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9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docx

最新普通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地球系统

第一节行星地球

1.太阳常数:

当太阳辐射热垂直到达大气层上部,日地距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其能量约为1.97cal/(cm²·min),常称作太阳常数。

2.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使气流和水流的路径发生固定偏转,这种偏转效应在全球风系和洋流中都有明显反应,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潮汐:

海水每天有规律地涨落称为潮汐。

潮汐是地球上一种由于天文原因产生的自然现象。

4.地球定位体系:

地球自转轴与球面的交点成为两极。

极点以外的任意一点都随着地球旋转而运动,旋转一周形成一个整圆,即纬圈。

通过两级的半圆称为经圈。

纬线和经线共同构成地理经纬网,称之为地理坐标。

第二节地球的构造

1.莫霍面:

地壳与地幔的界线称为莫霍面。

(平均地下33KM)

2.古登堡面:

地幔与地核的界线称为古登堡面。

(2885KM)

3.软流层:

地面以下距平均地面75~175KM处的上地幔接近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的层,推测此层地震波传播速度慢的原因是积累的热量是岩石软化并局部熔融,故称软流层。

4.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

5.地文省三种类型:

古老的地盾、地台地区、褶皱山系。

第三节地球表层

1.地球表层:

地球表层是指由大气圈、生物圈、人群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六大圈层基本上自上而下但又相互嵌合形成的地球圈层。

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大气环流:

地球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的热量差异,地表大气将发生大气环流。

3.土壤是由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将矿物和有机成分组合成的某种层状的混合物。

土壤的形成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土壤母质的破碎(风化)、动植物的腐化混合、土壤物质组合成土壤层。

4.洋流的形成始因于海陆分布、温度和风,而洋流又反过来影响到沿途各地的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为寒流。

5.区域:

空间与空间之间存在差异,使这一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空间范围,这就是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具有某种经济和自然过程统一特征的连续空间范围。

第二章基本地理过程

第一节气候过程

1.气候就是平均的或统计的天气状况,气候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2.在地球表层,各个地方的地面、大气和整个地气体系收入的总辐射量与支出的总辐射量之间的差值一般不为零,这个差额分别称作地面辐射平衡、大气辐射平衡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

影响全球辐射平衡量或收支的因素首先是地理纬度与季节变化,其次下垫面条件因海陆分布、土被性质、积雪程度、植被覆盖因素而不同,再次云量和大气成分也对辐射平衡有影响。

3.大气环流: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辐射平衡并不同,空气受热程度不一样,这样不同地区地面对空气的加热程度也就不均匀,从而产生局地风。

全球辐射平衡的不一致,也就产生了大气环流。

4.每个半球有三个主要的垂直环流圈,分别是气流在赤道附近上升、30度附近下沉的哈德莱环流;30度附近下沉、60度附近上升的第二环流圈费莱尔环流;60度附近上升、极地下沉的第三圈环流极地环流。

5.由环流形成的全球性大气流动被称为行星风带,主要的行星风带有低纬度的信风(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它们把大洋的水汽带到内陆,把内陆的大气带到海洋,形成了海陆的水循环。

6.洋流被认为主要是由行星风带拖曳而成的。

大洋表面的海水在行星风带的作用下在大洋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它们与盛行风向有一定交角并在大陆阻拦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环流。

7.气候变化:

辐射因子、大气成分、水圈状况等的变化必将引起气候的演变。

由于太阳黄赤交角、地球绕日轨道的偏心率和春分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地球上的辐射变化并导致气候变化。

8.大气层吸收了大地的长波辐射,使得地球温度不祥月球那样昼夜温差很大,这就是温室效应。

第二节水文过程

1.水分大循环: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主要是海洋,从太阳获得能量,产生大量蒸发,蒸发的水汽被气流送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成液体或固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经过地面的产流、汇流、下渗等过程,形成地表或地下径流返回海洋,这就是水分大循环。

2.水文过程:

水文过程就是水文系统或水圈内部水分状态转化、运动过程。

其中,蒸发、降水、径流与渗透往往被用于指狭义的水文过程。

3.产生降水的物理原因:

锋面降水、气旋降水、台风降水、地形降水。

4.地表径流三阶段:

蓄渗阶段;产流、漫流阶段;河槽汇流。

5.由于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河网水系密度与分布形状的差异,以及水流汇集速度的快慢,使河道沿程接纳的水量有差异。

河流中的水流在河面比河床上的流动快得多。

第三节地貌过程

1.泥沙运动:

首先要启动地表的泥沙,这个过程从流体的动能传递给泥沙开始,泥沙在底床上滑动、滚动和跳动,构成流体中的推移质。

当流速进一步增大时,泥沙跳跃更高,最终悬浮于流体中形成悬移质。

地面物质在流体作用下的移动过程称为侵蚀。

2.沙坡:

流体作用于流床,由于流体的非线性机制而不稳定,从而使流床形成沙纹,当推移达到一定规模时,还形成波状的沙丘体,称为沙坡。

沙坡运动是推移质的主要运动形式,沙坡的迎流面坡度较平缓,背流面坡度较陡。

3.推移质的输沙率简单说是与河流的平均流速的四次方成正比,流苏的增加会大大增加河流的运输率。

流体的流速对侵蚀和沉积的意义是很大的。

粒径和层理是区分沉积环境的重要特征。

4.牛轭湖:

当河流蜿蜒过分发育时,水流流路过长,洪水期高水位就可能漫过河岸发生切滩裁弯事件,发展成顺直河道,留下原有的弯道称牛轭湖。

5.波浪中的涌浪一般不搬运泥沙,因为水质点呈圆周运动。

当波浪传到浅海地区时,发生波浪破碎形成激浪,它有净的横向运动分量,从而驱使泥沙运动塑造海岸带地貌形态。

波浪带到岸边的水,在岸滩反射下形成垂直岸滩向海的裂流和平行岸滩的沿岸流。

裂流往往把沿海游泳者冲离海岸,沿岸流往往把泥沙带到很远的地区,塑造区域地貌。

6.冰川的侵蚀沉积作用:

冰川中混杂的角砾对流床侵蚀强烈,冰川与坡面处的日夜融冻作用也发生侵蚀。

冰川侵蚀从而搬运大量岩屑和沙砾,称作冰碛。

当冰川前进到较温暖地带时,发生消融,粗大的沙砾就沉积在冰川到达的位置,形成外表像铁道路基似的终碛堤,而在它的前方,冰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流动,这些泥沙在平原地区形成砂砾平原。

在山地发育的冰川,则往往形成冰川泥石流堆积,它们称为沟谷沉积物或山前冲积扇。

7.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P63~64

第四节生态-环境过程

1.种:

可以相互杂交产生新生物体的生物体集合。

2.种群:

一群占据某一特定地域的种。

3.群落:

生存在特定地域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彼此维持,相互依存的持续地固定、利用分配能量的种群的集合。

4.景观生态系统:

每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定一定的生态条件或生境,由于耐性定律和生物竞争的作用,环境就会出现特定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被定义在地域上,称作景观生态系统。

5.生产潜力:

一个生态系统在最优良条件下的生产力被称作生产潜力。

6.风化作用:

在地球表层,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水、气、生物和热力作用下岩石发生崩落或化学变化,变得疏松,这就是风化作用。

7.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区别:

在寒温和寒冷气候区,物理风化特别是冻胀作用是风化的主要形式,风化物以碎屑为主。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风化物以粘土为主。

在热带和亚热带,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都很强烈,矿物被彻底分解,土被呈砖红色。

在荒漠区,由于缺少水,物理风化起主导作用,水分被蒸发,使土被有盐类聚积。

8.土壤:

土壤是一种具有肥力的、含有可运动水分的并且有一定结构的由固相、液相和气相构成的物质。

(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

9.环境容量:

指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或某类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而自身不被破坏。

第五节经济区位过程

1.经济区位过程:

经济活动一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它必须在地球表层进行,占据一定空间位置,并改变景观从而产生出它的作用效应,这就是经济区位过程。

2.空间经济过程主要研究企业、产业的经济过程,是微观的经济地理过程;区域经济过程关心区域增长,人口就业和城市化,是宏观经济地理过程。

3.区位:

产业、企业或者具有经济行为的设施等经济组织从事商业活动的位置。

4.杜能产业区位带划分:

第一环称作自由农业区;第二环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

5.韦伯区位:

韦伯提出的问题是在市场、资源以点状形式分布于空间时,企业应该在哪里选址使得企业得到最大利润,所以它也被称为区位选择问题。

韦伯指出,企业的最佳区位应该在接近原料指数最大的地方。

6.韦伯3条区位规律:

①当生产使用遍在性资源时,最佳区位指向消费地。

②当生产使用地方性失重性资源时,最佳区位指向资源地。

③当生产使用地方性纯资源时,最佳区位指向是不确定的。

7.韦伯型设施区位问题:

指在一个均质地域空间上,有若干个离散分布的需求点,问题是确定若干服务源点使得每个需求点得到服务并且保持公共的花费最小或者企业的利润最大。

第六节一般空间经济过程

1.霍特林模式: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两个企业瓜分市场。

在利益驱动下两企业向城市中间移动,最终结果是厂商都位于市场的中心位置,背靠背地服务于自己的一般市场,以达到均衡。

这就是霍特林模式,它说明了在某种需求条件下由竞争导致集聚,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着一个某种商品的集中消费区,则所有生产该种商品的工厂都有想消费区中心聚集的趋势。

2.产业空间集聚原因:

①知识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

②为具有专业化技能与知识的工人提供共享的市场和交流环境。

③公司从技术溢出中受益。

3.溢出:

所谓溢出是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知识作用“副产品”。

只有那些知识水平接近的区域,才产生强大的知识溢出流。

4.空间溢出的特点:

①溢出首先在大城市间进行,符合递阶扩散规律,并且产生经济效果。

②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知识溢出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缺口、需求缺口启动的过程,其中需求缺口最先发挥作用。

③距离等地理因素仍然在知识溢出中发挥作用。

5.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人口持续一定时间的空间位移。

当人口离开原定居时间超过一年或者与当地社会发生户籍、固定工作与居住等联系时,一般才被作为迁移看待。

第七节文化过程

1.文化:

它是人们的行为与活动方式的总和及形成这种行为与活动方式的潜在背景。

2.文化丛:

文化丛是指文化特质在一定地域的特定聚集。

3.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可以说是具有相近特征的文化丛的共同特性的抽象。

4.创新的四个特征:

①创新由追求某种利益的主体的有意图的选择发现和发明而产生。

②新文化、新技术的发明是一个本身不确定的过程,有某种偶然性,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创新总是不断涌现的。

③创新至少可以分为基础创新和间接创新,前者开辟了技术与文化的新领域,后者扩展了基础创新的成果,基础创新和间接创新构成了技术进步并且引发了文化革命。

④创新过程是路径依赖的。

5.路径依赖:

指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旧有文化的惯性引导创新。

一般来说,先进地区技术基础好,技术改造能力强。

在路径依赖情况下,它容易采用技术创新,长时间保持技术进步。

6.地理扩散的三种形式:

空间反映扩散、跳跃扩散、递阶扩散。

7.递阶扩散理论:

一种创新在一个国家新引入时往往在其首都或其他主要的大城市,然后是次一级的区域,这就是递阶扩散理论。

大城市容易首先接受创新是因为大城市有很多技术、社会结构的优势,并且大的企业的决策中心往往分布在大城市。

区域的大小而不是空间距离作为决定扩散的主要因素。

这种理论可总结为:

创新先在人口多,面积大的区域扩散,以后才会在次一级的区域扩散。

这种扩散形式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8.文化演化:

是指文化内容随时间逐步变化的过程。

地理环境对文化模式及其演化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八节人口与自然资源

1.稳定人口:

当各年龄组出生率和各年龄组死亡率保持不变时,人口就会达到一种不变的年龄分布,各年龄组的人口以相同比率增长,这时就形成了所谓的稳定人口。

2.静止人口:

当人口数量和结构均趋于稳定时,称为静止人口。

3.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被看作是针对某些目标的适宜而最优的人口分布和过程序列。

4.最高人口:

是指一定时期内能维持人类最低生存或生活水平的人口数。

5.最低人口:

是指维持一个人口种群体生存所必需的最低人口规模。

6.资源:

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供应有限性的物质材料、物质形式或者某些非物质的环境事物。

7.矿产资源:

是指天然富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海洋中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岩石、固态矿物、气态或者液态矿物的富集物。

8.矿产资源特征:

①储量有限性和耗竭性。

②矿产资源基本上赋存于地下,并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③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一般具有污染。

④矿产资源具有可运输性。

9.生物资源特征:

①可更新性。

生物具有繁殖能力。

所以它是可以时刻更新的。

②世界生物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10.土地资源特征:

①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同时土地资源又具有空间承载力。

②土地资源具有类型分异的特点。

③土地资源的功能依赖于其地理位置,同样质地的土地位于不同经济地理位置,其功能便不一样。

④土地资源具有位置不变性和区位不可替代性。

⑤土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

土地长期使用后可能发生退化。

⑥全世界土地资源正在受到沙漠化、盐碱化的威胁。

⑦土地所处的气候类型区对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有很大影响。

11.水资源特征:

①水是可更新资源。

②水资源储量具有时间波动性。

③水资源的空间分异也极明显。

④水资源具有运输导体功能。

⑤水资源是易污染的资源。

12.如何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

①节约资源。

②促进技术进步。

③加强资源管理、保护资源、开发新资源是唯一正确的资源政策。

13.人地关系协调:

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有意识地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与自然界各要素有规律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章基本地理规律

第一节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以太阳辐射为动力,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导致了地球上形成平行或近平行纬度的景观分异,这种现象就是纬度地带性。

2.垂直地带性:

山地或高原地区,随高度增加,景观结构也发生地带性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重现纬度地带序列。

每一地区的垂直地带性不可能有纬度地带性丰富。

3.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地理景观特征呈带状分布。

尤其是中纬度地区,景观序列的更替表现出近于平行经线的方向,这种现象称作经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很不规则,受大地地貌结构的影响很大。

4.地带性原因: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异和受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环流是地带性分异的首要因子,大地构造是第二位的因子。

第二节地域分异性

1.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由于地理过程的作用,可以识别为具有不同景观结构和地理性质的单元或区域,这些单元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可互相区别。

2.地域分异四级:

全球性;大陆、大洋的分布;区域性分异;地方性分异。

3.生态环境脆弱带(交错带)(缘带):

城市与农村的界限、产业带界限测不准,产生了地域之间的过渡带,这种过渡带被称为缘带。

缘带的地理过程不稳定。

第三节系统性

1.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和各内部成分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了最大的地理系统——地球表层系统。

2.平衡系统:

地理系统作为物理系统,它满足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的要求,因此联系地理系统的状态特征或单元的状态描述量之间会达到某种力学上的、物质量之间的平衡。

长期地看,实际供出的总资源量,等于实际总需求的资源量,在空间资源各路径的流量达到某种平衡。

3.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在地理系统中很常见。

以区域人口或者种群数量为状态,人口出生率为控制变量,很好的解决了人口控制问题。

第四节节律性

1.节律性表现:

无论何种由气候驱动的地理现象,周期之间不会出现绝对重复。

然而却在平均的水平上,大量统计的意义上出现重复。

节律性的复杂性在于,准周期性既有地球表层系统外部动因,又有地球表层系统内部动因。

2.地理学中三种节律性现象:

准周期统计重复、拟周期递变重复、有跳变的似重复。

第五节进化性

1.进化性:

所谓进化型就是地理事物的发展类似于生物的进化,有发展方向的选择性和发展过程的历史继承性,这种特性同时决定了地理事物发展具有不可逆特征。

2.技术锁定:

在人文地理领域新的技术革新会受到历史技术的制约和诱导,这就是技术锁定。

3.地理事物进化的四个阶段:

①种子由主体的内禀的选择(如人类追求利润、径流向地处流动)

②外在选择和内禀选择决定了地理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

③地理事物的发展依赖它发展的路径并且会发生锁定现象。

④在地理事物的进化过程中地理事物与环境的互动。

第六节尺度观念

1.第一公设: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距离越近,联系也越紧密。

第一公设是对区域尺度、局地尺度有效的。

2.第二公设:

基本的地理空间背景是均质平原,而均质平原总是受到载荷的干扰的叠加。

3.第三公设:

地理事物是可统计的。

4.第四公设:

地理事物总是独特的,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可同等观察的第二个案例。

5.第零个公设:

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环境

1.地球表层各圈层单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产生新的现象,这种整体就是环境。

环境景观的空间分布不是任意的,它服从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山地

1.山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山地环境的垂直变异,首先是由于随着高度的变化,气温也发生变化。

由于大气主要依靠地面的长波辐射加热、湍流传热,高度增加,大气得不到湍流热量,长波辐射也相应减少,因此气温下降。

②山地降水也随高程变化,中纬度地区降水有向上递增的趋势。

降水以海拔2000-3000米附近最为丰富。

③由于地形和高度的影响,山的气温发生变异,最为突出的是焚风效应——从山地一侧来的气流,受山地抬升,在迎风坡水汽凝结而降水,这样越过坡顶的气流变得干热以至在背风坡形成局部的荒芜环境。

④夜间冷空气沿山谷下沉,形成山风,白天空气由地面加热上升,形成谷风。

风场中有明显的垂直气流分量,风场的这种特点加上谷底逆温层的存在,往往加重了山地大气污染程度。

⑤在迎风坡,降水增多,冰川前端位置较低,树线位置较高;在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常出现荒漠环境。

在中纬度地区,对个别山地来说,由于南坡得到的辐射量大,增加了蒸发量,土壤变干也可形成荒漠环境,出现山地的阴阳头。

2.山地系统:

①山地由其山体、植被、土壤、河谷等构成一个地理系统,在这个地理系统中,水是最活跃的银子,水改变山地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群分布,水引起土壤侵蚀和诱发某些自然灾害,所以山地系统的水循环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

②山地不仅是个自然系统,而且还是个生态系统,因此生物量的循环在山地具有突出意义。

山地一般具有四种资源,即土地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

资源利用,是人地关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3.山地开发:

山地开发是人地关系的最活跃部分。

山地开发本质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山地自然系统的有人类利益目标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一般是通过资源利用相联系的。

第二节流域

1.流域的分水岭分地表分水岭和地下分水岭。

地下分水岭不一定与地表分水岭重合。

当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不重合时,流域的地下水流就有可能与其他流域交换,这时的流域称作非闭合流域。

当两种分水岭重合时,流域的水流除出口外与其他流域没有交换,这时流域被称作闭合流域。

2.冲积扇:

山地洪水携带了大量泥沙到平原地区因地势展开,流速下降以至于携沙能力下降,发生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扇形沉积。

3.坡积裙:

地面崩塌、冲刷以及土层蠕动在坡前地带形成的锥状堆积。

4.流域的九种地貌单元:

①分水岭:

成土过程,准地表垂向运动。

②渗出段:

侧向水流运动产生准地表的机械和化学淋溶。

③凸蠕段:

土层蠕动。

④塌落段:

岩崩,岩滑,化学与物理风化。

⑤过渡段:

由块体运动、蠕动和冲刷产生的物质通过本段向下运移。

⑥坡脚崩积段:

块体运动、蠕动和冲刷产生的物质沉积,蠕动、冲刷和准地表水的输运受限。

⑦冲击层顶:

冲积沉积,准地表水过程。

⑧河岸:

侵蚀、滑塌、崩坍。

⑨河床:

由地表水流过程(化学的和力学的)产生的沿河谷向下游的物质运输。

5.流域地貌过程:

一般说来流域地貌过程是由相对独立的坡面过程和河道过程构成的,坡面发生流水侵蚀、块体运动和风化,它产生的沉积物提供给河流,河流携带这些沉积物塑造河流地貌。

6.坡面上四种地貌过程:

流体运动、块体运动、流变体运动和热力作用引起的土溜。

7.水土流失:

坡面系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它使坡地土壤层破坏,土壤含水能力下降,引起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的基本过程是由雨点溅蚀和坡地漫流引起的。

溅落的雨点破坏了土壤的黏结,流动的水流又启动和搬运泥沙使土壤发生侵蚀。

8.植物对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

①植被冠层对降雨截流,使雨点能量损失,减少溅蚀。

②增加糙度,降低坡面水流流速,降低水流的携沙能力。

③根系在营养生长的同时对土壤团粒作用、孔隙度和生物活性都有促进。

根系对土壤形成机械的把持作用,实验证明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④植被的蒸腾作用使土壤变干,从而有利于降水下渗,减少径流量。

9.人类在流域的活动至少涉及三项内容:

①流域水土资源的利用,其目的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②流域内人口的集中分布以及与区域外人口的交流。

③流域环境受到某种冲击,改变原来的自然系统,引起或减少某些自然灾害。

第三节河流

1.河流不是简单的水道,而是平面与剖面形态复杂的发生有地貌水文、生态等地理过程的环境,是一个水流、泥沙、河床、河滩、河岸和植被构成的体系。

2.在河道的两侧有略高的地貌部分,称为天然堤。

天然堤外能被洪水淹没的部分称河漫滩,滩两侧高的平整单元称作阶地。

3.河道形态:

①顺直型:

顺直型的河道较为平直,一般发育在上游山区,河谷较深,而且河道里充满巨石。

②蜿蜒型:

蜿蜒型的弯道发育强烈,在平原地区多见。

③分叉型:

在平原地区宽阔的河道中有江心洲发育时,把水流分成两道,这种河型是分叉型。

④游荡型:

我国黄河中下游,水流含沙量多,心滩很不稳定,水道变幻不定,这就形成了最典型的游荡型河流。

4.溯源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是一种河谷向分水岭方向延伸的现象。

溯源侵蚀的结果往往切穿分水岭,使不同的河流连通。

5.侵蚀基准面:

河口地区的平均海平面就是侵蚀基准面。

6.河流的水文过程:

①降水发生后,在产流条件满足时,坡面水流以坡面漫流、冲沟的股流、土壤中的壤中流以及地下暗河的地下水流形式流入河道形成河川径流。

②洪水过程:

洪水过程一方面冲刷河道,另一方面为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口地区带来营养物质。

洪水也常常泛滥成灾,洪灾是流域中最主要的灾害。

7.河流的环境生态过程:

山溪型河流,水流急,一般形成石质河床,形成两种生境,湍急的浅滩和宁静的小水坑。

缓变的平原河流中发生腐性有机物和淤泥的沉积,它们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营养成分。

底栖生物,有根水生植物甚至浮萍大量出现在江边缘带,沿江边缘的滩地,形成丰富的植物带,生物种类显著地多于急变的山溪型河流。

8.水系特点:

圆形的流域比条形的流域汇水快,河流洪峰期也高,水网发达的水系主干道的汇水慢于水网不甚发达的水系,但是,汇水慢的流域的洪水过程退水也慢,可能造成持续性的涝灾。

9.河口:

河流最终汇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段称作河口。

10潮流界:

在河流中涨潮流速恰好等于河水下泄流速的地方,潮水停止倒灌,此处称潮流界。

11.巨型三角洲沉积过程:

在拦门沙等水下沉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沉积可以形成河口江心洲。

在科里奥利力和海水顶托的作用下,水流可向沙岛一侧集中,这样沙岛的另一侧发生淤塞,形成湖沼洼地、天然堤,最终发生沙岛并岸和汊道废弃淤塞,岸线淤长,同时河口向海延伸,并有新的汊道—沙坝形成。

这样只要来沙量不断和海平面基本稳定,最终将发育成巨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