。

②开头与标题照应。

指在开头部分就点出标题,使之相呼应。

3.行政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式:

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五个。

例文:

关于表彰袁汉辉同学和华师大附中等单位的决定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单位:

①袁汉辉同学在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为广东省争了光。

②为表彰袁汉辉及华师大附中等单位的突出成绩,为促进我省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进取的精神,③省人民政府决定:

(一)给予袁汉辉同学颁发奖状和奖金一万元;

(二)给予华师大附中和中山市教委颁发奖状和奖金各五千元;

(三)给予省数学学会和广东省数学奥林匹克业余学校颁发奖状和奖金各五千元。

⑤希望袁汉辉同学和受表彰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

依据:

指公文制作的原由、现实根据或法律依据,以及有关事件的情况交代等公文制作的出发点。

如例中①体现了制作公文的根据、必要性、适时性和针对性。

目的:

常以“为、为了”等介词的提示语句表达。

目的句的作用主要是开宗明义,提示发文的目的、意义或动机,以提起、集中受文者的注意力。

文种承启语:

为承上启下、启示事项的过渡句子。

包含着对所发公文属于何种文种的提示。

事项:

是公文的重点,是公文制作者围绕或根据主旨而展开的内容、叙述的情况、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做法、措施或执行的方案等一类内容。

事项集中体现了行政机关对某项工作的具体政务行为和态度措施。

例文中,事项表现为受表彰的对象、奖状和奖金。

要求:

是文末针对或围绕事项而提出(或补充)的希望、号召、倾向、强调的问题以及面向全局的指示等。

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

五、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语言具有明晰、准确、简朴、庄重、得体的特点。

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运用语言介绍情况、陈述事实、阐述观点、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表达情感的具体方法、手段。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应用文书的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一)说明

说明,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事物或事理的各种属性,如性质、特征、形状、成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客观的解释和介绍。

1、说明的种类:

(1)定义说明

(2)分类说明

(3)举例说明

(4)数字说明

(5)比较说明

另外还有图表说明、引用说明等。

应用文书行文时往往是说明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

(二)叙述

叙述:

是有次序的将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叙说交待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完整的叙述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在应用文书中,它是表彰或处分通报、调查报告、情况报告、事故报告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

主要用于交代背景,介绍文章涉及的人、事、单位的概况,记叙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以及为议论文提供事实依据等。

1、叙述人称

2、叙述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

3、应用文叙述特点

(1)以概括叙述为主,一般不使用具体叙述。

(2)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事件的过程性特点。

(3)常与其它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如夹叙夹议等。

(三)议论

议论:

是作者就某个问题、事件进行评论、分析,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1、议论的构成:

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的类型:

立论、驳论

3、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