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61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情与法作文素材.docx

情与法作文素材

情与法作文素材

篇一:

人情与法

人情与法

当今社会,大家十分关注法制建设.因为法律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它不仅是社会最高的规章,而且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纽带。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侠客,他们武艺高强,夜访千家,有时他们光天化日下杀人,但他们不会被定罪,因为他们是劫富济贫,他们他们杀的是作恶多端的人,劫的财用的是正道。

可古代的法律是不同于现代的法律,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古今法律。

因为并不是所以合乎人情的动机都是合法的。

山西杀人犯胡志海因为村委会书记和主任侵吞巨额公款多次上访无果,又遭到殴打,一怒之下杀掉该书记和主任两家十四人,震惊全国,他的初衷是好的,反对官员贪污,希望官员能做到清正廉明。

然而他无法控制自己,没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去解决,于是谋生了杀人的念头,他完全忽视了法律的存在,把法律置之度外,随心而欲,这样以后,他只能在被枪毙时才能感到悔意。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但同时我们也有权利保护自己的财产,保障个人人生安全。

20xx年秋季学年开学之季,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首次启用新生网上自选寝室系统,2100多名学生将在制定的时间里登录学院网站自主选择寝室和室友,校方已改以往的随机安排,而让学生自选寝室和室友,释放的是“放权”的积极信号,将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

社会在进步,法律在不断完善,我们个人权利也该被尊重。

个人权利不断回归的同时,社会也在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纷扰绚丽的世界中,不仅仅需要人情,还需要法治来约束。

有时人情会让人走上歧路,而法治就是指导回头的一盏明灯,社会需要人情与法。

篇二:

材料作文“海因茨为救妻偷药”:

情与法的碰撞

材料作文“海因茨为救妻偷药”:

情与法的碰撞

材料作文”海因茨为救妻偷药”:

情与法的碰撞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

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2000美元。

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

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

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

”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警察发现,抓进警察局。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情与法的碰撞

谢雨欣

亲情,法律,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名词却因妻子的病危在海因茨心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一边是铁面无私的法律,一边是奄奄一息的妻子;一边是冰冷的规则,一边是鲜活的生命——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海因茨的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我们很难想象,在海因茨被捕入狱后,他虚弱病重的妻子该如何生存下去?

一扇铁窗,关上的不仅仅是外面的世界,可能还是一位年轻女子生命的最后希望乃至生命。

当我们的法律造就这样的悲剧时,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反省一下我们的社会?

反省一下造成这种悲剧的一切?

在社会法中,法不容情,似乎是一个不容改变的亘古的命题。

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容不得一丝的纵容默许,海因茨固然情有可原,可终是犯下大错,有所处罚似乎无可厚非,警察局的本质就是暴力机关,具有惩处一切犯罪行为的职能,这种处罚在那本冰冷的律条中写得清清楚楚不容辩驳。

然而,我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毕竟,人性不能只靠无情的规则强加束缚,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款来运行,否则,只会让人情在挤压下变得扭曲,只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了雨果笔下那个让冉…bull;阿让因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而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的悲惨世界!

当法律存在弊端与缺陷时,就需要靠心来维护。

在如今自救能力不足,他救条件又不现实的情况下,很难说不会再出现一个为救妻而偷药的海因茨,不会再出现一个因沉重医药费而私刻公章的廖丹。

而这些情况,是社会机制存在缺陷而运转不灵造成的必然后果,那些生命的弱者,他们因生活所迫而无可奈何的孤注一投,不是仅靠严苛的法律就能解决的。

诗人辛波斯卡曾经说过:

”人的本性是出生的附属品,也是易丢失的贵重品。

”很显然,我们目前的法律只能保证你物质所谓的贵重品,而对善良这个如今已经稀有的贵重物品,却无计可施。

由此可见,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在法律这道主菜旁边,似乎必须有”情”这道副菜来调和。

是时候来面对这种威胁社会情非得已的”不法”了,法律的执行确实不能掺杂一丝个人的感情,但法律的缺陷却需要情来维护。

情与法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义词,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海因茨不会陷入情与法的纠结之中,才能让我们的身边少一些让人叹息的悲剧。

篇三:

高考满分作文

[转载]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4篇

--------------------------------------------------------------------------------

原文地址: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4篇作者: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4篇20xx-07-11语文周报

全国课标卷Ⅰ满分作文:

写给老陈的一封信

全国新课标卷Ⅰ◣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给老陈的一封信

河北一考生

尊敬的陈先生:

您好!

前些日子您开车接电话而被女儿举报的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我通过您的微博发现,您对女儿的做法仍有不解,对此,我想向您表达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您女儿的做法与此事引发的讨论,看似稀松琐碎,实则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情感与法律之辩。

我认为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由法而成,合情合法,值得肯定与赞誉。

法,由情而生。

歌德有言:

“一部恒久与健全的法律,必然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

”斯言不谬。

在当今社会,法律不是为帝王专制、滥杀无辜而服务的爪牙,而是社会公民共同制定与遵守的契约。

它由人而生,必然包含人性与人情,您因受法律教育而产生的处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为您的生命安全而生,且为您的家庭幸福保驾护航。

当您因被自己女儿举报而有所愤愤时,何妨看看家人们眼底的挚爱,何妨感受法律严肃面孔上的温情目光。

情,寓法而约。

世上多少人怀着对您开车时接电话这种行为的纵容,任由您违章危险驾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多么令人悲叹。

情感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约束,就不再是爱,而成了害。

当少年天才李某某起先因一些轻微违法行为被拘留时,其母见到儿子非但不晓之以理,反而一味亲吻安慰他,我想,这母亲不辨是非的泛滥溺爱也注定了孩子在歧路中越走越远。

无法治不足以明是非,无法治不足以辨黑白,无法治不足以振纲纪。

一个真正崇高的人,可以做到情与法的统一;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亦是如此。

高尚的人,懂得以法律约束自己澎湃的情感,亦明白以情感包裹法律的刀锋。

而社会是一个个人的集合体,只有以法律为强健的筋骨,以情感为温润的血液,社会才能焕发活力,阔步而前!

有人把您女儿的做法解读为“大义灭亲”,我不敢苟同。

这说明当下中国仍有人将情与法割裂开,看不到情与法的和谐统一。

中国自古讲究忠信孝悌,重情重义,但在依法治国的当代,何妨既入则孝、出则悌、兄友弟恭,又铁面无私、崇纪遵法呢?

希望您能理解女儿的做法,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事例涌现出来,缔造一个情法并重的文明中国!

你的朋友明华

20xx年6月7日

【考场得分】

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59分。

(一类上)

【得分关键点】

文章写得极为深刻。

这次作文命题,限定为一封信,按出题者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该材料的新鲜度让考生的万能素材集体失灵,可以有效防止宿构。

今年的高考作文,就是要展现考生的思辨能力。

这位考生站在非常理性的视角审视当下世相,可谓高屋建瓴;文章笔锋如刀,切割现实,准确犀利,绝无拖泥带水。

纵横捭阖,古今中外,信手拈来,酣畅淋漓,可谓层层延展,鞭辟入里;本文语言语蕴深情,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既贴合了书信体这一特征,又把观点顺势带出,文笔非常老道。

致质疑者们的一封信

江西一考生

亲爱的质疑者们:

你们好!

小陈举报父亲的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质疑的内容无非是老陈是小陈的父亲,小陈是否应该举报父亲。

我认为小陈是勇于揭发错误的人,从各种角度来说,这种举动是正确的。

首先,举报是在尝试各种方法后的无奈之举。

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不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而举报是在这之后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举报也是出于对父亲安全的考虑,或许举报后的处罚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保障了安全则是对以后不用遭受更大利益损害的保障。

小陈的举报通过深思熟虑,是为了父亲的安全,并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或许还有人会说,就算父亲做错了也不应该举报,那是不孝。

请问什么是孝?

敬爱、孝顺父母长辈是孝。

父母做错事不揭开那叫“愚孝”。

时代在进步,早已不是那个“三纲五常”的时代了,只有将长辈的错误指出,纠正回来,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这样当我们老去时,和谐、信任的社会美德便会广泛传播,而不会导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情了。

孝可为而愚孝不可为,在面对这种事时,我们更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曲直,而不是让愚孝蒙蔽了双眼。

再者,面对父亲违反规则的行为,小陈勇敢地指出错误,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

社会因规则而秩序井然,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尊重规则,规则才能行使其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

苏格拉底受公民审判被判处死刑,明明可以越狱却为了维护规则而凛然赴死。

尊重遵守社会规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做到的,小陈的举报无疑是做到这一点的体现。

她的做法值得称赞,而不应遭到质疑。

小陈举报父亲已然需要莫大的勇气,何不放下一己偏见,为她的勇气、坚持原则而称赞呢?

当然,仅凭一己之言无法说动所有的质疑者们。

东方诗人从点滴之中体悟哲理,西方诗人从一片叶一粒沙中观察世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罢了。

然而是非曲直、黑白分明,对的与错的中仍有灰色领域,举报父亲是对错误的勇敢指正,质疑者们也无须再质疑。

明华

20xx年6月7日

【考场得分】

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60分。

【得分关键点】

这是一篇江西省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满分标杆范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角度新颖。

考场上多数作者选择以“小陈”“老陈”为写作对象,而此文能选定“质

疑们”作为写作对象,从这个对象的角度来写,比较特别,也有新意,可谓独辟蹊径。

在行文中,作者选定得体的表达方法,与质疑者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在如话家常般的亲切交流中说服对方。

二、结构清晰。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对“小陈勇于揭发错误就是正确的”作了“理”“情”“法”几个方面的论述,用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一是“为了父亲的安全”“在尝试各种方法后的无奈之举”,二是正确指出父母做的错事才是真正的孝,三是“面对父亲违反规则的行为,小陈勇敢地指出错误,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在层层递进中缘事析理,不断开阔视野,加强论证力量,真正全面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真正达到了“致信”的目的。

三、论证有力。

写给质疑者就是要说服质疑者,作者在具体论述时,能够运用严密的语言,紧扣材料和写作中心,集中而有力地进行分析论证。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使说服力大增。

从材料中得出观点,议论回到材料中,结尾回应材料,全文始终紧扣材料来写,可谓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思想上的升华。

(以上作文均选自《语文周报》最新图书《高考满分作文得分关键点》)

山东卷满分作文:

向儿童致敬

山东卷◣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乡间有谚语: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

“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

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向儿童致敬

山东一考生

听到一句人所共知的谚语,就萌生出好奇心,试着去亲自验证,在这世上,大概也只有孩子这样做了。

我不禁笑了:

瞧,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又是多么可贵啊!

在西方童话里,孩子们都是仙鹤送来的,都是神的恩赐。

我深深地赞同这一点。

儿童的身上有很多成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

王开岭在书中写道:

“向儿童学习。

”那么,我也要向儿童致敬,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的质疑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

孩子的心灵总是一尘不染的,他们真实而无所畏惧。

当皇帝身披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于街道并接受万众赞美的时候,一语道出真相,敢于说出真相的不正是一个孩子吗?

那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不曾被权威震慑,不曾被世俗玷污,他们心中是非分明,求真的天性也不曾被人群的潮涌吞没。

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辰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我们向他致敬?

然而,现实离我们对儿童的高歌尚有距离。

当孩童试图分辨纠缠的茎蔓时,这强烈的求知欲却被他的父亲视为可笑的事情,在他父亲眼中,所谓的“定理”能够代替“真理”,他的眼中只有瓜豆的食用价值,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天性无足轻重。

我们该为谁哭泣呢?

柏拉图说过: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当幼年的瓦特因跳动的壶盖产生疑问,我们便从他的未来看到了儿童的“可笑”中的闪光点。

我们怎么能让那些可爱的闪光点泯灭呢?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被称为“给成人读的童话”,作者借小王子之口诉说:

“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

”这是不是很值得思考?

当大人们满不在乎地笑话儿童的可笑行为时,殊不知,在儿童的眼中,成人的世界又是多么荒

唐,大人们为名利无数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奇怪啊!

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曾有的天真,多么令人悲伤?

?

更令人悲哀的是,失去了光环的大人们,却霸道地将孩子的闪光点抹去。

“走吧,人间的孩子,和一个精灵手拉着手,走过荒野和河流,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

”叶芝如是哀叹时,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是否该以成人的意志统领儿童的精神,使他们迅速老化,达到所谓的“成熟”?

当一个孩子目不斜视地从瓜豆的茎蔓前经过,我们也失去了无瑕的天性,求真的执着,与不拘于时的自由灵魂,时代精神的短板被再次削短?

?

请住手吧,请向儿童们致敬,请唤醒那自由的光辉!

我今年十八岁,已经步入了成人的行列,可我知道,心灵中的纯真不能死,因为,我依然,还愿意是个孩子!

【考场得分】

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60分。

(一类上)

【得分关键点】

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亮人耳目的议论性散文。

立意上,文章以“向儿童致敬”为题,发出“童心可贵、可爱”的赞叹,极尽对儿童的赞美与褒扬,这在时下童心泯灭,儿童“老化”的现实映照下,足以振聋发聩。

选材上,考生在论述过程中旁征博引,做到了有理有据,显示了较深厚的作文素材储备。

同时,考生有极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活用命题材料,将其运用至无形之中。

这也是我们广大考生所缺少的。

结构上,全文论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语言亲切中肯,感情充沛,显示了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拥抱生活,何分瓜豆

山东一考生

那条巷子,一年四季都是盛夏的模样。

印象中,琥珀般的日光,总能穿过尖尖的屋顶,铺洒到青石板路的尽头。

道路两旁的红墙总是布满阳光穿过藤蔓留下的光影,连绿得发黑的藤叶也因为有了阳光的眷恋,透着耀眼的光。

这里像一个被时光和拆迁办遗忘的角落,躲藏在林立的高楼间,吞吐着浅橙色的空气,仿佛在告诉所有人:

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巷子的西头有个卖糯米年糕的女人,小小的摊位让整条长长的巷子都浮动着清甜的米香。

明明是极小的零嘴儿,却又洁净细致,散发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白莹莹的年糕带着热气被递到你手里,咬上一口,绵软香甜,随后翻涌而上的红枣糯米香气,有种让好心情荡漾的魔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块年糕都被细心的女人做成了花朵的模样,让人不忍下口,破坏这携着满满五月芬芳的小东西。

心中不由得暗笑,这竟不知是用来吃的还是用来看的了。

也难怪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拒绝不了这夏日的香气。

我本不喜甜食,却独爱她的年糕。

来往的次数多了,才迟钝地发现,女人竟是长了一张温婉秀丽的面庞,再配上纤细的腰肢,莫名有种江南女子特有的仙气。

女人说起话来也是极柔的,仿佛西湖夏日里萦回的轻雾,笑语里有驱赶阴霾的魔力,以至我在很久很久以后,还总忆起这泛着江南水乡芬芳的笑颜。

又是暖暖的午后,街角落了几只不知名的小雀,喳喳地叫着,整条巷子都是慵懒的节奏。

拐过房头,李家婆婆和王家奶奶又在唠着那些家长里短,脚边也正卧着那只毛发稀疏的大花猫。

许是聊到了那卖糕女子的往事,依稀听得她竟有个卧病在床的丈夫,再加上脑子有些疾病的儿子,日子过得清苦艰难。

一瞬间我哽得说不出话来,转念一想,是了,生活本来就是用来过的,又何必因为苦难的遭遇,耽搁了日子呢?

就像纠缠的瓜藤与豆须,你只管好好地

浇灌,何苦分辨?

何苦为难?

不知过了多久,巷子里再也寻不到那个飘香的小摊,许是寻到了更好的生计吧,那个卖年糕的女人。

只是知道,在那之后,我竟是再也未遇着一个把心头的丝瓜藤与肉豆须供养得繁盛葱茂的女子。

【考场得分】

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59分。

(一类上)

【得分关键点】

笔者在阅卷组讨论“评分细则”时,认为今年这则作文材料偏于说理,难以抒情;又流于俚俗,难以高雅,所以考场上“高大上”的作品少,诗意的作品少,记叙性文章少,所以极力倡导给记叙性文章打高分,给高中记叙性文章的训练以足够的空间。

但是写记叙文确实有难度,要么“贴不住”,要么“难嵌入”,真是难为考生了。

这篇文章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佳构,在立意上,文章提出“生活本来就是用来过活的,又何必因为苦难的遭遇,耽搁了日子呢?

”显然是切合题意的,考生又嵌入材料,颇为难得。

结构上,故事情节设置巧妙,考生一直在蓄势,最后托出主题,中间又用倒叙、插叙,使文章摇曳生姿。

语言上,作者善于着色,通篇文章色香味俱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