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651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docx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一

选校网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

2006高考语文模拟练习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腐儒嗫嚅濡染蠕动妇孺B.婵娟禅让蝉联不惮禅杖

C.斐然扉页菲薄绯红翡翠D.噪音燥热腥臊躁动害臊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废驰博闻强识狙击珠联璧合B.翔实貌合神离宣泄轻歌慢舞

C.攀援张皇失措撕杀见贤思齐D.端详猝不及防泄露饱经沧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契诃夫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

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

了一些虚无思想。

(2)她是理财的好手,我让她负责日常生活的开支,她答应了;从那以后,我们不仅过得很,而且还能每月存点钱。

(3)现在,加德满都河谷地区还处在初春时节,比较凉爽,在中午暖和的阳光下,穿着毛衣也不会觉得热。

(4)因为这部作品接触到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A.寄寓富余即使所以B.寄予富裕虽然因此

C.寄寓富裕即使所以D.寄予富余虽然因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竹影听出了她话中带刺,有些恼火,不等她说完,便反唇相讥:

“我当然比不上你,我又不会花言巧语讨好别人!

B.你别光呆在上面发愁,应该深入到战士中去,把问题提出来,发动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C.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

D.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打破了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吃大锅饭的经济体制,人们不再是躺在国家财政上过日子了。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哎呀,蛇!

”走在前头的玲玲忽然惊叫起来。

兰兰赶上前一看,“咯咯咯”地笑起来:

“大惊小怪!

蛇?

——草绳子!

B.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

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C.“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从书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

在这个问题上你认识清楚了么?

老王同志!

”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D.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句内有逗号)所以第二个分句后边也应用分号。

(尽管句内没有逗号)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那天,我们几个一到他承包的果园场,他就首先带领我们参观科研成果陈列室,然后参观果实累累的葡萄园和苹果园。

C.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D.他们是我们祖国的同龄人,经历了祖国建设的风风雨雨,尝到了个中的甜酸苦辣,现在,好多人已经是两鬓斑斑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做7-10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周大司空孝宽六世孙。

丹蚤孤,从外祖颜真卿学,擢明经,调安远令,以让庶兄,入紫阁山事从父能。

复举五经高第,历咸阳尉。

张献甫表佐郡宁幕府。

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di,相见)官”。

丹曰:

“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

罢八州冗食者。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身往劝督。

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筑堤扦(han,抵当)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

凡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万二千顷。

有吏主仓十年,丹复其粮,亡三千斛,丹曰:

“吏岂自费邪?

”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

“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

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新唐书·循吏》)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蚤孤,从外祖颜真卿学蚤:

通“早”,早年。

B.安有贸官受钱贸:

通“牟”,谋取。

C.罢八州冗食者冗:

多余的。

D.籍其家,尽得文记籍:

抄家。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B.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C.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D.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9.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韦丹为百姓办实事的一组是

①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②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

③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④筑堤扦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

⑤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⑥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10.下边是对文段的概括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丹师从外祖父,对经书的学习,成绩尤为突出,曾两次被授予官职。

朝廷曾派他到新罗国去吊丧,但未成行。

B.韦丹任容州刺史时,反对游手好闲,鼓励耕田织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兴办学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C.韦丹任江南西道观察使时,当地百姓住着茅屋,容易发生火灾。

他延请工匠,置办材料,免费为百姓盖上了瓦屋。

D.有一差吏恩将仇报,上书诬告韦丹。

通过调查,人们不仅弄清所告不实,反而更加认识到韦丹任职是清正廉明的。

第Ⅱ卷(共120分)

三、(18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3分)

译文:

(2)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3分)

译文:

(3)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2分)

译文:

12.读下边一首唐诗,做后边的题目。

(6分)

秋词(之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面对秋天的景物,诗人产生怎样的感受?

请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题,4分)

(1)五花马,千金裘,,。

(李白《将进酒》)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李清照《声声慢》)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17题

①比较文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古罗马人强调摹仿古希腊人,罗马重要的作家维吉尔、奥维德等人的作品大都是对于希腊文学的摹仿,因此在古罗马文论家贺拉斯、麦克罗皮斯的论著中,都主张将维吉尔、奥维德等人的作品与希腊原作加以比较,揭示其摹仿之处和从属关系。

这里已经包含着比较文学的萌芽。

②比较文学旨在对于跨国家、跨地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现象进行对比或类比研究,从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关系中界定出各自的特点,寻求共同发展的途径。

在比较文学中影响较大的两个派别是注重影响研究(交叉研究)的法国学派和注重平行研究的美国学派。

③法国学派的研究方法比较严谨,同时也比较拘泥,它往往将研究范围限于同一文化系统之内,而且限于存在直接接触和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学现象,它在研究方法上崇尚实证和考据,带有较强的实证主义倾向。

法国学者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可以昭示其宗旨:

“比较文学是国际间的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家跨越语言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国或几国文学之间主题、书籍、情感的异同。

”这就开启了影响研究的方法论。

法国学派有时陷于对比较对象之间事实联系的烦琐考证,而忽视对于文学现象的美学分析,特别是囿于欧洲文化系统的狭小范围内讨论问题。

并且将法国视为欧洲文学的中心和辐射源,存在着欧洲中心论的倾向,因此存在着局限性。

④美国学派就是在否定法国学派上述局限性的基础上,在二次大战以后异军突起的,它主张对于文学进行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特别是注重对于无实际接触、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的研究。

如果说法国学派是以比较对象之间的实际联系为研究的出发点的话,那么美国学派则以比较对象所包含的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正像奥尔德里奇所说,该学派注意的是“两部没有必然关联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或观念上所发表的类同现象”。

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寻找比较对象之间的共同之处,而且也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值得重视的是,这一学派打破了法国学派的欧洲中心论,力图勾画出一幅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图景,特别是有人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认为只有把欧美文学与中国文学结合起来加以理解和思考时,才能真正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

这无疑代表了比较文学的一种积极的方向。

14.阅读全文,分条陈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比较文学”的特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比较文学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现象进行对比或类比研究。

B.比较文学是国际间的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家注视各国之间文学的异同。

C.比较文学是两部没有必然关联的作品在风格等方面表现的类同现象。

D.比较文学是跨越语言和民族界限,忽视对于文学现象的美学分析。

16.请简要概括美国学派研究的特点。

(3分)(不超过100字)

17.下列推断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法国学派有时陷于烦琐考证,其他各国的文学研究也将重蹈覆辙。

B.同欧美一样,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C.欧美比较文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中国要赶上其研究水平如同神话。

D.二次大战后美国学派异军突起,可见各国比较文学的前景很美好。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18分)

花街

花街,多么撩人情思的所在。

可是,我所说的花街,一定不是你想象中的。

它是路,是用乱石、卵石、碎砖、碎瓦、碎瓷片和碎缸片为主铺筑的窄窄的路。

那些用砖瓦构成的席纹、人字纹、间方、斗纹,用卵石碎瓷镶嵌出的六角、套六角、套六方、套八方,用多种废料装点成的梅花、海棠花、冰霜花、十字灯景,甚至还有开屏的孔雀、翔飞的仙鹤……当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地纹展现在眼前,你会觉得,没有比用花街两字来称呼脚下的路更合适的了。

花街左曲右旋,蜿蜒在苏州园林中,引你渐入佳境。

花街为游人铺下一匹素雅的或是华丽的织锦。

我多次游览过苏州园林,被那巧夺天工的空间组合艺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竟不曾留意到脚下的花街;当我终于注视到它的时候,为自己的疏忽感到吃惊:

难道不正是它在迂回不尽中引我进入一重又一重美的境界吗?

我不由对自己的疏忽抱着一种内疚的心情,花街在脚下默默地执著地延伸,穿越幽篁茂林,绕过假山池沼,贯通亭台楼阁,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把人引入美妙世界,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

花街铺地的图案,与园林建筑中桶扇、漏窗、挂落、地罩的雕刻艺术是可以媲美的。

它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为园林景色作着补充和衬托。

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凡是曲径通幽处铺地的花纹,多是简练的几何线条,增添着幽邃的氛围;而在柳暗花明处,色彩绚烂的图案似与鲜花斗妍,渲染出热烈的景象。

网师园占地不足一亩,是一处具有淡雅明快的明代风格的小园林,花街铺地采用了美丽繁复的大花样,调谐着游人的美感。

而以建筑华丽著称的留园,则常衬以朴素自然的构图。

具有独特风格的江南园林艺术体系,是因为花街铺地才臻于高度的完美。

试想一下,如果代以石板路,水泥路,柏油路,游园者倒会感到美中不足,大为扫兴了。

花街铺地是造园工匠的创造。

传说古时,一座园林落成后,剩下一堆碎砖残瓦,在清扫它们的时候,有位能工巧匠顿生异想:

为何不能将它铺成好看的路面呢?

于是,腐朽化为神奇,犹如艺术大师最后不经意的一笔。

使这座园林达到至美的境界。

这一无名氏创造的路的艺术从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自从认识了花街铺地,苏州园林的情致在我心目中更多了一层深意。

(选自《文汇报》1986年1月14日)

18.文章第二段详尽地叙述花街铺地的各种图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9.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花街的特点。

(限20字内)(4分)

20.文章最后一段“自从认识了花街铺地,苏州园林的情致在我心目中更多了一层深意。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在叙述花街所用材料,花街所构成的各种图案时,笔触细腻,让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真切可感的“花街”。

B.作者认为花街不仅可以引领人去领略园林的无限风光,而且可以为园林景色作着补充和衬托,成为园林景色的一部分。

C.文章只是通过个别举例来阐述和挖掘花街铺地在园林中的各种变化及其在园林中的意义。

D.曲折宛转是本文布局谋篇上的特色。

如在文章结尾处,追述花街铺地的由来历史,使人有一种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感。

E.本文风格细腻曲折,语言纯净灵秀,反映了作者对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深厚造诣。

六、(12分)

22.把下列句子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3分)

①还没有文字的时候,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这样,人类的眼界可以大大扩大,知识和能力都可以大大增长了。

③而人类发明了文字,就可以记下做过的事,写下所说的话。

④创造文字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⑤人们只能口耳相传——在狭窄的范围内传播文化知识。

⑥生产经验也就可以从古传到今,从近传到远了。

答:

23.把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

(3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

“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

“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

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

24.下面有两首同题咏物格言诗,请依照这种形式,自拟题目,从不同角度写两则小诗。

(6分)

(1)橡皮

(1)题目:

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2)橡皮

(2)题目:

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

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年10月25日,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上海浦东启航。

此次南极科考一项最为艰难、也最引人注目的任务是冰盖考察,力争达到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

那里气候条件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此次科考队共有队员和船员146人,考察计划历时约150天,它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挑战南极冰盖之巅。

人类挑战自然极限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一个过程。

每一次挑战都凝聚着人类的勇敢、顽强、自信、稳健和对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是挑战让我们对生活多了一份使命、激情和信心。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请以“挑战自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2006高考语文模拟练习——答题纸

班级姓名学号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至二大题(30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共120分)

三、(18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3分)

(2)(3分)

(3)(2分)

12.(6分)

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题,4分)

(1)五花马,千金裘,,。

(李白《将进酒》)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李清照《声声慢》)

四、(12分)

14.阅读全文,分条陈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

16.请简要概括美国学派研究的特点。

(3分)(不超过100字)

17.(3分)

五、(18分)

18.(4分)

19.(4分)

20.(6分)

21.(4分)

六、(12分)

22.(3分)

23.(3分)

24.下面有两首同题咏物格言诗,请依照这种形式,自拟题目,从不同角度写两则小诗。

(6分)

(1)橡皮

(1)题目:

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2)橡皮

(2)题目:

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

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2006高考语文模拟练习参考答案

1.(A项都读rú;B项依次读chán,shàn,chán,dàn,chán;C项依次读fĕi,fēi,fĕi,fēi,fĕi;D项依次读zào,zào,sāo,zào,sào。

2.D(A.废弛;B.轻歌曼舞;C.厮杀。

3.C(寄寓:

寄托,寓含。

寄予:

寄托,给予。

富裕:

富足。

富余:

多余。

即使:

表未然。

虽然:

表已然。

所以:

与“因为”相搭配。

因此:

不和“因为”搭配使用。

4.C(望尘莫及,意为远远落后,追赶不上。

5.A(B项,“二来呢”后应用逗号。

C项,“认识清楚了么”后的问号改为逗号,“老王同志”后的叹号改为问号。

D项,括号前的逗号和句号应分别移至两处括号之后。

6.C(A项,“一生”与“创作”不搭配。

B项,“首先”应移到“带领我们”之后。

D项,“我们祖国的同龄人”,语意不明确,应是“新中国的同龄人”。

7.B(贸,并非通假字,是“卖”的意思。

8.B(A项,因,均作“于是”、“因而”讲。

B项,上一“于”字作“给”讲,下一“于”字作“从”讲。

C项,以,均是表目的。

D项,乃,均是表判断。

9.D[

(1)前一分句讲的是,韦丹认为费用应怎样解决,后一分句所讲与韦丹无关。

(5)讲的是,韦丹追查粮食的去向。

(6)表明韦丹为政宽仁。

]

10.C(为百姓盖房,并非全都免费。

11.

(1)百姓中有出卖自己作奴隶的,官府将他们赎出,让他们回家,并禁止官吏,不得把他们掳掠去作奴隶。

(3分)

(2)这一年天早,就招募人去完成这一工程,多多给他们报酬,并供应他们吃喝。

(3分)(3)你们依仗权势从仓库里取走粮食,是犯罪行为,给你们一月的期限归还这些粮食。

(2分)

12.诗人将清寒的秋天与艳丽的春天相比较,认为秋天胜过春天。

因为秋天的清寒能使人头脑警醒,而春天的艳丽往往使人心浮神乱。

13.

(1)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4.(4分)①比较文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②比较文学的特点及影响较大的两个学派。

③法国学派研究的特点。

④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15.(2分)B(A.无“跨国家、跨地区”的定语,则不是“比较文学”。

C.美国学派的研究对象。

D.“忽视对于文学现象的美学分析”不是比较文学的特点,它是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16.(3分)主张对文学进行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注重对无实际接触、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的研究;以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不仅寻找比较对象之间的共同之处,而且也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力图勾画出一幅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图景。

17.(3分)B(A.“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中的一种。

“重蹈覆辙”的推断无根据。

C.D两项在文中没有依据)

18.

(1)具体交待花街命名的由来。

(2)为下文花街图案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描写作铺垫。

19.

(1)精致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