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41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x

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上海市十二校2017-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

学校:

曙光中学学校:

朱家角、嘉二中2017-2018年12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

第I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微粒之间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微粒

相互关系

特征描述

A

C60、C70、C540

同位素

微粒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B

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

同分异构体

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C

Pt、

Pt

同素异形体

铂作氨催化氧化时的催化剂

D

甲酸、硬脂酸

同系物

能发生酯化反应

2. “分类”的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为酸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溴和汞的气化   D.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4.下列物质、类别、用途或储存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a2CO3

B.CH3COOH

C.NH3·H2O

D.Na2SiO3

弱电解质

混合物

正盐

烧碱工业

制食醋

棕色瓶密封保存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5.下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7.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量值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⑤⑥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C.物质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

9.由乙醇制乙二酸乙二酯最简单的正确流程途径顺序是()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酯化反应 ⑦水解反应

A.①②③⑤⑦B.⑤②⑦③⑥

C.⑤②①③④D.①②⑤③⑥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11.H2A为二元弱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B.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A、NaHA两溶液中,前者pH大于后者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

c(Na+)>c(HA-)>c(OH-)>c(H+)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

c(Na+)+c(H+)=c(HA-)+c(OH-)+c(A2-)

12.按下图所示装置做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  )

①c(Ag+) ②c(NO

)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pH

A.①③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⑤

1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

M>L

 C.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4.已知反应①:

CO(g)+CuO(s)

CO2(g)+Cu(s)和反应②:

H2(g)+CuO(s)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

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16.已知氧化性Fe3+>I2。

向FeI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2++bI-+cCl2→dFe3++eI2+fCl- 。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6  B. 0,2,1,0,1,2

C.2,0,1,2,0,2              D. 2,8,5,2,4,10

17.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

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

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

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

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A.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B.当0

方程式为:

OH-+H+→H2O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8.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

 B.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Br2

 C.甲肾上腺素分子不能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反应

 D.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9.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不只有N2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

2

D.若生成2.24LN2则转移电子1mol

20.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铁丝网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2(SO4)3溶液:

3Ba2++6OH-+2Al3++3SO

→3BaSO4↓+2Al(OH)3↓

C.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2Na2O2→4Na++4OH-+18O2↑

D.石灰乳中Ca(OH)2的电离:

Ca(OH)2(s)

Ca2++2OH-

21.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Ki=1.77×10-4

Ki=4.9×10-10

Ki1=4.3×10-7

Ki2=5.6×10-1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2CN-+H2O+CO2→2HCN+CO32-

B.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OONa和KCN溶液中,c(Na+)-c(HCOO-)

D.c(NH4+)相等的HCOONH4溶液、NH4CN溶液、NH4HCO3溶液中,

c(NH4HCO3)>c(NH4CN)>c(HCOONH4)

22.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

2SO2+O2→2SO3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

O2>Fe3+>SO42-

C.溶液的pH:

A>B>C

D.A与C溶液成分相同,但浓度之比不同

第II卷(共84分)

4、(本题共11分)

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

元素

结构及性质

A

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B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

¢Û

C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Ü

D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Ù

E

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

¢Ú

F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ñ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A族

23.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25.¢Ù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Ú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6.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氯化钠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正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题共11分)

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  Q>0(I)

  2NO(g)+Cl2(g)

2ClNO(g)  K2  Q>0 (II)

28.由(I)(II)得到:

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式子,请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

29.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mol,NO的转化率а1=。

30.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1.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2.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úNaNO3+NaNO2+H2O。

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 ̄)、c(NO2 ̄)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i=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i=1.7×10-5mol•L ̄1)。

33.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六、(本题共12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02+NaCl+H20¡úNH4CI+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34.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装置的作用为                                                       

35.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36.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的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  。

37.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

     

七、(本题共14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SO4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一)探究FeSO4溶液的酸碱性:

38.取少量FeSO4固体,利用石蕊试液测试FeSO4溶液的酸碱性,必须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药匙和。

   A.玻璃棒    B.试管     C.天平    D.量筒

(二)利用下图装置探究FeSO4的稳定性

39.II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成员结合理论分析,认为下列分解产物不可能的是。

A.Fe2O3、SO3、H2O  B.Fe2O3、SO2、SO3、H2O 

C.FeO、Fe2O3、SO2、SO3、H2O

40.III中溴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若有SO2生成,溴水将褪色。

实验中,观察到溴水褪色,据此推测FeSO4分解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

41.NaOH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请写出最大量吸收SO2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三)探究FeSO4中Fe2+还原性:

42.证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预期现象及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的Fe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溶解。

 

步骤二:

 

(四)硫酸亚铁用途探究

43.缺铁性贫血往往口服硫酸亚铁,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其作用是。

八、(本题共12分)

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44.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45.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________个;

46.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Ù的产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Ú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Û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7.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A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

苯环上的烷基(—CH3,—CH2R,—CHR2)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九、(本题共13分)化合物H 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49.化合物A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和         (填官能团名称)。

50.反应¢Ù¡ú¢Ý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51.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 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II. 分子中有7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III. 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52.实现D→E 的转化中,加入的化合物X 能发生银镜反应,X 的结构简式为                 。

53.已知:

 。

化合物

是合成抗癌药物美法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十、(本题共11分)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54.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若产生40.32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g。

55.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

5.05g钠—钾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mol氢气。

¢Ù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Ú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56.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

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

2NaAl(OH)4+CO2¨D¡ú2Al(OH)3¡ý+Na2CO3+H2O,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L(标准状况下),生成24molAl(OH)3和15mol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化学试卷答案

第I卷(共66分)

一、

(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A

B

D

二、

(36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C

B

D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C

B

D

C

D

三、

(20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CD

AC

B

BC

BD

第¢ò卷(共84分)

36.(本题11分)

五、(本题共11分)

28.K=[NO]2[Cl2]/[NO2]4(1分) 29.2.5×10-2(1分); 75%(1分)

30.>(1分);不变;(1分)

31.升高温度(2分)

32.c(NO3 ̄)>c(NO2 ̄)>c(CH3COO ̄)(2分)

33.b、c(2分)

六、(本题共12分)

34.CaCO3+2H+¡úCa2++CO2¡ü+H2O(2分) ;防倒吸、吸收过量氨气防污染,(各1分,共2分)。

 

35.温度越低碳酸氢钠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2分) 

36.AB(1分);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1分)

37.60% (3分)

七、(本题共14分)

38.B(2分)39.A(2分)40.Fe(2分)

41.NaOH+SO2 ¡úNaHSO3 (2分)

42.

实验步骤

实验预期现象及结论

步骤二:

滴入KSCN溶液后,再滴入氯水。

(或另取一支试管,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另一试管中的FeSO4溶液)(2分)

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说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2分)

43.防止FeSO4被氧化(2分)

八、(本题共12分)

44.9(1分)

45.C10H16(1分); 6(1分)

46.1-氯环戊烷(1分,写一氯环戊烷也得分)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1分) ;加成反应(1分)

47.(2分)

48.

(4分)

 

九、(本题共13分)

49.羟基 (1分);    醛基(1分)

50.①③⑤(3分)

51.

 (或)

(2分)

52.

(2分)

53.

(每步1分,共4分)

3.(本题共11分)

54.78 (3分)

¢Ùc(OH-)=¡Á1000=0.75(mol·L-1) (2分)

¢Ú设上述合金中含a molNa、bmolK,a+b=0.75×2,23a+39b=5.05,a=0.050mol,b=0.10mol,该钠—钾合金化学式为NaK2 (3分)

溶液含NaOH,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Na2CO3:

15-

¡Á24=3(mol),112L CO2的物质的量:

112/22.4=5(mol),n[Al(OH)3]∶n(Na2CO3)=[(5-3)×2]∶5=4∶5(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