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71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筒吊装方案最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SA299GRA

锅筒工作压力:

筒身重量:

锅筒内部装置重量:

锅筒吊挂装置:

锅筒总重量:

锅筒中心线标高为:

42100mm

3、吊装方法简介

锅筒中心线标高为42100mm,两端由吊杆悬吊于顶板梁上,受热后可向两端自由膨胀,锅筒采用水平吊装,锅炉吊装采用两台10T卷扬机分别牵引一套50T与100T组合滑车组(根据实际到达现场的吊装机具进行选择),将锅筒连同吊杆(锅筒吊杆固定在锅筒上)从零米提升吊装,提升至稍高于安装标高(42100mm)位置,将两根锅筒U型吊杆直接穿入吊孔拧紧螺母就位,安装就位后,调整到锅筒标高位置,找正锅筒。

4、吊装受力计算

本型号锅炉锅筒为悬吊式,锅筒内径为Φ1600mm,壁厚为90mm,材质为:

SA299GRA,锅筒总长度为9668mm,总重量约为(包括内部装置、吊挂装置),锅筒中心标高42100mm。

锅筒的吊装可利用钢架吊装就位,即在顶板梁46100mm标高处的左侧1483/311-79-8-0顶梁与右侧的1483/311-79-8-0顶梁上之间临时安装500*400*20*8000横梁一个,锅筒中心标高为42100mm,顶板梁高度为46100mm,顶板上皮至锅筒中心距离为4000mm,顶板上皮至锅筒上皮净距离为3110mm,50T的4轮滑子总长度为900mm,100T的8轮滑子总长度为1100mm,(50T+100T)的4轮组合滑子长度等于2000mm,顶板上皮至锅筒上皮净距离3110mm减2000mm等于1110mm,(《根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14页的要求:

滑轮组上、下定动滑轮之间是安全距离不应小于(即1500mm,1500mm减1110mm等于390mm加捆绑绳弧度200mm))因此临时吊挂梁的下皮的标高为46100mm加上590mm,即46690mm(见后附图),在横梁上设置吊索,吊索与两套滑轮组组成吊装系统,用两台10T卷扬机做牵引动力。

(见附图)

水平吊装受力分析(见图)

吊装计算载荷Q=K1•K2(Q1+q)

×

(+钢丝绳+滑轮组500kg)

=

(K1为动载系数,K2为不平衡系数,Q1为汽包总重量(含汽包、内部装置、吊架),q为滑轮组、钢丝绳重量)

受力分析图

同时起动两套滑轮组,则有

F1+F2=Q

F1=F2

∴F1=F2=Q/2=

每套起吊系统最大承受力按设计

每套滑轮组选用100T滑轮组为定滑轮,50T滑轮组为动滑轮,跑绳直接进入卷扬机。

跑绳选用钢丝绳6×

37+1-28-1770,查表知载荷系数ɑ=,S(绕出绳的拉力)=*(定滑轮重量)=,起升卷扬机选用10T*2台。

主要受力部件的强度稳定性校核:

a、起吊系统跑绳钢丝绳的选择与校核

跑绳选用6×

37+1-28-1770

取安全系数K=7,其容许拉力:

[Fg]=aFg/K=*458÷

7==

式中:

[Fg]---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a--钢丝绳之间载荷不均匀系数;

K—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Fg]容许拉力=>

安全

b、起吊滑轮组与所设横梁吊点钢丝绳的选择与校核

吊索最大受力P=选用6×

37+1-28-1770

钢丝绳取安全系数K=8,查表得知此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458kN,则单股绳容许拉力为P许=。

起吊滑轮组与梁吊点之间的钢丝绳有效股数按8股计算;

则单股绳拉力P=8=<

P许安全

c、锅筒捆绑绳的选择与校核

锅筒捆绑绳选用6×

37+1-28-1770有效股数按8股计算

取安全系数K=10,查表得知此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458kN,则单股绳容许拉力为P许=

则单股绳拉力P=8=<

吊梁受力分析:

500*400*20*9000方梁截面如图所示

截面分析图

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Wx=

弯矩图

其最大弯矩

Mmax=×

则最大弯曲应力

=Mmax/Wx=×

=

查得Q345吊装梁许用应力

=160Mpa

因为

可得该梁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横梁支柱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横梁支柱选用200×

200×

20方形梁,材质Q235,支柱高,各受轴压力约270KN,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如下:

受压稳定系数计算:

截面:

方形1

ix:

mm

iy:

A:

14400mm

截面材性:

Q235

绕X轴长细比为

绕X轴截面为c类截面

绕Y轴长细比为

绕Y轴截面为c类截面

按GB50017--2003第132页注1计算

算得绕X轴受压稳定系数φx=

算得绕Y轴受压稳定系数φy=

强度验算:

轴压力N=270KN

由GB50017--2003第25页表3.4.1-1中查得,厚为20mm的Q235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MPa

计算得强度应力为MPa<

f,故,满足要求!

稳定验算:

计算得绕X轴稳定应力为MPa满足!

计算得绕Y轴稳定应力为MPa满足!

局部稳定验算:

受压翼缘外伸宽度与厚度之比为0满足!

(GB50017--2003第40页4.3.8)

两腹板间受压翼缘宽度与厚度之比为8满足!

腹板高厚比为8满足!

(GB50017--2003第66页5.4.3)

5、机具、索具的选用及设置

锅筒吊装采用10t卷扬机牵引,10t〉S(绕出绳的拉力);

起吊系统跑绳钢丝6×

37+1-28-1770的[Fg]容许拉力=>

S(绕出绳的拉力);

起吊滑轮组与所设横梁吊点钢丝绳选用6×

37+1-28-1770单股绳容许拉力为P许,P〉;

锅筒捆绑绳选用6×

37+1-28-1770单股绳容许拉力为P许=〉P=8=;

6轮滑子50T〉吊索最大受力P=;

卡环50T〉吊索最大受力P=。

吊装机具在使用前要进行彻底的检查、维修,要确保其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工作。

机具选用及设置

本工程吊装选用两台10T卷扬机牵引两套50T滑轮组,卷扬机放至在K1-2柱、K1-4柱顶板梁上,卷扬机跑绳直接进滑轮组。

5.2.1锅筒起吊扁担梁、支墩制作:

选用截面积规格为500mm×

400mm×

20mm×

20mm箱型扁担梁,扁担梁长度为9000mm。

本箱型梁为锅炉厂家成品梁。

5.2.2锅筒起吊扁担梁安装:

在锅炉汽包顶板梁上部安装锅筒起吊扁担梁安装,并加以焊接固定。

本箱型梁为锅炉厂家成品梁,其加固及固定焊接焊缝无漏焊、焊缝过渡圆滑饱满、匀直、接头良好、焊接牢固强度满足要求。

(扁担梁布置及制作见附图)

5.2.3卷扬机固定:

在锅炉两根钢架柱(零米K1-2柱、K1-4柱)顶板梁上分别放置一台(卷扬机布置见附图)

5.2.4脚手架搭设:

为了操作人员捆绑吊装钢丝绳时的安全方便,在锅筒的两侧下部搭设(不影响吊装的)临时平台、栏杆、扶手、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5.2.6钢丝绳穿绕:

在汽包上部将钢丝绳与滑轮组顺列穿绕,穿绕时注意钢丝绳不要拧劲。

(见下图)

5.2.7滑车组与起吊扁担梁固定:

用塔吊在扁担梁一侧放下吊钩,将在地面临时用钢丝绳头尾对尾锁好的定滑车组和动滑车组吊至起吊扁担梁下方,用φ28钢丝绳缠绕8股,锁定定滑车组,并用防磨护瓦垫在扁担梁边沿棱角处以部垫置防磨钢护瓦保护钢丝绳。

5.2.8动滑车组与汽包绑扎:

用φ28钢丝绳将汽包与动滑车组绑扎缠绕连接。

缠绕8股后用绳卡将绳头对接锁定,一端绳头锁定必须9个以上绳卡。

5.2.9本锅筒吊装所用钢丝绳应符合(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中的质量标准及要求。

5.3.0汽包吊杆与筒体固定,用倒链将吊架链片组临时固定在汽包上。

6、工件的强度、稳定性验算

本次吊装锅筒为厂家成品设备,工件强度、稳定性满足吊装要求。

7、施工工期计划

起重机、绳索准备(时间2天)→吊装系统检查机完善(1天)→锅筒吊装(1天)。

8、主要操作程序及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流程

汽包检查验收→汽包检查划线→汽包安装→汽包找正→汽包内部装置安装

锅筒进场及卸车

装载锅筒的运输货车进场后从锅炉钢架的左侧K1-5外柱与K2-5外柱之间的空间倒车进入吊装区,货车进入到锅炉钢架吊挂锅筒顶板梁的下方,然后用设置好的吊装工具进行卸车,锅筒在厂家装车时一定要注意锅筒的前后方向,以免到场后锅筒前后方向有误,造成货车在厂区调头转向困难,汽包装车发货前必须我方技术人员联系确定装车方位,我方技术人员提供汽包运输车的进车路线及汽包方位草图。

锅筒检查

锅筒安装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其外观应无裂纹、重皮及疤痕,凹陷及麻坑深度不超过3-4mm,其材质及壁厚应符合厂家设计要求,其接管座位置、管头高度、外径、壁厚、坡口、角度等均符合厂家设计要求,锅筒内部应无尘土,锈皮金属屑等杂物,锅筒筒体全长弯曲度不大于10mm,人孔结合面应平整,无径向贯穿性伤痕。

锅筒筒体,接管座焊缝及其它焊缝均应符合一机部锅炉制造技术标准。

锅筒划线

制造厂划线钻孔时均按图纸上的水平面在两端打有冲痕标记,安装前可根据该标记核实各管座和划线。

划线前将锅炉垫平,先检查四个水平点在同一平面上的误差应小于1mm,过大要以多数管座来校核,找出各水平点冲痕的误差,并进行修正。

在校核后同侧水平点间打上墨线,即为锅筒水平线,再用平分法分出垂直方向的两条平分线,依据这四条平分线和图纸上的管座轴线到水平面夹角所表出的弧长用钢卷尺测量核实。

锅筒吊架的组合

锅筒的吊架有链片、吊杆(材质30CrMoA)和销轴(材质38GrMoA1A)组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将锅筒吊杆及杆配件安装在支撑梁上,下半部的链片装在锅筒的下部,并在链片间用2T的倒链拉牢,在链片内圈涂上红丹粉,使链片与锅筒紧抱,检查接触和吻合情况,应符和图纸的偏装要求。

在施工现场根据锅筒的实际外径进行锅筒吊架链片的试装配,检查吊架链片与锅筒的贴合情况,要求链片与锅筒吻合良好,接触面积应到80%,最大的局部不贴合长度不得超过150mm,且缝间隙不大于2mm,否则应修磨链片。

吊挂链板上段应事先装在锅筒吊挂顶梁上,当锅筒提升至安装位置后,两孔重合时,即可插进销轴,拧紧连接螺栓。

上下段吊环接头处的连接工作,应两端两处同时进行,要求链板与链板的相互对插必须处于自然和灵活不卡的状态,不得有扭转、重叠等情况出现。

连接完毕后,然后检查、调整锅筒的标高、水平,并复核其位置,锅筒找正后方可松吊钩。

吊架上所需焊接的部位,应按图纸要求全部焊好。

找正后的锅筒应进行临时固定,以防碰动,影响其他组件的找正及管口对接,但筒身上不允许点焊。

(吊挂装置要按照图纸偏装)

另外,为了便于吊架的连接及锅筒的找正工作,可在锅筒两侧各设置一临时平台。

试吊

试吊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全部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确认结果写在记录表上,交工地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签发起吊令;

同时召开全体吊装人员现场会,宣布吊装系统人员名单,由总指挥宣布工作纪律注意事项和人员工作分布情况(总指挥在试吊前一天应将工作分配完毕,责任到人,按工作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会后,各工作地点负责人应再次检查本岗位的安全、工作准备情况并及时报告总指挥,总指挥应在规定时间发出起吊信号。

试吊方法是:

卷扬机先点动,使钢丝绳受力,观察炉顶吊装梁及锅筒吊装支撑结构是否安全,观察卷扬机固定是否牢固,一切正常后两头同时起升,提离支座100mm左右起落2~3次,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正式提升。

试吊时重点应注意检查锅筒的受力平衡,各部件的受力情况,运行是否正常等。

正式吊装

起吊时,应先稍稍吊空,经试吊检查(以利于平稳提升,同时便于上、下吊环对接)后,方可正式提升。

试吊无异常后,可进行正式吊装,吊装期间应注意各系统的动作协调。

由于锅筒总长度为9170mm,K1-2柱与K1-4柱的间距为:

12400mm,满足水平吊装要求,因此采用水平吊装。

起吊过程中锅筒应尽量保持水平,要有专人全程跟踪观察起吊情况,以保证安全。

锅筒提至锅筒吊杆下端接近锅筒吊杆孔时,调整吊杆方位,卷扬机点起,保证两销轴同时穿入吊杆孔。

拧紧锅筒吊杆上的螺母,锅筒吊装就位。

拆除钢丝绳及滑车组等,回卷扬机放回地面,收拾工具,清理施工场地,恢复安全设施,锅筒吊装工作完成。

锅筒安装找正

锅筒吊杆安装后,根据顶板梁纵横中心线及柱头1m标高线,在附近立柱上标出锅筒中心标高位置调整锅筒的纵、横轴线、标高、水平,用U型管水平仪来检测,调整锅筒的标高和水平,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验收签证手续。

工艺质量要求

8.6.1锅筒划线时要核实主要接管座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8.6.2吊装时卷扬机、炉顶吊装结构及滑轮组、钢丝绳、滑轮等应设专人进行严密监护。

8.6.3设备清点及领用:

施工人员按发货清单,领取设备,要求领用手续齐全、数量准确、设备无缺陷。

质量记录

8.7.1设备清点记录:

注明锅筒的外形尺寸、接管座位置偏差及外观有无裂纹,重皮及疤痕,凹陷等缺陷。

8.7.2安装记录:

锅筒纵横中心线偏差及水平度偏差,并附图。

8.7.3安装完验收时要求各种记录齐全、数据真实;

记录时间、记录人、中间停工待检时检查人员签字齐全。

8.7.4、锅筒划线的检查记录;

8.7.5吊装机具的检查记录;

8.7.6吊挂装置的安装检查记录;

8.7.7锅筒安装找正后的检查验收、签证,出具齐全的安装自检及验收记录。

8.7.8到达质量控制点,提前通知工地质检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上报总包、监理和业主进行验收。

8.7.9作业结束后,由施工班组向工地填报申请验收单,工地验收合格后,报请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8.7.10作业应达到的质量标准见附表1。

附表1:

作业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设备

检查

筒体

外观

主控

无裂纹、重皮及疤痕,凹陷及麻坑深度不超过3~4mm

材质

符合厂家设计要求

壁厚

mm

焊缝

无裂纹、气孔等缺陷,成型良好

合金部件材质

无错用

位置

管头高度

管头外径

管头壁厚

管头坡口

管头角度

管座焊缝

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成型良好

内部清洁

无尘土、锈皮、金属余屑等杂物

设备检查

筒体全长弯曲度

≤20

人孔门结合面

平整,无径向贯穿性伤痕,局部伤痕≤

其它焊缝

符合厂家设计要求,外观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成型良好

安装划线

两端有中心标志(铳眼),并在筒体划出筒体纵横中心线

安装

安装方向

正确

标高偏差

±

5

纵横水平度偏差

≤2

横向中心位置偏差

纵向中心位置偏差

汽包吊环与汽包外圆接触

在900接触角圆弧应吻合,局部间隙≤2mm

垂直度偏差

≤1‰L,且≤10

吊挂装置

符合本部分表4.3.5和表规定

9、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合理组织、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精心施工。

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做到四个明确,即工作任务明确、施工方法明确、吊装物体重量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明确。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起吊时应将钢丝绳捆绑牢固,捆扎处垫保护管皮,防止损坏钢丝绳。

起重工、吊车司机必须取得特殊工种合格证,持证上岗。

起重指挥人员要由持证且有经验的起重人员担任,指挥用高可靠性能的对讲机,要有备用电池,确认电量充足。

起重指挥信号必须清晰、明了、准确,决不可拖泥带水。

吊装用工具(钢丝绳、卡环、倒链)在作业前应检查合格;

通讯设备使用前应检查、调试,保证清晰准确传递信息;

所有电动工具电源箱全面检查符合规范。

吊装过程中,吊物底下严禁站人和通过。

卷扬机断电保护及手动制动确认可靠,以防意外。

大风及雨天气禁止吊装作业。

脚手架搭设完应仔细检查合格挂牌才能交付使用。

夜间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照明。

监控人在发现异常情况均可请示停止操作,但必须确认。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施工中必须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卷扬机必须有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作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

见附表2:

«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附表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

危险评价

等级

控制措施

责任人

L

E

C

D

场地与环境

1

脚手架、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6

3

108

1.加强保护意识,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2.所有脚手架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班长

2

焊接

触电

1.焊工按规定穿戴进行作业。

2.焊接设备接地良好,焊线走向合理,严禁裸露。

作业和人员

指挥及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机械伤害及其他伤害

36

指挥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作业人员

高空焊接(包括脚手架上)

高空落物、人员坠落

高空焊接,应搭设隔离层,红热的焊条头应放在废料筒内,工具放在工具包内,并系好安全带。

焊接、打磨

火灾、烫伤

规范使用电动工具,做好火花隔离措施及监护工作。

4

电动工具

出库前检查其绝缘性、完好性,使用前检验漏保器是否灵敏。

传递小型机具

18

传递时用麻绳,严禁上下抛掷。

备注: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度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

D=L×

机械工具

角磨

触电、飞溅伤人

正确使用角磨,戴好防护眼镜。

砂轮片使用到剩余有效半径的1/3时,不能再使用。

焊接设备

1.焊机可靠接地。

2.焊接线布置合理,消除焊线裸露。

安全员

使用钢丝绳

钢丝绳超负荷使用、割绳、打结、磨损、与带电体接触

合理选用钢丝绳;

在与设备尖锐棱角接触处垫半圆管或橡皮;

不能使用打结、弯折的钢丝绳;

避开电焊线及电源线。

起重工

使用卡环

卡环超负荷使用、不合理使用、高处抛掷

根据负荷合理选用卡环,不能超负荷使用;

卡环轴销丝扣要上完,避免横向受力;

严禁高处向下抛掷卡环。

手拉葫芦

断链、生根处不牢固、刹车片失灵

葫芦出库前必须对其进行试验合格的方能出库;

使用必须保证生根处可靠牢固。

使用千斤顶

高处坠落

必须挂好安全绳

7

割炬、氧乙炔皮管

火灾

正确使用割炬,皮带接头需用夹子夹紧,戴好防护眼镜;

下方设专人监护。

危险源辨认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

8

限位失灵,起升限位失灵,制动装置失灵,安全警报失灵

机械伤害

27

班前对起重设备进行例行检查。

9

钢丝绳缺陷超标,索具未检验

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81

班前安排专人对钢丝绳及索具进行检验并签字。

施工班长、起重工

10

起吊物绑扎不牢,起吊物棱角刀口处未加衬垫

物体打击

起吊物绑扎牢固,起吊物棱角刀口处必须加衬垫,起吊前检查并要进行试吊。

11

吊钩无保险装置

吊钩要有保险装置,起吊前进行检查。

12

非操作人员乱操作设备

非操作人员严禁乱操作设备。

起重工、司机

13

卷扬机自锁失灵

54

14

带载荷自由下降

严禁带载荷自由下降。

15

千斤绳夹角大于90º

千斤绳夹角应小于90º

16

设备就位时速度过快

72

设备就位时速度不宜过快

10、机具、锁具材料表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卷扬机

10T

钢丝绳

37+1-24-2000

900

37+

100

滑轮

H50×

6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