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54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docx

九年级文言文试题集合

《陈涉世家》练习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

(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足。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2分)

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

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3分)

答案:

19.

(1)逃亡

(2)去、往

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1.直接原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

(1)士兵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答案要点:

(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十一、(淮安)

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

(16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1.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赢:

提,背)粮而景(景:

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

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2分)

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2分)

答:

答案:

18.C

19.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意对即可)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

(意对即可)③士兵们(或:

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意对即可)

20.A

2l.①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意对即可)

三十一、(兰州)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

(2)度已失期度:

(3)会天大雨会:

(4)宜多应者宜: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三十四、(临沂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

“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

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

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

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

斜眼看。

6.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2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

②比至陈比

③时时而间进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疾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

答:

9.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答:

答案:

6.①素:

向来②比:

等到③将:

统帅,率领④亡:

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4分。

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分,各2分)

9.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4分。

各2分)

四十三、(绍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日: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4.选出加“▲”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15.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

17.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

五十、(泰州B)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伙颐①!

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

“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

①伙颐:

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

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

独一,专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比至陈:

()②或说陈王曰: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①原因:

③启示:

答案:

13.

(1)及,等到

(2)有人(本题2分。

每小题1分)

14.

(1)陈涉长叹一声说: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本题4分。

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1分)

21《陈涉世家》练习

【知识回顾】:

一本文选自《》。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全书共130篇。

作者

字,(朝代)夏阳人,家家。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辍耕之垄上2苟富贵,无相忘3皆次当行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会天大雨6等死,死国可乎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8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9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0并杀两尉

11比至陈12刑其长吏

13将军身披坚执锐14发闾左谪戍渔阳15故以怪之矣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扶苏,以说谏故,上使外将兵

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此教我先威众耳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10及第令毋斩,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且壮士不死则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13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四思考回答。

1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3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什么?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4陈胜吴广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

提出了什么口号?

22《唐雎不辱使命》巩固练习

一本文选自。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

2安陵君其许寡人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

6请广于君7秦王怫然怒8非士之怒也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10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2寡人谕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

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四思考回答。

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益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2课后练习三、四,把握古今异义词,准确理解古代的“士”的含义。

九年级下册《公输》基础知识梳理

(一)本文选自。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起于鲁起2公输盘不说说

3再拜  再4不可谓知类  知类

5然胡不已乎然:

胡:

已:

6胡不见我于王见  7子墨子九距之  距

8子墨子守圉有余  圉9公输盘诎诎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寇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夫子何命焉为?

  译:

2宋何罪之有?

  译:

3知而不争。

译:

  

4此为何若人?

  译:

5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

6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

(四)回答问题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九年级下册18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

(一)本文选自。

《孟子》是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2七里之郭郭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

4池非不深也池5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

6委而去之委去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至畔9以天下之所顺以顺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

2委而去之。

译: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译:

 (四)回答问题。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的作用。

衔接中考:

(把握试题类型,进一步明确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2009年临沂市试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孟子》两章中的《天时不如地利》2009年)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④民信之矣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

8.[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3分)

 

9.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分)

 

18(四)2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衔接中考:

6.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

7.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

“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九年级下册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

(一)本文选自。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畎亩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任3管夷吾举于士士

5行拂乱其所为拂6曾益其所不能曾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作8入则无法家拂士入拂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4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中心内容

   1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本文中心论点是。

 2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四) 2答:

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年级下册19课《鱼我所欲也》练习

【知识回顾】一本文选自。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于

3贤者能勿丧耳丧4蹴尔而与之蹴与

5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加6妻妾之奉奉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8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9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已10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呼尔而与之。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思考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4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参考答案:

四思考回答。

1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4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5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九年级下册21课《曹刿论战》练习

【知识回顾】一本文选自《》。

《左传》是一部名著和名著。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故又称“”。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

1又何间焉间2肉食者鄙鄙

3何以战以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弗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加信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福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以情

9可以一战以10公将驰之驰

11既克,公问其故既故12彼竭我盈,故克之盈

13夫大国,难测也夫测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再

15望其旗靡,故逐之靡逐

【词义的记忆要把握住重点内容,注意前后的联系性。

本文的“以”“加”“安”是重点。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式、重点词汇、省略的成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5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

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译:

7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8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

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1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