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57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设计.doc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月  授课时间年月 备课人: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表

单元主题

人生感悟。

本单元选编的5篇文章:

《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精读课文3篇,略读课文2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文章之前,以对生活中的一些人生哲理有所理解,但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还需要加强理解,所以学习课文要多读课文。

人教版教材

两翼教材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每课重难点(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

1、《文言文两则》

《新语文主题阅读》:

《有裂缝的水罐》

《主题式经典诵读》:

《泾溪》《为学》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为学》

《两小儿辩日》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感悟人生的哲理。

2、“两翼”重难点:

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

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专心致志、不同角度看事物、惜时、独立自主、失败是成功之母、团结),所以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2、《匆匆》

《新语文主题阅读》:

《太阳路》《一只鸟又飞走了》《留住今天的太阳》

《主题式经典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匆匆》全文,写心得。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2、“两翼”重难点:

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3、《桃花心木》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两棵枣树》《珍惜的变数》

《主题式经典诵读》:

《龟虽寿》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桃花心木》片段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两翼”重难点:

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4、《顶碗少年》

《新语文主题阅读》:

《泥泞留痕》《秃的梧桐》《决不放弃》

《主题式经典诵读》

《偶成》《半棵树》《听雨》《论诗》

“一主”作业:

1、写字词、小册子

2、积累喜欢的字词并摘抄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两翼”重难点:

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表

5、《手指》

《新语文主题阅读》:

《爱心树》

《主题式经典诵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中寻宝

“一主”作业:

1、写字词、小册子

2、积累喜欢的字词并摘抄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两翼”重难点:

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语文园地一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展示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

日积月累:

古代名句

我的发现:

1、词语盘点:

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2、口语交际: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习作: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成语故事:

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5、回顾拓展一:

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单元教法

单元教法:

1、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教学时突出语文学科的主旨:

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批一批,注一注,背一背,演一演,写一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其中读为主体,写为根本。

3、让学生在读后限时限速复述课文,或者讲故事复述课文。

单元用时

1、文言文两则:

2课时,2、匆匆:

2课时,3、桃花心木:

2课时,4、顶碗少年:

1课时,5、手指: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

2课时,回顾拓展一:

2课时,主题诗会:

2课时,合计:

14课时

第1-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文言文两则》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前已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会借助教辅用书及课本上的注释来理解课文,所以学习时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先理解课文再领会文中的大意,受到一定的启迪。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3 页

主题阅读18页,经典诵读教材95、10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重点段,感悟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熟记本单元生字,理解生字词和重点词,能学以致用。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资源

1.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字卡

教学方法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以读代讲

课型: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时间: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附案

一、读背单元导读诗句

四.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一、读背单元导读诗句

----教法:

用师生双读法去读

学生在读单元小诗中明确单元主题及教学方法、学法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哲理

拓展阅读、诵读,感悟文章哲理,明确生活处处有哲理

诵读,感悟哲理

二、学习教材《文言文两则》

二、精读《文言文两则》

1.了解孔子和孟子。

2.读通课文《为学》《两小儿辩日》。

3.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

----方法:

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4.领悟哲理。

(教学重点)

5.反复诵读,背诵文言文。

----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

三、拓展阅读,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文章。

四、诵读感悟

三、拓展阅读,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名言)生活中只要你用另一双眼睛看事物,会有不同的收获呢!

阅读《有裂缝的水罐》,重点:

感悟哲理

----方法:

阅读批注法

2.泾溪险却无人落水,平流浅,却常有人沉没,这是为什么呢?

读背《泾溪》(重点:

积累语言、感悟哲理)

----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

1、.诵读《为学》(重点:

感悟哲理)

----方法:

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五、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

自主交流

在交流、总结中感悟重点

六、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文言文两则》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才能成功。

第3-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匆匆》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林清玄《和时间赛跑》,感悟时间流逝可怕,关于朱自清的生平及文章没有学过,所以学习时要多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及他的文章,感悟其中的内涵。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4--6 页

主题阅读2、4、5页,经典诵读教材9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诵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教学资源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验感悟;合作交流,以读代讲

课型:

以文带文课型

教学时间: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附案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学过关于时间文章

2、积累时间名言警句

3、谈话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新课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以读代讲,感悟哲理

拓展阅读、诵读,感悟文章哲理,明确时间易失,要珍惜时间

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学习写法

二.学习《匆匆》一文。

三、拓展延伸,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文章。

一.学习《匆匆》一文。

1.自读课文,画出词语,进行限时词语记忆训练。

(或听写)----方法:

读、划、想、写

确乎、涔涔、潸潸、徘徊、游丝、挪移、蒸融

2.理解文本,诵读感悟。

例如:

(1)作者在文中发出了怎样的疑问?

要告诉我们什么?

(12个问号)

例如:

①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培养语感,指导朗读:

例: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的段落

----方法:

师生双读、感悟读,批注式阅读

1、“阅读链接”的《明日歌》《太阳路》《一只鸟又飞走了》等文章,重点感悟时光易失

①画出有哲理的句子。

②在文中批注自己的感悟。

----方法:

采用批注、感悟、交流

2、诵读《赋得古原草送别》,重点感悟诗意

四、学习写法,读写联动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填写填空。

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时间飞逝:

聊天的时候,();玩耍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

----方法:

诵读中感悟,展开想象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

自主交流

在交流、总结中感悟重点

六、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2、《匆匆》

时间流逝可怕

珍惜时间

第5-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桃花心木》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树已有一些认识,但对什么是桃花心木不清楚,所以让学生仔细的读《桃花心木》一文,了解课文内涵。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7--10页

主题阅读12、14页,经典诵读教材9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诵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1、熟记本单元生字,理解生字词和重点词,能学以致用。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资源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诵读感悟,合作交流

课型:

一文带文课型

教学时间: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附案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学习《桃花心木》一文。

一学习《桃花心木》一文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读课文,画出词语,进行限时词语记忆训练。

(或听写)

----方法:

读、划、想、写,限时词语记忆训练

3、理解文本,诵读感悟。

@读课文,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体会课文内涵。

4.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2.借物喻人)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以读代讲,感悟哲理

拓展阅读、诵读,感悟文章哲理,明确做人的道理

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学习写法

三、拓展延伸,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文章。

1、阅读《两棵枣树》《珍惜的变数》,重点:

感悟哲理

----方法:

阅读批注法

2、读背《龟虽寿》(重点:

积累语言、感悟哲理)

----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感悟内涵

四、学习写法,读写联动

1、找到课文中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少年两次失误后的心理活动。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并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2、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

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方法:

学习描写人物心里方法,读中带写

五、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

自主交流

在交流、总结中感悟重点

六、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仅及膝盖------借物喻人、说明做人的道理。

高大笔直

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顶碗少年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杂技有一些了解,但是缺乏仔细的了解,所以让学生仔细的读《顶碗少年》一文,了解少年顶碗的过程,体会课文内涵。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11--13页

主题阅读8、10、19页,经典诵读教材98、100、102、10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内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阅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自主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那内容,弄清少年怎样面对失败,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资源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方法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课型:

自主阅读

教学时间: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附案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学习阅读教材《顶碗少年》一文

一、学习阅读教材《顶碗少年》一文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介绍作者:

赵丽宏

3、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词画下来,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词语积累

4、感悟哲理:

让学生在阅读、交流、感悟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方法:

自读自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5、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特点、表达特点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方法:

读写联动---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人物心里。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以读代讲,感悟哲理

拓展阅读、诵读,感悟文章哲理,明确做人的道理

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学习写法

二、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文章。

二、自主课外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

《泥泞留痕》《秃的梧桐》《决不放弃》,重点:

感悟哲理

----方法:

阅读批注法

《主题式经典诵读》:

《偶成》《半棵树》《听雨》《论诗》(重点:

积累语言、感悟哲理)

----方法:

读一读、背一背,感悟内涵

三、感情朗读,体会写人物内心活动方法

1、学生读课文,学习文中写人物心里的写法

学生片段练习

------方法:

读写联动---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人物心里。

四、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

自主交流

在交流、总结中感悟重点

五、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面对困难

不要退缩

获得成功的道理。

第8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手指

学情分析

学生以了解手指的特点,能读懂课文,但对手指中所蕴涵的道理还缺乏实际的理解。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14--16页

主题阅读15—17、23页,经典诵读教材9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理解,抓住最能反映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重点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资源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发,品读领悟法,学生品读领悟法、合作交流。

课型:

自主阅读

教学时间: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附案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学习阅读教材《手指》一文

二、学习《新语主题阅读》及《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文章。

一、学习阅读教材《顶碗少年》一文

1、导入新课:

读课题,揭示课题

2、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快速浏览课文,研读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

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跟同学交流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5、小组交流感受,感受深刻的句子。

6、品读课文,体会写法、读写联动---你愿意做那只手指?

------方法:

自读自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1、引导阅读《爱心树》,提出要求:

把印象深刻的句子找出来?

多读几遍。

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理解含义。

学生阅读课《爱心树》,交流印象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含义

2、配乐范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生简单解疑

3、领学生反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指导背诵《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交流文中寻宝

---方法:

自读自悟、反复诵读

理解课文重点句,体会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感情朗读,体会写法,读写联动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

为什么?

说一说,写一写

3.学生交流自己作品---方法:

读写联动,自主交流

三、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回归课文内容,巩固理解课文

四、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巩固反馈、理解课文知识

板书设计

5*手指

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

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的道理

第9--10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一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以掌握了生字、课文的内容,课文写作方法,但有些词语掌握不扎实、运用写作方法不熟练,所以在此节课上要引导学生多读要掌握的词语、回顾单元课文写法,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17--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