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0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历史是缄默的回忆,建筑是有声的历史。

建筑的存在让历史有了可寻的依据。

记载辉煌与落魄的罗马广场,烧灼瑰丽与凶残的大角斗场,映射豪华与糜烂的卡拉卡沐浴场……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要追根溯源。

A.jiān zǎi zhuó sù

B.xián zāi zhú shuó

C.jiān zài zhú shuó

D.xián zài zhuó s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琐屑心无旁骛前扑后继

B.宽恕嬉闹根深蒂固因地制宜

C.睿智拮据味同嚼蜡温声细雨

D.震憾赃物不言而喻眼花缭乱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B.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于高潮时又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C.洪水到来的时候,解放军战士总是一马当先,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D.记叙文,顾名思义,是用于记叙人物或事件的一种文体。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时期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著有《饮冰室全集》。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匈牙利的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诗中既展现了替父从军的木兰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D.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B.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C.“水滴石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成功不靠瞬间的激情和一时的干劲,靠的是恒心和毅力取得的。

D.只有深化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规范网约车的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出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生命

冰心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扶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

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③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若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

看见了天!

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④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  A  。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

  B  ,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  C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云翳:

云朵),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应的填空

A.

树木的生命状态:

①破壳出土→②春天繁花满树→③_______→④秋天树叶维红,庄严灿烂→⑤_______

暗示的人生历程:

①_______→②青春朝气蓬勃→③中年创造辉煌→④_______→⑤生命终结

7.本文“喻巧而理至”,语言形象并富有内涵,说说下面这两个句子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①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②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8.本文的结构和语言具有两两相对的特点,句式整齐而又稍加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意趣。

如作者描述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终结的过程,起笔和落笔都相同。

又如文章结尾,以“江流入海”对“叶落归根”,以“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对“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等等,试研究这种表达方式,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划横线处补写相应的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春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他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9.请将选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他生长着。

(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10.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1.(小题3)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12.第④自然段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三、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者相乐。

③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未果,寻病终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7.桃花源中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18.(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19.(乙)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四、句子默写

20.古诗文名句默写。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五、诗歌鉴赏

21.阅读诗歌,根据你的理解,补全下列对话。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己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老师:

读罢这两首同题诗,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小明:

我喜欢王勃的。

长江停止了奔腾,黄叶开始了翻飞,不禁让旅人想到自己,是什么阻碍了他回乡的脚步,让他如落叶般随风漂泊呢?

整首诗,直抒思乡之情。

艾力:

我喜欢王维的《山中》。

它像一幅山水画,虽然也是写

(1)_____(填季节),

(2)_____(填景物)和翠柏等,五色斑斓,一改悲伤之调,抒发了诗人(3)________(填情感)。

小未:

我和小明观点一致。

木心说王勃的末句也得好,“字很轻,景大”。

“山山黄叶飞”,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就是整个天地。

天地之间,都是黄叶萧萧,有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

艾力:

王维的末句也好得很呀。

“空翠湿人衣”,山中本无雨,只有松柏浓郁的苍翠之色,给人带来湿衣之感,与(4)___________(填四字词语)是同样的用法。

六、语言表达

22.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语段的含义,续写两句话,使其构成一个排比句。

要求语意连贯,风格谐调。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

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出生的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七、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再到连续3年业务量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快速发展。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讲话中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3.6倍和2.7倍。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__________________(见下页图)。

在送达速度方面,2017年“双十一”又一次创造了神奇力量和世界奇迹:

面对一天之内涌现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基本配送完成。

订单数已接近2006年中国全年的包裹量,但仅用16个小时,全国就有340个地级市消费者收到当天购买的商品;1亿个订单的送达时间也已经从9天减少到2.8天。

2007-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和增速统计图

(材料二)

过去在大家印象中,快递业属于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快递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

以某快递公司为例:

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

争分夺秒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

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

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一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相当于52个人工一小时的处理量。

2016年,该公司的年研发投入就达5.6亿,相对于2015年增长16.32%,占营业收入比例0.98%,相对于净利润26.43亿元,比例高达21.2%。

而另一公司的物流部门,自2017年开始,已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在无人配送全流程打造上不断创新突破。

该公司无人机已在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

(材料三)

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据有关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消耗包装箱192亿个、编织袋58亿个、塑料袋150亿个、胶带300亿米。

如果粗略按每件快件使用0.1公斤的包装材料计算,中国每年会产生40亿公斤以上的快递包装垃圾。

造成上述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绿色包装物成本过高,一些生态可降解包装价格是普通包装的4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主动选择成本高昂的可降解包装物。

二是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物难降解、难处理,快递包装物中包括大量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聚氯乙烯类产品,如使用填埋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如采用焚烧工艺,则有产生高危污染物的风险。

三是废弃包装回收情况不乐观,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

23.利用(材料一)的图表信息,将第一段中的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24.中国快递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称:

“快递送出了‘中国速度’。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速度”的理解。

25.下列做法不符合快递业长远发展的两项是

A.多缠几条透明胶带,提高包装质量。

B.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费用在收入中的比重。

C.招收更多的快递员,提高快递送达效率。

D.提高废弃包装的回收率。

26.语言运用。

(1)根据下面情景,按要求作答。

某旅游景点有这样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广告想要告诉游客的是什么?

它拟得好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2)名著阅读。

a.《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        的代表作。

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同学们阅读该书后定会收获颇丰!

b.请你从下列选项中找出错误的一项()

A.《城南旧事》是一部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散文。

B.《城南旧事》记载了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小胡同里的故事,全书充满着淡淡的忧伤。

C.英子在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D.《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是个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充满爱心的人,他对英子的教育深沉而智慧。

八、作文

27.   前进路上,会碰到风雨,会有偷懒懈怠的时候,这时候也会有一种力量支撑着你,激励你一直往前……

请以《_______催我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综合性学习

1、

2、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