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12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docx

上海市初中语文考纲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为2016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标准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能力要求和知识内容。

(一能力要求

1.文言文阅读能力

1.1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3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1.4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5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6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7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现代文阅读能力

2.1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2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2.3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2.4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5能识别和运用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6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2.7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8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3.综合运用能力

3.1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3.2能根据要求,完成读写任务。

4.写作能力

4.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4.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

4.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4.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4.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二知识内容

①150个文言实词。

②虚词:

之、其、而、以、何、于。

文言文

③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④3500个汉字的书写。

⑤标点符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⑥同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

⑦句式:

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⑧文章的思路、结构:

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⑨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⑩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

○11人物描写: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

自然、社会。

现代文

○12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

(一试卷结构

内容分值题量

(一默写分5

(二诗词理解4分2

(三文言文阅读(一约9分2-3

一、文言文

(四文言文阅读(二约12分3-4

(一现代文阅读(一约18分4-5

二、现代文

(二现代文阅读(二约22分4-5

三、综合运用约10分2-3

四、写作分1

合计分25-27

(二基本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三相关说明

1.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1:

1:

8。

2.试卷满分值:

150分。

3.考试时间:

100分钟。

4.考试形式:

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四、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仅用于说明能力要求,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考查内容、难度等。

【例1】默写:

(《醉翁亭记》

【正确答案】野芳发而幽香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难度】0.94

【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2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正确选项】B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难度】0.86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参考答案】萧瑟明丽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难度】0.50

【例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

苏轼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参考答案】喜爱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难度】0.98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正确选项】C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难度】0.79

【例4】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1—2题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

①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参考答案】为学儒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知识内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难度】0.94

2.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

到了。

【参考答案】第一空:

第二空评分量表:

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

3内容概括准确。

1思学结合(2学与思的关系(3坚持不懈4持之以恒

2内容概括不够准确。

1学与思(2学习需要思考(3思考还要学习4学习态度(5学习方法

0内容概括错误,1学(2思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87

【例5】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

参军③宋思颜曰:

“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太祖喜曰:

“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①视事东阁:

在东阁处理政务。

②浣濯:

洗涤。

③参军:

官名。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参考答案】(1好(2实行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知识内容】150个文言实词

【难度】0.77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正确选项】D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难度】0.60

3.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用原文词语回答

【正确答案】喜赐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81

4.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答案选项】C(3分B(2分A(1分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91

【例6】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

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

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

..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

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

几年前,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录音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不张扬(简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难度】0.88

2.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评分量表】

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

3句子含义理解准确。

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其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比音乐厅外观和格局更重要

2句子含义基本理解。

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的重要

1句子含义理解不够准确,且不完

整。

说明音乐厅的外观和格局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0句子含义理解错误,或没有作答。

强调音乐厅的外观和格局不重要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难度】0.68

3.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难度】0.60

4.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

请分条概述。

【参考答案】(1为了实现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设计了大小两个音乐厅。

(2为了拓展功能,巧用空间,辟出音乐互动长廊。

(3为了克服地铁的震动干扰,采用隔振器技术,建成全悬浮结构建筑。

(4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78

5.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团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选项】D(4分B(2分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知识内容】说明方法:

举例子

【难度】0.87

【例7】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过有“容”的人生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

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

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

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

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雨果说:

“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

”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

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

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

蒋琬说:

“人各有脾气秉性。

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只好不做声了。

”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

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

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

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1.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参考答案】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难度】0.84

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才B.如果就

C.既然就D.虽然但

【正确选项】B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难度】0.95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2

(3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1敞开胸怀(2审视自己(3换位思考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9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具体阐明理由。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

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

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

“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

”人们因此更敬重他。

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参考答案】第⑨段,这段文字写的是娄师德包容别人而得善终,与该段论述的“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的观点一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难度】0.37

【例8】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

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

虽说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位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

“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

”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口唾沫,

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

“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

“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

“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窗外那些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引出下文“我”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难度】0.87

2.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第一次:

失望;第二次:

第三次:

尴尬;第四次:

【参考答案】苦笑呆滞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难度】0.85

3.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参考答案】对“我”怀有戒备之心,不愿与“我”交流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知识内容】人物描写:

动作、语言

【难度】0.62

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人们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答案选项】C(4分A(2分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7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参考答案】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难度】0.50

【例9】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评语

○1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与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2“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

”阿益问。

“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3“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翻起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评语的最后一个字:

马。

○4“害群之马?

”我说。

○5“没那么糟!

”阿益掀开成绩单。

○6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7“你的呢?

”他们问。

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的最后两字:

用功。

“上一个字是‘不’吧!

”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8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

聪明又用功?

礼貌又用功?

乖巧又用功?

不管前面的字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

活泼又用功。

○9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来哪里用功了?

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总是皱着眉头,又怎么觉得我用功?

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10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

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11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

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12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的评语“活泼又用功”旁边。

○13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

“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14

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的成绩单。

○15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

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16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

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

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17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

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

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

(2十多年后,。

【参考答案】(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2“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3

2.第○8段画线句运用了“我”当时和

【参考答案】疑问疑惑高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