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7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docx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

辽宁朝阳喀左大城子塔(精严禅寺佛塔)

中华古塔通览·东北卷朝阳·喀左大城子精严禅寺佛塔

'F':

'7783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D6B',

'F3':

'54E5343F',

'T':

'1447662542',

'y':

'FFFBDFB4'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family:

arial;font-size:

medium;font-weight:

normal;">福成中华编录年代:

辽代;形制、特点:

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现状:

现代维修,1963省保  精严禅寺佛塔,又称大城子塔、利州塔或“老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大城子镇东部,辽代利州城址的西侧,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院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建筑雄伟,独具一格。

据考证,这里曾是金代精严禅寺的旧址,该寺第一代住持僧园盖死后葬此,始建精严寺塔。

塔建筑年代有争议,一为辽代,一为金代。

本卷采信辽塔说。

 塔砖筑八角九级楼阁加密檐式(楼阁两级,上为密檐七级),空心起券门,各檐均砖雕斗拱,上部收度小,基座石砌,是后世增补的加固工程。

第一级塔身高7米,第二级塔身高约4米。

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面都设有类似佛龛的门,另四面雕立佛两尊,檐下有砖雕斗拱,三级以上除砖雕斗拱外,无其他装饰,这种形式与一般辽金砖塔不同,在东北地区甚为少见。

塔南门外,东西各嵌石碑,内容都是清乾隆以来重修和补修此塔的简略记载。

塔下还有一砖木结构的小阁,可以拾级而上。

这种塔阁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也不多见,具有又高耸又踏实的效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该塔原残高31.4米(维修后的高度为40米左右),平面呈八角形,两层塔身空心到顶,基座用石条砌成,上有两层须弥座,在第三层须弥的束腰部下饰一周方砖,浮雕佛经故事图。

再上部是仰莲花座,上边有砖雕狮子每角3只,驮着平座,平座上为第一层塔身。

两层塔身,中间以两层腰檐隔开,塔身转角处均砌出圆形倚柱,柱头为鸟翼式斗拱,柱下砌出平面柱础。

两层塔身南面辟券门,东、西、北三面为假门,门两侧为浮雕力士,四隅四面有浮雕像16尊。

第一层为八大金刚,第二层为八大菩萨。

塔身以上为七层密檐,均为砖雕斗拱出檐,拱眼是砖雕花卉。

所有浮雕造形优美,风格古朴,是一组可贵的金代砖雕艺术品。

此塔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曾进行过维修,并在塔前修建了高台和灵官殿。

1980年维修了古塔扩基,1982年维修塔前灵官殿。

塔于1963年辽列为辽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未入国保。

相关资料:

古塔下是高台和灵官殿,为清代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修缮古塔时所建,成为与古塔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殿内宽敞明亮,当年佛事鼎盛,是僧人焚香默坐,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

与古塔相称的还有塔西的“守性寺”,系光绪34年(1908)由儒、道、释三教住持合建。

该建筑为七进式,布局别致,连接巧妙,禅房、殿宇中的石雕、木雕、砖雕甚多,为清代雕刻艺术之精品的。

图片资料:

博友-

'F':

'F787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E6B',

'F3':

'54E5243F',

'T':

'1451048402',

'y':

'8D7F7FEF'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family:

arial;font-size:

medium;">知非、

'F':

'7783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E6B',

'F3':

'54E5363F',

'T':

'1451045778',

'y':

'5DBBE7EF'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size:

medium;font-family:

arial;">风雨行进、

'F':

'7783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E6B',

'F3':

'54E3363F',

'T':

'1451045778',

'y':

'FFFDFDFF'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size:

medium;font-family:

arial;">辽塔、平平;好友-旅行故事;欣赏点评:

'F':

'7783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E6B',

'F3':

'54E5363F',

'T':

'1451045778',

'y':

'5DBBE7EF'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size:

medium;font-family:

arial;">风雨行进、

'F':

'778317EA',

'F1':

'9D73F1E4',

'F2':

'4CA6DE6B',

'F3':

'54E3363F',

'T':

'1451045778',

'y':

'FFFDFDFF'

}"target="_blank"rel="nofollow"href="style="line-height:

28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rgb(215,0,17);font-size:

medium;font-family:

arial;">辽塔补充资料:

  据了解,目前全国现存体量较大的辽塔约80座,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山西等省市区。

辽宁地区现存的辽塔,数量居全国第一。

从地域分布看,51座辽塔分布在省内9市(沈阳、大连、鞍山、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东起抚顺高尔山塔,西至绥中妙峰寺双塔,南缘复州永丰塔,北抵开原崇寿寺塔。

而喀左大城子塔无疑是辽塔中的精品!

  当年国家文物古迹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看到喀左大城子塔时为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所倾倒,不禁惊呼:

“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申报'国保’?

”  通过县志及网上资料了解:

精严禅寺塔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是一座稀有的砖雕艺术品,据《承德府志》记载,金代承安5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严禅寺圆盖和尚塔,铭文为“松漠之北,利州之东,无缝塔祥,八面玲珑”。

故称此塔为精严禅寺塔,第一代住持圆盖和尚圆寂后葬于塔内。

  古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形,塔基边长5米,由石条砌成,高出地面6米。

古塔下两层为塔身,空心楼阁式,塔身以上共7层,为空心密檐式。

整个塔身灰白相间,每层塔面均为白色,上部叠砖六檐,檐下饰方砖浮雕,转圈为“二十四孝图”。

浮雕上有莲花座,座上除了正面外,每面各有3只砖雕狮子驮着平座。

平座上为第一层塔身,南面辟有门额为圆拱状、内外相通的券门,两侧镶有石碑,上面分别刻有“万古”“流芳”字样。

东、南、北三面为假门,门侧为面目凶狠、身着铠甲、手持利刃、威风凛凛的浮雕力士。

其余四面雕有神态惟妙惟肖的八大金刚。

第二层塔身守卫四门的为八尊力士,基本与第一层相同。

另有八尊慈眉善目、神态各异的菩萨浮雕。

塔身以上七层密檐均为砖雕斗拱出檐,斗拱之间是砖雕花卉。

塔顶为攒尖式,塔心内部空心到顶。

  此塔的突出特点是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

有关专家认为此塔应建于辽代,其形制体系为辽宁省境内之唯一。

一、大城子塔维修前图片  二、大城子塔欣赏点评(点评文字:

风雨行进)  喀左大城子塔为砖筑八角空心、七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维修前残高约34米。

由塔台座、塔基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塔刹六部分构成,维修前,塔刹已残损。

  塔台高一米五左右,以黄砂岩石块砌成,塔台之上是塔基座,基座共分三层,第一层为四层素面黄砂岩石条砌筑,每层砂岩均有内收,总高约为一米二左右。

第二层为石砌两层小平座。

第三层为三道砖砌束腰。

塔基石条和砖砌束腰部位,按历史记载和形制上看,应属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塔前建灵官殿时所补砌。

这次维修造成此塔基座的几怪(见下面两图):

1.束腰上为通壶门,仅有一个蜀柱却雕在了壶门内部。

而辽塔上常见的壶门通常有数个,之间以束腰上的蜀柱相隔;2.平座斗拱上原本应承托勾栏,可喀左大城子塔的勾栏上竟然浮雕伏狮:

  须弥座共分四层,第一层破损严重,但重要的仍残存一些精美的砖雕。

这些砖雕当是依佛经故事所雕的经变。

在须弥座的西面,保存五块砖雕,由南向北第一块砖上雕三个人,前一人短衣窄袖,双手举供品过头顶,后面两人宽袖长袍,作拱手礼拜状。

第二块砖雕有十人,均作跪状。

第三块砖雕一释迦牟尼佛,前后各有一侍者,佛前跪有八人,佛顶上雕有飞龙。

另两块砖雕,一块是五人抬一类棺的方物;一块为佛涅盘像,佛前有八大弟子。

参见下图:

  西北面砖雕全部保存,共八块。

由南向北,第一块是帝后礼佛图。

上方一祥云,祥去上端坐一佛,云下一男一女,一跪一立,均作礼佛状;第二块是三世佛,三佛均有身光,中间略大,两侧略小;第三块为瑞兽图,有瑞兽三个,亦在听佛讲经说法;第四块为祥云下坐佛,两侧有舞乐人物;第五块似菩萨像,背后有祥云;第六块似为佛降魔图;第七块、第八块为佛传法图。

  西南面八块砖雕也全部保存,内容是佛教东传的故事内容。

  北面八块砖雕全部保存,内容是佛灭度后,八国分舍利内容。

  东北面仅存四块砖雕,内容是须弥山和佛传故事。

  东面仅存一块,内容不清。

  须弥座第二层是仿木的铺作,每面有转角铺作各一朵,补间铺作二朵,补间铺作为双杪五铺作。

大部分铺作在维修前已残损,只有东面和北面保存一朵完整的。

  须弥座第三层每面各有三个形态各异的狮子。

中间正出,两侧面向中间。

  须弥座第四层为砖雕仰莲,上托塔身。

每面八瓣,大部分维修前残损。

  此塔重点为塔身。

塔身双层。

具有明显楼阁式特点。

这种双层阁楼式塔身特点极为少见,河北正定天宁寺凌霄塔与之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河北正定天宁寺凌霄塔下面为四层,根据1982年2月凌霄塔塔基下地宫出土的文物,可知正定凌霄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宗(公元762—799年),至宋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统五年(l145年)重修,不知正定的凌霄塔和喀左大城子塔谁影响了谁,它们之间是否有技术上的传承关系。

  塔身第一层南面正中设券门,通向塔心室。

通过清乾隆四十五年时建的灵官殿后门登上踏道进入塔心室,在券门的两侧各嵌一块清乾隆四十五年维修的碑记。

此处,在清乾隆维修前应为两浮雕天王,因嵌碑的需要,拆除。

  塔身东、西、北三面中间各设一假门,假门为券顶,并雕有门楣、门簪、门框、门槛。

门为双扇,第扇门上各饰三排四行门钉。

个别扇当年施工时,可能是施工者心不在焉,未数准,上面一排雕了八个,而下在两排竟雕七个门钉,也看不出分成两扇的样子。

从残存的颜色看,假门当初曾刷红色。

假门两侧各砖雕天王立像,天王身着铠甲,双手持鞭或剑,形象威猛。

金刚形象特写  塔身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四个隅面第面各浮雕立式菩萨两个,菩萨脚踏莲花,身披天衣,头戴冠饰,衣着繁复,姿态祥和。

各菩萨或手持莲花,或结手印,不尽相同,因保存不够完整,具体为哪尊菩萨,无法确定。

  塔身八角砖雕圆形倚柱,上承阑额和普柏枋,枋上置砖雕铺作。

每面转角铺作各一朵,补间铺作一朵,补间铺作出四十五度斜拱,铺作之上为砖雕方椽,椽上瓦檐。

大檐之上,又一层铺作,此层铺作与下面不同,每面补间铺作两朵,为双杪五铺作,不出斜拱。

铺作之上,上托第二层塔身。

  第二层塔身结构与第一层塔身基本相同。

只不过第二层塔身的菩萨与第一层略有不同,第二层塔身的菩萨当初均有身光,身着僧衣,头无冠饰,头顶在普柏枋上加饰小莲花宝盖,从残存迹象上看,此塔二层塔身最开始修筑时,应无菩萨和金刚,修完之后,再对塔身挖补菩萨,加饰身光和宝盖等。

柱顶阑额与普柏枋之上,亦是一层铺作大檐,每面设转角铺作各一朵,补间铺作三朵,最中间一朵四铺作双60°斜栱单杪计心,其余两朵为双杪五铺作。

铺作之上仍是方椽,上托瓦檐。

大檐之上为密檐,每层密檐均有铺作承托。

每面各有转角铺作二朵,三层、四层、五层补间铺作为一朵,六层、七层补间铺作为二朵。

由于多年风雨侵蚀,六、七层塔顶残损严重。

现为新维修的塔顶,至于为何修了八层。

未弄清楚。

  三、大城子塔的砖雕佛像大城子塔第二层的浮雕装饰,券门外依旧为护门金刚(见下图中上图),与第一层相同(由于楼阁式塔强调的是每层的券门,券门无论真假,装饰护门金刚是必须的。

在这一点上与传统辽地密檐式塔强调的是券龛截然不同)。

但第二层四隅面的浮雕人物则有些特别:

特别之一是浮雕人物的样貌,面容清瘦,宛若西方的天女(详见下图中下图,为东南隅面),其位格不明;特别之二则是呈站立姿的佛教造像身后的头光和身光,尤其是头光,竟然塑在了阑额表面(见下图),有后世改动之嫌。

传统辽地塔身佛教人物的头光和身光,其雕刻手法常为压地隐起,也有少数剔地起突。

可喀左第一层的八大菩萨并无头光身光(参见下图),二层这些非压地隐起和剔地起突做法的头光身光的确有些来历不明。

第二层四隅的站姿造像,惊奇的发现在西南隅面的两尊站姿造像之上方,还各塑有一小型华盖(见下图),而其他三个隅面则无。

观此小型华盖的做法则是在造像上方普拍枋的位置,悬挑一砖,并以此砖为依托,在其上以灰泥堆塑而成,完全不属于辽代直接于砖上雕刻的做法。

同时,普拍枋上堆塑的小型华盖与阑额表面上塑的头光上缘相接,说明小型华盖与头光身光为同期所塑,都应归功于清代那次维修。

此外,西南隅面的两尊站姿造像也不似东南两尊般面容清秀,看来极有可能是清代在砖雕上剔除了风化的部分,以形成清瘦的模样。

站姿造像的位格极有可能为弟子、罗汉或苦行的僧人。

佛雕像特写,下图同大城子塔修后图片资料塔友辽塔拍摄于2014年12月博友知非摄于2015年7月好友旅行故事拍摄于2014年5月,下列图片同附录资料:

大城子塔的断代作者:

风雨行进《辽史.地理志》载“辽中京大定府所属,原为中京阜俗县,辽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

属县一为阜俗县。

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

统和四年置县。

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

后置州。

”楼阁式与密檐式结合的塔在辽塔中极为少见。

在河北正定天宁寺塔是楼阁式与密檐式结合的典型,其时代为宋金,极有可能该塔是受到利州城塔的影响。

据其形制及历史记载分析,此塔当为辽代晚期或金代前期所建。

据《塔子沟纪略》卷六古迹载,“大城子。

降魔寺东去二百里距塔子沟七十里至大城子。

昔年初有人烟时,树木成林,狼虎群聚,蒙古砍伐树木,柴薪四围堆积如城,以御狼虎,而人居其中,蒙古名为一客河屯。

民人呼为大城子。

东北里许旧有土城基址,东西长一百三十五丈,南北长二百丈,方圆几及四里。

土城之西,大城子东,有大小两塔,塔之西北有庙基一处,古碑一座,首载利州精严禅寺,盖公和尚行状铭,后书承安五年八月立石,系金章宗时所建。

又天成观前古碑一座,首载利州长寿山,系元顺帝至元二十四年所建。

是土城旧基即古之利州城也。

碑之西又一小塔,上有融庵和尚灵塔字样,至今民人有呼大城子为小三座塔者”。

对于大城子塔的建塔年代,历来争论不一,将此塔始建年代定为金代的,大多依据《塔子沟纪略》上记载的内容。

近年来,一些历史专家认为,辽代利州城地位较为重要,按辽代每州基本都建有佛塔的惯例,利州当年不可能不建塔。

建筑专家通过该塔的型制,也认为其辽代风格明显,因此,遂将大城子塔始建年代定为辽代。

该塔在2009年维修时,据维修人员介绍,在塔须弥座北面经变砖雕拆除过程中,发现砖雕里面有墨书题记,尽管有些模糊不清,但“奚王”字样清晰。

据此认为,此奚王当为辽代徒迁此地的奚王。

但奚族在金代依然存在,此题记,并不能完全证明此塔就是辽代所建。

笔者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该塔的菩萨砖雕并非建塔之初原物,而是后世所补砌。

此塔与辽塔从形制上截然不同,从塔身装饰上也差别较大,一般的辽塔均以佛为主要装饰题材,然后依次是菩萨、弟子、金刚、飞天等,此塔只装饰菩萨,无佛像,无辽塔常见的飞天,金刚却在这里成了装饰的主题,不知源于哪部佛教经典,也弄不清体现了哪一宗派的思想内涵。

有人说,塔身装饰是八大菩萨,大概是从数量上来的,其依据并不充分。

八大菩萨大多源于密宗,多取自《八大菩萨曼陀罗经》,或《药师经》,或《七佛八菩萨经》,或《舍利弗陀罗尼经》,虽名号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密宗经典,但此塔却看不出任何密宗特点,与辽代崇信华严,密宗,密显圆通的佛教思想出入较大。

也许,此塔始建于何代,将永久是个谜。

安东老王推荐阅读:

中华古塔通览·宁陇卷2014.08.09中华古塔通览·宁陇卷中华古塔通览·北京卷2011.11.26中华古塔通览·北京卷中国北京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中国北京古塔老照片中国上海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中国上海古塔老照片中国甘肃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中国甘肃古塔老照片东北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东北古塔老照片中国安微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中国安微古塔老照片中国江苏古塔老照片2011.12.02中国江苏古塔老照片中国贵州古塔老照片2011.12.03中国贵州古塔老照片中国广东古塔老照片2011.12.03中国广东古塔老照片中国河南古塔老照片2011.12.03中国河南古塔老照片北京房山良乡多宝佛塔(隋辽·国保)2011.12.04北京房山良乡多宝佛塔(隋辽·国保)评论这张阅读(1235)|评论(11)|编辑|删除|推送|置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