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93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docx

广西省贵港市学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

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2.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

3.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

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C.t2℃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b物质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提取b物质

4.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B.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

C.金属铝和金都耐腐蚀,是因为金属铝和金化学性质不活泼

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和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浓硫酸都易挥发

B.CH4、CO都能作燃料

C.CaO、NaOH溶液都能做干燥剂

D.CO2、CO都是有毒气体

6.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

A.20%

B.30%

C.60%

D.70%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盐:

纯碱、小苏打、硫酸铝B.合金:

生铁、青铜、硬铝

C.混合物:

矿泉水、石油、空气D.非金属元素:

汞(Hg)、氟(F)、硅(Si)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9.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3:

4

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1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NaOHB.CuC.CO2D.K2CO3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量筒读数

C.

稀释浓硫酸D.

点燃酒精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回答下列与溶解度有关的问题。

(1)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时会出现浑浊现象,该浑浊物是________。

(2)除去CO中混入的CO2,常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这是因为常温下Ca(OH)2的溶解度比NaOH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控制实验条件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判断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如图,该实验中的碱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

ANaOHBMg(OH)2CCa(OH)2

14.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结构示意图中,x=______,y=______.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填序号).A、B、C、D中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填序号).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填“a”、“b”或“无法确定”)在t2℃时,将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克.

16.一定质量的丙烷(C3H8)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丙烷完全反应后,生成物CO、CO2、H2O的总质量为20.8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参加反应的丙烷的质量为_____g: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用装置A制备一瓶氧气,其制备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氧气可用C装置收集,还可以用____装置收集(填写装置编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

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

3H2+Fe2O3 高温2Fe + 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

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

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可重复使用)。

实验时,丁盛装试剂③,则乙盛装的是试剂_______。

实验时,应_______(填字母)

A先打开活塞K,再用管式炉加热B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写出丙装置内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结束时,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实验测得甲、乙装置共增重4.4克,丁装置增重3.6克,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

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回答:

(1)乳酸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应从零开始,错误;

B、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氧化钙,应从零开始,错误;C、高温煅烧碳酸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碳酸钙的质量减少,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固体总质量减少,但杂质不变,所以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当碳酸钙完全分解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正确;

D、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100×100%=48%,反应后,反应后,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56×100%≈28.6%,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该循环体系中氢气和氧气生成水,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选项正确;

B、该循环体系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化学能又变成电能,选项正确;

C、该循环体系中氢气和氧气生成水是化合反应,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D、该循环体系中氢气和氧气生成水,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选项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只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A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沙子不能;故选项错误;

C、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错误;

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质量偏小,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错误;

B、CH4、CO都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正确;

C、NaOH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错误;

D、二氧化碳不是有毒的气体,错误;

故选:

B。

6.B

【解析】

【详解】

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实质上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所以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那么,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则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故选B。

7.D

【解析】

A、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小苏打、硫酸铝都属于盐,正确;B、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物质。

生铁、青铜、硬铝都是合金,正确;

C、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

矿泉水、石油、空气都是混合物,正确;D、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错误。

故选D。

点睛:

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其余为非金属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8.A

【解析】

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正确;B.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天然气不可再生,故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C.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燃烧时主要生成物有二氧化碳、水,错误;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天然气,错误。

故选A。

9.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分析该方程式进行解答。

【详解】

A、反应前后N、H、O原子种类不变,N2O4、N2H4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主,变成了N2、H2O,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有氮气生成,氮元素的单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来看,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3:

4,不符合题意;

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N2O4和H2O二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这种反应微观示意图的题目,解决方法是先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序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0.D

【解析】

【详解】

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B、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在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应检查可燃性气体的纯度

11.C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NaOH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Cu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K2CO3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K2CO3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图中操作正确;D、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氢氧化钙小CaCl1+1NaOH=Ca(OH)1↓+1NaCl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热后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由澄清变浑浊,故填:

氢氧化钙;

(1)Ca(OH)1是一种微溶物质,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较少,不能吸收大量的CO1.所以要除去CO中混有较多的CO1,通常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1溶液。

故填:

小;

(3)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也会形成的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会有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CaCl1+1NaOH=Ca(OH)1↓+1NaCl;故填:

CaCl1+1NaOH=Ca(OH)1↓+1NaCl;

(4)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碱能反应,该实验选取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碱,现象更明显,故填:

BC。

14.68CABC

【解析】

【详解】

(1)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所以:

x=6,y=8

(2)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只有一层,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C

(3)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故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ABC

15.t1蒸发溶剂b>a>c无法确定100

【解析】

【详解】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蒸发溶剂;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则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a、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多少;

(4)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150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质a,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因此有:

50g=(150g+x)×20%,解得x=100g;

故答案为:

(1)t1;

(2)蒸发溶剂;(3)b>a>c;无法确定;(4)100。

【点睛】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及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情况等知识,并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才能正确解答。

16.6.6

【解析】

【详解】

生成的水的质量为10.8g,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

)=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2g,则丙烷的质量为1.2g÷(

)=6.6g;

丙烷完全反应后,生成物CO、CO2、H2O,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铁架台锥形瓶

D连续均匀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解析】

【详解】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未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此装置常用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故填:

D;连续均匀;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故填: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18.③B

收集残余的气体52%

【解析】

【分析】

甲装置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乙装置是浓硫酸,干燥一氧化碳和氢气,丁装置是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

【详解】

(1)实验时,丁盛装试剂③,则乙盛装的是试剂浓硫酸,干燥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选③。

(2)实验时,应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通入氮气或其他性质稳定的保护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再进行实验,故选B。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丙装置内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时,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收集残余的气体。

(5)实验测得甲、乙装置共增重4.4克,丁装置增重3.6克,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

,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有机906:

1:

872g

【解析】

【详解】

(1)乳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

(3)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6):

(16×3)=6:

1:

8。

(4)180g乳酸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葡萄糖(C6H12O6)因含有甜味而受到广大甜食爱好者的青睐。

若测得一杯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则这杯葡萄糖水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是(  )

A.10%B.15%C.20%D.25%

2.氨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

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3.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冰块

B.洗洁精

C.面粉

D.蔗糖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B.

液体的加热

C.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D.

用滴管取液体

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A.地壳中几种元素含量的比较:

O>Si>AlB.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C.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D.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

分子、原子、元素

6.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7.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其中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中含有一定量的铅B.铅原子中有82个中子

C.铅的元素符号为PdD.铅是金属元素

8.在

反应中,体现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A.CB.CuO

C.CuD.CO2

9.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

A

氯化钾和氯酸钾

加热

B

硫酸铜和碳酸钙

观察颜色

C

碳粉和氧化铜

氧气流中加热

D

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加水

A.AB.BC.CD.D

10.今年两会最大热点莫过于“救命药进医保”,医保话题随即登上热搜榜。

喜树碱是一种植物抗癌药物,用于肠胃道和头颈部癌等有较好的疗效。

其化学式为C20H16N2O4,下列关于喜树碱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四个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相同

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该物质是由2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11.“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B.N2C.O2D.H2

12.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

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

A.+2B.0C.-2D.-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______性。

②加入______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______(填标号)将水垢除去。

A食盐水B食醋C料酒D酱油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下列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_(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14.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

碘元素的符号为I,下图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x=________。

碘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位于第_____周期。

下图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5.有三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其中为灰白色粉末的是________;在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原物质是________;小明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