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18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docx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doc

正规论文格式与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一、论文的基本格式

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

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

A4纸。

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

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

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

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

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

标题序号为“

(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

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

标题序号为“

(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

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

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

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

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

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

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

1.4cm

(2)字体:

统一使用汉语:

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

3磅双线;

(4)内容:

××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

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

单独成行,居中,日语:

小2号黑体;英语:

TimesNewRoman18号;

(2)作者姓名:

另起一行,居中,日语:

小4号宋体;英语:

TimesNewRoman12号;

(3)内容提要:

另起一行,日语:

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

TimesNewRoman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

另起一行,日语:

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

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

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

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0.5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

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

著者.书名[M].城市名:

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

著者.题名[EB/OL].www.***.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英文句号。

科学技术报告

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

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学术论文

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

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有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它应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绝对不允许重复、模仿、抄袭别人的工作。

论文题名

是以最恰当、最简明但能够反映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符合语法的词语组合。

题名中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所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中不能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

建议不使用副题名。

论文摘要(以下简称"摘要")

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可以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为其他文献独立引用。

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写作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论文摘要要素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和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论文摘要类型

报道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

指示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的简明摘要。

报道/指示型摘要是以报道型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示其余的部分的文摘形式。

论文摘要特点

报道型摘要方法、结果、结论等3部分必须写得详细,目的和其他等2部分写得简单。

指示型摘要目的部分必须写得详细,而方法、结果、结论、其他等4部分可以写得简单。

报道/指示型摘要上述5个部分都必须写得详细。

字数一般以400字左右为宜。

论文摘要写作要求

中文摘要

英文墒要

对于使用汉语言作为学术论文的文字载体的作者,使用报道/指示型文摘是使其从事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获得国际承认的最基础前提!

论文引言

用于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已有工作、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能与摘要雷同,不可成为摘要的注释。

普通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不必在引言中出现。

论文正文

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表达对象是,调查对象、实验方法、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观测结果、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

由于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的差异,本次交流活动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

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论文结论

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不能与正文各段中的小结相重复。

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未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致谢

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论文所进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表达,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由于纵向课题的学术论文在论文题名处已给予标注,因而本致谢中可以不提出。

应该对以下方面致谢:

横向课题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的人员;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正规论文范文

摘要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最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愈显突出。

因此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健全住房保障机制建立廉租房制度满足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廉租房作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即利益再分配。

所以只有全社会中的所有中低收入居民共同参与的分配才是公平的分配。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最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本文集中阐述了廉租房制度的概念及特点,围绕目前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剖析了深层次的原因,就如何完善廉租房制度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分四个部分,首先,是对廉租房制度进行概述。

其次,是对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接着,是从认识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指出了目前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是从认识、制度、操作三个层面探索了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廉租房制度问题对策

Abstract

Alongwiththemarketadvancementspeedingup,theissuesoflackinghousingaffordabilityoflow-incomefamiliesarebecomingincreasinglyprominent.Therefore,intheinevitablerequirement,thesewillperfectingChina’ssocialsecuritysystemandmaintainingsocialstability.Suchastostrengthenthegovernment’ssocialmanagementandpublic

servicefunctionstoimprovehousingguaranteemechanismtoestablishalow-renthousingsystemandtomeetthebasichousingneedsofminimumincomefamilies.Low-renthousingisusedasameansofaddressingthemainformofhousingforurbanlow-incomeresidents;fromtheperspectiveofthewholesocietyisaredistributionofwealthinsociety,thatis,theredistributionofbenefits.Therefore,onlythewholeofsocietyinalllow-incomeresidentstoparticipateinthedistribution,thedistributionisfair.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mprovelow-renthousingsystemofourcountryandeventuallyachievethegoalof“homeownership”.

Thepaperfocusesontheconceptandfeaturesofthelow-renthousingsystem.Itanalysesthecurrentlow-renthousingsystembuildinginquestion.Anditdiscussesreasonsindepth,putsforwardthepersonalviewbasedonhowtoimprovelow-renthousingsystem.Withaviewtofurtherpromoting,itprovidesareferenceforChina’slow-renthousingsystem.Thepaperisdividedintofoursections.First,thelow-renthousingsystemoutlined.Second,thepaperanalysestheactualsituationoflow-renthousingsystembuildinginChina,Thenitpointsoutthatthecurrentlow-renthousingsystembuildinginquestionfromawarenesslevel,theinstitutionallevel,theoperationallevel,andanalysisreasonsoftheproblem.Finally,itexploreshowtosetupthelow-renthousinginstitutionsuitableforChina’snationalconditionsandgivessomesuggestionsatthreelevelsaboutknowledge,systemsandoperating.Withaviewtofurtherpromoting,itprovidesareferenceforChina’slow-renthousingsystem.Keywords:

Low-renthousingsystem;problems;strategies

引论

一、廉租房制度概况

一廉租房制度的内涵

二廉租房制度的特点

二、我国廉租房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廉租房制度基本现状

三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对策

一认识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操作层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引论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住房商品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作用被削弱,恰恰相反,由于住房问题的特殊性政府应加强对住房开发、建设和分配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住房制度,尤其是面向低收入阶层的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问题实质上是低收入阶层及特殊群体的住房问题。

廉租房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市场的运行、住宅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对住房保障作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廉租房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国情不同,西方国家的成熟理论和经验只能借鉴与参考,国内的研究在系统性、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对廉租房制度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认识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指出了目前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接着从认识、制度、操作三个层面探索了适合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对策。

一、廉租房制度概况

一廉租房制度的内涵

廉租房制度,是指政府(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保障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即对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

二廉租房制度的特点

1.廉租房供给对象的确定性

廉租房,只供给城镇居民中住房困难的家庭,保障他们住房解困。

现在的廉租房制度与传统住房分配方式中仅以居住困难状况作为单一分配标准有很大不同,确立了以家庭收入状况和居住困难状况双重衡量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廉租房制度的供应对象最初确立为社会最低收入线以下且居住困难的家庭。

由于我国低收入家庭也存在严重的住房困难,故将廉租房的保障对象扩大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即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2.廉租房具有社会保障性和社会福利性

在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在以市场机制调节的住房分配体系中住宅的社会保障在本质上只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对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救济。

为了保障弱势群体有房解困由国家拨款或社会组织筹资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这类住房既不同于商品房也有别于政府扶持的经济适用房而是福利性的租金补贴配房或实物配房。

3.廉租房供应方式的固定性

因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要解决住房困难,只有采取租赁的方式。

同时由于政府提供的廉租房的有限性和供应价格的福利性,就要求对申请租住的对象进行资格界定,只有经过有关单位认定符合条件的家庭,才能按规定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

4.廉租房运作过程的封闭性

由于廉租房只供应给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它的运作过程是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的,以保证他们的家庭有房租住,但不能转让、转租并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5.廉租房补贴方式的多样性

廉租房的补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供给方补贴,即所谓的“砖头补贴”。

由政府或企业建造廉租房,然后以低房租提供给市民或职工。

这是西方国家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初期通常采用的方式,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住房制度也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类是需求方补贴,即向住房困难群体发放租房补贴,由其自由选择租房,而不是直接对其提供住房。

这种补贴方式是为各国所普遍采取的方式。

二、我国廉租房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住房制度从高度福利化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解决低收入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1.廉租房制度的启动阶段

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了“廉租房”概念,规定廉租房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

1999年建设部颁布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指出:

城镇廉租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住房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该办法对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廉租房工作提出了要求,并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2.廉租房制度的探索实施阶段

2003年11月15日建设部第22次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

该办法结合各地开展廉租房工作的实践对廉租房制度进进一步作了补充和细化,对于廉租房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4年3月1日建设部、民政部等五部联合以120号令发布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对1999年的《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步明确了保障对象、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

2005年5月1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城镇廉租房租金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这一《办法》的出台规范了城镇廉租房租金管理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权。

2006年国家建设部针对廉租房制度,再次先后发布了三个文件,包括《城镇廉租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城镇廉租房档案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落实城镇廉租房保障资金的通知,以此来加强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规范城镇廉租房管理,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3.廉租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