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八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73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八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单元八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八1.docx

《单元八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八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元八1.docx

单元八1

茶庵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授课

时间

第周

课题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时

安排

共__1_课时

第__1_课时

设计

教师

张凤霞

目标

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差,因此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与竹叶、梅花等实物之间的联系比较难。

学习

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评价

任务

1.通过认读生字卡片、自读、赛读检测目标一读准字音的达成情况。

通过师范写、生观察占个位置,练习写、展示、评价、再写。

检测目标一生字书写达成情况。

2.通过范读、自由读、赛读等检测目标二达成情况。

3..通过练习说话检测目标三达成情况。

学习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学习

难点

会写“牙、马、几”等字。

学法

指导

课前

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1.教师引问:

同学们喜欢下雪吗?

下雪后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2.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文题目。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来到雪地)

1.学生回答。

(喜欢。

打雪仗、堆雪人、在雪上走……)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把句子补充完整。

下雪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用时:

10分钟)

1.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会写字和会认字。

2.教师引导:

请把画出的会写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教师指名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会写字和会认字。

2.学生以同桌互助的形式把读文时画出的会写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间互相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发现不正确的读音互相纠正。

4.学生读文,互相纠正读音。

2.读一读。

一群  月牙

竹叶  参加

不用  几步

洞里  为什么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20分钟)

1.教师引导:

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记忆会认字的,汇报一下。

2.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五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3.教师逐字范写。

4.教师整体范写并讲解笔顺规则。

5.教师巡视指导。

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重点指导“马”和“几”这两个字。

6.教师引导:

同桌间互相比一比,哪个字写得最漂亮。

1.学生汇报加一加、换偏旁等识字方法。

2.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3.学生跟笔书空。

4.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的占格位置。

5.

(1)学生独立书写,同桌间互评,互相借鉴。

(2)学生在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的不同之处。

(3)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班级展示。

6.同桌间互相评比,找出写得好看的字。

3.加一加,组成生字。

(  )+(  )=群

(  )+丨=用

(  )+口=加

(  )+(  )=洞

 

4.用心书写。

竹  用  马

 

四、再读课文,总结回顾(用时:

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2.教师提问:

主要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学生以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读文,达到熟练、流利。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3.同桌间讨论交流后汇报。

 

5.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填空。

这节课,我认识了______个生字,会写了______个生字。

我把“______”写得最漂亮。

我还会读课文,知道了雪地里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小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回顾导入,检查生字识记情况(用时: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

1.学生齐读课文。

思考并回答:

课文主要写了下雪后,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

怎么没看见青蛙?

他在洞里睡觉呢!

2.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6.连一连。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枫叶 竹叶 月牙 梅花

二、创设情境,读好韵文(用时:

25分钟)

1.教师指导读第1句话。

(1)指名读第1句。

(出示本课插图)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第2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2.引导学习第2句话。

(1)教师指名读第2句。

(2)教师引问:

“小画家”指的是谁?

请同学到讲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小动物名称。

3.教师指导读第3句。

(1)自由读第3句,思考每种小动物分别画了什么。

(2)请4名同学到黑板前画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3)教师引问:

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4.教师指导学习第4句。

(1)指名读第4句。

(2)教师引导:

从哪能看出“小画家”们画得非常容易。

(3)教师引导:

读这句话的时候“小画家”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并用这样的心情读文。

5.教师指导学习第5、6句。

(1)指导自由读。

(2)教师讲解什么是冬眠,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需要冬眠。

6.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读第1句。

读出惊喜、兴奋的心情。

(1)学生读第1句。

(2)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

(因为小动物们很高兴;小动物们看见雪非常惊喜;小动物们看见雪非常兴奋……)

2.学生读第2句。

(1)学生上台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2)学生读第2句,边读边想象情境。

 

3.指名读、齐读、分组读等各种形式朗读句子,能背诵下来。

(1)学生自由读第3句。

边读边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学生回答问题。

请4名同学到黑板前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4.

(1)指名学生读第4句。

(2)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3)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

 

5.

(1)学生自由读第5、6句。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全班交流。

(3)学生理解冬眠。

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给句子加标点。

下雪啦(  )下雪啦(  )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

 

 

8.按原文填空。

小鸡画(  ),

(  )画梅花。

小鸭画(  ),

(  )画月牙。

 

9.回答问题。

“小画家”们画的画和小朋友们画的画一样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查阅资料后回答。

青蛙冬眠了,所以没来画画。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复述课文,背诵课文(用时:

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生活动卡提示复述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1.学生根据学生活动卡提示复述课文。

2.学生用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11.同桌间互考背诵课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拓展(用时: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事先将课文编成歌曲指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唱一唱。

3.教师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其他小动物的脚印编成韵文写一写。

 

1.学生分成小组交流学习本文后有哪些收获。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韵文编成的儿歌。

3.学生动笔画一画韵文内容或者其他小动物的脚印。

4.学生试着用韵文的形式写一写。

12.画一画。

你还知道哪种小动物的脚印,画下来。

13.写一写。

根据你画的脚印,仿照韵文的形式写一写。

(  )画(  )

(  )画(   )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茶庵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授课

时间

第周

课题

13.乌鸦喝水

课时

安排

共__1_课时

第__1_课时

设计

教师

张凤霞

目标

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

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3.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期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

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评价

任务

1.通过认读生字卡片、自读、赛读检测目标一读准字音的达成情况。

通过师范写、生观察占个位置,练习写、展示、评价、再写。

检测目标一生字书写达成情况。

2.通过范读、自由读、赛读等检测目标二达成情况。

3..通过练习说话检测目标三达成情况。

学习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认识自然段。

学习

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学法

指导

课前

准备

1.课件,生字词卡片。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

(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板书“乌鸦”,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有关乌鸦的小故事。

3.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激发学生质疑。

1.学生交流怎样记住“乌鸦”这两个字,说说“鸦”为什么是鸟字旁。

2.简要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乌鸦的故事。

3.学生读题,读准字音。

质疑: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

他喝到水了吗?

他是怎么喝到水的?

1.比一比,组词。

乌( )鸦( )

鸟( )鸭( )

2.我知道的有关乌鸦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

20分钟)

1.教师范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认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学习出示“攵”,读准部首名称,找到本课中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你还知道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吗?

5.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指导学生思考:

乌鸦为什么喝水?

乌鸦都到哪去找水了?

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处、找、石、只是翘舌音,放、旁是后鼻韵母,不要读成fàn、pán。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读出部首名称:

反文旁。

本课的“放”字就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我还知道故事的“故”和丰收的“收”也是反文旁。

5.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读课文第1句话,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

 

 

 

 

3.选一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石(shí sí)

旁(pán páng)

只(zī zhī)

放(fàng fàn)

乌(wō wū)

见(jiàn jàn)

处(chù cù)

找(zǎo zhǎo)

4.我知道,带有“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

 

5.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一生读一生按五颗星来评价。

(☆☆☆☆☆)

6.我能用“到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感悟,指导朗读(用时:

9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画出瓶子的特点,思考: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此时乌鸦的心情,组织学生交流:

(1)看到瓶子时乌鸦心情怎么样?

(2)发现瓶子的特点后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组织学生表演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观察乌鸦图片,找到乌鸦嘴巴特点——又大又直。

(2)用手做乌鸦的嘴,感受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3)师生总结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2.学生交流回答,相互补充。

并体会乌鸦由看到瓶子的兴奋,到喝不到水时伤心、焦急的心情变化。

3.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要重读“到处”“有水”;读第2句话时声音可以稍高、语速稍快;第3句话声音要降低,语速稍慢,问话语调上扬)

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

7.根据课文填空。

乌鸦看到一个________,瓶子里水________,瓶口又________,乌鸦________水。

 

8.你能说说乌鸦的心情吗?

 

9.请你用你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乌鸦的心情变化。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只、出”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动笔书写。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0.扩词。

只( )( )( )

11.在田字格里工整地书写“只”“出”。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深入学习(用时:

4分钟)

1.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3.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课文内容。

12.读一读。

到处 找水 乌鸦 一只口渴 石子 办法 许多看见 旁边 想出 放进

二、研读课文,亲身感受(用时:

25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写乌鸦找到办法的句子,并读一读。

2.引导学生回答:

乌鸦是怎么想到办法的?

这些小石子有什么特点?

3.组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4.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回答:

乌鸦看到瓶子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5.提问:

乌鸦是怎样做的呢?

理解“渐渐”一词。

1.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到相关的句子。

指名读一读。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2.同桌互相交流。

(1)乌鸦看到了瓶子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办法。

(2)这些石子的特点是小而且多。

3.自由练习朗读。

4.快速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说一说乌鸦想到的办法。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做实验,并注意观察。

 

13.你知道是什么帮助乌鸦想到办法的吗?

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14.你知道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心情吗?

15.按原文填空。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地放进________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

乌鸦就喝到水了。

16.我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拓宽思路(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没有比乌鸦更好的办法?

2.引导各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1.小组内先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再互相交流,确定小组内最好的办法。

2.各小组交流新办法,评选出最佳办法。

17.我想出了比乌鸦更好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1.课件先出示本课生字“石、见、多”这五个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重点指导“多”的第一笔撇要稍短一些,第二笔横撇稍长,下面的“夕”要和上面的“夕”要垂直对齐。

“见”里面不要写成“儿”。

3.指导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2.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8.我会扩词。

多(  )(  )(  )

见(  )(  )(  )

石(  )(  )(  )

19.将这堂课学到的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茶庵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授课

时间

第周

课题

14.小蜗牛

课时

安排

共__1_课时

第__1_课时

设计

教师

张凤霞

目标

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但对于汉字通过间架结构展现出的形体美把握不够。

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

学习

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价

任务

1.通过认读生字卡片、自读、赛读检测目标一读准字音的达成情况。

通过师范写、生观察占个位置,练习写、展示、评价、再写。

检测目标一生字书写达成情况。

2.通过范读、自由读、赛读等检测目标二达成情况。

3..通过练习说话检测目标三达成情况。

学习

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学习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法

指导

课前

准备

1.课件;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

5分钟)

1.教师提问说说现在的季节及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一年四季的特点。

3.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题目。

1.指名回答,同学补充。

2.学生交流回答。

3.学生读题,读准字音。

 

1.我知道现在是________季,因为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一年四季的特点,春天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秋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

20分钟)

1.教师范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通过请教同学或教师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孩子 发芽 爬呀爬

很久 回来 全对

变化 玩吧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课文中的词语,指导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按自然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新词,重点关注:

“住”是翘舌音;“呀”是轻声。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学生在教师指名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3.我能说出我是怎么记住下面的生字的。

住 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