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25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精品.docx

最新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精品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

第一篇化学实验

一、常见的仪器及用法:

A试管: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用做少量溶剂的反应容器,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

B试管夹:

试管夹由试管底部往上套,距试管口1/3位置,防止烧损或被腐蚀。

C玻璃棒:

过滤、蒸发、溶解、稀释实验时起引流或搅拌作用。

D酒精灯:

用漏斗添加酒精,不得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一个必须,两个绝对禁止;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火;打翻用湿抹布扑灭。

E烧杯:

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加热时垫石棉网,加热液体不超过其容积1/3。

F量筒:

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或配制溶液,更不能加热。

G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滴加时要垂直悬空,不能接触杯壁,用完后不能倒置,平放,立即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专用。

H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液体,用坩埚来取用,不用手拿。

I托盘天平:

易潮解或腐蚀性强物质要放在玻璃器皿或小烧杯中称量。

左物右码,游码平衡。

J试管刷:

使用时不宜用前面长毛脱落的,不能用力过猛。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A药品的保存:

固体存于广口瓶中,液体多存于细口瓶中;强碱用橡胶塞,强酸溶液用玻璃塞;白磷易燃,有剧毒,存于水中,用小刀切割,镊子夹取,取后擦干净。

B药品的取用:

不摸,不尝,不直接闻;按用量取,否则取最少量;不放回原瓶。

固体药品,粉末,钥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试管倾斜,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或用滴管滴加。

C称量或量取物质称量:

托盘天平:

“先调零,左物右码要分清,玻璃器皿称量纸,镊子加码手不行。

”放反时:

m物=m砝码-m游;液体量取:

量筒,平放、平视,接近将至刻度时用滴管。

注意:

仰视读数小于真实值,俯视读数大于真实值。

D物质的加热:

加热前要擦干净玻璃容器外壁的水珠;使用外焰加热;烧杯、烧瓶加热时下面要垫石棉网;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固体加热时要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

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不能对准他人或自己。

E过滤:

将液体和固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F蒸馏原理:

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变为蒸汽,又将蒸汽冷却为液体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G仪器的洗涤:

油脂用热碱溶液或洗衣粉来洗,不溶性碱性物质或碳酸盐用盐酸来溶解。

水膜均匀、不成股下流或不形成水滴为干净的标准。

三、教材重要实验介绍:

A分子运动实验:

品红的扩散、氨分子的扩散。

(化上P50.)

 

B粗盐的提纯主要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转移,5计算产率;每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1搅拌、2引流、3搅拌散热使受热均匀、4转移。

C溶液的配制:

计算、称量、溶解、装入试剂瓶。

C、电解水实验①现象:

a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都有无色气体产生b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

2;②结论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①现象:

a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b打开止水夹后大约有1/5体积的水进入集气瓶②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E、质量守恒定律①现象:

反应之前调节天平平衡,点燃白磷进行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②结论: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总质量

F、燃烧所需条件的探究①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先冒烟,后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结论:

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a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G、CO还原CuO实验:

①现象: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结论:

CO具有还原性③注意事项口诀:

实验开始先通氢,排尽空气再点灯,由黑变红就撤灯,

试管冷却才停氢。

先点后通会爆炸,先停后撤会氧化。

D常见物质的鉴别

1常见离子的鉴别方法;

2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白色固体P2O5、MgO、CaCO3、CaO、Ca(OH)2;

黑色粉末:

C粉、CuO、MnO2、Fe粉;红色固体:

Cu、HgO;

红棕色固体:

红磷、Fe2O3;红褐色沉淀:

Fe(OH)3;

蓝色沉淀:

Cu(OH)2;蓝色晶体:

CuSO4·5H2O;

有色溶液:

Cu2+蓝色、Fe3+红褐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

四、中学教材涉及的气体的制法和检验:

(重要实验)

A.气体的制备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制备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制取装置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气密性③装药品④固定、加热、收集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熄灭酒精灯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气密性③装药品(先加锌粒后加酸)④验纯⑤收集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气密性③装药品⑤收集

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B.常见气体的检验H2、O2、CO、CO2、CH4。

(BCD笔记:

列表比较)

气体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木条复燃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CO2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浑浊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然后把烧杯翻转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C、CO、H2还原CuO实验比较

比较项目

H2还原CuO

C还原CuO

CO还原CuO

还原CuO实验装置

反应化学方程式

H2+CuOCu+H2

C+2CuO2Cu+CO2↑

CO+CuOCu+CO2

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关口有小水珠生成

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有光亮红色物质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气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上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反应需要高温。

实验之前先验纯,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200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第二篇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A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即核内质子数不同。

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某种元素或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3点性质)

C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微观概念,同时讲个数和种类,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也可以先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其性质与分子相似。

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化上P79.)

D离子:

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叫做离子。

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

E原子结构:

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核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核,中子不带电,电子不带电。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部都含有中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画法、性质比较。

F电子层的排布规律:

原子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

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最外电子层最多可容纳8个。

二、物质的分类和命名

A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宏观上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是由同种粒子构成的,有固定不变的组成,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微观上是由不同种粒子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没有固定的性质,各成分保持原来的性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B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并不一定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之分。

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凡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D酸: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性质:

①使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③与某些活泼金属的反应;④与碱发生中和反应;⑤酸与盐的反应。

E碱: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的性质:

①使指示剂变色,使石蕊变蓝色,使酚酞变红色;②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③碱与酸的中和反应;④碱与盐的反应(二者均可溶)。

F盐:

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的性质:

①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另一金属和新盐;②盐与酸的反应;③盐与碱的反应;④盐与盐的反应(二者均可溶)。

G: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他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有机高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叫做聚合物。

连接形式:

链状和网状。

H合金:

一种金属和另一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低于合金中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硬度、强度比金属中各组成的要大,抗腐蚀性好。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大小变化了;化学变化中生成了新的分子,宏观上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水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C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金属活动性、脱水性、腐蚀性。

D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2分解反应:

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4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一定不改变)

E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爆炸: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不同的是反应的剧烈程度。

F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的厂房、仓库与周围的建筑有一定的防火距离,仓库做到人走电断,以防自燃和爆炸。

搬运易燃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撞击。

充满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场所经常通风严禁点明火,开关用电器或接打手机。

常见消防安全标志的区别认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

四、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A化学式及含义: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含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一个分子所含各种原子的个数。

如CO2的意义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②表示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④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化学方程式及意义: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含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以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的粒子个数关系③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C+O2CO2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123244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书写注意事项:

尊重事实和化学反应规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标注符号。

C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单位为一,符号为1,一般不写;相对分子质量(式量)是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D化合价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的化合价为0,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也有化合价。

口诀(见笔记)。

E元素周期表的概念7横行18纵行,7周期16族,序数与核电核数在数值上相同。

意义。

F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实质是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种类未变,原子数目也未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G催化剂:

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

具有高效性、选择性的特点。

三、溶液

A溶液①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均一:

是指到处浓度一样,性质一样,结构一样;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溶质、溶剂不分层。

②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B溶质和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常见的溶剂是水。

C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某物质的质量。

2气体溶解度:

在101Kpa一定温度时,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溶解度的大小不仅跟溶剂、溶质的性质有关系,还跟外界条件有关,一般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溶解度曲线的制法和意义(化下P37.)重要

E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①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温

①加溶剂②升温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溶液的浓度无关。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100g溶剂

溶液的质量

W=—————×100﹪;W=——————×100﹪(饱和溶液)

G结晶:

如果把固体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能以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析出,这一过程称为结晶。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用蒸发溶剂的办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得到晶体。

H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乳化现象是将大的油滴等分散成小液滴能随水流走的现象。

第三篇元素及化合物

一、空气、氧

A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拉瓦锡得出了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大气污染:

主要是SO2、NO2、CO2等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N和C的氧化物(笔记:

危害和防治举措)。

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

C氧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工业制法;4贮存方法;5用途。

空气压缩降温--液态空气--蒸发氮气(-196℃)先挥发,氧气的沸点为-183℃。

D氮气及氮的氧化物①氮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②NO2红棕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极易溶于水形成硝酸与亚硝酸。

氧化性很强。

3NH3比空气轻,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用于合成氨工业。

ESO2易溶于水,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用做漂白剂。

F白磷和红磷:

白磷是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红磷是红棕色粉末状固体,无毒,不溶于水。

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他们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二、水、氢气

A水的性质及组成:

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每个H2O分子由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的。

B水资源的污染及保护:

地表3/4是水,淡水资源很缺乏,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工业治理“三废”,农业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中减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检测力度,依法治污。

C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性质:

①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52℃时变为无色液体,-259℃时变为雪状固体、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②化学性质:

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两种化学性质。

2制法:

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3用途:

充气球、冶炼金属、合成氨和酸、氢能源。

三、碳和碳的氧化物

A金刚石: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固体,硬度最大,熔点、沸点高,不导电,性质比较稳定。

常用来作钻头,切割东西,做装饰品。

B石墨:

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的不透明度的细鳞片状的固体,硬度低,有润滑性,能导电。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于制造铅笔芯、电极、坩埚、润滑剂等。

C无定形碳:

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木炭、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用于做吸附剂,焦炭用于炼钢,炭黑用于做橡胶轮胎的添加剂,以增强其耐磨性。

DC60:

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可用于超导体的研究。

E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稳定性②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

FCO2的性质及用途:

干冰是CO2固体,在-78℃时直接吸热升华,常做致冷剂。

CO2比较稳定,但可以与活泼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高温时可与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用途: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致冷剂、制碱工业、灭火等。

GCO的性质及用途:

难溶于水,有剧毒、化学性质较稳定,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蓝色火焰,生成CO2,高温时有还原性。

用途:

冶金工业中充当还原剂。

四、常见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A铁及铁的氧化物:

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能被磁铁吸引。

氧化铁(Fe2O3)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铁锈的的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几种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Hg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银白色,蒸汽有毒,俗称水银;Wu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银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Ti具有密度小、强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性强等特点,称为航空金属。

钛合金具有强度大,耐腐蚀等优点,用运广泛。

C炼铁原理:

高温下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一般采用高炉炼铁。

原料:

焦炭、铁矿石、石灰石。

(化下P17.)

D生铁、钢:

生铁2%-4.3%、钢0.03%-2%。

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量越低,韧性越好。

E钢铁的生锈及防腐:

物理方法:

刷漆、涂油脂;化学方法:

烤蓝。

(主要方法是隔绝空气水分。

具体包括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A油、漆、塑料、搪瓷B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不易锈蚀的其它金属C在铁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③改变金属结构制成不锈钢)

F金属和人体健康Ca、Na、K、Mg、Fe、Zn、I2自然界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微量元素主要起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微量元素也是有害元素。

(化下P94.)

G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H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1合理开采,综合利用,2金属防腐,3废旧回收,4开发替代品。

五、酸、碱、盐及PH值

A硫酸的性质无色、黏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浓H2SO4具有吸水性,强氧化性和脱水性等特点。

浓硫酸的稀释:

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B盐酸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很强的挥发性,能形成白雾。

C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极易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等。

D氢氧化钙Ca(OH)2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液有腐蚀性,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等。

(各种碱的用途)

ENaCl、NaCO3、NaHCO3的性质及用途1NaCl:

纯净的NaCl不潮解,粗盐因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易潮解,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2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3NaHCO3俗名小苏打,其性质Na2CO3相似。

(各种盐的用途)

F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酸碱度用PH试纸来测定。

G中和反应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笔记:

列表比较)

I常见的化学肥料及特征氮肥: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硝酸钠(NaNO3);

磷肥:

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Ca3(PO4)2、Mg3(PO4)2),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重过磷酸钙(Ca(H2PO4)2);

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复合肥:

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农家肥。

(笔记:

列表比较)

J常见化学肥料的鉴别看外观、溶解性、闻气味、灼烧和与熟石灰混合受热。

200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纲要有机物与人类生活

A化石燃料1煤的形成、特征、组成元素以及主要用途;2石油的形成、特征、组成元素以及主要用途;3天然气的形成、成分、性质以及用途。

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

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

(可燃冰、乙醇汽油)

B煤气与沼气比较: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C营养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和影响1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糖类:

在人体氧化放出热量,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60﹪-70﹪);3油脂:

在人体内氧化放出热量,是人体能量来源之一(20﹪-25﹪),还能够储存能量;4维生素:

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

D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合成材料1合成纤维:

涤纶、腈纶、锦纶等;2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3塑料:

热塑性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固性塑料电木等

E白色污染防治举措:

热塑性和热固性;减少或重复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分类回收废弃塑料。

第四篇中考化学备考要点精选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

C;⑵水银、汞:

Hg;(3)生石灰、氧化钙:

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CO2;(5)盐酸、氢氯酸:

HCl;(6)亚硫酸:

H2SO3;(7)氢硫酸:

H2S;(8)熟石灰、消石灰:

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

NaOH;(10)纯碱:

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

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

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

CH3OH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

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

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

NH3·H2O(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

NaNO2(工业用盐、有毒)

2009年九年级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