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96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1导学案Word格式.docx

c、“”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风格特色。

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善用和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古汉语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养生丧()死无憾鸡豚()狗彘()之畜()然而不王()者

涂有饿莩()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对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

河内凶(古义:

今义: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

是亦走也(古义: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词类活用情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填然鼓之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斧斤以时进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2)未之有也()

(3)固定用法

直不百步耳(直……耳:

是亦走也(是……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

则何如(何如:

6、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5)“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引导

问题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孟子怎样回答的?

问题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请写出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以批注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我的疑问:

质疑1

质疑2

质疑……

【探究案】

探究一:

根据下面的图示,将图表中的三个问题回答出来。

【训练案】

一、综合训练(知识迁移)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树之以桑

D.谨庠序之教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尽心焉耳矣

B.弃甲曳兵而走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①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②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③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④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成语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成语

⑤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齐人伐燕,取之。

诸侯将谋救燕。

宣王曰: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奚为后我?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民大悦。

‘徯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

梁惠王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

慰问,安慰。

B.徯我后,后来其苏徯:

等待。

C.天下固畏齐之强也固:

通“故”,所以。

D.反其旄倪倪:

小孩。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

齐人伐燕,取之

A.《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

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D.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3分)(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10.翻译下列句子。

(7分)

(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3分)

(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4分)

三.构建知识体系:

(我的体会)

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关于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称其为“亚圣”。

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是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a、性善学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

善于雄辩,具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王好(hà

o)战弃甲曳(yè

)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

养生丧(sà

ng)死无憾鸡豚(tú

n)狗彘(zhì

)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

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3.对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

谷物收成不好,凶年。

今义:

指人和动物暴躁,心肠狠。

或百步而后止(古义:

有的人。

表选择的连词,或者。

跑,逃跑。

行走。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词类活用情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

名词作动词,吃。

然而不王者王:

名词作动词,为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树之以桑树:

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

名词作动词,穿。

填然鼓之鼓:

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1)介词结构后置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斧斤以时进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只是……罢了。

这也是……啊。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怎么样)

6、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略)

阅读引导:

问题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以战争为喻,进行回答。

问题2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1.C( 解析:

A项,“无”通“毋”;

B项,“涂”通“途”;

D项,“颁”通“斑”。

2.D (解析:

A、B、C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敲鼓,穿,种植”。

D项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3.A (解析:

B项,“走”,古义为“跑”;

今义为“步行”。

C项,“然而”,古义为“这样(做了)却”;

今义为转折连词,是一个词。

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为“保养身体”。

4.D (解析:

D项为判断句,其他为状语后置句。

5.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6.C (解析:

“固”应为“本来”的意思。

7.B (解析:

例句与B项均指代燕国。

A项代商汤;

C项代诸侯;

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A (解析:

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

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

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9.A (解析:

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

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人兴兵问罪;

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桀,“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0.

(1)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

参考译文:

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

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

宣王说:

“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

“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

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

《尚书》上说:

‘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

’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

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

‘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

’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

(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

百姓非常高兴。

《尚书》上(又)说:

‘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

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

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

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

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