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5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第一讲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2.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

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

优点: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缺点:

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4.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

优点: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5.模拟实验法和标准实验室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是仿照社会情况,设立类似环境,考察被试在其中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并研究其规律性的方法。

标准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进行分解的更有控制的研究。

优点:

把复杂的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实验可以重复,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缺点:

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

五、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

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

1.模仿理论(N.Miller&T.Dollard)

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

2.社会学习论(A.Bandura&R.Walters)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

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

3.社会交换论(G.Homans)

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

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

(二)角色理论(G.Mead&C.Cooley)

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

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

角色期望:

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

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

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

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

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

1.认知失调说(L.Festinger)

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

2.归因理论(F.Heider)

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归因: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

内因:

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

外因:

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

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

3.内隐人格理论(G.Kelley&L.Cronback)

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具有的一些性格特点、品质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具备一种品质或行为表现,就可以了解其它的行为品质或表现。

第二讲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2.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

3.社会化的执行者

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

4.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经验、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的各种心理状态。

5.社会化的结果

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

6、社会化的基本特性

社会强制性

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

二、社会化的途径

1、社会教化及其共同内容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1)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2)教导行为规范

(3)培养社会角色

(4)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2、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

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

父母态度

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

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

戈登(1981)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

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

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研究表明,内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

赖德克的研究表明:

a.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

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

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

b.自由度:

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

C.惩罚严厉程度:

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d.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

行为无显著差异。

e.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

无显著差异。

f.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

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

3、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OSEHTHAL,R&TACOBSON,L,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

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GOOD,S;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

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

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

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

4、同辈集体的影响作用

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同龄群体中进行的,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5、社会文化及传媒的影响

a、“超女”李宇春——浮躁、急功近利。

b、“读书无用”丁俊晖——另辟蹊径。

c、“哈佛女孩”刘奕婷——以偏概全。

d、“王菲生女”“王小丫结婚”——无所事事。

e、“张钰揭黑”——自我暴炒。

三、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

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内化。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

儿童从别的儿童和成人的行为中观察到这些模式。

并根据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模仿和反模仿,以此产生模仿效应和反模仿效应。

2.认知加工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加工,把现实世界内化的过程,并从中建立自身的认知体系。

3.角色扮演:

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的角色;暂充当某一角色。

4、主观认同:

它是个体主观上把自己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

5、自我奖赏:

自我奖赏是指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

四、  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一)、认知学派的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Kohlberg.l;1958)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世俗水平(4—10岁)

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

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怕受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

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2、世俗的水平(10—13岁)

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

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

3、后世俗水平(13岁以后)

原则的道德水平。

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

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

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

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是人所有生物性本能欲望的总组合,以追求个人快乐,满足本能欲望为目的。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控制着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能以现实原则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从自我中来,是道德化的自我,是“良心”,是头脑中的“检查官”。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道德的研究,就是在研究超我如何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良心”。

2、埃里克森(E.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但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

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应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强调自我的作用。

第三讲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2.自我意识的成份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

二、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旨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以调节自己的行动,更好地适应环境。

第二节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物质的自我:

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它的中心是个体的躯体。

社会的自我:

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心理的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即个体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婴儿期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2、童年期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

父母如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

限制自由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3、学前期

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想做的事又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4、学龄初期

勤奋对自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广泛、深刻。

活动空间的扩大也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

但在这一阶段,其勤奋行为往往带来不当的后果。

因此,若将此看作是捣乱,则易使其自卑。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核心问题。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6、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阶段

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

在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中建立亲密感。

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不能互相关心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7、成年期

繁殖对停滞阶段

只要两个人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亲密性,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展到不仅仅限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变得关怀培育下一代了。

8、成熟期

完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

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想要知道一生是否活得有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失望,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已没有机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

以厌恶掩藏失望。

第三节自我行动及方式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1.整饰自己

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人们一般在公众场合或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整饰自己。

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遭遇失败,在异性面前,社会标定后

2.自我防卫

否认作用:

对不愿发生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发生过或不可能发生。

投射作用:

个体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

幻想作用:

个体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用幻想的方式使自己与现实脱离,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

抵消作用:

个体用象征性的方式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文饰作用:

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都可以用装饰的方式来解释。

幽默作用:

个体处境困难或尴尬时,以幽默化解。

第四讲社会动机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与动机的概念

1.需要及其特征

“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

(B.B.波果斯洛夫斯基)

需要的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它既可以是生理的,又可以是心理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使不平衡状态消失,但以后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产生新的需要。

需要有指向性,总是指向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或事件。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活动的动力。

2.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

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二、动机的一般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分

自然动机:

即生理动机、物质动机,是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生理和安全需要为基础的。

社会动机:

即精神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是以人的各种社会需要为基础的。

2.按动机的作用分

主导动机:

是各种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对人的活动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一般动机:

对个体支配力较弱且不稳定的动机。

三、决定动机模式的心理因素

价值观

兴趣爱好

抱负水平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1.需要的分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二、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

具有出色的认识能力

总是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

具有创造性

具有统一、和谐的个性

具有健康的自尊

有独处的欲望

能够独立自主

三、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续)

拥有少数能力、性格相当的密友

乐于与人相处

善于自我控制

具有民主型的性格结构

相信永恒和神圣的事物

具有富有哲理性的、友善的幽默感

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顶峰经验

第三节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是个体对于社会成就获取的动力,是一种想要做好各种事情从而产生成就感的动力。

二、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

目标明确

适度风险

及时反馈

精力旺盛

责任感强

物以类聚

第四节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概念

1.内部动机

由于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活动使人们获得了满足,从而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直接产生的动机。

内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互惠的内驱力。

2.外部动机

由客观事物或活动的刺激对人们诱发的推动力。

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作用

内部动机表现为个体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创造性的发挥;

外部动机表现为社会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取得社会成就。

第五讲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

在社会环境中,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识。

2.社会印象

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

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社会认知的种类

1.对人的认知

根据某人的言语、行为等外部特征,对其动机、品质等内含的认知。

2.角色认知

从个体的表现确定其社会角色,从而推想其它品质的认知。

3.人际认知

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4.因果认知

对社会行为原因的认知。

5.自我认知

对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品格、地位、身份等方面的认知。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社会认识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与人接触时(特别是头次接触时),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首因效应(或最初效应、第一印象);最后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最后印象)。

2.晕轮效应

在社会认知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它一系列的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认知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被认知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刻板印象

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4.定势效应

人在进行心理活动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环境

暗示

期待

动机

情绪状态

第三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即有意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二、印象管理的方法

1.投其所好:

称赞他人

遵从

自我表现

社会交换

2.与角色相一致

寻求社会一致的心理状态

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effect):

当人们一旦接受了别人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后,常常也会接受别人第二个较大而且麻烦、不合心意的要求。

门面效应(door-in-fhe-face):

一个有很好的自我形象的人,拒绝了一个大要求后,发现有损形象,则会接受一个小要求,来保持自己的社会一致性。

第六讲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一、态度的成份

1、认知因素:

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

2、情感因素:

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

3、意向因素:

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

二、态度的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2、态度的双向性:

态度具有特定的对象

3、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

4、态度的恒常性:

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

5、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过程:

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

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

但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

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

结果:

(1)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

(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

结论:

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

2、态度影响人的行为

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通过态度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同样,通过行为也可以获知人的态度。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形成新的行为

改变旧行为

预测人的行为

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实验

过程:

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

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

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

结果:

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结论:

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4、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态度作为一种行为倾向,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顺从:

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