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99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docx

第四届东芝杯教案化学

美丽的氨气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8级本科生****

【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①4.4硫酸、硝酸和氨【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授课教师】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材分析】本节课时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制备和性质展开教学,明确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初步掌握了某些基本实验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选择合理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

结合游戏的趣味性、互动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氨气制备和性质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氨气与水的反应,以及在水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氨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氨气制备和性质检验的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初步掌握对多个实验的整合策略,比较全面理解氨气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氨气与水、硫酸铜、硝酸银等物质反应的过程,体验化学变化之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检验的实验改进

【教学难点、关键】氨气制备的原料选择以及性质检验的装置改进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设计

设计意图:

提供情景,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为后面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铺垫。

设计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

引入人机对话,创新教学评价。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装置

设计意图:

整合多个实验,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设计意图:

通过视觉直观感受体验化学变化之美。

进行实验操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总结实验结论

和氨气的性质

 

设计意图:

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激发持续学习的动机

明确应用价值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氨气的性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关于氨的制备方法,我们知道在工业上,合成氨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的,实验室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条件,所以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通常是:

【提问】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可以制备氨气吗?

【追问1】如果不用加热,我们用哪一种呢?

【追问2】可不可以增设装置,使得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的同时,检验氨气的性质呢?

桌上有仪器和药品,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实验药品,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装置,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安装。

 

找到氨气的制法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两种方案。

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兴趣,复习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二)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教师给出实验药品和仪器:

浓氨水、CaO、CuSO4溶液溶液、酚酞指示剂、H2O

仪器:

烧杯、圆底烧瓶、注射器、锥形瓶、支管、止水夹、乳胶管

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制取、检验氨气。

通过讨论,可能得到多种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快速、无污染、能系统化的体现氨气的性质、并且还要美观?

 

针对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引导学生发散思考,提供自主学习的监控策略。

分组讨论,选择适当原理和相应试剂,设计实验

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设计实验

 

(四)

验证猜想

 

通过讨论,选择最优方案:

1.用25mL注射器吸取10至15mL浓氨水,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锥形瓶上的乳胶塞里。

2.关闭止水夹K4和K5,打开止水夹K1、K2和K3。

随后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注射器中的浓氨水不断滴到生石灰上.

3.当蓝色沉淀消失,并变成深蓝色溶液时立即打开止水夹K4,关闭止水夹K3。

当烧杯B中的水发生倒吸并刚要出现红色喷泉时立即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5。

此时可以观察到烧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并充满整个烧瓶。

4.拨出注射浓氨水的注射器,用另一支洁净的25mL注射器吸取浓盐酸4mL左右。

再将注射器插入锥形瓶口的乳胶塞内,然后缓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5.实验完毕后,关闭止水夹K5,打开止水夹K2和K1,使烧瓶中的溶液进入锥形瓶,以消除锥形瓶中剩余的氨气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

分析

讲解

 

提出实验整合方案,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总结氨气的主要性质。

 

产生氨气(CaO+NH3·H2O=Ca(OH)2+NH3↑)。

烧杯A中开始出现气泡,然后蓝色的CuSO4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观察到注射器的针头附近产生白烟。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能够把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巩固对氨气性质的理解。

(五)

得出结论

从实验当中可以得出:

氨气易溶于水;

氨水===(可逆)氨气+水===(可逆)铵根+氢氧根

铜离子+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铜沉淀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氨气的主要性质。

分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交流讨论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刚才的实验有哪些好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评价一个好的化学实验?

一个好的化学实验要具备以下几点:

1.科学性。

实验原理,操作程序方法须正确。

2.安全性。

药品操作应注意安全,环保。

3.可行性。

满足中学生现有的实验仪器。

4.简约性。

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等。

带领学生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化学态度。

(七)

布置课外探究

这节课,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制备并检验了氨气的性质,化学必将服务于生活,那我们如何利用好氨气呢?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再讨论。

提供课外自主学习的策略

小组协作,课外探究。

【板书设计】

附:

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教学创新:

⑴药品用量少操作简单氨气的产生更方便,喷泉实验效果更好,从而彻底消除老师课前收集好氨气,同时又担心氨气易扩散,上课演示实验效果受影响,甚至实验失败的担忧和顾虑。

(2)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使氨的产生和喷泉实验绿色一体化,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

(3)该实验方法操作简便、时间短、成功率高,是一种无污染、经济易行的绿学实验。

(4)以CaO既做反应物又做干燥剂的条件下,可以大大加快氨气生成的速率。

2.教法创新:

(1)通过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2)……

3.教学目标创新:

通过实验整合和装置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向学生展示了普通人难以领会的化学变化之美,即:

化学的魅力在于,

她能展示绚丽多彩的世界!

 

起名网iMi8vS3lIdz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