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45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docx

第五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探究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

(学生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问:

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白纸?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

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

(3)展示操作要求。

①四人小组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研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

(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1()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   

(3)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4)课桌高7(       )

(5)教室的面积是80(  ).                (6)一棵大树高12(    )

2、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1平方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

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

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课件出示例1,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件出示第76页第4题。

2、估一估、摆一摆:

课本第75第2题

3、课件出示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应用。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海宝图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请同学们说出你喜欢哪个样子的海宝,并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

要想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海宝图片,及若干个小正方形,思考一下怎样测量出这张图片的面积?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

3、引导发现,长方形的长与每行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与所摆正方形每列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4、猜测:

长方形的面积会和它的什么有关?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你们小组合作搭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看,摆出的3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

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完成下面的表格。

 

长(厘米)

宽(厘米)

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平方厘米)

长方形

(1)

 

 

 

 

长方形

(2)

 

 

 

 

长方形(3)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课件演示过程)

(二)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

(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在餐厅中设置了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大?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揭示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二、新课

1、课件出示例3: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

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区分了周长和面积,你们现在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5题:

先独立进行估计,再进行测量并计算。

展示校对。

2、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3、练习十九第9题:

先分组讨论,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必须先算出什么。

4、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11题:

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

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7、8、10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九,课本第79—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回顾再现

师:

今天,小羊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来帮助它吗?

(课件出示情景图)

太阳升起来了,小羊“咩”的一声冲出了家门,想去外面走走,顺便吃点青草。

当它停下来时,在它面前出现了两块草地,一块是长方形,另一块是正方形,小羊遇到难题了,“我到哪一块草地上才能吃到更多的草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订正。

引入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小明画了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宽延长3厘米,现在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聪明题:

一张纸长3分米,宽2分米,如果要把这张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课件出示)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

3、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三)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

书上第82-83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小结:

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小结:

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

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引导学生讨论,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3)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

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4)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书上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

(出示课题:

公顷、平方千米)

三、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说明:

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4、

(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相当于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1、换算。

2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

2平方千米=()公顷4000公顷=()平方千米

2、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3米=()分米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

三、学习总结: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

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复习目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对于面积的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1)面积的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课件出示)

1、填空

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4)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5)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6)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5、课本第87页第9题:

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42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书本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可以提什么问题?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怎么解决?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b.你怎么口算?

(2)汇报口算方法:

(3)小组讨论:

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新知。

1、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2、第60页第3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第59页例2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60×2030×40300×70200×8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1887955842

3、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

你是怎么想的?

18×453×789×5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第59页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

情境图中提供哪些信息?

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2、教学例2:

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

试试看。

3、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组讨论:

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

18≈2022≈2020×20=400(个)

方法二:

18≈2022×20=440(个)

方法三:

22≈2018×20=360(个)

(4)小结: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3、尝试解决问题:

第59页做一做:

1看清题意,独立完成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2)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乘法口算估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上第61—62页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口算与估算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

口算估算练习课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70×2040×40500×70600×8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30×2030×50300×10300×80

4、估算:

(课件出示)

42×1168×1232×47

45×1726×1836×21

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

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

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

集体讲评。

四、课堂总结:

生生互相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书上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2、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

同学们爱看书吗?

四月是我们学校首届读书节,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买书,看看买书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

2、提出问题:

出示:

一本书23元。

问:

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买2本要多少钱?

算式怎么列?

买10本呢?

算式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