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经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270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驶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驾驶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驾驶经验.docx

《驾驶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驶经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驾驶经验.docx

驾驶经验

驾驶经验

19.行车时,注意每一块交通提示牌。

 

每一处交通提示牌,都不会是多余的,关于交通提示牌,我有三点感悟:

(1)能学到很多知识,举个例子:

走京昆高速时,途经绵阳,有个旅游提示牌写着:

李白故乡,我明白了,原来李白是绵阳人!

(2)能提前预警,如前方施工、事故多发地、前方急转……每看到这种提示,我都会变的小心翼翼,该减速的减速,该变道的变道,在内蒙古的高速公路上,

看到过这么一个提示牌:

此处路段,共发生过11起车祸,累计6人死亡。

(3)能预防违章,例如,青兰高速,从青岛到潍坊路段限速120,从潍坊到济

南路段限速100,中间只有一处提示牌,如果错过了这个提示牌,可能就习惯性

的以为限速120,如果继续按照120的时速跑下去,罚单就飞来了。

20.长途出行,线路规划不可少。

 

两个家庭,拼车旅游,驾驶员对路线把握不准,在超车道停车看路牌,被大客车追尾,小轿车瞬间起火,两个男人从窗户爬出来了,而大火夺走了他们的妻子、孩子。

在XX里输入“停车看路牌,车祸”,可以搜索出N多类似的惨剧……

我推测,有两种可能:

(1)驾驶员不知道应该在哪个出口下。

(2)驾驶员知道在哪个出口下,不小心走过了。

如何,才能规避类似事故风险呢?

我谈几点个人愚见。

(1)行车线路,必须提前规划。

2011年,我从日照开车到成都,我先在GOOGLE地图上筛选线路,最终确定:

日东高速-连霍高速-京昆高速。

我就筛选出来两个关键点:

开封、西安,导航也很重要,但是只能起辅助作用,根据线路规划,我们可以延伸很多细分计划:

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在哪里加油……如果把线路完全交给导航,我觉得内心没有安全感。

(2)行车时,预知2公里的线路变化,这一点,导航很关键,通过导航可以了解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下一个出口的距离,从而不断自我提醒,导航是用来看的,而不是听的。

有这么一个天价车祸:

一辆标致307临时变道下高速,被正常行驶的劳斯莱斯撞飞了,事故是标致307的全责。

这个事故原本就可以规避的,如果标致307的司机提前2公里就做好下高速的准备,那么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通俗一点讲,线路规划,类似公司的年度计划,2公里规划,类似公司的周计划,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完美的线路策划,可以规避很多交通事故,这远比娴熟车技更重要!

21.在高速公路上,绝对不能倒车。

 

上周,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错过了出口,在超车道上倒车,长达3分钟,后面有辆白色小轿车在躲避时,先撞到了左边护栏,又撞到了右边护栏,车毁人亡,黑色轿车逃逸,虽然没有发生刮蹭,但是黑色轿车要负刑事责任,上海警方已经发出了通缉令。

切记:

错过了出口,就去下一个出口绕一下,千万不要倒车,害人害己!

如果,在高速上,我们遇到前车正在倒车,应该如何应对?

先来分享一点:

如何在高速上控制车速。

我的搭档,他喜欢匀速开车,即便需要刹车,也是临近刹车,他很信任自己的刹车技术,坐他的车,我总是习惯性的踩右脚,替他使劲,而他荣辱不惊,开豪车的,多数有这个习惯,眼看要撞上了才刹车。

他的驾龄比我长,驾驶经历比我丰富,我也不能班门弄斧,他的这种开法,驾乘人员很舒服,不会有摇晃的感觉,但是从安全角度而言,我觉得这种开法不可取。

我分享一下我的开法:

(1)当前车刹车灯亮时,我开始踩刹车,保持与前车距离不变。

我的原则是,即便刹车失灵了,我也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2)当远处有情况,又在可控范围时,我会选择用油门控制车速,而不会选择刹车,例如经过收费站时,我会选择减油降档,而不会选择一脚刹车,我觉得学会用油门控制车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习惯,因为刹车总是有不灵的几率。

(3)观察前面2~3辆车的刹车灯,因为刹车是链锁反应,事故中那辆白车,如果能够提前观察前面几辆车的刹车灯,这场事故他完全可以避免(前面几辆车都躲过去了,他没躲过去)。

我的这种开法,安全系数比较高,缺点是坐着不舒服,我母亲坐我的车,总是晕

车。

22.不要组队跑高速。

有个婚车队伍,第一辆车追尾了大货车,后面的婚车连续追尾,根本原因就是安全距离不够,纵然清一色豪车,照样面目全非!

有些车友搞自驾游,也喜欢在高速上组队跑,很拉风,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是连环追尾。

队跑高速,安全距离并非最大隐患,最大隐患来源于内心焦虑,有次,俱乐部搞活动,从北京到秦皇岛,路上车辆特别多,车队很快就被冲散了,我着急跟上前车,总是盲目超车,后面的车辆为了跟上我,也盲目超车,非常危险,在服务区休息时,我向队长提议,能否分头行头,大家在高速出口集合。

后来,我们经常搞自驾活动,哪怕只有两部车,我们也是分头行动,约好中途在哪个服务区休息,在哪个出口集合,大家都没有心理压力,速度快慢都可以,120与100的速度差别只是一泡尿的时间而已。

切记:

不要组队跑高速,因为你的注意力不在安全驾驶上,全在车队身上了。

曾在连霍高速上遇到老外的房车队伍,他们都是各自跑各自的,然后在洛阳服务区

集合。

(下图:

日东高速上的自驾游车队,看看危险不?

23.安装行车记录仪,预防碰瓷。

 

行车记录仪,安装很容易,跟导航差不多,有个支架贴在玻璃上,有个车载电源插头,能够清晰拍摄行车视频,这东西价格也很便宜,300~500元,但是用处很大。

(1)遇到碰瓷的,可以作为证据。

(2)遇到交通事故,便于划分责任。

(3)拍摄沿途风景,例如穿越沙漠时,行车记录仪能把全程拍摄下来,特别震撼。

优酷上很多交通事故,就是行车记录仪拍摄的。

24.小辣椒,提神利器。

跑长途时,经常犯困,打瞌睡,进服务区用凉水洗脸、喝红牛、喝咖啡……效果都不佳,该困还是困。

有次,和媳妇去上海,她买了一包泡椒凤爪,超级辣,原本犯迷糊,咬点辣椒瞬间就清醒了,简直是精神抖擞!

如今,跑长途必备泡椒凤爪,辣的我嗷嗷叫,然后喊着要水喝,人就清醒了,除

了泡椒风爪外,我们还带保温水壶,在水壶里放上枸杞、红枣,扣上盖闷一闷,

特别好喝,进服务区的时候,再添点热水即可。

 

25.车速过快过慢,都很危险。

人们往往有个误区:

越慢越安全。

其实未必,如果大部分车辆都需要超你,其实你更危险了!

在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越少,自己越安全。

当车速过快时,你需要挨着超别人,当车速过慢时,别人轮流超你,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在高速上,经常有车辆低速行驶在超车道上,无论你按喇叭还是闪灯,他都无动于衷,我发现,主要是两类:

要么是女司机,要么正在接电话。

在他们看来,速度降下来了,安全了,其实更危险了,因为大家都是高速行驶,为了超你需要临时变换车道,万一有司机没判断准你的速度,就把你追尾了!

无论什么情况,开车时都不能打电话,人在打电话时,注意力比酒后驾驶还差,不要心存侥幸,我开车时,如果有电话,我都让同伴去接。

 

26.切记,莫飚车。

我刚买捷达时,手总是痒痒,路上遇个车,就想PK一下,捷达素有“城市小流氓”的美誉,车身轻,提速快,的确很有成就感,红绿灯起步,我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冲出去……偶尔超个A6、PASSAT,还要炫耀好久,感觉他们不过如此!

后来,我开过一段时间的VOLVO,与捷达差10倍的价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分钱,一分货,在高速上,同样是时速120,捷达发飘,风噪掩盖住音响,刹停距离需要70米,而VOLVO基本没啥感觉,车身特别稳,车内很安静,刹停只需40米,一切游刃有余,甚至有种感觉:

120太慢了。

什么好车总喜欢超速?

主要原因是车身太稳,感觉不到速度快,有时感觉开的很慢,一看表,竟然160了。

感受过两者的不同,我再也不敢拿捷达招摇了,认清自己很重要,如今,我依然用着我家小捷达,不过心态平和了,既不调戏别人,也不接受别人的调戏。

用经济型轿车去飚高端轿车,是拿自己的命作为赌注,我师傅建议:

在高速上,捷达跑100是比较合理的,30万以上的中高档汽车,时速120还算可控的。

我参加过VOLVO安全讲座,四点很震撼:

 

(1)时速150,相当于射箭的速度,一旦发生事故,万物皆箭头。

(2)时速160,发生事故,生还率几乎为零,不管什么车。

(3)安全座椅可以提升儿童车祸时70%的生还率。

(4)安全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安全气囊是炸弹。

27.高速路、下坡路,先刹车,后离合。

关于先踩离合,还是先踩刹车,网上一直争论不休,我也是手动档爱好者,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1)在新手阶段,无论什么路况,先踩刹车,后踩离合,这是培养驾驶员的应

急意识。

等自己车感越来越好时,可以参考如下几条。

(2)高速路、下坡路,先踩刹车,后踩离合,当离合踩下去时,车子相当于处于空档状态,没有了发动机的牵制,速度会突然加快的,特别是在高速上,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忙着去踩离合是帮倒忙,切记,在高速上,除了换档,任何时候不能踩离合,照片中的车祸,就是因为下坡时先踩了离合,使车子瞬间失去了牵制力,从而翻车了。

 

(3)在低速行驶时,倘若有紧急情况,直接踩死刹车(不考虑离合),在成都时,我左转,结果冲出来了一辆电瓶车,我第一反应就是把刹车踩死,直接熄火。

(4)在低速行驶时,倘若情况是绝对可控的,例如排队等红绿灯,则是刹车、离合同时踩下(离合略先),用刹车控制速度,慢慢滑行。

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类:

排队、到达目的地。

有朋友问,咋这么复杂啊?

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当车感有了,相应的感觉自然就找到了,平时在路上,是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我根本都不会去考虑,全是潜意识行为。

为什么要谈到离合的使用问题呢?

因为很多老司机下坡时,喜欢空档滑行(踩下离合相当于空档),原因是省油。

如今,都是电喷车,空档滑行根本不省油,反而有危险,长时间踩刹车,容易引起刹车片过热,从而刹车失灵。

山路下坡时,应该是带档缓降,采取点刹策略,我经常走山路,发现大部分司机都是一直踩着刹车下山,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28.进隧道,必须开灯、减速。

 

从西安到成都,途经秦岭隧道群,太震撼了,540座桥梁、136座隧道,刚开始还挺新鲜的,后来钻隧道钻的想吐。

 

我先后8次经过秦岭隧道,这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堵车更是家常便饭!

隧道,为什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呢?

(1)隧道入口湿滑。

(2)隧道视线不行,纵然开着灯也白搭,因为隧道出口太亮、太耀眼。

(3)很多车辆通过隧道时不开灯,如同幽灵一样神秘。

(4)在隧道变道、超车。

王妃戴安娜就死于隧道,原因是:

司机酒后驾驶、未系安全带、超速行驶、在隧道内变换车道。

由此可见,如果您不遵守交通规则,纵然是顶级奔驰,照样白搭!

关于隧道,我有几点感悟:

(1)进入隧道前,必须先开灯,而且不要使用自动大灯,自动大灯是进入隧道后才开灯,让隧道内的车辆提前感知到我们。

我有个朋友,她是专业车手,都不知道进隧道需要开灯。

(2)进入隧道前,先减速,时速降到60左右,踩着刹车进隧道,因为从隧道外看隧道内,一片漆黑,里面情况如何都是未知的,2008年,朋友开车经过崂山隧道,刚进隧道,就发现了警示三角架,为了躲避三角架差点撞墙,特别惊险。

(3)进隧道后,绝对不能超车,特别是汶川那边的隧道,都是双向车道,严格按照隧道要求限速去跑,耽误不了几分钟。

(4)进隧道后,频繁切换远近光,有些车辆不开灯,通过切换远近光可以发现他们。

(5)在经过隧道群时,最好嚼口香糖,预防耳鸣,很多司机穿越秦岭隧道群,都会感慨:

咋发动机声音变了?

其实,不是声音变了,是你耳鸣了!

29.吃了感冒药,绝对不能开车。

2011年5月,我从济南回家,早上6点出发,因为感冒,顺便吃了感冒药,出了济南,到了青兰高速,我就瞌睡的不行了,睁不开眼,我就拧拧自己大大腿,基本处于半迷糊状态,车子走S路线。

青兰高速双向8车道,平时车辆很少,我躲过一劫,到了莱芜服务区,我在车上睡到10点才出发,想想都后怕。

 

30.长途旅行,必须携带拖车绳。

 

去腾格里沙漠,我的小捷达陷了,随行的另外一辆车也没携带拖绳,我们一行6人展开自救,挖沙子、推车子,都没用,越陷越深,而且总是在半离合状态下加油,离合片磨损特别严重,都有糊味了,离合越来越高。

后来,遇到沙漠里的电力施工队,他们用四驱皮卡把小捷达拖出去了,这个事,给了我几点感触:

(1)长途旅行,必须携带拖车绳,既方便自己,又方便别人。

(2)手动档车子沦陷时,不要盲目自救,要等待拖引。

(3)在沙漠里停车时,一定要停在下坡处,其实小捷达跑沙漠游刃有余,人们总是自己吓唬自己,认为两驱车跑不了沙漠。

31.行车时,一定要锁车门。

有这么一条新闻:

2011年8月4日下午3时30分许,厦门一男子劫持一辆宝马车及车上母子欲勒索50万元人民币。

10余分钟后,车辆被警方拦截,男子点燃随身携带的汽油,该男子和被劫持女子均被烧伤送医。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宝马车正在等红绿灯,男子拉开车门,上车劫持了母子。

如果,宝马司机行车时,有锁车的习惯,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过去,在广州有飞车党,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抢劫方式,专门抢正在等红绿灯的车内财物,拉开副驾驶门,拿着座位上的东西就跑,司机根本追不上。

现在,大部分车辆都有儿童锁,车速超过20时,自动锁车,很多人刻意把这个

功能关闭了,原因有二:

(1)怕发生车祸时,被困在车内,部分安全驾驶教材也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如今中控锁都是与安全气囊、电源开关联到一起的,当事故发生时,中控锁自动打开。

(2)乘坐人员开门不方便(理论上,不关闭电源,不开锁),我有个习惯,每当快要接近目的地时,我会提前手工打开中控锁,便于别人下车。

只要是我带着孩子出行,上车我就先把门锁上,因为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乱摸乱拽。

32.儿童,不能坐在副驾驶。

 

交规法明确规定:

儿童不能坐副驾驶位置!

不过,大部分家长都把孩子放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原因有三:

(1)老公开车,老婆坐副驾驶,怀里抱着孩子(2岁以下)。

(2)家长开车,孩子坐副驾驶(3岁以上)。

(3)儿童安全座椅需要使用安全带,为了图省心,安装到了副驾驶上。

副驾驶位置,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1)安全气囊打开时,瞬间把儿童击晕。

(2)发生撞击时,儿童容易飞出去,安全带是为成年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

(3)儿童好动,严重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悲剧总是上演,原因就是父母根本就没意识到副驾驶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

安全座椅安装到驾驶员后面的座位处!

33.小心,高速横风。

 

在优酷上,看过这么一个车祸视频:

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奇瑞QQ超过一辆大客车后,强行并道,被大客车撞翻,男人被甩出,女人被活活撞死,男人在那里号啕大哭。

有人猜测,是男人想教训一下大客车,故意在大客车前面刹车,造成的这场悲剧,我想,有这种可能,因为他超车后,完全没必要那么着急变换车道。

在我们本地,发生过这么一起事故,有个小混混开了辆桑塔纳,前面有辆大货车正在努力的超车,小混混又按喇叭又闪灯,等大货车超车完毕,小混混超过大货车,想来个急刹,吓唬吓唬大货车,结果他高估了大货车的刹车能力,瞬间成了相片。

看过QQ的车祸视频后,我推测有另外一种可能:

QQ车速过快,超大客车时,遭遇横风,驾驶员没把握准方向,切入到了客车道。

开过经济型轿车的朋友都知道,在高速上超厢式货车、客车时,在超过那一瞬间是有横风的,方向盘会有被抢夺的感觉,特别是有风的季节,更严重。

隧道出口、山谷峡口都有横风,平时行车,如何应对横风抢方向盘呢?

(1)买好车,1.5吨以上的轿车,基本感觉不到横风。

(2)更换宽胎,我的捷达横风就不严重,因为我使用195宽胎。

(3)提前预防,例如,在超过客车前一瞬间,要收油门(莫踩刹车),双手紧握方向盘,我推测,QQ的驾驶员可能是单手开车。

顺便提醒一下,QQ和捷达一样,都是经济型轿车,时速不适合跑过100,不要盲目自信,因为它会辜负你对它的自信的。

34.等红绿灯时,大车会造成视觉盲区。

红灯变绿灯时,倘若两侧有大车,视线有盲区,此时千万不要盲目冲出去,可能此时恰好有车辆在闯黄灯!

类似的情况,还有两种:

(1)路边停着公交车,在经过时,要时刻处于备刹车状态,随时都可能从公交车前面跑出一个人来。

备刹车是指:

只要你不踩油门加速,右脚必须放置在刹车踏板上,也就是右脚只有两个动作状态,一是踩油门加速,二是除加速外所有时间放置在刹车踏板上。

(2)大货车低速行驶,在超车时,要时刻处于备刹车状态,大货车前面可能有摩托车拐弯,这个现象在北方特别严重,冷不丁冒出辆摩托车,摩托车认为自己速度快过大货车,转弯没问题,而实际上,我们超车时,正好撞上摩托车。

总而言之,要学会假想,假设视觉盲区里会有车辆冲出,只要把这种假想变成习惯,自己的安全意识就可以大大提升。

35.随车携带备用钥匙。

在XX里输入“丢了车钥匙”,那可是洋相百出。

我身边,也有朋友丢过车钥匙,世博会时,我们组团去上海,有个朋友喝了点酒,把车钥匙丢了,而且是丢到了苏州(他坐动车去苏州会朋友),后来,苏州朋友专程坐车给送来,因此耽误了一天行程。

2011春天,与唐山朋友组队自驾,在潍坊,他的车钥匙找不到了,只能从唐山把备用钥匙快递到潍坊……

山东电视台,播过这么一个新闻:

一个4岁儿童,把自己锁在了车里,钥匙在车上,最后家长求助民警,才把孩子救出来,孩子太小,遇到紧急情况就知道哭,根本不配合!

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钥匙一定不丢,这种闹剧如何预防呢?

(1)把备用钥匙再配一把,此时共有三把钥匙。

 

(2)出门时,携带两把钥匙,自己一把,同伴一把。

(3)自己长途旅行时,把备用钥匙用透明胶粘在底盘隐蔽处。

是不是有点小心过了头?

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都是长途旅行,有时横穿青藏高原,有时穿越小兴安岭,一旦钥匙丢了,根本无法补救,快递都不到。

有时,遇到一些小纠纷,会被对方抢走车钥匙,包括交警也喜欢抢钥匙……此时,若同伴递给你一把备用钥匙,就逃离虎口了。

另外,我也没安装报警器,那玩意太烦人,有遥控钥匙,我也懒的用,我还是喜欢最原始的开锁感觉,而且锁车时,塌实!

36.路遇障碍物,宁骑不绕。

2012年4月,我去上海,在日东高速上,有辆本地牌照的A6,时速100左右,一直骑线行驶,我在它后面,总是判断不准他的行车意图,后来,找准时机,我把他超了。

我推测,他骑线行驶有三种可能:

 

(1)瞌睡了,他不光骑线,偶尔还在两个车道来回切换。

(2)新手,日东高速上平时很少有车辆通行,他可能以为骑线行驶更安全。

(3)新手,他判断不准轮胎的位置。

其实,大部分驾驶员,都判断不准轮胎的位置,不信?

找个矿泉水瓶子,你试着分别用四个轮胎碾压,看看你碾压的几率有多大!

分享几点:

(1)驾驶员左腿的位置,与左轮胎在同一条直线上,用左腿正对矿泉水瓶子,压过去,正好!

(2)当高速行驶时,若有坑、死猫死狗、低于15厘米的障碍物(靠经验),千万不要绕,直接骑过去。

有一次,我在沿海高速上,马上就要进上海了,前面是一辆红色轿车,突然来回扭了两下,我下意识的刹车,走近一看,是个枕木,在急刹车的同时,我调整了方向,把它骑过去了,如果我绕它,可能就跑到旁边车道上了,更危险。

我的想法很简单,在高速上,我宁愿把变速箱挂了,我也不能把人挂了!

我大学老师,他有两家亲戚,四人组队去日照旅游,行车至临沂莒南段,男人累了,女人替开一会,路遇一坑,她在绕坑时,撞到了树上,驾驶员当场死亡。

我老师就感叹:

何必躲啊,骑过去就是了。

(那时,我还没学驾照,这个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可是,难题来了,骑不准不是更危险吗?

左腿是用来判断左轮的行驶位置,右腿就是用来过坑的,让右腿正对坑(障碍物)的左沿,轻松过去!

碾压矿泉水瓶子的游戏,是很有用的,这也是为什么驾校考试要考过铁饼的缘故,就是让驾驶员能够熟知道四轮行驶轨迹,很遗憾,驾校只教学员投机取巧,告诉学员第一个铁饼打几圈方向盘,第二个打几圈……

37.路遇紧急情况,先急刹,车速可控后,再考虑方向!

 

学车时,教练会告诉学员:

开车时,让速不让道。

可是,让速不让道是什么意思啊?

(1)当有车辆强行并道时,我们要稍微降低速度,让他进来,而不是被他“逼”到了另外一个车道上,在对方并道时,如果我们撞上他,是他的事故全责,同理,如果我们被“逼”到另外一个车道,此时我们被撞了,是我们的全责!

(2)开车时,车道变换频率越小,安全系数越高,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超车,就安心的守住自己的车道吧。

(3)遇到紧急情况,先急刹,莫考虑方向,若速度在可控范围,可以选择调整方向。

前面,介绍了一个事故,一辆白色轿车,在躲避黑色轿车时,先后两次撞上护栏,车毁人亡,事故原因是黑色轿车在超车道上倒车。

如果白色轿车驾驶员先踩刹车,在速度降到40~50时,再选择切换车道,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高速上,经常有环卫工人,每当此时,我都按喇叭、闪灯、刹车同时进行,我师傅说过,如果在你死与他死之间只有唯一选择时,要选择压过去,是不是有些残忍?

每年大约有300名环卫工人死于高速车祸,但是,有超过1000名驾乘人员死于躲避环卫工人。

讲个题外话:

2011年6月1日,去日照旅游,我的小捷达满载,前面有交通事故,我按照以前的力度去刹车,结果发现刹车效果很差,眼看追尾,我猛踩刹车,在临近撞击前,我把方向盘往左一打,避免了追尾。

两点感悟:

(1)满载状态下,刹车距离变长。

(2)无论何时,先踩刹车,速度可控后打方向。

如果先打方向,你的注意力都在方向上了,甚至忘记了刹车,最关键的一点,在高速上,急打方向盘,瞬间就翻车了。

切记:

先刹车,先刹车!

在XX上搜索一下“高速,急打方向”,就知道有多少

类似的悲剧了!

38.双手开车!

————————此处已达到微吧的最大字数限至————————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后继续阅读,《活着才是硬道理》————安全驾驶经验集锦第三集(关注我后在我的微吧中找到)38.双手开车!

大部分人,都习惯了单手开车,一个手开车,另外一个手,要么摸档,要么摸副驾驶……不过,单手开车很危险,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根本控制不住,例如爆胎、急刹!

关于双手开车,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关于爆胎,驾驶理论课本是这么教的:

紧握方向盘、莫踩刹车、靠档位减速!

不过,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肯定是习惯性的一脚刹车,所以,一旦发生了爆胎,就把命运交给上帝吧,我师傅说,不要去训练爆胎反应,因为爆胎几率太小,而且容易养成刹车迟钝的习惯。

(2)长期把右手放在档位上,对档位损伤很大,我学车的时候,右手也放档位上,师傅看到后,接着就是一巴掌。

在驾校时,有些教练训练学员单手开车,虽然这样可以培养学员的车感,但是会养成单手开车的习惯。

(3)方向盘握法,驾校教的多数是错误的,标准是:

左手9点钟,右手3点钟,双手也方便操作方向盘上的按键,切记一点,玩越野的朋友,必须要拇指外翘,千万不要贴在方向盘内侧,因为越野时,方向盘快速回旋,拇指瞬间就骨折了。

我有个习惯,不知道算不算陋习,在城市、国道上,我左手按在喇叭上,右手握在2点钟方向,这样的好处很明显,一边开车,一边按喇叭,如果跑高速,我会

切换回标准握法。

按喇叭,必须是潜意识,如果挪手过来按,早晚了!

(4)开车时,不要抽烟,车内也不要放香水之类的,熏的头疼,跑长途时,我喜欢开着自然风,放在0档的位置即可,风口朝脚下,为什么不对着人吹呢?

因为时间长了,头疼!

(5)坐副驾驶的人,必须沉稳,不能大呼小叫,有些时候,前面有情况,驾驶员判断的很准,而副驾驶一声尖叫会引来驾驶员习惯性的刹车,我媳妇坐我的车,我都会提前给她打预防针,学会闭嘴!

除此之外,在副驾驶上吃零食、化妆、弯腰都很影响驾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