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80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7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docx

二上语文教案部编版1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

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

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

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小蝌蚪找妈妈》…………………………………………………2~3课时

2.《我是什么》………………………………………………………2~3课时

3.《植物妈妈有办法》………………………………………………2~3课时

语文园地一……………………………………………………………3~4课时

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课的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搜集有关青蛙的知识。

(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用时:

5分钟)

1.启发谈话,说说对青蛙的了解,引入课题。

2.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用时:

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用时:

20分钟)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小蝌蚪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最后小蝌蚪们在哪里找到了它们的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四、总结,拓展。

(用时:

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用时:

27分钟)

1.学习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时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学习第二部分。

(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

①小蝌蚪的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

说明了什么?

③我们从鲤鱼妈妈那里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

(2)学习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

①告别鲤鱼妈妈后,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们把谁错认成他们的妈妈?

②小蝌蚪看见乌龟后“追上去”说明了什么?

③为什么乌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知道了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

3.学习第三部分,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并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青蛙的样子以及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发生的变化。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用时:

8分钟)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

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第三课时

◆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让我们大声地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大声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

同学们,看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

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

对,长出了两条后腿。

(多媒体出示)

师:

那请同学们仔细再看看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

鲤鱼妈妈。

师:

对。

小蝌蚪游哇游哇,他们遇见了鲤鱼妈妈。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生:

想起自己的妈妈。

师:

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同学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的心情吗?

生1:

他们一定很思念自己的妈妈。

生2:

他们看到鲤鱼妈妈和她的孩子,想到自己现在还找不到妈妈,他们的心情应该会很难过。

师:

假如你现在就是没找到妈妈的小蝌蚪,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

生1:

谁是我们的妈妈呢?

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2: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师:

说得真好,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朗读为主线,串起观察、阅读、想象、说话,让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出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

学生在朗读、想象和说话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既感悟了语言,又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我会拼写词语。

liǎnɡbiānkuāndànǎlǐjiùshì

()()()()

tóudǐnɡdùpíháizitiàoshuǐ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

(2)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小蝌蚪对妈妈更了解了,他们游到了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____,披着____,露着____,鼓着____。

他们游过去,叫着:

“______,______!

课后随笔:

 

2.我是什么

教学内容

我是什么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知道我是什么,并懂得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3.了解水的作用,并了解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的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

本导学案设计以孩子普遍喜欢的谜语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我力求做到少讲多读,让学生用不同的语速、语气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知道我是什么,并懂得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制作生字词卡片,搜集水的相关资料。

(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时:

2分钟)

1.教师说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2.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导入新课。

3.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20分钟)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再读要求:

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巩固汉字,指导书写。

(用时:

15分钟)

1.随机点名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赛读、同桌赛读、班内开火车读,巩固“我会认”中的生字。

3.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4.教师范写,边读边强调。

5.指导学生书写。

四、布置作业,拓展交流。

(用时:

3分钟)

1.指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2.读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用时:

27分钟)

1.启发思考。

(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

①水是怎样变化的?

可以变成什么?

②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于水的什么知识?

(2)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3.引导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学生演一演、背一背。

三、拓展延伸。

(用时:

8分钟)

引导学生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我会给生字补充音节。

sh____y____h________āi

晒越坏猜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老百姓们没()有了家园,生活没()有了希望。

三、我会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太阳一晒,____________。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________,连成一片,在空中__________。

人们叫我“_____________”。

课后随笔: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内容

植物妈妈有办法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的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语言生动的科普作品,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知识充满儿童情趣寓于诗歌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强调读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用时:

5分钟)

1.出示植物图片,问:

你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3.引导学生质疑,并对问题进行梳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用时:

20分钟)

1.鼓励学生自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老师游戏。

(2)指名分节读诗歌。

(3)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4.用组织学生观察生字,教师示范等方式教学生书写生字。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初步感知课文。

三、朗读感悟,认知贯通。

(用时:

10分钟)

1.指名读第1小节,小组合作交流。

(1)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

(2)“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指什么?

2.指导读好疑问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四、总结,拓展。

(用时:

5分钟)

1.回顾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齐读课文。

3.问:

课文里的植物妈妈用怎样的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旅行?

二、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用时:

20分钟)

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阅读第2~4小节,了解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2.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指导。

(1)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降落伞”指蒲公英种子。

(2)播放视频了解:

蒲公英种子传播的过程,了解“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示“铠甲”的图片,理解“带刺的铠甲”。

(4)动漫演示:

豆荚在阳光下裂开。

(5)归纳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4小节。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用时:

1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办法传播种子。

2.引导学生默读第5小节,说说小朋友怎样才能了解这些知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

四、总结全文,背诵积累。

(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各种方式读课文。

3.指导学生背诵。

4.布置作业,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音节。

植物(zhízí)旅行(lǚnǚ)

观察(cáchá)粗心(cūchū)

二、数笔画,并组词。

“脚”共有()画,第八笔是(),组词为()。

“知”共有()画,第一笔是(),组词为()。

“娃”共有()画,第八笔是(),组词为()。

课后随笔:

 

语文园地一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一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三、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3.积累词汇,辨析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恰当地使用字词。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生字。

5.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6.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正确读准“鸭”和“霞”的字音。

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

7.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9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书写汉字的方法。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

6.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观察,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知识(学生)

2.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二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些什么?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

大致理解词义。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量多。

二、字词句运用

1.字词运用。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课件展示词语和图片,学生连一连,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分组演示词语,体会加点字词的不同含义。

2.词句运用。

(1)试读句子,体会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教师引导:

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的情感。

(3)学生联系生活自由选词说句子,比一比谁说的句子最好。

三、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书写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评议。

第三、四、五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由梅花图导入《梅花》这首诗。

2.诵读古诗,启发情感。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读。

(2)指名读古诗。

3.品读古诗,抒发情感。

(1)引导学生发现画和古诗的区别,理解诗句的含义,品读梅花的品格。

(2)指导学生读出梅花的坚强、勇敢。

4.巩固深化、升华情感。

(1)提问:

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后,你能不能夸一夸梅花呢?

(2)由梅花引出顽强不屈的品格。

指导学生能根据画背诵古诗。

5.课外延伸。

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心里的梅花。

二、我爱阅读

1.让学生了解绕口令的基本知识。

2.指导练习课文中的绕口令,分清“鸭”和“霞”读音的不同,读准字音。

3.全班诵读。

4.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三、快乐读书吧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

2.阅读交流,了解人物。

(1)师生交流故事人物和情节。

谁是没头脑?

文中的没头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没头脑做了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

这个不高兴为什么叫不高兴呢?

不高兴又做了哪些不高兴的事情?

(2)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你喜欢这两个主人公吗?

你从他们身上明白了什么?

3.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看封面,找作者。

(2)学生猜测想象:

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个怎样的人呢?

(3)课件出示作者画像,介绍作者和作者的其他作品。

4.角色表演,激活兴趣。

(1)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

(2)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5.回顾总结,延伸阅读。

(1)你还看过哪些有趣的童话故事?

(2)互相推荐书单。

课后随笔: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绿、处、场、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多次朗读课文,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从儿歌中获得启迪和思考。

4.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收集儿歌并从儿歌中学习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

1.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绿、处、场、了”。

2.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乐趣,在儿歌的轻松氛围下识字,从儿歌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理解儿歌内容和体会儿歌形式。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来组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单元重点,学习生字和生词,明白道理。

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的乐趣和积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场景歌》…………………………………………………………1~2课时

2.《树之歌》…………………………………………………………1~2课时

3.《拍手歌》…………………………………………………………1~2课时

4.《田家四季歌》……………………………………………………1~2课时

语文园地二……………………………………………………………2~4课时

识字

1.场景歌

教学内容

场景歌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的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这首儿歌是关于数量词归类识字,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事物用数量词的表达,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受美丽的景色,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

(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识记字形。

(学生)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新课。

(用时:

3分钟)

1.带着学生做游戏,模拟课文里的人物——一群少先队员一起出游的情景。

2.板书课题:

场景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5分钟)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三、随情景学文、识字。

(用时:

20分钟)

1.首先学习第四小节,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图片,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

(2)学习生字,采用指读、齐读的方式朗读第四小节。

2.情境延伸,学习前三小节。

(1)出示图片:

海边、乡村、公园景色,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引导生字识记方法。

(2)朗读小节,朗读竞赛:

男女读、小组读、二人合作读。

四、巩固生字,诵读全文。

(用时:

12分钟)

1.游戏“对口令”检查生字和量词搭配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

3.练习活动:

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2.树之歌

教学内容

树之歌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课的类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课介绍了各种树的名称和特点,学生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学习树的名称和不同树种的不同特点,学会区分树的种类,认识它们的特征。

本课导学案在设计时围绕课文内容,注重学生识字能力,帮助学生分辨树的种类,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法、学法

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

(教师)

2.搜集不同种类的树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第一、二课时

一、展示成果,导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成果,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树叶,提问:

你们知道这都是哪些树的叶子么?

2.板书课题:

树之歌

二、图片引导,学习生字。

(用时: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