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37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docx

酸碱盐综合训练完美答案解析版

酸碱盐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

2、(2008•汕头)下列物质的酸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橙汁

pH

8

2

12

3.5

A、AB、BC、CD、D

3、(2009•重庆)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碳酸氢钠用于制造发酵粉

C、食盐可作防腐剂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SO2

4、(2010•聊城)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

A、KClB、NH4HCO3C、K2CO3D、Ca(H2PO4)2

5、(2010•泰安)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的是(  )

A、MgSO4B、NaNO3C、NaHCO3D、P2O5

6、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

A、H2、O2、N2B、HCl、H2SO4、NaHSO4

C、NaOH、KOH、NH3•H2OD、NaCl、NaHCO3、NH4Cl

7、(2009•烟台)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8、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9、(2009•扬州)为提高染发剂染色效果,一般先用碱剂等对头发预处理.某碱剂在染发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  )

A、CO2B、O2C、NH3D、H2

10、(2010•广安)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  )

ABCD

11、酒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揉和,既能使蒸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又能除去面团中的酸,该物质可能是(  )

A、白糖B、NaHCO3C、NaOHD、CH3COOH

1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1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相符的是(  )

A、Na2CO3、纯碱、碳酸钠B、NaOH、烧碱、氢氧化钠

C、CaO、生石灰、消石灰D、Ca(OH)2、熟石灰、氢氧化钙

14、下列气体可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  )

A、H2B、CO2C、SO2D、HCl

15、人的胃液正常PH为0.9---1.5,酸度再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中,不宜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是(  )

A、纯碳酸钙粉末B、氢氧化铝粉末C、氧化钙粉末D、碳酸钠粉末

16、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推断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注:

作物小麦、油菜、西瓜、甘草适宜生长的PH

小麦5.5﹣5.6油菜5.8﹣6.7西瓜6.0﹣7.0甘草7.2﹣8.5.

A、西瓜B、甘草C、小麦D、油菜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7、请回答家庭生活中的问题:

(1)除去铁锅中的铁锈应选 _________ (填序号):

①食盐②白酒③食醋.

(2)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_________ .

(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汽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_________ 色.

18、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

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一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的pH _________ 7(填“<”“=”或“>”),纯碱属于 _________ (填“酸”、“碱”或“盐”)类化合物.

(2)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 _________ .

19、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

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

(1)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 ,属于碱的是 _________ ,属于盐的是 _________ .

(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 _________ 物质涂在皮肤上.

20、

(1)氢氧化钠可以用作干燥剂,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_ 

(2)能不能将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

 _________ 

(3)如何鉴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_________ .

21、已知金属铁和稀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Fe+2HCl═FeCl2+H2↑,现有6.3g不纯的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求铁粉中纯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填空题(共4小题)

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过滤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3)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中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 _________ ,若要检验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则上述实验的操作

(1)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 ,操作

(2)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 .

2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Cl、Na2SO4、(NH4)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 _________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_________ ;

(2)向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

(3)向实验

(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证明实验

(1)的白色沉淀一定有 _________ ;

(4)向实验(3)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发现没有沉淀产生,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有人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一定含的氯化钠,你认为 _________ (填“正确”“不正确”),理由 _________ .

(5)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

24、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氢铵、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试从如下实验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_________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加热,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在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有沉淀生成;③在②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全部溶解同时放出气体.

A、碳酸氢铵B、氯化钡C、硫酸钠D、碳酸钠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氯化钠、无水硫酸铜、氯化镁、硫酸钠、碳酸钠中的若干种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进行所含成分的判断: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 _________ .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烧碱溶液看不到变化,说明 _________ .

③另取少量固体,加入盐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说明 _________ .

④若最终要判断出存在的物质,应另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 _________ 试剂,根据 _________ 现象,可以确定的硫酸钠存在;将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_________ ,根据 _________ 现象,可以确定氯化钠的存在.有关方程式为 _________ .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

考点: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这是检验溶液PH的正确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进行相关的判断.

解答:

解: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这样会污染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这样的操作会使溶液变稀,是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

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会由于溶液的蒸发是结果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

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符合测量要求,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对PH试纸使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解决PH使用的操作要领,属实验基本操作题.

2、(2008•汕头)下列物质的酸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橙汁

pH

8

2

12

3.5

A、AB、B

C、CD、D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

解:

A、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洁厕灵的PH比橙汁的PH小,酸性更强.故选项正确;

C、油污净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橙汁的PH比洁厕灵的PH大,酸性比洁厕灵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2009•重庆)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碳酸氢钠用于制造发酵粉

C、食盐可作防腐剂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SO2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气体的干燥(除水);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铁锈的成分为氧化铁,可以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不与其反应的物质.

解答:

解:

A、盐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而用于除铁锈,故A正确;

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B正确;

C、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故C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2010•聊城)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

A、KClB、NH4HCO3

C、K2CO3D、Ca(H2PO4)2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解答:

解:

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氮肥.

A、氯化钾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钾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磷酸二氢钙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肥的分类方法和各种化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2010•泰安)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的是(  )

A、MgSO4B、NaNO3

C、NaHCO3D、P2O5

考点: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本题体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对选项中的物质判断化合物中的类别,同时考查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解答:

解:

A、硫酸镁是有金属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

B、硝酸钠是有金属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

C、碳酸氢钠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

D、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则D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D.

点评:

分类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多使用分类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6、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

A、H2、O2、N2B、HCl、H2SO4、NaHSO4

C、NaOH、KOH、NH3•H2OD、NaCl、NaHCO3、NH4Cl

考点:

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A、根据单质的定义判断.

B、根据酸和盐的定义判断.

C、根据碱的定义判断.

D、根据盐的定义判断.

解答:

解:

A、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2、O2、N2符合定义,所以正确.

B、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前两种是酸,后一种是盐,所以错误.

C、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H3•H2O中虽然无氢氧根离子,但在溶液中电离时可产生氢氧根离子,所以正确.

D、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Cl、NaHCO3、NH4Cl符合盐的定义,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2009•烟台)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

专题:

学科交叉型。

分析:

要使小气球鼓起来,则瓶内的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以是产生了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的缘故.

解答:

解:

小气球鼓起来,说明固体和液体接触后产生了气体或者放出了热量,使瓶内的压强增大.①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故①可以,②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故②可以,③氯化钠与水接触不发生反应也无热量放出,瓶内压强不变,故③不可以,④氧化钙与水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的压强增大,故④可以,综合可知,①②④均可以.

故选B.

点评:

本题属于学科交叉题,通过小气球是否能鼓起来,考查到了反应能否产生气体以及热量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识记.

8、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

A、①⑥B、②③⑤

C、③⑤D、②③④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物质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且变质是因为物质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从物质的性质着手分析.

解答:

解: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而导致质量减小,排除有①的选项,故A不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大,但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排除有②的选项,故BD不对,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在空气中的放置质量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做此种多项单选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

9、(2009•扬州)为提高染发剂染色效果,一般先用碱剂等对头发预处理.某碱剂在染发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  )

A、CO2B、O2

C、NH3D、H2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二氧化碳、氧气、氢气均为无味的气体,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会生成一种碱.

解答:

解:

A、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错误;

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且其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口岸出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2010•广安)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盐的溶解性。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溶液的PH逐渐增大,开始生成沉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后加入氢氧化钡过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开始增大,可以从反应的实质进行做题.

解答:

解: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A正确;

B、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B错误;

C、硫酸的PH小于7,当硫酸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加入氢氧化钡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故C正确;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会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钡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图象认真分析.

11、酒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揉和,既能使蒸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又能除去面团中的酸,该物质可能是(  )

A、白糖B、NaHCO3

C、NaOHD、CH3COOH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题干叙述可知加入的物质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解答:

解:

A、白糖不与酸反应,故A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但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C错误;

D、醋酸不能除去面团发酵的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盐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答:

解:

稀释浓硫酸时,要考虑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快速扩撒.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的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放热,一定要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1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相符的是(  )

A、Na2CO3、纯碱、碳酸钠B、NaOH、烧碱、氢氧化钠

C、CaO、生石灰、消石灰D、Ca(OH)2、熟石灰、氢氧化钙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的写法,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

解:

A、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

Na2CO3,故A不适合;

B、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故B不适合;

C、生石灰是氧化钙,它的化学式是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它的化学式是Ca(OH)2.故C适合;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又名消石灰,它的化学式是Ca(OH)2.故D不适合.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4、下列气体可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  )

A、H2B、CO2

C、SO2D、HCl

考点: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气体的干燥(除水);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干燥,经常应用的干燥剂有: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等.干燥气体时必须满足:

①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应②干燥剂吸水能力要好.本题用的干燥剂是氢氧化钠固体,因此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不能用其干燥.

解答:

解:

A、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水.故选项A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B错误;

C、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故选项C错误;

D、HCl气体溶于水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干燥,属于与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初中阶段常用的干燥剂要记牢,而且要掌握其性质,了解一种干燥剂能与哪一类物质反应,能做哪些气体的干燥剂等.此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5、人的胃液正常PH为0.9﹣﹣﹣1.5,酸度再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中,不宜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是(  )

A、纯碳酸钙粉末B、氢氧化铝粉末

C、氧化钙粉末D、碳酸钠粉末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比较法。

分析: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治疗胃酸过多,所选药物既要能除去多余的胃酸,而且不能对身体有损伤.可以选择碱性稍弱的碱,或者能与盐酸反应的部分盐.

解答:

解:

A、碳酸钙粉末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既能除去胃酸而且对身体无害;

B、氢氧化铝粉末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对身体无毒无害;

C、氧化钙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盐酸,但氧化钙粉末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容易烧伤身体,故不能用氧化钙;

D、碳酸钠粉末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既能除去胃酸而且对身体无害.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解题时不但要考虑能和盐酸反应,还要针对具体情况,如本题所选物质必须不能损害身体.

16、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推断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注:

作物小麦、油菜、西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