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9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水

课时

第1课时

科学概念

1、通过感官观察水,认识水的基本特征,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

味道、透明的液体。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知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

易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感官认识水的性状,能用准确语言对水的性状进行描述。

2、能够运用

感官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快速地将多种液体中的水鉴别出来,体会运用感官观

察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2.在

观察过程中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现象,愿意与同

学交流看法。

3.进一步培养成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精神。

学生掌握用感官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水的性状。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水是会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

1.教师准备:

不同形状的器皿、白醋

2.分组材料:

透明塑料瓶、牛奶、白糖水、白酒、水、干净的筷子、记录表

感官

方法

现象

眼睛

鼻子

嘴巴

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话:

我们前面所学过的重物都离不开水,有的重物还必须生活要水中。

2、(出示一瓶白醋)猜猜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发言

讲述:

要想准确辨别出我们周围的东西,只靠看是不好下结论的,看只是观察的一种方法,你知道观察还有哪些方法?

(眼看、鼻子闻、嘴巴尝)(当学生说到“闻”的时候,及时提示“闻”的正确方法,提示学生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就去闻、去尝。

二、探究水的特点

1.观察水的特点

谈话:

现在用各种方法观察水,找一找水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完成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气味和味道

讲述:

通过我们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我们找出了水的特点是: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

2.辨认各种液体

谈话:

现在这有四种液体——糖水、白酒、牛奶和水,你能又快又准确地把这瓶水找出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

辨别各种液体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叙述判断的过程,首先用眼睛看,看是否有颜色、是否透明,找到牛奶;接着用鼻子闻,看是否有气味,能找到醋;最然后用舌头尝,看有什么味道,能找到糖水;只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那杯才是水。

  (板书:

观察顺序:

看→闻→尝)

(提醒学生,在不确定是什么液体时,千万不要用“闻”和“尝”的观察方法。

时时以安全为主。

三、认识液体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牛奶,糖水,白酒和水之间的不同点把它们辨认出来了。

其实它们还有着共同的地方呢,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教师演示:

往不同形状的器皿里倒液体。

 学生观察

  讲述:

像水这样会流动,并且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液体。

(板书:

没有一定形状)

1.四、课堂小结。

(略)

2.板书设计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没有一定形状

观察顺序:

看→闻→尝

教学内容

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课时

第2课时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给每个小组准备:

活动一材料:

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筷子、科学表格纸1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

教师:

(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件、天平。

教学过程

3、交流

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

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导语:

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们想知道吗?

2、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记录表吧。

(小黑板出示记录表)

3、比较液滴实验。

各小组取出材料开始实验吧!

4、交流:

教师板书:

水滴更圆,油更扁;水渗得快,油渗得慢;水滴浸湿纸的面积大,油比较小;

四、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师导: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水滴和油滴这么多的秘密。

其实,水跑到油里,油跑到水里的时候也很有意思。

你们想不想来做这个实验?

五、研究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形状各异的容器,你们看(演示倒水),谁能说说这里面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演示水倒入不同容器里后,形状不同。

板书:

没有固定形状

水和油还有相同的特点吗?

(会流动;都会形成液滴……)

六、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水和食用油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它液体有没有这些特点呢?

你们想研究吗?

生:

师:

让我们课后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水滴更圆,油更扁;水渗得快,油渗得慢;水滴浸湿纸的面积大,油比较小

教学内容

3谁流得更快一些

课时

第3课时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理解公平实验的重要性。

给每组的材料:

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一块抹布、3个小烧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谁流动得快?

1、复习上一课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画出维恩图,学生边说边完成维恩图,最后概括:

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但它们都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形成液滴都会流动。

2、谁流动得快?

(出示洗洁精)洗洁精是液体吗?

它是否具有水和油的共同特点?

它们都会流动,它们流动的速度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推测一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请把你的推测结果填

在书本71页的表格里。

二、实验探究:

液体流动比赛

1、设计实验方案

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请各位同学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想想可以怎样比。

预设学生方案:

1)将它们分别倒到另外的杯子里,看谁先倒完

2)让他们从倾斜的木板或者玻璃片上流下来

3)先吸到吸管里再看谁先从管子里流完

4)搅动杯子,看水和油的流动快慢

5)……

全班交流比赛方法:

1)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比赛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学生会根据操作的可行性倾向于用玻璃片做实验)

2)确定实验方案后,再让学生充分讨论如何做到“公平”。

提醒学生关注:

同样大小的液滴、同样的高度往下流、同时流动(注意:

都是在同一种物体的表面流动)。

3)取同样多的液体,引出滴管的使用。

2、小组实验活动

1)请各小组根据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记录在71页表格中)

三种液体在玻璃表面流动快慢的比较

液体名称

洗洁精

食用油

猜测

实验结果

2)提示学生注意分工合作,并在重复实验前用抹布抹干净玻璃片。

3)三种液体通过同样长的吸管所需时间长短怎样?

三、解决问题:

黏度影响流动快慢

1、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

2、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黏度)

四、交流拓展:

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1、小结:

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2、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如果水结成了冰,它还会有这些特点吗?

师生讨论交流,完成书本71页的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板书设计

3、谁流得更快一些

液体会流动比赛的公平公正:

同样的高度

同样多的液体

流动快慢黏度影响同时流动

教学内容

4、比较水的多少

课时

第4课时

科学概念: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初步形成量筒的模型,建立毫升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亲历“比较水的多少”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比较液体多少的活动产生兴趣,对比较的方法产生探究欲。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亲历“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从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向标准单位的测量的引导与过渡。

给每组的材料: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天平秤。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多少

桌上有三个大小高低不同的瓶子,瓶子里分别装有一些水。

猜一猜,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

二、证实猜测

1、用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测呢?

(1)倒入同样的瓶子中。

(2)称重量。

(3)取两个同样的杯子,比水位高低。

(4)先后倒入一个大杯子,用尺子测量高度做记号。

(5)用小杯子量杯数。

2、全班交流:

讨论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3、学生实际操作。

三、比较水多多少

1、用自己的方式比较

(1)交流:

2号瓶比1号瓶多多少水?

教学内容

5、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

第5课时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和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对空气和水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

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装水的水槽、80毫升的烧杯一只、一个透明塑料袋、一根吸管、一只气球、一把小纸扇、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教学开始教师出示盛有水的烧杯)问:

烧杯里有什么?

(教师把水倒掉)现在这个烧杯怎么样了?

学生回答杯子里没水了,杯子里空了,杯子里有空气。

这里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学生在教师进一步引导下如:

师问杯子里真的没有别的物体吗?

在教师的追问下说得出杯子里有空气,那么教师按“2-3-4-二”环节展开学习活动。

第二种可能学生始终说不出,那么教师就做演示实验,把杯子倒扣在水中,再慢慢倾斜,问学生冒出来的泡泡是什么?

-空气。

接着教师按“2―3―二”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2、看来大家关于空气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

每个同学请把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在完成书本75页的气泡图,同学们在填写气泡图时要注意气泡之间的联系。

3、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作简单小结——班级气泡图。

4、证明烧杯里确实有空气。

刚才有同学说烧杯里有空气,还有同学说烧杯里没东西,(可让学生举手表决一下)那么谁能想办法证明烧杯里确实有空气呢?

二、空气的存在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烧杯里有空气,而且也想办法证明了烧杯里确实有空气,那么除了烧杯里有空气外,哪里还有空气呢?

下面我们来举行一个找空气比赛,看看

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空气?

比一比,谁找到空气的地方多?

2、整理每个学生在哪些地方,用什么方法找到空气,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上。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

三、比较水和空气

1、教师在台上出示上课开始的一杯水和一杯空气,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有那些相同和不同呢?

学生通过再观察及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书本77页维恩图。

2、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试着让学生说说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

3、阅读资料库:

空气中有什么,了解空气的成分。

 

板书设计

5、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内容

6、空气占据空间吗

课时

第6课时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被压缩或被扩张)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1个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块橡皮泥、1张纸巾、2根吸管、2个注射器

教学过

一、导入:

1、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2、今天这只聪明的乌鸦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出示乌鸦的贴图)

3、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还有一只小蜜蜂(出示贴图),听到了这个故事,问乌鸦:

乌鸦,真的石子放进去,水就会满上来吗?

同学们,你们说呢?

4、石子放进去,水变多了吗?

那为什么石子放进去,水就会满上来呢?

石子把杯子这个空间给占了一部分,我们就说石子占据了杯子一部分的空间,水就被挤上来了。

板书:

石子占据空间

5、这个杯子另一部分的空间被谁占了呀!

二、空气占据空间吗

1、小蜜蜂说:

乌鸦,算你厉害。

我这儿有个难题,要考考你,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2、乌鸦说,你出题吧。

3、小蜜蜂说:

乌鸦,我这儿有一个瓶子,里面装了一小部分的水,我给你准备了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不倾斜瓶子,你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

(出示材料)

4、这个难题可把乌鸦给难住了,乌鸦想请教大家,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乌鸦吗?

5、讨论,交流方案

6、汇报方案:

7、教师演示:

帮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

(1)方法一:

往其中一根吸管中吹气。

分析:

为什么往里吹气,另一根吸管中就会有水出来?

吹气,就把人体里的空气吹入了瓶子里。

为什么空气进去了,水就上来了?

空气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类似于故事中的什么?

(2)方法二:

把一根吸管略往上提,往里吹气。

请学生分析实验的原理。

(3)方法三:

只用一根吸管吹气,

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也能喝到水。

8、小结:

以上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9、乌鸦说,谢谢大家,解决了这个难题。

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小实验来谢谢大家,想不想看。

演示:

一只烧杯,在杯底塞入一个纸团,如果将杯子竖直地放入水中去,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杯子在水中,不离开,有没有办法可以让空气出来,而让水进去呢?

请生演示实验,倾斜杯子,纸团湿了,为什么?

(水占据了空间)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小蜜蜂说,乌鸦,你别急,我这儿还有个问题要考你呢:

2、两个注射器,抽出它们的活塞,分别装一些空气和水,如果我向下压活塞,活塞会有变化吗,里面的空气和水会有变化吗?

3、如果向上拉活塞,活塞能被拉起来吗,里面的空气和水会有变化吗?

4、演示实验。

5、你们有什么发现?

把它画下来。

(完成书本80页的记录卡)

6、介绍:

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可以发生变化。

完成书本80页的维恩图。

7、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本80页插图)

板书设计

6、空气占据空间吗

石子占据空间

水占据空间占据空间大小不改变

空气占据空间占据空间大小可以改变

 

教学内容

7、空气有重量吗

课时

第7课时

科学概念:

空气有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尊重客观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学生能针对问题,设计简单实验,并通过实验获取证据。

制作小天平,并能科学顺利地在实验中获得证据。

1根长细木条、3根细线、2个气球、1个皮球、1个托盘天平、1个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

(板书课题)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学生猜测,说说各自理由。

2.你能想个办法来证明空气到底有重量吗?

设计一个实验。

先个别学生尝试说,后集体讨论。

3.教师引导在课堂内可行性的实验方案。

出示一根长细竹条和2个气球,能用它来研究空气是否有重量吗?

引导学生说出方法:

用天平的方法,把气球挂在两端,中间用线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位置,使小天平平衡。

然后把其中一个气球扎破(扎的位置用透明胶带粘一下,防止气球炸裂),继续观察小天平的情况。

三、演示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2、观察现象,讨论:

有什么发现?

如果现象不明显,怎样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3、阅读资料库“空气的重量”,认识科学家是怎样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四、称空气的重量

1.师:

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利用实验

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

3.师演示:

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4.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

思考:

说明了什么?

5、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

(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别。

(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6.根据称量的结果分析,你们有什么感受?

五、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

1、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空气的重量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2、现在请同学们看到书本82页的记录表,根据前面的学习完成记录表。

3.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4、这三种物质的性质分别代表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我们可以用它们的特征来给物体分类:

(1)固体:

硬的,不会变形

(2)液体:

软的,会变形,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

看不见、摸不着、很轻、没有颜色

 

板书设计

7、空气有重量吗

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