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3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8跨越百年的美丽.docx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埃、伦”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

感悟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

(多媒体出示居里夫人肖像。

)同学们,认识这位女士吗?

她就是居里夫人,就是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的新课文——

2、揭题审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说什么?

或者想问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主要针对“跨越百年”和“美丽”来谈。

3、带入课文:

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寻找你想知道的答案,并且好好认识居里夫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科学家!

二、教学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师:

这篇课文比较长,字词也比较多。

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1.分组出示字词。

●人声鼎沸肃然无声烟熏火燎

摸瓜寻藤卓有成效视名利如粪土里程碑

(1)指名读。

齐读。

(2)前三个词都是写什么的?

(环境)

“人声鼎沸”是写人多,声音嘈杂。

“肃然无声”是写十分安静的。

它和——“人声鼎沸”是一对反义词。

读到“烟熏火燎”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

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吗?

(3)“摸瓜寻藤”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善于摸瓜寻藤,那他一定——善于探索,勇于探索。

指出“藤”字容易写错的部分,师范写,生写。

(4)“卓有成效视名利如粪土

里程碑”这些词语你能理解吗?

课文中都是写谁的?

作者用这些词是来——赞美居里夫人的。

齐读。

●纯净废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矿渣酸碱试管量杯提炼

(1)自由读,想想这些词都是写什么的?

(2)指读,纠音:

“量杯”的“量”读第二声。

课文中还有一个“量”的组词,是“计量单位”这里的“量”读第四声。

(3)齐读。

●钋镭放射性元素

(1)指名读

(2)关于“钋”的命名,谁知道?

(居里夫人是个十分爱国的人,她的祖国是波兰——这个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已被俄、德、奥瓜分掉的国家。

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

她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为纪念祖国而取的。

(3)镭:

镭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就是“放射”。

金属元素,银白色,有放射性,医学上可用来治疗癌症和皮肤病。

居里夫人发现“镭”,其实就是在为人类造福了。

可见这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伟大而又卓越的发现。

(她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她发现了天然发射性元素镭。

关于镭,你们肯定有了解。

镭不仅可以治疗癌症,而且镭的发现还使全世界的科学家第一次认识到了原子不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位。

原子核在裂变的时候还能发射出更大的能量,乃至有了后面的原子弹、氢弹的产生和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4)“钋”和“镭”都是放射性元素,它们都是居里夫人发现的。

(所谓放射性指某些元素,如镭、钋的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质。

●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伦琴(德国)贝克勒尔(法国)爱因斯坦(德国)

(1)指名读。

(2)这五个人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科学家。

(3)齐读。

——让我们满怀敬意地朗读,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我们的心海里。

(4)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了相对论。

其他四位科学家他们的人生都与放射性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中第3自然段的前面几句话是这样写的——指读(第1—第3句)

2.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

(1)评价:

这几个句子在文中算难读了,因为它有一些外国科学家的名字。

不过祝贺你读得相当流利。

我们一起来读。

(2)这篇课文中有好多长句子。

预习时,你还碰到哪些不容易读好的句子,请提出来。

(3)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3.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6个自然段,想想这6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可以用简单的语句在旁边做好批注。

(2)一百年前,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一百年后,作者写文章纪念镭发现一百年。

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发表了发现镭的报告。

(宣布发现美丽定格)

居里夫人对放射性提出了新的思考并和丈夫开始提炼镭。

(提出思考艰辛炼镭)

居里夫人面对种种困难一如既往地工作,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默默工作献身科学)(藐视困难默默工作)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美名传颂)

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盛赞。

(3)谁能把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讲讲,大概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锁定人物,追寻百年美丽。

——外貌的美丽

1.师:

默读课文,你感觉课题中的“美丽”是指什么?

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2.生默读全文找寻美丽。

(谈整体感觉,不必涉及具体细节)

预设如下:

3.抓具体词句,感受外貌之美。

(1)激情谈话:

是的,居里夫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显示出她作为一个伟大女科学家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她的外貌之美。

(2)个人自读,找出形象美的句子。

(3)交流:

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4)抓事件场面,感受形象之美。

①师:

这就是居里夫人的形象美!

这是她秀外慧中的品貌之美,超凡脱俗的气质之美。

带着这种让人折服、让人敬畏的美,居里夫人今天来科学院有什么重大使命呢?

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大家?

②生汇报:

她今天要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

天然发射性元素镭。

③请大家关注这个词:

“惊人”,为什么要用“惊人”?

(至少有两点:

一个美丽的女科学家,来宣布一项史无前例的发现,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④当看到这位美丽的女科学家宣告了那个惊人的发现后——生读: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同学们肯定都发现了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定格”,“定格”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定格”的?

(第一个“定格”可以理解为永久地载入史册;第二个“定格”可以理解为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⑤深情总结,激情朗读:

的确,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科学家,一个多么美丽的科研成果,一个多么美丽的科研成果,一个多名美丽的神圣时刻!

所以作者这样赞美:

——齐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小结预设下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魅力仅仅是形象之美吗?

不!

更在于她的品格之美!

她的品格之美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练习导入,锁定盛赞。

1.选择词语完成练习。

定格摸瓜寻藤里程碑视名利如粪土流传于世

1898年,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发射性元素镭,从此,她美丽端庄的形象就()在人们的心中;之后,她(),和丈夫一起开始了艰辛炼镭的历程;她献身科学,(),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

她的美名()已有百年。

3.一起读填空题。

填的过程中,有同学一定发现这道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是的,捕捉并利用关键词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其实这组词语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知道?

(是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盛赞。

)是的,不光是这一些词,文中还有许多文字都浸润着作者对居里夫人由衷的赞美。

二、感受盛赞,解读美丽。

(一)感受盛赞,锁定可贵性格。

1.浏览标出: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5自然段,用“——”标出作者盛赞居里夫人的句子。

2.汇报

师:

在这么多的句子中,如果我们读懂了这三句话,相信其他的句子也就不难了。

出示——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请大家先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这三句话中,最容易读懂的是哪一句?

第一句和第三句,你是哪里读不懂?

这两句话确实不好读懂,因为它太凝练太深邃了。

但是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开心中的疑团,有信心吗?

(2)抓性格和追求过渡。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1)这句话,梁衡先生在赞美什么?

羡慕这样的性格吗?

相信有这样性格的人都会有出息。

指读——请你用朗读表示你的羡慕。

读出作者的赞美。

(二)联系事件,解读性格,追寻美丽。

1.师:

课文哪个自然段让你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

(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了这份可贵的性格?

请用“()”标出,并简单作好批注。

3.交流汇报: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花她问根。

(1)当别人都认为放射性是一种偶然的发现时,她想到了哪些问题?

她还会思考哪些问题?

(放射性元素还会在哪里?

它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2)在一个个问题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指生回答后请生板书:

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居里夫人

(3)思考中,居里夫人开始了这项前无古人的科学研究。

(在未知的领略中孜孜不倦地探究科学的根源。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1)这个片段浓缩了居里夫妇炼镭的艰辛。

请大家静静地看,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提示:

如能抓关键词汇报画面就更好了。

(2)学生汇报描述,师相机落实要点、引向深入。

①你看到了居里夫妇炼镭条件的艰苦恶劣。

想看看这所谓的实验室吗?

出示指读:

这是居里夫妇向理化学校借到的一个连搁死尸都不合用的破漏棚屋。

这个棚屋,闭塞潮湿漏雨,夏天燥热得像一间烤炉,冬天却可以冻得结冰。

——你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生活吗?

(你犹豫了;你摇头了。

②你看到了居里夫妇繁重危险的工作——重点词:

一锅一锅、终日、烟熏火燎、留下酸碱的点点烧痕。

顺学而导:

“烟熏火燎”:

读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

请关注“烟熏火燎”前面的词语“终日”(一天到晚)。

(当时没有一个工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呆上一天。

③指导朗读:

谁能用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大家感受这份艰辛?

——自由试读,指名读,齐读。

④体会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师引读,指屏幕:

每天一早,居里夫妇就开始在院子里——生:

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师:

先是一锅锅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生:

然后再送到实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师: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生: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同学们,这样的日子是一天吗?

一个月吗?

一年吗?

整整持续了三年又九个月。

折算成日子,就是1350个日子,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就是13500个小时啊。

居里夫妇就这样,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一起走过了三年零九个月!

这是怎样的三年零九个月啊?

出示:

这是()的三年零九个月!

★艰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板书:

锲而不舍)

还会是怎样的三年零九个月?

联系第三自然段的其他句子想想?

★面临失败的三年零九个月——为什么说实验有可能是失败的?

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这样的探究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在居里夫人之前,没有任何人发现过镭,更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

外界的人们还会怎么样?

冷言冷语,冷嘲热讽。

★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充满幸福、充满乐观的三年零九个月!

——对话中体会:

在第三自然段如此凝练的语句中,写着一段十分具体的对话,也是全文唯一一处对话,请大家关注这段对话,读着它,你又想在这括号里填上哪些词呢?

④师小结:

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恶劣,无论工作如何繁重危险,无论外界怎样冷嘲热讽,居里夫人不会放弃,因为——生读: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居里夫人自己也曾说过:

(出示)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过渡:

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

经过了成功与失败并存的三年零九个月,居里夫妇终于揭开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真正面纱!

4.出示——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1)如果请你读,你会带上怎样的心情?

(这简简单单三个数字带给我们多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啊!

(2)0.1克镭大概是多少?

它比我们圆珠笔的笔尖还要小。

这么一点点镭,这一简单的数字,凝聚了居里夫妇多少辛勤劳动的心血!

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激动!

读上句。

如居里夫妇所愿,看,这镭——生接读: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5.释疑一:

现在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出示: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1)为什么说融入了“美丽的生命”?

这“不屈的信念”又指什么呢?

(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镭,证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存在。

(2)师激情引读——镭的成功提炼,是以居里夫人三年零九个月终日的烟熏火燎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

所以梁衡先生这样盛赞——生读。

镭的成功提炼,凝聚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所以我们这样赞美——生读。

6.师:

刚才同学们联系上文中的具体事例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解开了心中的疑团,真是可喜可贺。

这句话又该怎样理解呢?

出示: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有了上文的学习,再联系下文深入理解,相信你们也能读懂它。

(2)请关注那些让你震惊和感动的句子——

出示: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①生交流,点拨:

“侵蚀”是什么意思?

(逐渐侵害使变坏)

②如果是你?

你会觉得很害怕、很恐慌。

③学到这里,你心中有的只是——对居里夫人的无限的敬意。

也许,此时,只有朗读才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指读,齐读。

④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居里夫人这样说过: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她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无私地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7.释疑二:

出示——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造福人类)(板书:

献身科学)现在,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由试说——指名说。

(在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貌美、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所以梁衡先生这样赞美: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8.体会成就:

居里夫人就这样倔强地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这是个——排比句。

你从这四个“变成”读出了什么?

(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引读:

让我们一起见证居里夫人辉煌而又卓越的一生。

师: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因为她提炼了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体会着居里夫人这么伟大的成就,让我们满怀敬意一起读。

齐读。

9.即便青春容颜不再,即便金钱权利不再,居里夫人认为这一切都不重要,她认为最美丽的人生就是在不懈地追寻当中,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4自然段集中了梁衡先生对居里夫人由衷的赞美,这样的赞美还有吗?

生联系第5自然段谈后板书:

淡泊名利的品格美。

10.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居里夫人:

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美丽,领悟写法。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眸课题,深情地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坚定地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相信你对它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谁来谈谈?

2.这样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继续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

这样的美丽,不仅仅是跨越百年的,是跨越——,跨越——,这是一份——永恒的美丽!

3.请你在居里夫人的画像旁写上一些文字,你最想写的是什么?

先不忙动笔,请认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后再写,生练笔。

4.让我们一起先来分享你的感受。

穿插评价:

老师感受到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已深深地镌刻在了你的心坎里。

我坚信,居里夫人一定会成为你成长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5.同学们,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课文,第一次目睹了居里夫人辉煌成就背后的感人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今天,我想以最具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对联来表达我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最深的敬意。

出示:

美丽永恒

艰辛炼镭人生写辉煌献身科学美名扬千秋

6.感谢梁衡先生,是他清新的文笔,炽热的语言,让我们在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到了居里夫人身上的那份——跨越百年的美丽。

让这份美丽永存于心,陪伴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他人为社会做出最美丽的事情。

四、布置作业,推进学习。

1.必做题:

通过课文和“阅读链接”的学习,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2.选做题:

(1)课后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原文及其写作背景,全面了解梁衡先生写作的目的。

(2)推荐阅读梁衡先生的另一篇入选教材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再次领略梁衡先生清新、凝练、隽永的文笔以及学习他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其他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

板书:

美丽端庄

跨越百年的美丽坚定执著

(居里夫人)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