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42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找出描写刺猬是怎样把红枣偷走的语句。

(2)“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是因为_____

A. 刺猬爬树时比在地上活动时要费力。

B. 刺猬很勤劳,做事很努力。

C. 刺猬摇下了很多枣,很高兴,干劲儿很足。

(3)“聪明的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这样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它的________之情。

【答案】

(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C

(3)刺猬;喜爱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

(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C;(3)刺猬、喜爱。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

________。

【答案】

(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2)

(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解析】【分析】

(1)仿写句子.分析例句可以看出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所以在仿写时也要采用相同的修辞方法。

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2)略;(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点评】

(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句子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会想伤害蝴蝶啊

【美国】贝芙莉·克莱瑞

2月7日 星期三

   今天放学以后,心情很坏,决定出去走走。

我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是随便走走。

从我们住的这条街开始往下走,经过油漆店、古董店、面包店和一大堆其他的商店,过了邮局之后,我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蝴蝶树林,我听过很多关于这个树林的故事,有成群的大桦斑蝶飞了几千英里到这里过冬。

我顺着指示牌往前走,直到眼前出现一片布满苔藓的松林和油加利树,树上的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

旁边还有一块大告示板,上面写着——警告!

伤害蝴蝶者,罚款五百元。

我笑了起来。

谁会想伤害蝴蝶啊?

   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我不由得踮起脚尖轻轻地走。

树荫很浓密,起初我以为那些关于蝴蝶的标示只是用来唬观光客的,因为我只看到三四只大桦斑蝶在空中飞舞。

然后我注意到许多枝干看起来怪怪的,好像覆盖着一层棕色的小树叶。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

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

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

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我觉得心情舒畅极了,就一路跑回家。

(节选自《亲爱的汉修先生》)

(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

________

②树荫很浓密。

________

③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急促而连续地振动。

________

②形容心情开朗愉快。

________

(3)数千只蝴蝶漫天飞舞,非常壮观。

找出描写这一景象的句子。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之所以会想起妈妈讲的“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这个故事,是因为看见了________。

(5)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其用意是告诉游人(   )

A. 太吵闹,会妨碍别人的                                       

B. 让蝴蝶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地生活吧

C. 树林里的各种动物需要安宁                                

D. 不要打扰蝴蝶,蝴蝶要睡觉了

(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很大。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   )

A. 太阳从云间露出了笑脸                                       

B. 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

C. 看到了奇怪的树枝                                              

D. 想起了妈妈讲的故事

【答案】

(1)热闹;稀疏;难受

(2)颤动;舒畅  

(3)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4)刚才还在飞舞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了棕色的小树叶

(5)B

(6)很坏;惊讶;舒畅   

(7)B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①安静:

以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

②浓密:

多而密;稠密。

③舒服:

身体状况好;身心感到轻松愉快;对某人某事很满意。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①急促而连续地振动。

——颤动。

②形容心情开朗愉快。

——舒畅。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

很坏→惊讶→舒畅。

(7)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

故答案为:

(1)热闹、稀疏、难受。

(2)颤动、舒畅(3)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4)刚才还在飞舞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了棕色的小树叶(5)B(6)很坏→惊讶→舒畅。

(7)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4)、(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7)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_____还有鸟味_____父亲轻声说_____他生怕惊动鸟_____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_____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_____

   _____鸟也有气味_____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在选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还有鸟味________父亲轻声说________他生怕惊动鸟________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________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________

________鸟也有气味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画波浪线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父亲________(A.很好奇 B.对鸟特别喜爱),我们还可以从父亲的语言中感受到这一点,如________(找出选文中一到两处父亲的话)。

(4)选段的结尾说: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   )

A. 表达出“我”内心的庆幸,不然鸟会无法逃脱。

B. 父亲了解鸟,而且喜爱鸟,所以不伤害鸟。

C. 父亲因为喜爱鸟,而放弃了做猎人。

【答案】

(1)“;。

”;,;。

;,;。

;“;?

(2)“鸟要准备歌唱了。

(3)B;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A,B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

”,。

,。

“?

(2)“鸟要准备歌唱了。

(3)B、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AB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结合原文在横线上补充选段。

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②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用横线画出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呢喃细语”中的“呢喃”指的是(   )

A. 小声说话                             

B. 大声说活                             

C. 用粗犷的声音说话

(4)选文中的风有许多像人一样的动作,比如:

________,这些词把风写活了。

(5)选文第2自然段是从小雨滴的敲敲打打和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水的声音。

打击乐的声音有________、________。

小溪的声音是________的,大海的声音是________的。

(6)观察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试着仿写一句。

(7)选段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 总——分——总                             

B. 分——总                             

C. 总——-分

(8)如果你同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你还能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

试着写一写。

【答案】

(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A

(4)演奏、翻动

(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

(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

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

(7)C

(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情况,结合自己自己的背诵,填上正确的词语。

(2)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总述的作用,一般在段落开头。

(3)本题是对词义的考查,结合上下文联系,呢喃细语中“呢喃”是小声说话的意思。

(4)第四自然段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风”,其中的“演奏”“翻动”都是人的动作。

(5)本题是对段落内容知识点的考查,答案都在段落之中,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找出正确答案。

(6)本题是对句子句式结构特点的考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河流、大海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而这种结构特点符合顶针的修辞手法。

仿写时也要注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

(7)本题是对段落结构的考查,选段先概括风、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描写,这是总分的结构。

(8)本题是对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能力,结合内容合理想象即可。

故答案为:

(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A

(4)演奏、翻动

(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

(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

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

(7)C

(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点评】

(1)此类题一定要对课文内容熟读透彻,尽量做到背诵。

(2)段落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的作用,本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3)对词语词义的理解既要平时积累,也要结合当下文,句子,短语去理解,从而选择正确的词义。

(4)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好理解,就是把某物赋予人的动作,表情等,注意找出哪些才是人应该有的动作,表情等。

(5)本题是对段落知识考查,要做到仔细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答案就在段落之中。

(6)本题是对句式结构的考查,仔细观察,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句式结构去写。

(7)本题是对短文结构的考查,首先要清楚常用的行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它们的结构特点。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大声 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 流利)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细心 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

“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大声 厉声)________问道    (一字不漏 流利)________地背了出

听得很________(细心 认真)

(2)请用横线画出孙中山回答同学的话,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为什么?

(3)从选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

A.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自然就明白了书中的道理。

B. 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只有多读多问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答案】

(1)厉声;一字不漏;认真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同意。

因为学习就是要动脑思考,勤学好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

(3)B,C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厉声、一字不漏、认真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同意。

因为学习就是要动脑思考,勤学好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

(3)BC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7.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

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

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

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

“瞧,小白鹅多能干!

(1)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   )(多选)

A. 小白鹅非常漂亮。

B. 小白鹅生气的样子很可爱。

C. 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D. 小白鹅爱生气。

E.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

F. 小白鹅爱吃、爱玩。

(2)第二自然先总写小白鹅的_______,然后一步一步地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地写。

(  )

A.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脚

B.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

C. 漂亮;嘴巴、包、眼睛、翅膀、脚

(3)第二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第四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五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

(  )

A. 漂亮;怎样生气;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B.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C.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吃和玩

【答案】

(1)A,B,C,E

(2)A

(3)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BCE;

(2)A;(3)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zì)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庭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卑微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只有体积,没有精神。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

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找出来。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__。

(3)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请找出来。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