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134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docx

中二班主题蔬菜一族

主题活动——蔬菜一族

中二班:

吴艳艳林燕芳

2013年9月

一、主题由来: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

众所周知,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来。

如:

常见的玉米、土豆、黄瓜、白菜、辣椒等。

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不是很了解。

因此有必要通过收集,观察、实验以及品尝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菜的种类和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的每一部分都可能是一种菜,使幼儿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浓厚的兴趣。

加深对蔬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因此我们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

菜对孩子们来说有时是美味,有时却难以下咽。

但老师如果用故事去引导或提高菜色的品质,那么对于鼓励幼儿多吃菜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一段时期的诱导和鼓励,幼儿不仅是改善了挑食现象,还对菜的种类和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一起发出了找菜看菜营养系列活动。

二、主题活动网络:

 

三、主题网络目标:

语言:

喜欢与人交流自己认识的蔬菜;

学会应用词句描述蔬菜的颜色和外形特征

初步学会自编蔬菜的儿歌或谜语;

科学:

认识常见蔬菜;

了解蔬菜的食用部分;

感受蔬菜和不同味道;

了解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蔬菜生长的基本过程;

艺术:

感受蔬菜的颜色、外形美;

乐意用肢体语言表达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等生活情景;

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对蔬菜的认知。

健康:

知道蔬菜营养多,多吃蔬菜对人体有益

养成爱吃蔬菜的生活习惯;

学会使用种植类的劳动工具,增进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社会:

体验上菜市场买菜的乐趣;

乐意与同伴分享有关蔬菜的经验;

愿意帮助成人择菜、洗菜,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喜欢参与种植活动;增加责任意识;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

活动内容:

我知道的蔬菜

活动目标:

1.认识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

2.了解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

(未加工的和做熟的两种。

2.幼儿人手一套碗筷。

活动过程:

1、通过让幼儿品尝各种蔬菜来引出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种菜,想请你们品尝一下,再猜猜看,他们都是什么菜。

小结:

你们刚刚吃到的是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他们都是蔬菜。

2、观察、认识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蔬菜。

(1)、今天老师从地里摘了很多的菜来,小朋友认不认识这些菜呢?

你们都吃过吗?

小结:

胡萝卜一头粗、一头细,它是橘黄色的。

芹菜是绿色的,它有许多的叶子,梗子是白色的······刚刚的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它们都是蔬菜。

3、你们知道吃蔬菜有什么好处吗?

(讲述一段案例)。

这小朋友怎么了?

他为什么拉不出屎呢?

小结:

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果长期不吃蔬菜,就会得上“坏血病”,导致牙龈出血,还有如果长期不吃蔬菜,小朋友上厕所拉屎就会有困难,小朋友还知道不吃蔬菜有什么坏处吗?

幼儿讨论,小结:

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蔬菜。

4、通过让幼儿品尝各种蔬菜来引出活动主题。

(1)、今天你们的家人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的蔬菜,想请你们品尝一下,我来看看那个小朋友想长的棒棒的、壮壮的、高高的。

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有请家长配合做好经验准备,也由于这个活动课比较贴进幼儿生活,蔬菜在每个季节都是随处可见,而且种类非常多,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所以这对孩子来说并不难,班上的孩子都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蔬菜名称,有的孩子认识的还不少,但是对各种蔬菜的特点描述的时候不能有效的组织语言完整的表达,只能简单的说出各种蔬菜的颜色。

活动二:

活动内容:

小菜籽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蔬菜及种子

2.尝试对蔬菜种子进行比较、归类。

3.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的蔬菜。

2.准备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的蔬菜种子。

3.准备可让幼儿画蔬菜图标的小快纸张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说蔬菜比赛:

教室里摆放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蔬菜实物若干份。

要求幼儿用完整语言说出这些蔬菜的颜色、形状和名称、说对的小组领走一份蔬菜。

(二)观察蔬菜:

1.引导幼儿把领回的蔬菜切开,看看横切面是什么样的,纵切面又是什么样的。

2.请幼儿把蔬菜籽剥下来了,放在盘子里,看看这些蔬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三)认识种子:

看一看带来的蔬菜种子标本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摸一摸,并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四)种子分类:

1.请幼儿制作蔬菜小标签,贴在塑料袋上,制成种子标本。

活动延伸:

将学习包《主题活动、蔬菜拼图》中的图片放到操作区让幼儿操作。

课后反思:

幼儿已积累了一些对蔬菜认识的经验,因此孩子们都能说出常见的蔬菜,通过观察蔬菜的形,了解其名称和特征,教学中,我采用了图片和蔬菜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更直观、更真实的观察蔬菜,并让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讲一讲,扩展对蔬菜的进一步认识。

对颗粒较大的菜籽认识较清晰如:

南瓜、蒜、小青豆等,对哪些形状、颜色都差不多的菜籽孩子们要分他们辨别难度较大,所以我只挑选一些较大颗粒的菜籽让幼儿分类。

活动结束后我带幼儿将小菜籽种在花盆里放在植物角,供幼儿观察。

活动三:

活动内容:

山羊种菜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种植蔬菜需要科学的方法。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山羊手偶、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若干,

故事《山羊种菜》录音,播放器等。

2.材料配套:

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山羊种菜》

活动过程:

(一)手偶激趣。

1.出示山羊手偶,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这是谁呀?

它要去种菜了,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种菜的吗?

(二)观察教育挂图。

1.出示教育挂图《山羊种菜》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猜猜画面内容。

2.引导语:

画面上有谁啊?

它在做什么事情?

他们可能在讲什么话啊?

(三)欣赏故事。

1.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山羊种菜》

2.组织幼儿讨论:

山羊种了哪些菜?

山羊种菜的过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

没有文化知识,对山羊种菜有什么影响?

3.小结:

山羊种了南瓜、丝瓜、白菜、萝卜等许多蔬菜,可是,由于它没有文化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种菜,所以它种的菜成长得很不好。

有知识、有本领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四)表演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分组,自选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边听故事边表演故事。

课后反思: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根据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画面,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带领幼儿观察画面,积极回答问题,在理解故事后,我问孩子:

"孩子们你们说说看三羊那么勤奋的在种菜为什么它的菜都没有牛伯伯的好,孩子们有的说水浇的太多了;有的说肥施的太多等等,只有思晓和翔龙、润妍他们完全理解故事,知道三羊因为不学文化不懂的科学种菜。

活动四:

活动内容:

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用生动的语言续编儿歌。

2.能利用蔬菜进行想象雕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菜地里的歌》。

2.萝卜、红薯、塑料刻刀若干。

3.词语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菜地里的歌》

1.教师:

朗诵儿歌《菜地里的歌》,幼儿听。

2.教师:

你还见过哪些蔬菜?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采用教师说上句幼儿接下句的方法,学念儿歌《菜地里的歌》。

二、认识词语:

菜地、灯笼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菜地里的歌》第1页。

2.教师讲解“菜地”,引导幼儿认识词语“菜地”。

3.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菜地里的歌》第2页。

4.教师讲解“灯笼”,引导幼儿认识词语“灯笼”

三、续编儿歌《菜地里的歌》

1.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菜地里的歌》边念儿歌《菜地里的歌》。

2.引导幼儿将认识的其他的蔬菜,用生动的语言续编入儿歌《菜地里的歌》。

3.对答游戏:

将所有幼儿分成两组,将续编的儿歌用对答形式进行复述。

四、小制作:

蔬菜雕刻

1.引导幼儿利用萝卜和红薯,进行想象雕刻,做成动物或花朵形象。

2.幼儿交流分享作品。

课后反思:

 一进入活动,我就用儿歌《菜地里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欣赏儿歌这个环节里,我是这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一遍老师朗诵,幼儿听,听完后回答儿歌里提到哪些蔬菜?

第二遍老师读上句幼儿回答下句,比如:

什么青青细又长?

幼儿要对上豆角青青细又长。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幼儿把认识其他蔬菜的经验,用生动的语言续编入儿歌《菜地里的歌》,在这个环节可以说不是很成功,我认为本次活动目标我班幼儿完成得有些吃力,很勉强。

第二个目标幼儿比较感兴趣,是引导幼儿利用萝卜、红薯进行想像雕刻,做成动物或花朵形象。

第二个目标是第二天才完成的,由于条件有限第二天才认识的蔬菜,不可能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在指导幼儿雕刻过程中老师还为断提醒小心小心。

当然不是埋怨,也是在反思,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活动五:

活动内容:

挑食的聪聪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大胆表达看法。

2.了解各种蔬菜的食用部分,尝试按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分类。

3.知道多吃蔬菜身体好。

活动准备:

1.准备常见的蔬菜实物若干。

2.教育挂图《挑食的聪聪》、学习包。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发兴趣:

1.教师可结合教育挂图讲故事《挑食的聪聪》。

2.组织讨论:

为什么聪聪会生病?

(二)讨论蔬菜:

1.出示蔬菜实物,让幼儿和小组同伴说说他们吃的是蔬菜的哪一个部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蔬菜的食用部分。

(三)学习分类:

引导幼儿按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幼儿能较好的记住故事内容,通过观察图能够较为完整的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知道要多吃蔬菜对我们身体健康才有好处。

 

活动六:

活动内容:

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

活动目标:

1、区分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按照不同的部位进行分类。

2、了解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营养好。

活动准备:

PPT,统计表,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每天在家,在幼儿园,我们都要吃很多蔬菜,你喜欢吃什么?

为什么?

小结:

蔬菜有很多维生素,营养丰富,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才会帮帮的。

二、交流操作

1、交流:

(1)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

(2)老师最喜欢吃胡萝卜,那你们知道胡萝卜的那个部位是可以吃的?

小结:

胡萝卜的根是可以吃的,其实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茎,有的是吃果实,有的是吃叶,还有的是吃根。

2、操作:

(1)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们的什么部位可以吃哪?

请两个小朋友两两合作,选一个篮子,看清楚篮子上的是根还是果实,还是什么,拿好篮子去菜场里选菜。

(2)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3)出示记录表,请幼儿把选好的蔬菜贴在记录表上。

讲评梳理。

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了解蔬菜营养丰富,要多吃蔬菜,不可以挑食。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首先我让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爱吃的蔬菜,了解蔬菜的不同种类和丰富的营养,从而喜欢吃蔬菜,乐意吃蔬菜;活动中让幼儿在挑选、交流、记录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什么部位可以吃"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学习探索以及同伴间合作交流的乐趣。

在第二环节中,幼儿对于蔬菜的部位经验不足,以致在操作环节有点混乱,且我们班幼儿合作意识较差,两个之间没有合作去商量,去完成,很多都是一个人去选菜,另一个人只是个旁观者。

活动七:

活动内容:

蔬菜营养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营养。

3.能够用几种分类规则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每组3-7种蔬菜,如:

白菜、豌豆、黄瓜、丝瓜、马铃薯、西红柿等。

活动过程:

(一)小组讨论

1.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的营养的知识。

2.引导幼儿与小组同伴一起观察桌面上的各种蔬菜,说一说这些蔬菜的颜色,吃什么部位?

有什么营养?

(二)集体分享

1.组织幼儿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这是什么蔬菜?

什么颜色?

我们吃它们的什么部位?

2.提问:

你知道这些蔬菜有什么营养?

3.小结:

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等。

这些都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小朋友们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类筐,引导幼儿讨论:

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

2.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的分类规则将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组织幼儿互相检查讨论分类是否正确。

课后反思:

 班上的孩子都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蔬菜名称,有的孩子认识的还不少,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触摸实物蔬菜让孩子观察里面,并通过让孩子闻出味道,梓皓小朋友说:

洋葱的味道不好闻,我不喜欢吃洋葱;西红柿有维生素,我喜欢吃;于是就组织孩子说说喜欢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营养,但是他们对蔬菜的营养及对我们身体的好处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笼统的回答蔬菜含有维生素,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对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很大,别说孩子,连我们老师都很难掌握,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活动八:

活动内容:

妈妈的菜篮子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物合理搭配有益健康。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调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提前让幼儿记录妈妈一周菜篮子内容。

2.环境创设:

制作图表或用课件展示简单的食物营养搭配及其营养价值,如西红柿炒蛋、青菜豆腐汤、土豆煮牛肉等。

3.材料配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菜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记录表。

师:

上一周,妈妈买了什么菜呢?

你们的记录表上记录了什么?

谁来介绍?

为什么要把不同的食物放在一起煮你鹅?

不同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的好处?

小结: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我们身体每个地方需要的营养搭配都不同,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不生病,我们做的菜就要合理搭配,特别是蔬菜的搭配很关键。

(二)了解食物的营养搭配。

利用图表或课件,让幼儿了解蔬菜和其他的食物的营养搭配。

如荤少、素多有利健康,某些食物一起煮更有营养等。

(三)游戏"买菜"师:

妈妈买菜,你觉得应该买那些食物?

为什么?

1.模拟游戏:

请幼儿在"自选超市"里挑选食物卡片,设计蔬菜与其他食物的营养搭配。

2.组织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菜的搭配。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比一比谁配的菜更合理、更有营养。

(四)欣赏歌曲。

组织幼儿欣赏歌曲《买菜》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买菜》

2.提供操作材料《菜篮子》,引导幼儿剪纸。

课后反思:

 游戏的形式认识蔬菜并知道蔬菜搭配着吃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好处,孩子们讲得不亦乐乎,利用这个环节让孩子们了解蔬菜有很多种不同吃法,让孩子知道蔬菜很有营养价值,并教育孩子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九:

活动内容:

买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好歌曲中的节奏,并初步感受湖北民歌的特点。

2.学习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连贯地演唱歌曲。

3.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练声

二、谈话导入

师:

你们有没有去过菜场呀?

你跟谁一起去的?

在菜场里你都看见了哪些菜呢?

小结:

菜场里有鸡鸭鱼肉蔬菜豆制品等各种各样的菜。

今天,有个小朋友他也要和奶奶一起去买菜,我们来听听他都买了哪些菜。

三、学唱歌曲,重点学习说唱部分。

1.师范唱。

师:

谁来说说,歌曲里唱了哪些菜呢?

2.重点学习“鸡蛋……蚕豆、毛豆、小豌豆。

⑴学习“鸡蛋…鱼儿水里游。

提问:

鸡蛋长得什么样啊?

青菜什么颜色的?

母鸡会怎么样啊?

鱼儿呢?

(幼儿学习:

模仿动作练习;看图谱练习。

⑵学习“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师:

又买了哪些菜?

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幼儿学习:

看图谱练习;拍节奏练习。

⑶初步了解说唱的形式,两段连起来完整练习。

师: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的部分是唱的,有的是……说的,跟着节奏把歌词说出来这种方法就叫说唱。

四、完整学唱

1.学唱歌曲。

师:

师整体范唱并将图谱补充完整。

2.看图谱学唱歌曲。

3.用愉快的声音唱歌曲。

4.用多种形式演唱。

(1)师幼轮流接唱

(2)男女轮流接唱

(3)交换轮流接唱

(4)表演唱

五、游戏——买菜

1.介绍游戏玩法。

师:

老师扮演奶奶,小朋友当菜宝宝。

老师点到谁,谁就变成一颗菜并模仿那棵菜的动作。

2.师生共同游戏。

课后反思:

 《买菜》是一节贴近幼儿生活情趣的音乐活动。

活动一开始,我用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提出问题引出歌曲的说唱部分,然后让幼儿多种形式地完整学唱歌曲,最后通过玩游戏来增强幼儿表现的欲望,进一步巩固歌曲的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

活动十:

活动内容:

切菜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二拍子表现切菜节奏,感受劳动节奏的韵律美。

2.初步学会根据节奏进行配器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双响板、碰铃、小鼓、沙球等打击乐器;音乐《扮家家》,播放器,节奏谱。

活动过程:

1.欣赏切菜。

引导幼儿看教师切菜的动作。

提醒幼儿听教师切菜的声音、节奏有什么变化。

组织幼儿模仿切菜的动作。

2.熟悉节奏谱。

出示节奏谱,让幼儿边看节奏谱,边模拟做切菜动作。

提醒幼儿关注切不同的菜的不同节奏谱。

播放歌曲《扮家家》,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想要切什么菜,要用什么样的节奏来切。

3.配器表演。

1)播放歌曲中间的说唱片段,鼓励幼儿选用打击乐器,根据音乐模拟“切菜”节奏表演。

提醒幼儿注意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

如:

芋头一类的菜,个头比较大,不好切,就要慢一点、用力一点切;而像青菜一类的菜,就可以切得快一些、轻一些。

2)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想要切得菜编入歌曲中间的说唱部分,并用不同的切菜动作进行节奏表演。

3)选择几种幼儿都喜欢的菜,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共同进行配器表演。

课后反思:

在学习切菜节奏的过程中,我采用完整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学节奏,通过形象的图谱,简单的厨师切菜动作让幼儿很快理解了切菜节奏内容产生主动学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打节奏的过程中,但有一大部分幼儿对切青菜的节奏是“乱切”看不懂节奏×× ××︱×××,学习起来有些困难。

于是我把青菜画在节奏谱下,作为本节课难点来教。

有不足之处:

1、幼儿表达的机会少。

2、没有把切菜快的节奏作为难点来教。

3、多种切菜的方法不丰富,单调切的动作。

五、活动反思:

蔬菜是孩子每天都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知觉。

蔬菜一旦作为贯穿整个主题活动的情景脉络,当孩子以一种知觉重组的方式去对待蔬菜时,他们会十分兴奋地发现蔬菜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与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九月,让我们同孩子一起在“蔬菜一族”这一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一起去经历一个愉悦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家长的人力资源也是实现课程整合不可缺一的一部分。

我们指导家长经常带孩子去菜场买菜,帮助认识和了解蔬菜,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养成喜欢吃蔬菜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家长在与孩子共同进餐时告诉幼儿蔬菜的名称和对人体生长的益处,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收集蔬菜图片,蔬菜实物进行教学活动,得到本班家长大力知识支持和配合,不仅促进了孩子对蔬菜的更多了解,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等等,实现了多种智能整合,实现了个别学习,集体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整合,实现了园内外的整合,我们不难看到,如今的整合更注重幼儿身边的一切资源的利用,内容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方式也更为多样了。

在活动中,有些孩子品尝了在家里从未吃过的蔬菜,如:

香菇、金针菇等,由此也引起了孩子们的一些有关蔬菜的问题。

如:

蔬菜长在哪里;蔬菜怎样长大的;我们吃的是蔬菜的哪个部位;蔬菜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蔬菜是怎么烧来吃的等等。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给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我们给予幼儿适度的帮助,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有兴趣的问题。

我们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六、活动略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