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188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度》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度》说课稿.doc

《《温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度》说课稿.doc

《温度》说课稿

新丰县第二中学廖中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新丰二中的代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3.1温度》。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物理这门功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声现象后,学习的又一现象——热现象。

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大纲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实验、观察、讨论、训练、讲解

2、学法:

小组学习、小组讨论、观察质疑、比较类比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让学生初步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五、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温度的概念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温度计的易错之处

六、教学过程分析

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培养能力,实例探究→当堂达标和课后练习→课堂小结,自我展示

环节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天气冷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出本节课题。

学生回答。

1.创设生活情境。

2.引出课题。

1.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图片感知春夏秋冬的冷暖,说一下不同季节的气温差别,概括温度的概念。

2.让一名学生对热水、温水、冷水进行温度感知实验,得出凭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引出温度计。

3.学生观察温度计,同桌探讨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温度计类型。

4.学生交流,讨论。

5.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补充。

1学生感知体会。

2.归纳温度概念。

3.学生实验,判断温度。

4.学生观察温度计学生探讨,归纳。

1.从感性转成理性认知。

2.引起学生兴趣。

3.通过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1.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和规定,读法。

2.学生交流,讨论。

3.图示几幅温度计,让学生读出量程、分度值,所示温度值。

4.学生了解“小资料”中常见温度值。

1.阅读,归纳。

2.学生回答。

3.学生试着读数。

4.生课前查询,完成。

1.训练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

2.强化读法。

3.知识应用生活。

1.确定探究内容: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步骤)。

(2)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区别。

2.小组探究:

4-6人组队,任选其中一项内容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用大卡归纳呈现。

3.展示,交流:

让学生语言表达并演示实验操作,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补充精讲。

1.学生选取相应实验器进行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2.生表达并演示。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在表达呈现中,训练了学生写、说、做等个性特点。

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练习。

强化。

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回顾,巩固。

知识系统化。

七、板书设计: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1.结构:

2.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3.常见类型:

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一、温度计:

1.单位:

摄氏度——0C

2.规定:

3.读法:

一、看:

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温度选温度计

二、放:

玻璃泡浸没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三、等:

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

四、读:

温度计仍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温度

二、摄氏温度:

1.实验室用温度

三、温度计使用用:

计使用方法:

构造特点: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弯曲缩口

使用区别:

用前甩几下,可取出读数

2.体温计:

八、教学反思:

1、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2、在温度计使用环节中,看温度计刻度读数时,零下温度对学生是一个小难点,可指导学生从零度处往下数空白刻度,并在检测练习中进行强化。

本节理论内容较多,时间限制,练习强化次数相应少,所以课后作业和练习必须跟上。

附:

当堂检测习题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2、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水温度都不变

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5、用体温计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用后没有甩就又测第二个人,示数可会怎样?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