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3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docx

非重点文言文翻译

3.《伤仲永》(七上)

伤:

为……感到惋惜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世:

世代隶:

附属未尝:

不曾

【翻译】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田为生。

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原文】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求:

索要异:

感到惊异旁近:

邻居与:

【翻译】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很惊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书:

写为:

题写收族:

团结族人

(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中心,

【原文】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秀才:

读书人自是:

从此就:

完成,写好

【翻译】传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

【原文】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文理:

文采和道理奇:

感到奇怪

【翻译】(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

【原文】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稍稍:

纷纷或:

有人以:

【翻译】(同县的人)纷纷把他父亲当宾客对待,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题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利:

认为……有利扳:

拉环谒:

四处拜访

【翻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闻:

听说之:

代词,这件事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

【原文】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

称:

相当,符合闻:

好名声

【翻译】(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好名声相称。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翻译】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原文】曰:

“泯(mĭn)然众人矣”。

泯:

消失众人:

普通人

【翻译】(舅舅)回答说:

“(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6.《岳飞》(七下)

【原文】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

【翻译】岳飞伺候父母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妾。

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岳飞结交,

【原文】饰名姝遗之,飞曰:

“主上宵旰,

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岳飞说:

“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原文】宁大将安乐时耶!

”却不受。

玠大叹服。

【翻译】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

”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赞叹佩服。

【原文】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有人问岳飞:

“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

”岳飞回答说:

“当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惧牺牲生命,

【原文】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

【翻译】天下就太平了。

”军队每次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

【原文】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翻译】都(让他们)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士兵假如拿取百姓的一根麻绳捆束牲口草料,

【原文】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翻译】就立刻斩首示众。

士兵夜里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的。

【原文】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

【翻译】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屋子,饿死也不抢抢劫掠夺”。

士兵生病了,

【原文】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翻译】(岳飞)亲自为他调药。

将士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边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

【原文】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

【翻译】为国而死的,为他痛哭并且抚育他们的孤儿。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

【原文】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岳飞)善于以少打多。

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

【原文】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翻译】商议确定然后才开战,所以攻打哪都能取胜。

【原文】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即使突然遇到敌军袭击也不慌乱。

所以敌人评论岳家军说:

“撼动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原文】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

“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张俊曾问作战术,岳飞回答说:

“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

【原文】每调军食,必蹙额曰:

“东南民力竭矣!

【翻译】每次调集军粮,(岳飞)一定皱起眉头说:

“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

【原文】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

【翻译】岳飞尊重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逊得像个读书人。

(岳飞)每次推辞升官,

【原文】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翻译】一定说:

“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呢!

 

7.《河中石兽》(七下)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河干:

河岸。

干,水边圮:

倒塌于:

在焉:

于此,在那里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九在河岸上,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没水中。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阅:

经历于:

【翻译】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

【原文】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

以为:

认为棹:

划船曳:

拖着钯:

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翻译】(僧人)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

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

【原文】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设帐:

教书之:

这件事

【翻译】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尔辈:

你们这些人物理:

客观事物的道理是:

这为:

被暴涨:

洪水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湮:

埋没于:

【翻译】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颠:

颠倒为:

是确论:

精当确切的言论

【翻译】顺着河水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

【翻译】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

“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

【原文】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之:

它,指石头于:

【翻译】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

【原文】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

其:

它,指河水之:

的于:

在啮:

冲激坎穴:

洞坑

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洞坑。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

之:

的是:

这样

【翻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一定倒在洞坑里。

像这样再次冲击,

【原文】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已:

停止溯流:

逆着河水

【翻译】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到上游。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翻译】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在河底寻找,不是更加颠倒了吗?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其:

他的,指老兵

【翻译】按照他说的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但:

只,仅仅

【翻译】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很多啊,

【原文】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理:

常理臆断:

主观地推断欤:

【翻译】可以根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9.《答谢中书书》(八上)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原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

交相辉映

【翻译】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原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四时:

四季歇:

散尽

【翻译】青翠的树木竹林,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着;

【原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

坠落沉鳞:

潜游水中的鱼

【翻译】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原文】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仙都:

神仙居住的地方与:

欣赏

【翻译】这实在是人间仙境。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10.《满井游记》(八上)

【原文】燕yān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

余:

剩余作:

兴起砾:

小石块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

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

【原文】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局促:

受束缚而不得舒展辄:

【翻译】拘束在房间里,想出去不可得。

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原文】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

【翻译】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

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

【原文】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

膏:

肥沃鹄:

天鹅

【翻译】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

【原文】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乍:

始,初

【翻译】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浪一层一层,

【原文】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镜之新开:

刚制成的镜子匣:

镜匣

【翻译】清澈得能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像刚制成的镜子冷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原文】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为:

被娟然如拭:

美好的样子像刚擦洗过一样

【翻译】山峦被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

【原文】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

靧:

洗脸掠:

梳掠

【翻译】(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寰一样。

柳条将要舒展又没有舒展,

【原文】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é寸许。

游人虽未盛,

【翻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才一寸左右。

游人虽然不是很多,

【原文】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ăn者,亦时时有。

茗:

喝茶罍:

喝酒蹇:

骑驴

【翻译】用泉水煮茶喝的,举起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骑驴的女子,也时时能看到。

【原文】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

浃:

湿透

【翻译】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

(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原文】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lié之间皆有喜气。

之:

的鳞:

【翻译】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安闲自在,鸟的羽毛、鱼的鳞鳍都透着喜气。

【原文】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

才未始:

未必而:

可是,但是

【翻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春天已来了啊。

【原文】夫/能不以游堕huī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堕:

通“隳”,毁坏于:

【翻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潇洒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我这种闲职了。

【原文】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翻译】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述?

乙亥年二月。

11.《教学相长》(八上)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

嘉肴:

美味的菜肴旨:

为美虽:

即使至:

到达了极点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

【原文】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所以

【翻译】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了之后才知道(知识)有欠缺,

【原文】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困:

(受到)阻碍

教了之后才知道(学问)贫乏。

知道自己有欠缺,这样以后才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原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翻译】知道贫乏,这样以后才能够自己督促自己。

所以说: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2.《干将莫邪》

【原文】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欲:

【翻译】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造利剑,三年才铸成。

楚王很生气,想要杀了他们。

【原文】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重身:

怀孕当:

【翻译】剑有一雌一雄两把。

干将的妻子正怀孕在身,就要生孩子了。

【原文】夫语妻曰:

“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为:

替,给

丈夫对妻子说:

“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我)去他一定会杀了我。

【原文】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大:

长大

你要是生的孩子是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

‘出门望南边的山,有棵松树长在石头上,

【原文】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

其:

它,指代树背:

后面相:

仔细察看

剑就在树后面。

’”接着就拿着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十分生气,派人仔细察看,剑有两把,

【原文】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翻译】一把雌剑,一把雄剑,雌剑拿来了,雄剑没拿来。

楚王很生气,当即杀了他(干将)。

【原文】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

“吾父所在?

比:

等到所在:

在什么地方

【翻译】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后来成年了,就问他母亲说:

“我父亲在什么地方?

【原文】母曰:

“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翻译】母亲说:

“你父亲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杀了他。

【原文】去时嘱我:

‘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

离开时嘱咐我:

‘告诉你儿子:

出门看南边的山,有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树的背后。

’”

【原文】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翻译】儿子就出门往南边看,没看见有山,只看见庭院前有一根松木柱子竖立在石头上面。

【原文】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日夜思欲报楚王。

报:

报复

【翻译】随即用斧子劈开柱子的背面,得到了宝剑。

(赤)白天黑夜都想着要报复楚王。

【原文】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购之千金。

购:

重赏捉拿之:

他,指代赤

【翻译】楚王梦见一个男子,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说要报仇。

楚王随即悬赏千金捉拿他。

【原文】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

之:

这个消息亡:

逃跑行:

从事

【翻译】干将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赶紧)逃离,进到山中边哭边唱。

有个陌生人碰到了他,

【原文】谓:

“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曰:

“吾干将、莫邪子也,

子:

你子:

儿子

对他说:

“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哭得特别悲伤啊?

”他回答说:

“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

【原文】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

“闻王购子头千金,

【翻译】楚王杀了我父亲,我要替他报仇。

”这人说:

“听说楚王悬赏千金买你的人头,

【原文】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

“幸甚!

”即自刎,

【翻译】拿你的人头和宝剑来,我替你去报仇。

”干将的儿子说:

“太好了!

”当即刎颈自杀,

【原文】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

“不负子也。

负:

辜负

两只手捧着自己的人头和宝剑进献给他,(死后)直立不动。

这人说:

“我不会辜负你。

【原文】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乃:

才仆:

倒下

【翻译】尸体这才倒下去。

这个陌生人拿着干将儿子的人头去见楚王,楚王十分高兴。

【原文】客曰:

“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乃:

是汤:

热水,开水如:

按照其:

他的

【翻译】这个陌生人说:

“这是勇士的人头,应当放到开水锅中煮。

”楚王按照他的话(做)。

【原文】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踔:

跳踬目:

瞪眼

煮干将儿子的人头,人头煮了三天三夜都煮不烂,还跳出开水中,瞪着眼睛显得十分生气。

 

【原文】客曰: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临:

靠近是:

这样

陌生人说:

“这个男子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跟前去仔细看看,这样就一定会烂。

【原文】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以:

用,拿拟:

比画

【翻译】楚王立即到跟前去看。

陌生人拿宝剑一比画,楚王的人头就掉到开水中;

【原文】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

【翻译】陌生人也自己砍下自己的人头,头又掉到开水中。

三个人头都烂了,

【原文】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翻译】不能分辨出来,就将水和肉分开埋葬了。

13.《细柳营》

【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入边:

侵入边境以:

委派,任命为:

【翻译】汉文帝后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

【原文】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军:

驻军

【翻译】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

【原文】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以:

来上:

皇上劳:

慰问,犒劳及:

和军:

军营

【翻译】驻军细柳,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问犒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

【原文】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已而:

不久之:

动词,到被:

披戴

(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

【原文】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

彀:

拉先驱:

先行的卫队至:

【翻译】手持锋利的兵器,挽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军营前,

【原文】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且:

将要

【翻译】不得进入。

先行官说:

“皇上将要驾到。

”军门都尉回答:

“将军有令:

【原文】‘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闻:

听从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居无何:

过了不久

‘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来到军营前,也不得进入军营。

【原文】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使:

派使:

使者,使臣

于是皇上就派使臣拿符节下诏将军:

“我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门。

【原文】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规定

【翻译】守营门的官兵对随从的车队说:

“周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得驱车奔驰。

【原文】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

【翻译】于是皇上的车队就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

【原文】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之:

的以:

【翻译】双手抱拳行礼说:

“盔甲在身,末将不便跪拜,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原文】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为:

被动:

感动式:

通“轼”车前的横木谢:

告知

【翻译】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并命人宣告:

【原文】“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翻译】“皇帝敬重、慰劳将军。

”礼仪完毕后就离开了。

【原文】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呼,此真将军矣!

【翻译】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十分惊愕。

文帝说:

“啊!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

【原文】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

曩:

先前其:

那里

【翻译】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士必定会遭袭击

【原文】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而:

表承接之: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翻译】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岂能够侵犯他呢?

”连连称赞不已。

15.《公输》

【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

为:

替以:

用之:

这件事

【翻译】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之类的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了这个消息,

【原文】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起:

出发,动身于:

从于:

【翻译】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原文】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之:

公输盘说: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说:

“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杀了他。

【原文】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说:

通“悦”,高兴义:

遵守正义

公输盘不高兴。

墨子说:

“请允许我奉送十金。

”公输盘说:

“我遵守正义,决不杀人。

【原文】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说:

解释为:

墨子站起来,(对公输盘)拜了两拜,说:

“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

我从北方听说你造云梯,

【原文】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

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将用它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百姓却不足。

葬送不足的(百姓性命),

【原文】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

而:

却仁:

对人

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智慧。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亲善友爱。

知道这些,不去争辩,

【原文】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翻译】不能称作忠诚。

攻宋却不能取胜,不能说是强大。

(你)坚守正义不杀少量的人,却杀害众多的百姓,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原文】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

“然,乎不已乎?

”公输盘曰:

“不可,

然:

既然这样已:

停止

公输盘屈服,墨子又问他: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

“不可以。

【原文】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

“诺。

胡:

为什么见:

引见于:

【翻译】我已经向楚王说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子说:

“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公输盘说:

“好的。

【原文】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敝舆:

破车

【翻译】墨子拜见了楚王,说:

“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去偷

【原文】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褐:

粗布衣服粱:

好饭好菜

【翻译】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粗布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味佳肴,

【原文】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窃疾矣。

邻居只有粗劣的食物,却打算去偷。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

“(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原文】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墨子说:

“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象彩车与破车相比。

【原文】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翻译】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

【原文】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翻译】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

【原文】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

长木:

大树

【翻译】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