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59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提高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展开性

  D.观念性

  10.(  )是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11.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

  A.民主式

  B.专制式

  C.监督式

  D.参与式

  12.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3.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14.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

  A.班级规模

  B.班级性质

  C.班级类型

  D.班级特征

  15.为了减少误差,(  )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A.评价

  B.测量

  C.测验

  D.评估

  16.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

  A.活动

  B.细节

  C.经验

  D.形式

  1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S0年代

  C.20世纪60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8.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9.学生将苹果、梨、桃等归纳为“水果”,这样的学习属于(  )。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20.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21.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2.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3.吹拉弹唱属于(  )技能。

  A.认知

  B.心智

  C.操作

  D.评价

  2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是由(  )构成的。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25.“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  )的问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一般性

  D.认知性

  26.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分

  27.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  )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28.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29.(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A.能力

  B.态度

  C.道德

  D.情绪

  30.学习困难综合征在(  )中比较多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创造性的问题

  D.认知性的问题

  E.一般性的问题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  )。

  A.直接强化

  B.归因强化

  C.替代强化

  D.效果强化

  E.自我强化

  3.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认知结构说

  E.关系转换说

  4.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A.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命题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5.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A.演唱

  B.文学创作

  C.打球

  D.运算

  E.开车

  6.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

  A.记笔记

  B.列提纲

  C.提问

  D.画图形

  E.生成性学习

  7.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有(  )。

  A.效果律

  B.强化律

  C.练习律

  D.消退律

  E.准备律

  8.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

  A.生理的个别差异

  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E.行为习惯的差异

  9.根据动作的连贾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性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断续型操作技能

  E.闭合性操作技能

  10.教学中可以借助(  )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转换

  B.记忆

  C.解释

  D.分析

  E.推断

  11.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

  A.流畅性

  B.认知性

  C.变通性

  D.序列性

  E.独创性

  1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

  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

  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

  E.个体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13.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

  B.选择功能

  C.指向功能

  D.控制功能

  E.强化功能

  14.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清晰性

  B.稳定性

  C.包容性

  D.概括性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15.概念的结构包括(  )。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

  D.概念类型

  E.概念实例

  16.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A.记忆术

  B.做笔记

  D.列提纲

  E.画关系图

  17.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管理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认识过程

  1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  )。

  E.价值体系个性化

  19.训练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有(  )。

  A.用途扩散

  B.过程扩散

  C.结构扩散

  D.方法扩散

  E.形态扩散

  20.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

  A.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E.奖励与惩罚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中不起作用。

(  )

  2.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工作。

  3.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4.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始终是一致的。

  5.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6.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强。

  7.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8.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9.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

  10.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11.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12.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  )

  13.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14.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作业时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15.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16.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

  17.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18.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19.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20.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主观判断。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在接手三年级的一个新班后,我发现班里有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他不仅性格孤僻,而且几乎与班上所有同学都发生过摩擦。

经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不高,父亲是某娱乐场所的部门经理,性格暴躁;

母亲因不堪忍受父亲的个性,在孩子岁时与孩子父亲离婚。

父母离异后,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子,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他。

通过家访,我发现这个孩子家的DVD影片几乎都是有关枪战、爆炸、打斗的,他说自己最喜欢看暴力电视节目。

针对这些情况,我婉转而客观地与家长分析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形成影响较大。

鉴于孩子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可及时进行干预以帮助其矫正。

经过协商,他父亲与爷爷奶奶表示愿意支持、配合对孩子的教育,一是决不打骂孩子,二是尽量限制孩子观看暴力影片,三是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在学校我们通过合理宣泄、榜样示范等方法对他进行教育疏导。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他的变化很大,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还交上了几个好朋友。

  1.案例中,该儿童的问题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A.父亲的性格暴躁

  B.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

  C.暴力影片的影响

  D.缺少关爱

  2.若该儿童是通过暴力电视节目学会攻击性行为的,这符合(  )的观点。

  A.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B.格式塔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案例说明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A.环境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遗传

  4.依据案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员都应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树立好榜样

  B.德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

  C.环境对人的道德品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D.既然是在校学生,学生德育主要就是学校的责任

  

(二)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1.“漏一罚十”、“错一罚十”主要运用的是什么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2.“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强调什么记忆方式?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3.小学生记忆发展占优势地位的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4.增进记忆的方法有哪些?

  A.直观形象法

  B.谐音记忆法

  C.联想法

  D.歌诀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解析】心理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层次。

  2.A【解析】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自桑代克而确立,因此他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D【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5.C【解析】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

  6.C【解析】这是画线的一种变式,也是一种复述策略。

  7.C【解析】题于是对谐音联想法的解释。

  8.C【解析】题干是对聚合思维的解释。

  9.A【解析】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的。

  10.A【解析】题干是对认知策略的解释。

  11.C【解析】题干是监督式领导的课堂管理特征。

  12.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13.A【解析】接受是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14.B【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有不同性质的群体凝聚力和不同的群体规范,教师必须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15.C【解析】题干所涉及的环节是测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步骤。

  16.B【解析】新教师在课后评价时往往关注的是细节。

  17.A【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才开始初创:

  18.C【解析】就同一个体而言,心理发展所需要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

  19.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20.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能和国家、社会利益建立联系,有的是和个人的眼前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按此标准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与低级。

  21.D【解析】迁移的内容有一般的也有具体的,据此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2.A【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概念学习的内涵。

  23.C【解析】操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4.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B项正确。

  25.B【解析】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叫无结构的问题。

题干的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因此选B。

  26.A【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就是态度的情感成分。

  27.C【解析】厌学是一种情绪反应。

  28.B【解析】侧重知识或结果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或结果,所以用接受学习。

  29.A【解析】能力是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30.A【解析】学习困难综合征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

  二、多选题

  1.AB【解析】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

  2.ACE【解析】班杜拉提出的三种强化是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ABCE【解析】D项为现代迁移理论的一种。

  4.ACE【解析】BD两项是以知识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划分的。

  5.ACE【解析】BD两项为心智技能。

  6.BD【解析1ACE三项是精细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7.ACE【解析】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的基本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8.CD【解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和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9.CD【解析】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10.ACE【解析】领会的三种表现形式是转换、解释与推断。

  11.ACE【解析】BD是问题解决的特征,故排除。

  12.AN2E【解析】见大纲心理发展的特征部分。

  13.ACE【解析】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强化三种功能。

  14.ABCDE【解析】这五个特性都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15.ABCE【解析】概念的结构包括名称、定义、特征、实例。

  16.ABC【解析】列提纲和画关系图属于组织策略的方式。

  17.ABD【解析】CE两项与题干的内涵不符,应排除。

  18.AN2DE【解析】布卢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这五个等级。

  19.ACDE【解析】训练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就是这四种。

  20.ABCDE【解析】这五项都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三、判断题

  1.×

【解析】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定向映象的形成更重要。

  2.×

【解析】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学生一般先认识自已的任务,然后监视进展情况,并跟据监视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3.×

【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一种问题解决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4.×

【解析】态度的三种成分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5.√【解析】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潜能、人的价值的实现程度。

  6.×

【解析】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

  7.×

【解析】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8.×

【解析】题干讲的是专家型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征。

  9.×

【解析】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

  10.×

【解析】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11.√【解析】因为在这一水平上要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12.×

【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进行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13.√【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

但二名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做定性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判断。

  14.x【解析】题干所指是新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的具体做法。

  15.x【解析】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16.×

【解析】提出假设的常用方式是算法式与启发式。

  17.√【解析】自然实验能较好地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所得结果比较实际。

  18.√【解析】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19.√【解析】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身行为改善,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感。

  20.×

【解析】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四、情景题

  1.ABC【解析】略。

  2.C【解析】题干符合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3.ABC【解析】略。

  4.AB【解析】CD项都过于片面。

  1.A【解析】题干符合复述策略的内涵。

  2.C【解析】意义识记是指理解记忆。

  3.BC【解析】小学生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

  4.ABCD【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