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59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中心幼儿园工程申请建设可研报告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自治县教育局

法定代表人:

***

建设地址:

****

建设性质:

新建

1.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1.2.1编制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35号)

(4)省教育厅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基础教育强县建设配套标准的通知》(辽教发[2011]5号)

(5)《***镇总体规划2007——2020年镇区用地规划》

(6)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及规范

(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规划设计条件图

1.1.2.2编制原则

(1)符合*************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镇总体规划;

(2)符合*****加强学前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1.1.3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0万,其中农村人口19.8万,占人口总数的66%。

近年来,*****幼儿教育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所增长。

但是,*****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指标距离国家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薄弱地位。

这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管理体制:

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学校办幼儿园依附于小学,经费不独立,不能及时根据需要改善办园条件和办园环境,造成教学设备数量不足,陈旧老化。

园所建设:

县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不符合国家建园标准,布局不合理;乡镇中心园园所建设不达标,可容纳幼儿少,造成许多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园接受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缺少针对幼儿园的专项资金投入,幼儿园建设缺乏经费保障。

民办园所:

具备一定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占民办园所总数的比例不足10%,多数为家庭作坊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的部署,国家已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和“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结合*************镇实际情况,提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1.1.4研究范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选址、建设方案、节水节能、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诸方面的可行性。

1.2研究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符合*************镇总体规划,项目拟在*************镇***街建设。

该地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路网发达,建设条件较好,是中心幼儿园的理想选址。

*************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规模适当、建设标准合理。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2、***镇学前教育现状

2.1适龄人口预测分析

据计生局统计,2011年***镇有学前适龄儿童426人。

根据*****近三年人口自然增长状况预测分析,***镇每年新生儿约为165人,到2020年以前,每年3至5周岁幼儿数将稳定在460-500人之间。

2.2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镇中心幼儿园是***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它依托于***镇中心小学,没有相对独立园所和专用活动场地,教室只能占用小学宿舍和专用室,生均建筑面积仅为1.3平方米,与教育部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6-9平方米相差甚远。

目前,该幼儿园在园幼儿136人,分设3个班,平均每班45人,属大班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镇地区在园幼儿375人,由于公办园所容纳幼儿少,其中多达63.7%的幼儿分散在多家私开的不合格民办园所,致使多数幼儿非但无法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甚至连身心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2.3教师队伍

***镇中心幼儿园专任教师是从小学调剂到幼儿园的富余教师,文化程度均为大专学前教育专业。

***镇地区有两所小学,分别是***镇中心小学和***镇矿区小学,两所学校师资充实并有数十名富余教师,其中多数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或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完全胜任在幼儿园任职任教。

3、场地选择及建设条件

3.1场址选择

3.1.1选址原则

(1)合理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3)满足学前教育要求,有利于幼儿的安全及身心健康。

3.1.2场址基本要求

(1)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留有发展余地;

(2)供水、供电、交通等建设条件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3)选址无污染、阳光充足、空气通畅、场地干燥、排水通畅。

3.1.3场地选择

项目拟选址在*************镇***街,占地面积16785平方米,项目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符合幼儿园建设要求。

3.2建设条件

3.2.1气象条件

气温极端最高:

33.8℃

气温极端最低:

-33.3℃

年平均气温:

7.3℃

年平均相对湿度:

63%

年平均降雨量:

856.6mm

积雪最大厚度:

170mm

最大冻土层深度:

1490mm

初霜时间:

10月5日

冻结日期:

开始11月7日

化通日期:

化通3月28日

无霜期:

162天/年

结冰期:

150天/年

日照时间:

2520.8小时/年

日照占可照时间:

57%

风向:

夏季以东风、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最大风速:

21m/s

年平均风速:

2.8m/s

大风日:

4天/年

频率:

20%

3.3主要协作条件

(1)给排水

给水:

给水利用原有供水管网,可同时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水量需要。

排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

(2)供电

利用原有供配电设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通讯

通讯接自原有通讯线路接点,满足项目建成后通讯联络需要。

(4)热源

采暖系统利用原有供暖系统,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5)交通运输

场址位于*************镇***街,交通路网顺畅,能够满足人流及车流的集散需要。

 

4、建设方案

4.1建筑构思

工程贯彻以人为本,以幼儿教育为中心的人性化原则。

按现代教育服务模式的要求科学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和装备。

*************镇中心幼儿园为现代风格的公共建筑,与周边其他建筑物协调一致。

做到建筑结构良好,布局合理,结构体系规范,外观设计独具一格。

4.2建设原则

(1)建筑形象具有幼儿教育内涵、特色鲜明。

(2)内部使用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网便捷,通道出入口明确。

(3)室内环境设计清新高雅,催人奋进。

(4)室外环境设计艺术、优美,具有园林风情。

4.3建设内容

项目地处环境优美的*************镇***街(原***镇中心小学院内),总建筑面积3200m2,其中:

生活用房700m2、活动用房1000m2、教学及辅助用房1500m2。

4.4功能概述

承担学前教育,让少儿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少儿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和需要,提高自信心及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少儿的好奇心,鼓励少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旧经验、获得新经验,促进少儿树立逻辑思维、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以及少儿的社交行为和内在的自律能力,培养少儿在德、智、体、美整体素质以及艺术兴趣,促进幼儿智力、身心和谐发展。

双语教育:

聘请专职教师建构纯英语环境,实施渗透式英语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通过各国文化习俗、艺术、节日等教育内容,让婴幼儿在感知、体验东西方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

生活-情感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帮助婴幼儿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婴幼儿关注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和需要,提高自信心及人际交往能力。

科学探究:

提供能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材料,通过创设多种问题情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科学态度,鼓励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旧经验、获得新经验。

蒙氏教学:

创造性地将蒙台索利教学法与五大领域相结合,利用蒙氏教具的系统性,促进幼儿数理逻辑思维和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的社交行为和内在的自律能力

电脑教学:

通过电脑进班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区,孩子自主选择、操作生动形象的幼儿教育软件,使幼儿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现代学习手段,获取相关知识经验。

才艺启蒙:

聘请专业教师,及早发现和培养幼儿在钢琴、舞蹈、芭蕾、象棋、绘画、武术等方面的才能。

幼小衔接:

充分利用***镇中心小学资源,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相互了解,做好双向准备。

 

5、工程招标

*************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公用事业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辽宁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拟对项目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5.1招标人

招标人为*****教育局。

5.2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工作由招标人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负责组织工程招标的公告发布、资格预审、备案、开标、评标、发出中标通知等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

5.3招标方式

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由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指定报刊、辽宁省招标投标监管网或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载明招标人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建设地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5.4投标人

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公告信息,在有效日期内向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提供包括投标资质与合格条件的资格预审文件,经资格预审合格后参与投标。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响应。

5.5招标范围

(1)工程设计

选择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勘察设计单位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室内外环镜进行设计。

对结构形式、平面布局、使用功能、建筑装饰进行全方位比选后,合理优化,确定最佳中标方案。

(2)工程监理

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构)筑物及附属配套设施的土建、安装、装饰工程监理,对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的使用实施有效监督。

(3)工程施工

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的建(构)筑物及附属配套设施的土建、安装、装饰工程施工。

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公共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

招标基本情况详见表5-1。

 

审批部门核准意见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不采用招标方式

招标范围

委托

招标

自行

招标

公开

招标

邀请

招标

全部

招标

部分

招标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主要设备

重要材料

审批部门核准意见说明

审批部门盖章

年月日

6、总平面布置

6.1概述

项目位于*************镇***街(原鑫丰生态园),场地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6785㎡,总建筑面积3200㎡。

6.2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疏散、防火、环保等有关要求,结合场地的地形条件等空间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

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符合婴幼儿教育流程,并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

6.3场地排雨水

场地排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雨水经自然坡降至集水暗管排至排水暗渠。

6.4场内道路

为方便人流通行及消防需要,铺设水泥路面。

道路布置合理,甬道采用广场砖等硬质铺装。

6.5场区绿化

为创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空气,衰减噪声,在道路两旁及空闲地种植花草树木,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集观赏绿地、花卉、灌木、艺术造型等于一体,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布局统一,达到与*************镇绿化景观规划保持一致的效果。

 

7、土建

7.1设计规范

7.1.1结构设计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1.2给排水设计规范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7.1.3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2)《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

7.1.4电气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2主要设计数据

风荷载:

0.45KN/㎡

雪荷载:

0.55KN/㎡

灰荷载:

0.3KN/㎡

上人屋面:

1.5KN/㎡

不上人屋面:

0.7KN/㎡

地震基本烈度:

7度

室外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7℃

室外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20℃

7.3建筑物结构:

*************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建筑面积3200㎡,结构为钢筋砼框架结构。

基础为独立基础。

地震设防烈度根据国家颁布的东北地区地震烈度规划图,工程抗震烈度按7度考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在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标准前提下,完善使用功能,使结构设计经济合理。

项目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

7.4建筑构造

(1)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

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2)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

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

距地面1.30m内不设平开窗。

(3)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4)幼儿园绿化用地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7.5主要建筑、装饰材料

7.5.1主要建筑材料

(1)砼、钢筋砼采用强度等级

现浇钢筋砼结构C20-C50

素砼C15

(2)钢材

型钢Q235钢

钢筋Ⅰ、Ⅱ级

(3)砖石

空心砌块MU7.5-10

毛石MU20以上

(4)防水材料PVC防水材料

(5)保温材料

苯板

(6)阻燃材料

矿棉板

7.5.2主要装饰材料

装修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建筑物室外及室内空间需要。

全面表现设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及中心幼儿园的特殊要求。

 

8、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8.1给排水

8.1.1水源及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水源引自原有供水管网,直供生活及消防用水,给水压力不小于0.28MPa。

给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由给水管网输送至各用水点,给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户外给水管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

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卫生用水等,消防用水利用生活供水系统,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本项目建筑物体积及耐火等级计算确定。

给水系统水源可同时满足生活、检测及消防用水的水量需要。

8.1.2排水系统

排水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通过连接管排入排水管中,雨水口设置在路的两侧,雨水口间距为30m。

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管。

8.2电气

8.2.1供电

项目利用原有供电线路,引入配电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梯、消火栓稳压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等电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二级用电负荷,两回路电源在配电箱末端互投,其它为三级负荷。

电气传动采用普通交流传动,控制室控制。

照明部分电源电压为380/220三相四线制,电气负荷不低于三级,双回路供电。

室内线路采用暗线敷设,走廊、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走廊、楼梯采用白炽灯,其他房间均采用荧光灯照明。

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灯,重要地段设置应急照明灯。

实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8.2.2通讯

为保证实验需要及各部门的通讯联络需要,设置市话机50部。

8.3防雷

该项目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根据建筑规范要求,屋顶敷设避雷网和避雷针。

避雷带在屋顶沿女儿墙、屋角、檐角等部位布置。

建筑物钢筋砼屋面、梁板、柱及基础的钢筋及各构件之间应连接成整件,形成电气通路。

屋面其他无金属外壳的突出物包括公用天线及其他金属支架以及电缆屏蔽层、保护管均应与接闪器相连。

防止雷电波危害,电源线路引入或引出建筑物应采用电缆,电缆屏蔽层采取一点连接。

同时应有防侧击雷措施,以防雷电侵害。

8.4通风

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空气污染,保障理想的空间环境质量。

8.5供热

利用原有供暖系统,可以满族项目建设需要。

 

9、节能措施

9.1节能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4)《建筑气候区域标准》;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9.2节能措施

9.2.1建筑热工设计

建筑物采用南北朝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屋顶和外墙加强保温。

建筑物体形设计减少平、立面的凹凸面。

围护结构构造设计考虑防潮要求,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物外墙在室外地坪以下的垂直墙面采取保温措施。

所有能形成热桥的部位均在外面抹20mm厚ZL聚苯胶粉颗粒保温砂浆。

凡与箱体接触的墙体在箱体安装前抹20mm厚保温砂浆。

(1)墙体、屋面

外墙采用370mm厚烧结多孔砖,外贴50mm厚阻燃聚苯保温板,屋面采用100mm厚阻燃聚苯保温板,保温聚苯板材料导热系数为0.042w/m2.k,其密度≥18kg/m3(上人屋面密度≥20kg/m3),氧指标≥30%,体型系数≤0.3,满足保温节能50%的要求。

(2)门窗

住宅外门窗采用节能型中空玻璃门窗,门窗设计满足行业标准,其中传热系数k≤2.8w/m2.k;抗风压强度P≥2.5kpa;气密性q≤1.5m3(m.h);水密性△P≥250pa;隔声性能Rw≥30dB,分户门采用成品,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5w/m2.k。

(3)底层地面保温

聚苯板保温层60mm厚,沿外墙四周向内1m。

9.2.2采暖设计

(1)合理确定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减少冷却和加热所需要的能量;

(2)管道增加保温厚度,减少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耗。

9.2.3用电设计

(1)照明灯具以荧光灯为主,均加快速镇流器,使cosψ﹥0.9;

(2)建筑照明和空调采用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产品;

(3)事故照明与日常照明分路设置。

9.2.4维护结构节能

**地区采暖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详见表9-1。

 

**地区采暖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限值[W/(m2·K)]

表9-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屋顶

外墙

不采暖楼梯间

窗户(含阳台门上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地面

体形系数≤0.3

体形系数>0.3

体形系数≤0.3

体形系数>0.3

隔墙

户门

周边地面

非周边地面

-5.1—-6.0

0.6

0.4

0.68

0.56

0.94

1.5

3.0

1.35

0.3

0.3

(1)采用节能型供暖设施,除保证供暖需求外,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管道增加保温厚度,减少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耗。

9.2.5其他设计

(1)建筑照明和空调采用节能产品和技术。

(2)公用设施选型适度,减少能源浪费。

 

10、环境保护

10.1设计依据采用的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

(3)《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0.2工程概况及主要污染源

工程主要污染源包括施工期扬尘、污水、噪声,使用过程中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车辆及通风设备噪声等。

10.3治理措施

针对以上污染源,拟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1)施工扬尘

施工现场、材料装卸和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影响较突出,对现场施工人员危害较大。

应严格执行国家环保局与国家建设部联合通知《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采取控制及防治措施。

(2)施工噪声

为减小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人员噪声对周边的影响,应做好施工车辆型号、路线、数量、工作时间的选择,并对施工机械做防振处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有序管理,将施工噪声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以避免施工噪声影响居民休息。

对电锯、电刨等高噪声设备,应合理布局,限制其锯片尺寸大小,同时采取必要的临时性减振、降噪声措施,加设隔声罩等。

(3)施工污水

在施工现场接排污管将污水排至污水暗渠,避免施工现场发生跑、冒、滴、漏现象,造成现场二次污染。

(4)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沉淀后达标排入污水管网。

(5)生活垃圾

全部袋装,由环卫部门负责定时外运,统一处理。

(6)噪声

搞好建筑分区,对通风管道等建筑设备产生的噪声作适当的隔音、减振处理。

(7)通风

采取机械通风设备与自然通风结合方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理想的空间环境质量。

(8)绿化

为净化场区空气,衰减噪声,营造安静、幽雅的环境,在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