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1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信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威信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信县.docx

《威信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信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威信县.docx

威信县

威信县概况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隅,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全县辖9乡2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2年末总人口36.54万人,有汉、苗、彝、白、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6%。

县境内海拔在480米-1897米之间,多为海拔1200米以下的矮山地区,其中山区占90%,河谷小坝区占10%,耕地面积32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11个乡镇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

现有中学15所,小学423所。

电视覆盖率88%。

威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威信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扎西系威信原名)。

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保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整编部队、扩大红军,作出了回师东进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

纵队所属的云南支队,在主力红军走后一直坚持斗争10余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威信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有记载着红军长征时从事革命活动的“扎西会议”会址、两合岩古栈道等革命历史纪念地,以及天台山溶洞、观斗山石雕群、瓦石悬棺、大雪山原始森林、天星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和扎西会议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城扎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理位置

  威信位于东经104°41′15″~105°18′45″、北纬27°42′30″~28°07′3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5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6.6千米。

东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接壤,南与贵州省毕节县、云南省镇雄县相连,西与彝良县和四川省筠连县交界,北与四川省珙县、兴文县毗邻。

县城扎西距省会昆明市680公里,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286公里,距重庆直辖市359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20公里,距四川省泸州、宜宾、自贡市均在200公里左右,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大地,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经济带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是滇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商贸枢纽。

交通运输

  威信境内无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运输全靠公路。

虽然威信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观念陈旧的制约,威信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三农县,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主要出境干线有三条:

一是威叙公路(威信至四川叙永)向东逾界直达泸州港,为威信、镇雄、叙永三县交通枢纽;二是威信至四川珙县公路直达珙县、宜宾;三是威信至四川兴文公路(顺河至柏坳林)。

  从威信县的地理区位优势出发,属地管理归云南,经济流通主要面向泸州、宜宾、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县委政府把威信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以交通带动战略的总体思路。

近几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威叙二级公路24.3公里,河底下至麟凤打铁坝二级公路14.5公里,在建的大落脚至县城二级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进入路面施工阶段。

已建成庙沟大塘至大落脚三级公路23.258公里,四级沥青路完成37.8公里,正在建设的双河至水田通乡油路和江西湾至罗布通乡油路已基本完成路基改造公路,准备进入路面工程施工阶段。

从整体上看,该县公路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交通网络。

[2]

  铁路建设方面,成贵铁路和隆黄铁路初步规划途经威信,这将对威信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成贵铁路预设为双车道、时速200公里的高规格铁路,准备于2013年前后建设完工投入运行,并将在县城附近建设一个火车站。

隆黄铁路标准为铁路Ⅰ级、设计时速160公里,其中的叙织段很有可能经过威信。

气候环境

  威信境内山川雄伟,河谷纵横,最低海拔480米,最高海拔1902米,年均温13.3℃,年总积温4800~4900℃,>10℃积温3900~4000℃,最热月均温度为22.7℃,最冷月均温度为-3.2℃,年平均日照时数1033.6小时,年降雨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具有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四季不分明,干雨节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暖和,冬半年多雨寡照,夏半年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充足等气候特点。

[3]

行政区划

  威信县辖2镇8乡(扎西镇、旧城镇、双河苗族彝族乡、高田乡、罗布乡、林凤乡、长安乡、庙沟乡、三桃乡、水田乡),83个村民委员会,4个城市社区,1621个村民小组,12个居民小组。

县政府驻地扎西镇,扎西之名来由也有两种说法,一曰:

该坝子位于扎岭之西而得名;二曰:

“扎西”二字在彝族中作“扎息”,释为“周围系茂密森林,中间系一水函”之意,和这里山埂、水溪伸入和汇集扎西坝子的地形相符。

[4]

  注:

威信县原辖2镇9乡,包括石坎乡。

2006年,撤销石坎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扎西镇,镇政府驻地不变(省政府2006年1月20日批准)。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生物资源

  由于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湿润,特别适宜于针叶树和阔叶树的生长,对发展林业生产十分有利。

全县现有森林面积70万亩,是昭通市4个灭荒县之一,森林覆盖率45.1%,是全国绿化先进县,有滇东北“绿宝石”赞誉。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100科583种植物,有树蕨、珙桐、秃杉、水杉等数十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盛产竹笋、薇莱、蕨莱、山嵛莱、香椿、刺老苞、猕猴桃、苦丁茶、天麻、竹荪、香菌、木耳、红豆杉、金银花、淫羊藿、首乌、百合、天蚕、三七、锁阳、重楼等野生药材。

属全省25个蚕桑基地县和6个优质茧基地县之一,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5]

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钾盐、磷矿等。

无烟煤储量28.9亿吨,优质石灰石遍布全县,硫铁矿储量为1.8亿吨,石英砂含硅量在95%以上。

  威信县是云南省15个重点采煤县之一,属滇黔聚煤区的重要组成部份,遥测储量达40亿吨。

煤炭资源遍布全县10个乡镇,以新庄、马河、石坎三个含煤向斜为主,概算可采储量28.1亿吨原煤

水利资源

  威信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境内分布有三大河流,一是南广河;二是赤水河;三是白水江。

水资源理论蕴藏量13.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4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35万千瓦。

全县电力装机2.64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电网与四川、贵州及镇雄联网运行,是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丰富的水力资源,给该县发展经济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加之10余条主要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坡降大、落差集中,开发水电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6]

建置沿革

  今威信县地,相传于夏、商两代为梁州、雍州之地,周属屈流大雄甸。

秦代建置,一说归蜀郡,一说属夜郎国。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为进一步开发西南夷地,置犍为郡(治今遵义,后迁宜宾),犍为郡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归益州管辖。

今威信县地属犍为郡南广县。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今威信县地属朱提郡(治今昭通)。

蜀汉后主延熙十年(247年)隶南广郡南广县,延熙十九年废南广郡后改隶朱提郡南广县。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为朱提郡南秦县地,由益州改隶宁州。

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隶宁州南广郡。

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隶朱提郡,成帝咸和八年(333年)隶南广郡。

南朝宋代为朱提郡南秦县地。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属协州,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属南宁州(原宁州)开边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属协州东安县,隶剑南道戎州都督府(治今宜宾市)。

宋朝为叙州(治今宜宾市)羁縻之地,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为西南番部大巡检司易溪部地。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属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强州,隶云南行中书省乌蒙宣慰司。

至元二十四年属云南行中书省乌撒乌蒙宣慰司芒部路军民总管府易溪部。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属芒部卫指挥使司(随后改设芒部府),十六年正月由隶云南布政司改隶四川布政司。

十七年改芒部府为芒部军民府,辖阿头、易娘、易溪三部。

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朝廷为“改土归流”(废除土官世袭制,实行流官任期制),以土官陇氏正支无嗣为由,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治所由今芒部移至镇雄,设流官,下置怀德、归化、威信(治今三桃乡新街村)、安靖(治今旧城村)四个长官司。

威信长安司(简称威信司,清代史籍中也明白记为威信司,后被讹称为卫靖司)首次正式见诸史籍,距今(2003年)已逾477年。

“威信”,含“宣威立信”之义。

  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批准巡抚云南兼总管事鄂尔泰将乌蒙、镇雄、东川三府改属云南及武装“改土归流”的奏请。

雍正五年(1727年)闰三月,镇雄“改土归流”成功并正式由隶四川改隶云南,设流官,以杜士秀任知府。

雍正六年(1728年),降镇雄府为镇雄州,隶乌蒙府(雍正九年改称昭通府)。

在原威信长官司、安靖长官司的基础上置镇雄州分防威信分州(简称威信分州),设州判协助知州就近管理督粮、捕盗等事宜。

雍正七年,镇雄州清丈土地,划为10里51甲993个村寨,其中威信分州辖下东向化里6个甲,127个村寨。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扎西汛、长官司汛。

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镇雄州为云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威信各甲绅民向省请求由镇雄划给上东、中东共10个甲,加上原有下东6个甲成立威信县。

民国2年(1913年),设威信行政区,隶镇雄县。

原6个甲改为6个区,辖18个保。

民国10年(1921年),威信行政公署由长官司移驻扎西。

民国21年,设威信设治局。

民国23年(1934年)9月,设威信县,以扎西为县城,直隶云南省(1942年隶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即昭通地区)。

  1950年7月,威信县解放,设威信县人民政府。

10月,全县设4个区,第一区治扎西,第二区治旧城,第三区治麟凤,第四区治双河。

全县有26951户,12.89万人。

  2005年底,全县有8乡2镇,有村(居)民委员会87个,有村民小组1621个、居民小组12个。

全县人口39万人。

[7]

红色圣地

  1935年初,红军一渡赤水入川南,北渡长江受阻,中央军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折向云南扎西集结,并于2月8日至10日在威信大河滩、江西庙、水田寨相继召开了继遵义会议之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

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根据敌我形势变化,确定了回师黔北,二渡赤水,再占遵义;整编部队,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扩大红军;在川滇黔边缘结合部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川南游击纵队(后改称川滇黔边区特委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战略部署。

“扎西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决定以张闻天代替秦帮宪在党中央负总责,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红军长征以来首次研究全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的重要会议,它完成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一系列决定和部署,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8]

  根据“扎西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全军主力部队中抽调干部和武装人员,在扎西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周恩来(军委副主席)到会作动员,宣布特委和纵队成立。

中共川南特委由徐策(红三军团六师政委)、余泽鸿(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政委)、戴元怀(原红八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组成,徐策任特委书记,徐策牺牲后由余泽鸿继任,余策鸿牺牲后由刘复初继任。

  红军北上后,特委带领纵队在“边区”二十余县迂回穿插,纵横数千里,宣传发动群众,与数倍、数十倍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进行了艰苦卓越、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其间,特委根据对敌斗争需要,于1936年9月,在威信组建了滇东北特区区委和红军云南游击支队,任命红军干部陈华久为特区书记,殷禄才为特区区长,成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机构——特区革命委员会。

红军云南游击支队在纵队的领导下,以威信为中心,建立郭家坟革命根据地,在川滇黔结合部的威信、镇雄、珙县、兴文、叙永等县开展游击战,部队由几十人的农民武装发展到近千人的红军游击队,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艰苦卓越的武装斗争,开辟了方圆数百公里的游击区,直到1947年春,终因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孤军奋战,纵队和支队领导及多数同志均在反“围剿”的战斗中牺牲,英勇悲壮,可歌可泣。

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残阳如血》,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伟大而壮丽的历史事件。

红色旅游

  威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威信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扎西系威信原名)。

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保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整编部队、扩大红军,作出了回师东进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

纵队所属的云南支队,在主力红军走后一直坚持斗争10余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9]

  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极富特色。

红军在威信驻留11天,活动期间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较多,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丰富。

主要景区景点有:

扎西会议纪念馆、石坎庄子上会议会址、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天险两合岩、红军卫生部驻地旧址杨家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大雪山基地、云南游击支队郭家坟基地、红山顶战场遗址、铁炉红军标语、白水庙红军标语等。

1985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昭通视察,亲笔题写了“扎西会议会址”匾名;1988年,县城扎西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威信被省政府批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2001年,扎西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2005年,扎西会议纪念馆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扎西会议纪念馆

  扎西会议纪念馆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的滇东北威信县城扎西镇东北角,是为纪念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扎西镇等地召开的会议而建立的。

1976年12月筹建,1977年12月落成并对外开放。

1983年1月,扎西会议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2月,胡耀邦同志为扎西会议纪念馆亲笔题写了“扎西会议会址”几个大字。

1997年4月,该馆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扎西会议会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占地面积8960平方米,含扎西会议会址主体陈列和扎西陈列馆辅助陈列两个基本陈列。

馆内藏有红军留下的枪支弹药、医疗器械、文献资料、生活用品及经有关专家鉴定的国家珍贵文物等300余件。

  扎西会议陈列馆倚山而建,气势恢弘,可鸟瞰扎西全景,有上下两层四个展室,展厅面积2590平方米。

陈列展览内容自建馆以来,先后进行了四次补充和修改,最后一次是在1996年5月。

陈列展线长180米,共展出各种图片170多幅,红军遗物70多件,较全面地反映和介绍了红军长征集结扎西、扎西会议、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和云南游击支队的革命斗争历史与活动情况。

扎西会议会址原为江西会馆(又称江西庙)和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是当地常见的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庄重。

红军总部设在江西会馆大殿内,周恩来和朱德住在紧邻会馆大殿的左厢房。

与大殿和厢房呈直角的左侧两层楼房的二楼即为“扎西会议”的会议室。

湖广会馆位于江西会馆的右下方200米处,也是传统的四合院结构,有大殿、左右厢房和戏楼组成。

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在湖广会馆背后的一套三间独立的房子。

红军总部第四局设在湖广会馆。

这些旧址都按历史原貌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

扎西会议纪念馆作为红军的历史见证,对继承和弘扬红军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县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4.67公顷,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20余万元,建园之初是县级陵园,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

[11]

自然景观

  威信县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全县1400平方公里的地上地下都有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上有秀美的山川河流、森林植被、古建筑遗址,地下有溶洞奇观、恐龙化石以及其他古生物化石、古代文物。

是云南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县城扎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扎西会议会址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星百里林海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威信旅游资源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为一体,可以概括为神圣的长征文化、神奇的森林文化、神秘的历史文化、独具神韵的民族文化四大特色。

从数量上看,据不完全统计,威信拥有旅游景点226处。

经专家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威信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景点有4处,即:

观斗山、天星林海、大雪山原始森林、瓦石僰人悬棺。

据目前资料统计,威信县的旅游资源占昭通市旅游资源的50%左右,旅游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左右。

[12]

发展方向

  威信与川南国家级名胜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洞乡”、“自贡恐龙”、“乐山大佛”和黔北国家风景名胜旅游区“遵义会议会址”等川黔旅游路线紧密相连,构成滇川黔三省结合部一道独特的“红色文化”、“绿色家园”、“民族风情”旅游环线。

  发展思路:

以红色旅游为突破口,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

  一个中心:

扎西为全县旅游的依托中心。

  两个重点:

以扎西会议会址为中心进行先期开发和重点开发,以观斗山、天星国家森林公园、大雪山、天台山景区为重点进行全方位深入开发。

  三条游线:

扎西—两合岩—水田寨—鸡鸣三省的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线,扎西—观斗山—天星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线,扎西—天台山溶洞—瓦石僰人悬棺—白水江源头—大雪山原始森林的自然风光旅游线。

  四大旅游片区:

一是以扎西会议会址,两合岩为依托,包括庄子上会址、花房子会址、双河乡在内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二是以观斗山为依托,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高田乡在内的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区。

三是以罗布乡为依托,包括三桃乡在内的农业休闲旅游区。

四是以天台山溶洞为依托,包括长安乡、庙沟乡在内的自然山水旅游开发工程。

  五大旅游工程:

一是扎西红色旅游开发工程。

二是观斗山宗教文化旅游工程,三是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工程,四是天台山溶洞旅游开发工程,五是大雪山森林探险旅游工程。

六类旅游产品:

一是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二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三是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四是地质地貌旅游产品,五是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六是商品购物旅游产品。

[12]

地方特产

  特产罗汉笋、咸笋和竹笋、天麻、猕猴桃、土三七、木耳、香菌,风味独特、地道的威信酸鱼,只产于威信县罗布河流域的鱼洞、白水、青龙、罗布等村寨。

历史人物

《劝孝歌》著者——徐熙

  徐熙,字远洲,清朝光绪年间的贡生,乡人号称徐贡爷,威信县麟凤乡五谷村人,三十年代病逝。

  徐熙早年曾发动和组织群众捐工献料修一条工程巨大的石板路。

这条石板路从三桃至镇雄边界,全长约六十华里,是威信县境内最长的一条石板路。

  徐熙晚年根据耳闻目睹的乡情,编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劝孝歌》,供给乡村学校的儿童阅读。

《劝孝歌》开头的一句是“劝世人”,人们也叫这本书为“劝世人”。

此书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威信县内需求者众,就连镇雄、彝良、珙县、筠连、兴文等县的群众也争相购买。

徐熙虽然请来能工巧匠刻板印刷,但因手工操作,印刷数量有限,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儿童读的不少都是手抄本。

解放前,此书在威信县境内可谓家喻户晓,它的歌词不少人倒背如流,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妇女和儿童也能背诵一些,可见它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13]

革命烈士——殷禄才

  殷禄才(1912~1947)川滇黔游击区的主要开辟者和领导人。

字国清,威信县人。

1936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命组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云南支队,任支队长。

这个支队坚持武装斗争长达12年之久,转战川滇边区10余县,开辟方圆近百公里的游击区,多次粉碎敌人的大规模“会剿”,最后干部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边区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解放后昆明首任市长——潘朔端

  潘朔端(1901~1978)威信县长安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回滇后历任滇军团、旅、师长等职。

在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台儿庄战役中受伤,授一级宝鼎勋章。

任国民党60军184师师长时,在越南海防率领部队与越南劳动党一起抗击法国侵略军。

1946年5月,在辽宁海城率部领衔通电全国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北民主同盟军军长,东北嫩江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副参谋长。

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市长、政协云南第四届委员会常委、全国第一和第四届人大代表,政协全国第五届委员。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1766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5%,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

37:

3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新的突破,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

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困难较多。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克服了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粮食总产量达145397吨,比上年增长10.1%;油菜籽产量4430吨,比上年增长25.0%;烤烟产量2750吨,比上年下降8.4%。

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65846万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

农业产值30695万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产值3687万元,比上年增长0.2%;牧业产值3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渔业产值54万元,与上年持平;服务业产值893万元,比上年增长0.4%。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

当年造林面积达33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6.9%。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大畜禽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流通实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