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00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docx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

第一章建筑防雷系统

1.1过电压

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线路的绝缘以及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绝缘所受的电压为其相应的额定电压,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发生电压升高现象,以致引起电气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

我们把对绝缘有危险的电压升高统称为过电压,系统的过电压有两类:

内部过电压、外部(大气)过电压。

1.1.1系统内部过电压

由断路器操作过程和接地短路等故障引起的过电压,其实质就是由系统中两种运行方式之间的过渡过程引起的,内部过电压的数值一般在2.5~4.0倍的系统最大运行电压。

系统内部过电压主要有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1.操作过电压

(1)弧光接地过电压: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的相电压升高,则流过故障点的接地电流也随着增加,许多暂时性的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往往能自行熄灭,在接地电流不大的系统中,不会产生稳定的电弧,这种间歇性的电弧引起系统运行方式瞬息变化,导致多次重复性电磁振荡,在无故障相和故障相上产生严重的弧光过电压。

(2)空载线路或电容性负载的拉闸过电压:

切断空载线路或并联电容器组时,可能引起电感—电容回路振荡过程,引起过电压,产生电弧重燃,引起电气设备的多次绝缘闪络或击穿事故。

(3)电感性负载的拉闸过电压:

当切除电感性负载时,由于断路器强制熄弧,随着电感电流的遮断,电感中的磁能将转为静电能,出现过电压。

(4)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

系统在合闸初瞬间的暂态过程中,电源电压通过系统的电感和电容,在回路中会发生谐振,因起过电压。

(5)切除空载变压器引起过电压:

切除空载变压器以及切除电动机、电抗器时,开关中的电感电流突然被切断,电感中储存的电能将在被切除的电器和开关上引起过电压。

2.谐振过电压由系统内部的电容、电感构成谐振单元,造成过电压。

(1)线性谐振过电压:

线性谐振电路中的参数是常数,不随电压或电流而变化,引起线性谐振的主要有不带铁心的电感元件(如线路中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励磁特性接近线性时的带铁心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其铁心中带有空气隙)、系统中的电容元件形成的谐振回路。

在正弦电源的作用下,当电源的频率和系统的自振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可能产生线性谐振过电压。

(2)铁磁谐振(非线性)过电压:

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消弧线圈等铁心电感的磁路饱和作用引起持续性的较高幅值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3)参数谐振过电压:

由于系统中某些参数变化引起的过电压。

3.系统短时过电压系统常见的工频过电压有:

(1)空载长线路分布电容引起的电压升高;

(2)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正常相上的工频电压升高;

(3)系统甩负荷引起的发电机加速而产生电压升高。

防止系统内部出现过电压除在系统内部采取必要的解决办法以外,可以增加避雷器保护装置,防止系统出现过高的电压。

1.1.2感应过电压

1.静电感应当线路或设备附近发生雷云放电时,虽然雷电流没有直接击中线路或设备,但在导线上会感应出大量的和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当雷云对大地上其他目标放电后,雷云中所带电荷迅速消失,导线上的感应电荷就会失去雷云电荷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荷,并以光速向导线两端急速涌去,从而出现过电压,称为静电感应过电压。

一般由雷电引起局部地区感应过电压,在架空线路可达300~400kV,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在通讯线路上可达40~60kV。

由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破坏作用,使建筑物内部金属构架与接地不良的金属器件之间容易发生火花,引起火灾。

2.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有极大的峰值和陡度,在它周围有强大的变化电磁场,处在此电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极大的电动势,使有气隙的导体之间放电,产生火花,一起火灾。

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感应雷(又叫二次雷)。

解决的办法是将建筑物的金属屋顶、建筑物内的大型金属物品等,做良好的接地处理,使感应电荷能迅速流向大地,防止在缺口处形成高电压和放电火花。

1.1.3直击雷过电压

带电的雷云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称作直击雷。

当雷云通过线路或电气设备放电时,放电瞬间线路或电气设备将流过数十万安的巨大雷电流,此电流以光速向线路两端涌去,大量电荷将使线路发生很高的过电压,势必将绝缘薄弱处击穿而将雷电流导入大地,这种过电压为直击雷过电压。

直击雷电流(在短时间内以脉冲的形式通过)的峰值有几十千安,甚至上百千安。

雷电流的峰值时间(从雷电流上升到1/2峰值开始,到下降到1/2峰值为止的时间间隔)通常有几微秒到几十微秒。

当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的物体时会发热,引起火灾。

同时在空气中会引起雷电冲击波和次声波,对人和牲畜带来危害。

此外,雷电流还有电动力的破坏作用,使物体变形、折断。

防止直击雷的措施主要采取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受下来,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迅速而安全送到大地,保证建筑物、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1.1.4雷电波的侵入

雷电波的侵入主要是指直击雷或感应雷从输电线路、通讯光缆、无线天线等金属的引入线引入建筑物内,发生闪击和雷击事故。

此外,由于直击雷在建筑物或建筑物附近入地,通过接地网入地时,接地网上会有数十千伏到数百千伏的高电位,这些高电位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零线、保护接地线或通讯系统的地线,以波的形式传入室内,沿着导线的传播方向扩大范围。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主要措施是在输电线路等能够引起雷电波侵入的设备,在进入建筑物前装设避雷器保护装置,它可以将雷电高电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高电压冲击击穿。

1.2建筑物的防雷分级

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级。

1.2.1一级防雷建筑物

1.分级原则

(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保护措施

(1)防直击雷的措施

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的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

2)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3)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4)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2)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以内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应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3)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架空线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

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4)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

1)从30m起每隔部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3)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1.2.2二级防雷建筑物

1.分级原则

(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省部级的会堂、办公建筑、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3)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2.保护措施

(1)防直击雷的措施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5m×15m。

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0m。

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防直击雷接地可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4)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

(2)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金属物就近接到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

2)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相同。

(3)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

架空线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当不连接时,架空管道应接地,距离建筑物25m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4)当建筑物高于45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

1)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3)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1.2.3三级防雷建筑物

1.分级原则

(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或超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3)高度超过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日)其高度可超过20m以上。

(4)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建筑物。

2.保护措施

(1)防直击雷的措施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

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公共建筑物不大于10,其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2)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4)当建筑物高于60m时,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1.3防雷装置

1.3.1接闪器

接闪器是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1.接闪器的选用参见表1-1。

表1-1接闪器的规格

种类

安装部位

材料规格

备注

 

避雷针

 

屋面

 

烟囱、水塔

针长1m以下:

圆钢直径12mm

钢管直径20mm

针长1~2m:

圆钢直径16mm

钢管直径25mm

圆钢直径20mm

钢管直径40mm

1.避雷针的保护角:

平原地区:

45

山区:

37

避雷带

避雷网

屋面

圆钢直径8mm

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

避雷环

烟囱、水塔顶部

圆钢直径12mm

扁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

避雷线

架空线路的杆、塔

镀锌钢绞线截面不小于35mm2

跨度过大使,应机械强度验算。

2.避雷针避雷针主要是对雷电场产生一附加电场(由于雷云对避雷针产生静电感应引起),使雷电场畸变,从而将雷云放电的通路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经引下线到接地装置,使被保护物免受直接雷击。

在一定高度的避雷针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物体基本上不致遭受雷击,故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可以用滚球法求得,其形状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表1-2是不同防雷等级的接闪器的规格。

表1-2不同防雷等级的接闪器规格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滚球半径hr(m)

避雷网尺寸(m)

一级

30

10×10

二级

45

15×15

三级

60

20×20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避雷针高度hhr时,距离地面hr处作一平行地面的平行线,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则从此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

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按下式求得:

rx=h(2hr-h)-hx(2hr-hx)

式中rx──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hr──滚球半径(m),按表1-2取;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2)当h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的针尖作为圆心。

其余作法与

(1)相同。

避雷针主要用于保护建筑物、露天配电装置、输配电线路,防止直击雷产生过电压。

此外避雷针还有双支、多支的设置,其保护范围的计算在此不做详细的论述,读者可参阅其他有关的专业书籍。

3.避雷线又叫架空地线,悬挂在高空的接地导线。

沿每根支柱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它的作用与避雷针一样。

表1-3是架空避雷线的弧垂程度。

表1-3架空避雷线的弧垂程度

等高支柱之间的距离(m)

弧垂程度(m)

120以下

2

120~150

3

当单根避雷线的高度h2hr时,是无保护范围的,故不应采用。

当避雷线高度h2hr时,距离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以避雷线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两弧线相交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则从此该两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

当避雷线的高度hrh2hr时,保护范围的最高点的高度h0按下式计算:

h0=2hr-h

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半径)bx,按下式求得:

bx=h(2hr-h)-hx(2hr-hx)

式中h──避雷线的高度(m);

hr──滚球半径(m),按表1-2取;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避雷线主要用于保护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等免受直击雷过电压。

4.避雷带避雷带是指在平顶房子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坡屋顶的屋脊、屋檐上装上金属带作为接闪器,并把它与大地良好连接,即可得到好的避雷效果。

5.避雷网避雷网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进行雷电保护。

1.3.2引下线

1.引下线的要求引下线是指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1)引下线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可作暗敷,但截面应加大一级。

(2)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金属烟囱、烟囱的金属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3)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接出一根12mm或40mm×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墙外皮的距离不宜小于1m,并符合下列要求:

1)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2)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4)当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具有贯通性连接(绑扎或焊接),并满足(3)的要求时,竖向钢筋可作为引下线,横向钢筋若与引下线有可靠的连接(绑扎或焊接)时,可作均压环。

2.引下线的规格引下线的选用,参见表1-4。

表1-4引下线的规格

种类

安装部位

材料规格

备注

人工引下线

建筑物的金属构件、金属烟囱、金属爬梯

外墙

(经最短路径接地)

烟囱、水塔

圆钢直径8mm

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

圆钢直径12mm

扁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

1.多根引下线时,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在各引下线上距地0.3m~1.8m之间设置断接卡。

2.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上约1.7m至地下0.3m的一段接地线暗敷或加镀锌角钢、改性塑料关或橡胶管保护。

1.3.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要求:

(1)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一般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2)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烟道等)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3)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体局部包以绝缘物(如50~80mm厚的沥青层)。

3)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m。

(4)当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以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

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被用于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

(5)沿建筑物外面四周敷设成闭合环状的水平接地体,可埋设在建筑物散水及灰土基础以外的基础槽边。

1.4过电压保护设备

1.4.1避雷器

避雷器主要由放电间隙、可变电阻及电磁吹弧元件组成。

当雷电流过来时,避雷器在导线与大地之间提供一低阻抗的导电通路,让雷电流导入大地,以减少过电压。

此低阻抗在雷击发生前不应存在,在电压恢复正常时也应阻断电流,因此利用一封闭的空隙或一串的空隙以阻止在正常运行电压情况下放电,而在某一高电压出现时放电。

表1-5是常用的避雷器的型号。

表1-5避雷器的型号

避雷器种类

基本元件

用途

设计序号

额定电压

适用环境

F-阀型

G-管型

C-磁吹式

Y-金属氧化物

D-旋转电动用

S-变配电所用

Z-电站用

X-线路用

N-内部充氮

G-高原地区用

T-干湿地带

TH-湿热带

DT-多雷干湿热带

1.阀型避雷器

(1)结构:

(2)工作原理:

常用的阀型避雷器有碳化硅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两类。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氧化硅压敏电阻制成的避雷器。

每一块压敏电阻从制成起就有开关电压(压敏电压),当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低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呈现高电阻值状态;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高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被击穿,呈现低电阻值。

当电力线路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路上的雷电压被遏制在安全范围内。

当雷电流消失后,压敏电路恢复成高阻状态,电力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3)技术参数

1)开关电压(压敏电压):

当温度为20℃时,在压敏电阻器上有1mA直流流过,此时压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叫该压敏器的开关电压(压敏电压)。

交流电源系统中避雷器压敏元件的开关电压的计算如下:

UNH×2

UN──────×1.2

0.7

式中UN──避雷器的开关电压值(V);

UNH──电源额定电压有效值(V)。

在直流电源系统中不存在有效值和峰值的问题,在计算时去掉公式中的2即可。

2)残压:

残压是指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避雷器两端最高瞬时电压。

它与所通过雷电波峰值电流和波形有关。

当雷电波通过避雷器后雷电压的峰值被大大削减,削减后的峰值电压就是残压。

根据我国GB11032—89规定,对于220V电压和10kV等级的阀片,必须采用8/20s的仿雷电波冲击,冲击电流的峰值为1.5kA时,残压不大于1.3kV为合格。

残压比是残压与压敏电压之比。

我国规范规定10kA通流容量的氧化锌避雷阀片,满通流容量时用8/20s访雷电波冲击,残压比应3。

3)通流容量:

通流容量是指避雷器允许通过雷电波最大峰值电流量。

4)漏电流:

避雷器接到规定等级的电网上会有微安数量级的电流通过,此电流为漏电流。

漏电流通过高电阻值的氧化锌阀片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要求漏电流必须稳定,不允许工作一段时间后漏电流自动升高。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宁愿要初始漏电流稍大一些的阀片,也不要漏电流会自动爬升的阀片。

5)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避雷器两端加上的电压等于开关电压时,由于阀片内的齐纳效应和雪崩效应需要延迟一段时间后,阀片才能完全导通,这段延长的时间叫做响应时间或时间响应。

氧化锌的响应时间50ns(10-9s)。

同一电压等级的避雷器,用相同形状的仿雷电波冲击,在冲击电流峰值相同的情况下,响应时间越短的避雷器的残压越低,也就是说避雷效果越好。

表1-6、表1-7、表1-8是不同类型避雷器的电气特性。

表1-6FS系列普通阀型避雷器(低压、配电和电缆头用)电气特性

型号

额定电压(kV)

灭弧电压(kV)

工频放电电压(kV)

冲击放电电压(预放电时间1.5~30s)不大于(kV)

残压(波形10/20s)不大于(kV)

直流电压下电导电流

3kA

5kA

实验电压(kV)

A

FS-0.22

FS-0.38

FS-0.5

FS-2

FS-3

FS-6

FS-10

0.22

0.38

0.5

2

3

6

10

0.25

0.50

0.5

2.5

3.8

7.6

12.7

0.6~1.0

1.1~1.6

1.15~1.65

5~7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