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57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7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体系认证证书

附件17: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附件18:

2004年至2007年xxxx“守合同、重信用”荣誉证书

附件19: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附件20:

技术合作协议

附件21: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章程)

附件22:

关于“xxxx轻金属工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用房决定

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组建的重要性

1)轻金属产量快速增长,急需技术升级对传统“三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全球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2360.52万吨,同比增长23.4%,已连续6年居世界产量第一位。

其中氧化铝、电解铝成为有色金属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7年中国几种主要轻金属材料的产品产量如下:

表1-12007年中国几种主要轻金属材料的产量

产品名称

氧化铝

电解铝

再生铝

金属镁

海绵钛

年产量(万吨)

2050

1256

275

62.6

4.5

年增长率

49.6%

34.3%

17.0%

20.4%

150%

国际产量地位

全球第一

全球第二

轻金属行业规模、产量和消费量的“爆发性“快速增长,加剧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

这引起了国际业内广泛关注,导致国家不得不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逼迫行业必须通过兼并整合、产业集群、技术集约、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加大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及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实施整体产业升级,以应对国际风云变化的市场风险。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不单是需要调控政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新的先进工艺装备技术作为支撑条件,使之能替代目前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从而彻底解决制约轻金属行业生产企业或建设项目在投资、生产、环保、管理和社会综合效益方面存在的竞争弱势和技术难题。

只有完善技术升级服务平台的建设,拿出高技术含量的成套工艺装备技术,才能保证轻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轻金属行业市场的不断拓展和跨业延伸,急需实施产学研强强联合组成技术研发中心,孵化与自主开发先进“适销”的工艺、装备和材料原创新技术

目前,国内轻金属行业正处于需求猛增,产能高度扩张和技术高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虽然成果斐然,但在涉及节能降耗、环保减排、产品质量、资源利用和半生金属提取以及废弃资源(废铝、废渣、含铝粉煤灰等)有价回收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因而存在行业中多项涉及不同领域的工艺、装备和材料工艺技术及装备产品亟待突破和研发。

以铝为例,铝是产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类金属材料,由于性能好,用途广,需量大,且回收成本低,被誉为“万能金属”。

统计表明:

我国现有124个产业中有113个行业使用铝制品,产业关联度高达91%,因而,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性原材料产业之一。

据统计,全球铝土矿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约250亿吨)可满足至少142年的开采需要,全球三水铝石优质矿石原料占总储量的86%,平均铝硅比(A/S)高达30。

然而,中国铝土矿资源可采储量仅5.39亿吨,按现有开采能力2150万t/a,资源保证年限仅25年左右,远低于国外要求的50年保障限值。

且我国铝土矿多以难溶的一水硬铝石型为主,A/S偏低,目前平均值已低于5.56,90%以上的氧化铝厂难于采用投资省、成本低的拜耳法工艺生产高质量的砂状氧化铝产品。

在此形势下,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如选矿拜耳法、并联法、串联法、混联法等适宜国情特点的新工艺及其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

又如,中国镁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菱镁矿储量约27亿吨,白云石储量40亿吨以上,青海柴达木盆地的33个盐湖中共含镁盐约31.5亿吨。

自1998年起,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国,镁产能已占全球的3/4,原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连续8年保持世界产镁第一。

但在金属镁生产工艺与装备技术方面,中国离发达国家一直差距较远。

我国从1957年引进前苏联菱镁矿氯化电解工艺至今,还尚未建立自己的炼镁工艺及装备开发基地和实验室,因而在氯化镁电解法、半连续硅热法炼镁,皮江法炼镁的工艺技术几乎是技术空白,与之配套的装备技术还主要依靠国外引进,而在镁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方面更显薄弱,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镁金属冶金资源大国优势产业发展。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总需求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届时对国外资源依赖性越来越大,必将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60%,比发达国家低10~15%;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0%,比发达国家低20%。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年消费标准煤已经超过6000万吨,约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3.6%。

产品单位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氧化铝能耗是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倍左右,氧化铝原料一水硬铝石矿生产的粉状和中间状细粉料品种的生产成本高,其质量还影响到后续的电解铝生产指标。

而且研究表明,电解铝行业是CF4、C2F6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中国于2002年8月30日正式核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因此,轻金属行业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全球高新技术发展和辐射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司长赵家荣日前表示,有色金属行业要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而开发贫化矿和伴生矿的生产工艺技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先进实用的工艺及装备新技术。

3)轻金属行业工艺装备巨大的应用市场急需工程中心作为研发平台

以年产30万吨电解铝厂(含配套碳素)建设项目为例,其基本建设投资的分类比例如下表1-2所示:

表1-2年产30万吨电解铝厂(含配套碳素)国内项目基建投资分类表

投资分类

设备费(设备引进费)

材料费

安装费

其它费

合计

投资额(亿元)

14(3000万美元)

9

6

2

31

投资比例(%)

45%(6.6%)

29%

19%

7%

100%

可见,基建项目中设备、材料投资费用所占比例高达74%左右,而其中需外汇进口的国外设备费占总设备费的14.6%。

而且每年轻金属生产企业需改造和更新大批设备和材料,因而,组建轻金属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潜力。

4)通过工程中心实施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约,可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回报率

据统计,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完成率较高,但成果转化率、转化规模效益占有率、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仅有30%。

而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

我国每年专利技术约7万项,取得省部级以上鉴定科研成果3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

科技成果形成规模效益的商品转化率仅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

发达国家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规模化经费的比例是1∶10∶100,中国则为1∶1.1∶1.5。

我国高新技术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

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没有根本得到解决,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板块分割、人才分散、重复研发、效率不高、品牌不足尤其是面向市场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只能依靠组建技术研发中心的方式才能得到较彻底的优化和解决。

5)振兴和发展xxxx铝工业,急需工程研发中心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xxxx是国家重要的金属矿产、煤电能源基地,具备发展铝工业得天独厚的理论研究(贵州大学)、设计研发(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备制造(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安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七冶金建设公司)、试验生产(贵州铝厂、遵义铝业)、矿产资源与水火互济能源的组合优势。

铝产业属于我省的能源、优势原材料,烟酒传统业,特色制药食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表1-32005年xxxx工业支柱、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

序号

 产业类型

增加值(亿元)

增长(%)

比重(%)

能源、优势原材料支柱产业

243.06

15.1

43.3

1

电力

123.30

18.6

22.0

煤炭

42.61

25.3

7.6

3

煤化工

5.92

2.3

1.1

4

铝及铝加工

27.95

-1.4

5.0

5

磷及磷化工

23.24

15.0

4.1

铁合金

20.04

5.7

3.6

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

109.61

26.2

19.5

37.34

27.5

6.7

72.27

25.7

12.9

特色优势产业

35.59

17.1

6.3

民族制药

29.34

19.4

5.2

特色食品加工

6.25

7.8

高新技术产业

57.62

-9.3

10.3

装备制造产业

47.26

24.4

8.4

生物技术产业

4.20

0.7

备注

表中“比重”指该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据地质资料,全省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为4.24亿t(含原表外储量0.32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16.94%,与山西、广西、河南并称我国四大铝土矿富有省份。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条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其铝工业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和不均衡。

2007年贵州全省的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高纯铝产能及市场份额分布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1-42007年贵州全省的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产能

铝产品

铝加工

高纯铝

产品产能(kt)

1200

800

22

占全国份额

6.15%

6.37%

0.19%

15%

由上表可见,xxxx铝工业总体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头重尾轻“的发展态势极不配套。

为此提升铝工业的工艺装备水平,对促进xxxx铝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04]23号)文件特别指示:

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是发挥xxxx独特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壮大优势原材料工业、把xxxx建成全国重要原材料基地的迫切需要,是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实现“十年重点突破”的重要举措。

因此,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xxxx的研发设施条件、人才队伍及技术原创实力,能为带动xxxx有色情轻金属行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并能为全省积极有效地培养经济新增长点打下坚实基础。

1.2.组建的必要性

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必要性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1)国内尚未建立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已有的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布于农业、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与通信、生物技术、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轻纺、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而涉及有色冶金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有如下15个:

表1-5有色冶金的主要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东北大学

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国家金属薄膜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7

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8

国家钽铌特种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工业大学

10

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11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矿山研究院

12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矿冶研究院

13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矿治研究总院

14

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15

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因此,组建以轻金属工艺及装备技术研发为主业,以工程设计单位为依托的工程技术中心基础条件更优越,技术成果的快速孵化与“适销”产品的直接高效优质转化优势将会更明显。

2)通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技术资源,实施人才集群战略的必要性

当现科学技术已呈现“知识爆炸”和“知识经济”的急剧发展和产业驱动现象。

国外预计未来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而现代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包括企业竞争、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但归根到底都会集中体现在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方面。

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是人才素质不良和布局结构不合理。

从人才分布结构来看,发达国家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如美国企业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的比重达83.2%,德国达61.9%,日本达61.1%,而中国仅39.1%。

这种科技人才布局是影响中国科技力量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障碍。

为此,在2006年制定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

“十一五”科技工作要坚持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安排的基本原则,加大对人才和基地的支持力度,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目标转变。

同时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五条“申请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指出:

技术中心应“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而且将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数、高级专家人数、博士人数和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作为技术中心的定量评价指标。

由此可知,组建工程技术中心对于实施人才集群战略是必备条件,而发挥其人才资源整合后的积极作用是其必需的要求。

3)实施外海拓展战略,加快大批成套工艺装备技术国产化步伐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轻金属行业面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和市场逐渐饱和的发展趋势,国家近年来积极鼓励和促进行业加快实施海外扩展战略,其中之一的主要措施是以先进工艺装备技术输出创汇为龙头,通过总承包、分包等方式带动配套的装备技术和材料行业发展振兴,而后者确实国内轻金属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弱势。

例如:

国内电解铝行业虽在200kA~400kA大型高效能预焙槽装备技术开发应用水平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但在配套的大批生产关键设备依然较为落后,不少铝装备技术仍依赖重复引进解决,这一方面使得企业要想获得高效低耗优质的产品和改善环保节能指标,就必须大幅度增加装备投入进而影响到其投资回报效益。

更重要的是丢失了创外汇的巨大商机。

如国内一个25万吨产能的电解铝厂(含配套预焙阳极)建设需投资3000~4000万美元外汇用于引进国外装备技术,所需外汇约占总设备费的10%~20%,而采用类似的国产化设备在同样价格下,其制造成本可降低一倍以上。

加之随着国家逐步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引进设备的征税率(如电解铝引进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商检、运费和手续费合计平均费率增高约38%),并加大建设节约型、环保友好性企业政策的连续出台,加快部分关键引进装备技术的国产化步伐,加快节能减排工艺及装备技术的开发应用,已是势在必行。

4)工程中心为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辐射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有色行业的传统技术创新体系普遍属于松散型结构,一方面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是技术创新主体是以院校为主,从“理论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推进过程慢、单一、被动且效率低下。

以院校为主体的传统开发体系:

二次开发

一次开发

设计应用

工业试验

工程消化

半工业试验

实验研究

院校

以工程中心为主体的开发体系:

工程推广

试验研究

工程委托

装备材料

配套开发

配套设计

标准规范

成果辐射

由于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艺、装备、材料与计算机四者“形影不离”,相互制约、互为促进。

可见,以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研发体系或孵化器,具有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及配套标准规范和人员培养的联动创新和快速推广辐射的多重功能和高转化率的巨大优越性。

例如铝电解生产的关键设备——铝电解槽型,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主要采用引进前苏联的60kA自焙槽工艺技术为主,其能耗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

80年代贵州铝厂引进日本160kA预焙槽以及随后国内自行研制了186kA、280kA中型预焙槽生产工艺技术后,大幅度地带动了全行业装备与计算应用技术的飞跃发展,如筒式下料器、阳极提升装置、电解多功能天车、原料浓相输送和氧化铝超浓相输送、干法净化技术等新设备与电解槽“三场”(电热场、磁流场、应力场)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开发应用;

而这些新装备与软件技术的成功开发,反过来促进了工艺对电解槽内材料的要求提高,从而带动了碳氮化硅侧砖,干式防渗料新材料的开发应用;

而新材料的应用又为改进工艺与自控技术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而来的是现代320kA、350kA、400kA甚至是600kA大型和特大电流容量的高效节能型预焙铝电解槽工艺技术的创新,由此又推动了“三度”寻优自控技术、石墨化阴极节能新材料技术、开槽阳极工艺技术、不停电开停槽、带电焊接装备等技术的不断创新。

从上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实例可知,所有的工程技术创新都离不开设计单位这个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尽快组建具备工艺——装备——材料——自控技术的自循环创新体系的特色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技术成果孵化、提高中试“适销”产品的附加值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必要手段。

2.

国内轻金属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现状

2.1国家已批准建设的有色冶金工程研发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创新和发展,国家已批准建设的有色冶金工程研究中心共15个,见表1-3,其中已组建的轻金属冶金行业科技研发中心主要有四个:

①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暨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省级)

于2007年4月在长沙中南大学成立,该联合体由中国铝业公司、中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14家单位组建。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以中南大学为主体的冶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冶金类院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②中-澳国际轻合金研发中心(企业)

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国际轻金属研发中心、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

该研究中心的合作活动主要以项目合作研究为主,重点在轻合金的设计、加工、性能分析及推广应用,同时还将开展人才培训、专家教育与技术展示等活动。

并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快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③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

于2003年2月成立。

由科技部和中国铝业公司投入5420万元,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进行中心建设。

该中心建成后中铝轻研院将以电子陶瓷、高温氧化铝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新工艺在孵化园区内进行孵化和培育。

目前中心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3项,申请专利102件;

改建、新建20个研究实验室,引进了40多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分析检测设备;

委托培养9名博士、19名硕士,招聘3名博士和21名硕士;

组织实施了23期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主办了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等3次全国性大型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术交流与合作100多人次,起草了95项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目前该中心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紧密的基础理论、实验室研究和半工业试验项目方面的合作关系。

④河南省级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

于2007年10月在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该中心重点开展大型铝电解系列综合节能技术和长寿命、环保型铝电解槽技术的研究开发,并研制新材料、新设备;

探索将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在铝电解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

2.2现有技术中心的主要运作模式

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分为两类:

①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重点任务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成果原始创新;

②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一批设备先进、人才集聚、机制创新的工程技术中心。

其重点任务是面向用户,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

1)科技成果创新模式

一般国内、外的技术创新代表性模式分为:

①产学研联合的驱动模式——硅谷模式(原始创新扩散模式)。

基础理论

科技成果

研发机构

高等院校

企业应用

循环扩散

以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去推进企业研发中心的应用,然后再去推进产业发展和实践,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不同层次知识间的交流与扩散,提高高科技的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产业驱动模式——新竹模式(政府密集型推广模式)

工业园区

带动地区

GDP增长

多个产业集聚

大量企业

围绕一个或多个产业集聚大量企业,通过促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整个园区的发展。

其特点是在创造GDP方面成果显著,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较小。

③自主研发的市场驱动模式——筑波模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企业研发

院校配合

适用工艺

装备产品

辐射推广

通过企业研发活动来促进技术、工艺或装备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整个领域发展的模式被称为筑波模式。

该模式对自主创新有一定影响,但不能与基础理论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从而影响到企业应用基础理论创新成果速度。

2)集中成果转化模式

①孵化成长模式。

主要目的是将科技人员、工程师或企业家的创新思维、构想用模型或在实验室加以验证,并逐步向实际应用方向转化。

②辐射型的转化模式。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向企业的非封闭式转化,并进行辐射式、开放式交流和循环。

③紧密型增长模式。

主要特点是结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开发优势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转模式,组建紧密型的产学研的联合体。

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科技型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