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82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下册模块综合测试题1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测试时间:

45分钟 评价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8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女子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为“我国2003-2019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03-2019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B)

A.出生率大幅上升

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死亡率持续下降

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2.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B)

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

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

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1~2.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201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A、C明显不合题意;因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

第2题,该项生育政策可提高少儿自然增长率,少儿比重会增加,老年人口比例将会下降。

因为启动的是“单独二胎”政策,不会使我国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若数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B)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D.工业区

4.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流向是(D)

A.东北风、向北流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D.西南风、向北流

3~4.解析:

第3题,①位于城市的中心,占地面积较小,最可能是商业区。

第4题,若工业区布局合理,则图中④地为工业区,其位于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完成5~6题。

5.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B)

A.自然条件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D.交通运输

6.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5~6.解析:

第5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周边的农业要不断满足城市人口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类型。

城市这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周边农业的类型。

第6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破坏了生物的原有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化、工厂企业密集,排放的废气、废热增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平均气温升高。

由于城市内部地表水下渗有限,造成集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夏季,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7~8题。

7.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A)

A.交通B.地形

C.市场D.水源

8.“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D)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7~8.解析:

第7题,交通线路是城市延伸的重要轴线。

图中显示城区呈条带(手指)状向外延伸,最可能影响因素就是交通。

第8题,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

图中手指区域为建城区,则建成区之间规划为绿化地带,能优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

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读图回答9~10题。

9.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10.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C)

A.劳动力和市场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D.动力和技术

9~10.解析:

第9题,据题可知,产业园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玩具厂、五金厂、制衣厂、雨伞厂等企业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它们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主要是利用了产业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

第10题,第一阶段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二阶段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工业。

近年来,新疆番茄、棉花被积极推广,大面积种植,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番茄酱等远销欧美等地。

番茄、棉花与石油及其加工业已成为新疆“一红一白一黑”三大重要产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新疆种植番茄、棉花的限制性因素是(B)

A.光照B.水源

C.热量D.土壤

12.从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考虑,新疆番茄酱、棉花加工业依次属于(A)

A.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

11~12.解析:

第11题,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小且蒸发量大,因此水源成为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因素。

第12题,番茄属于易腐烂产品,番茄酱加工企业往往选择在原料地建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棉花是轧花、纺织的原料,棉花加工业也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A选项正确。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途径。

结合“我国某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原因的调查统计表”,完成13~14题。

原因

换乘不便

等待过长

过于拥挤

不安全

不自由

其他

比重(%)

22.8

27.9

31.2

5.6

10.3

2.2

13.下列属于公共交通方式的是(D)

A.电瓶车B.自行车

C.步行D.地铁

14.为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下列措施积极有效的是(B)

①鼓励私家车出行 ②增加公共交通种类 ③公共交通优先通行 ④分散商业网点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3~14.解析:

第13题,结合生活体验可知,地铁属于公共交通方式。

第14题,居民不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原因有换乘不便、等待过长、过于拥挤等,因此对症下药,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②、③项符合。

分散商业网点,更有利于人们私家车出行。

二、综合题(共44分)

15.(24分)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农作物或农产品,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相应字母的空格内。

(6分)

乳制品、小麦、水稻、牛肉、油棕、玉米。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2)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_(填字母);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_______(填字母),该地农产品的贸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________(填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_地区。

(4分)

(4)C、D、E三地区都可以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分)

(5)试说明F地发展乳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4分)

答案:

(1)A:

水稻 B:

油棕 C:

玉米 D:

牛肉 E:

小麦 F:

乳制品。

(2)A B 以单一的初级农产品出口为主

(3)A D

(4)地广人稀 土地租金比较低

(5)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暖湿润,多云雨天气;不利农作物的成熟,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16.(20分)读以下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该区域位于湛江的____________方向,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简要分析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6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6分)

答案:

(1)西北(西) 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旱涝 石漠化

(2)区内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海湾等地石油资源丰富;海港众多,海运便利,有便利的内河航运,水陆交通便利。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满分。

(3)利用水热充足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如石油、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工业;引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制造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