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40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生态林建设工程

1.1.2建设地点:

1.1.3建设规模:

规划建设总面积***亩、修建防渗渠***公里、涵洞***米、新打机井***眼。

1.1.4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万元。

其中:

申请以工代赈资金***万元,占总投资的***%;县、镇自筹***万元,占总投资的***%。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管理单位:

***政府

1.1.7工程设计单位:

1.1.8建设期限:

**年(20**年—20**年)

1.1.9项目负责人:

1.2项目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目前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就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发展。

国家已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大开发的若干政策,将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对生态工程将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国家为了彻底改变西部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再造西部秀美山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加大了投资力度,制定了生态专项治理、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工程、封山育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将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一是保护、二是建设。

特别是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荒山、荒滩、荒坡造林、蓄水保土、治理环境是为了明天的生态和发展,以改水保土、种树种草、荒山荒滩造林为主要措施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是为西部大开发创造基础条件,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以增加森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沿海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和太湖防护林工程、辽河流域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等10大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工程规划总面积70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73.5%,覆盖了中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和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近4年(1998年-2003年),国家先后投资国债资金近50亿元用于防护林的建设,而且每年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

***近年来,农业屡遭自然灾害(干热风、干旱、冰雹、雪灾、大风等),给当地农牧业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设结构合理的林地植被体系,将使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土地,并与蓄水保土、荒山荒地造林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发挥样板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生态环境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森林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老风口风线常年影响着***矿区和农区。

1.3.1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

(1)原有的森林植被的过度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2)大面积草场的开发,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沙化。

(3)生态林面积小、质量低,不能有效地发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1.3.2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1)自然灾害频繁

风害:

平均大风天数55天,最多年份88天,冬季大风吹失地面积雪,致使冬小麦裸露遭冻害,春季大风刮走地表土及麦种影响播种,收获季节大风可使小麦严重脱粒。

冬季大风常常一刮数日,风雪造成路阻,交通中断。

干热风:

受干热风影响,一般年份可使小麦减产20%,严重年份可减产30—40%。

干旱:

因蒸发大于降水,天然降水远远不能满足农牧业生产需求。

此外,又由于***北部山脉较低,终年积雪量较小,夏季缺乏冰雪融水,而此时正值盛夏作物、牧草生产关键季节,几乎无地表水可以调节。

水土流失:

项目区地处***谷地,受春夏季山洪的冲击,部分地段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小不一的侵蚀沟,河道沿岸砂砾普遍,土质较差,制约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农林牧业产量的提高。

(2)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差,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资源较丰富,但由于近年来土地开发程度高,防护林体系建设滞后,人为活动干扰较严重,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草场利用不合理,滥垦乱牧,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畜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区概况

2.1.1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地处大陆腹地,四面环山,属洪积扇冲击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

(2)气象条件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北面受山体高大的乌日可夏亦山的影响,使北冰洋南来的潮湿气流在此受阻,准噶尔盆地干旱气候可直接影响该区,使本地区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地面植被覆盖少,呈现出荒漠性的自然景观。

全年大风均可出现,尤其以十月至翌年四月最大,刮大风时,飞沙走石沙尘漫天,能见度很低。

冬季刮大风,常常形成雪阻、封路、交通中断。

本区风向与山谷走势基本一致,全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风速6.6m/s,平均最大风速37m/s,年降雨量58.7mm,年蒸发量为3511.9mm,最大积雪厚度65cm,最大冻土深度160cm。

具有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特征。

2.2社会经济状况

***2003年末总人口为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万人。

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13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54万元(农业43万元,畜牧业201万元,林业10万元),第二产业7445万元,第三产业5438万元。

农牧民人均收入1679元。

现有耕地12460亩,可开垦地11500亩,草场10500亩,牲畜45000头(只)。

预测近期2005年人口规模为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万人。

远期2015年全镇人口规模为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人。

项目覆盖区有***辖的重点村2个,收益低收入人口251户、1022人。

2.2.1资源状况

***经济主体以工业为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矿产有:

煤炭、铬矿、黄金及各种质地的建材石料为主。

其中石材“托里红”在国内外花岗岩石材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经勘探矿产资源总储量:

煤炭储量12亿吨,铬矿石储量200万吨,黄金现有储量20吨,远期储量100吨,花岗岩石材储量150万立方米。

镇区现在生态林面积较少,飞沙走石环境恶劣,水土涵养能力较差,所以急需营造生态林、防护林来改变镇区小气候。

2.2.2交通区位

***地处新疆自治区西北部,西北距额敏县县城80公里,西南距***县城90公里,东南距克拉玛依市90公里,东北距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150公里,距塔城市130公里。

国家立项的克(克拉玛依)--塔(塔城)公路和216线延伸塔(塔城)-铁(***)-和(和布克塞尔)。

国家立项待开工的318省道阿(阿勒泰)-博(博乐、阿拉山口)也将贯穿***而过。

所以,***将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小城镇。

2.2.3行政区划

***是***乃至***工业重镇,以工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并举的建制镇。

***行政区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

***现状规划控制区总用地面积4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82平方米。

近期2005年,规划控制区总用地10平方公里,建成区4.2平方公里。

城镇规划控制区范围,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为2.5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

第三章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建设的必要性

3.1.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恶劣的自然环境

***是***的一个建制镇,又是***煤矿和发电厂所在地,是***的重点工矿区。

长期受风害、雪灾和沙尘的侵袭。

建设环镇防护林、道路防雪林可为镇区形成绿色保护屏障。

同时,项目建设必将扩大绿色植被面积,为逐步改善这一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1.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位于老风口风线,大风日数多,春播期间常有大风连土带种卷走,大面积重播现象时有发生;夏秋之交的干热风造成大面积小麦因灌桨不足和掉粒减产;水土流失导致许多良田变为戈壁荒漠。

镇辖区农牧民收入低,生活十分困难。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将增加对项目的资金和科技投入,通过引导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的生态型农牧业,必将使农牧民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

3.1.3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世纪之初,党和国家做出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决策,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了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也正在抓紧实施以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速生丰产林等六项治理工程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项法律法规,自治区、***也相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及法律保证。

3.1.4该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多年来,***农牧民饱受了风雪灾害和土壤沙化、草场退化等恶劣环境的侵害之苦,改变生存环境的愿望不断增强。

***经过近几年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逐步改变了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调动了农牧民和全镇居民参与植树种草、改变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1.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

***位于祖国的西北端,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

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维护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

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2建设的可行性

3.2.1项目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引起了***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的生态环境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农牧民群众和矿区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踊跃投工投劳植树。

各族群众绿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种树、种草积极性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2.2技术、管理条件

项目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在植树造林、种草治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老风口防风阻雪一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总结出了以生物治理为主,水利设施配套的治理风雪灾害、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探索出了以项目法人为管理主体,以地养林、滚动发展的运行管理机制,为今后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治理模式、管理经验和可靠技术保证。

3.2.3土地资源及光热条件

项目区地势较平坦,多为轻沙壤土。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136.6千卡/平方厘米,≥10℃的积温3382℃,全年有效光照时间2950小时。

3.2.4电力、交通条件

***火力发电厂就在***,目前电厂装机总容量为2×2.4﹢1×5万千瓦时,并于1998年与自治区北疆电网联网运行。

变电所就设在镇区,距项目区最远处约5公里,电力供应有保证。

2002年建成通车的克拉玛依至额敏县318省道,从***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第四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

4.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紧紧围绕项目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着重考虑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关系,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发展关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争在短期内取得初步成效,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4.2建设原则

4.2.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4.2.2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4.2.3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和完善与法律法规配套的规章制度,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制度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

4.2.4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与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2.5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4.2.6坚持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4.3建设目标

动员和组织***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生态林工程的建设,营造生态林、防护林5330亩,减轻风沙危害,遏制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国家生态建设规划》

(7)《新疆加快草地综合开发、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总体规划》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0)国家人工造林规程(GB/T15776-1995),退耕还林技术标准。

(11)***工程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13)***总体规划。

(14)***防护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15)退耕还林主要技术标准。

(16)***林业建设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17)《***“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

(1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19)《***林业资源调查及林业区划报告》。

(20)1998年8月《***林业局荒漠林资源台账》。

(21)《***国有林权林地登记册》。

(22)国家林业局《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修正案)。

(23)《***扶贫规划》。

(24)《***2001-2010年以工代赈工程计划》。

(25)***总体规划说明书(2000年-2015年)。

(26)***道路规划图。

(27)***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勘测报告。

第五章工程规划

5.1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以及全社会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针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加大营造防护林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改变***生态状况,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的恶化,为***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5.2规划原则

(1)在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家、地方和林业的承受能力,实施和投入同步,使***的生态环境能够真正得到改善。

(2)以点带面,抓重点环节,先易后难,先近后远,逐步全面推进的原则。

(3)坚持实行地方政府领导、矿区各单位、林管站、乡、村负责的原则。

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保证生态林工程目标的实现。

(4)坚持依法治林、以法护林的原则,大力宣传“森林法”提高全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5.3总体布置

***生态工程规划布局:

5.3.1***西山口生态林(N:

46°10′027″、E:

084°24′711″)。

以***民族学校向西至额—铁输电高压线杆025处为参照物建设生态林。

水利工程的管道、涵洞、防渗渠全部沿道路两旁布局。

林带建设工程涉及的线路长,各区的地形、土质不同,造林无法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实施,林带行距2米,株距2米(见后附设计图),总规划面积770亩。

5.3.2***镇郊防护林(N:

46°10′680″、E:

084°22′321″)。

以额敏县--***公路两侧建设生态林(镇区),水利工程中的管道、涵洞、防渗渠沿林带西南北三侧进行建设,总规划面积1844亩。

A区:

额敏县--***公路南侧5米以外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从叉路口到山旁的两座卫星塔处,设计造林长度为2200米,林带宽30米,四行畦(见后附设计图),规划面积99亩。

B区:

额--铁新路与额--铁老路,交叉口至山旁的两座卫星塔为参照物(地形为三角形)进行林带布局,造林长度为2050米(见后附设计图),规划面积为593.4亩。

C区:

额--铁老路入镇交叉口至北2020米处,民房及原泵房为参照物,林带行距2米,株距2米(见后附设计图),规划面积1140亩。

5.3.3***矿区生态林(N:

46°10′207″、E:

084°26′318″)。

主要沿克拉玛依--***公路东北方向建设生态林,水利工程中建造的防渗渠全部沿林带东北两侧进行建设,林带建设涉及的区域长,各区的土质不同造林无法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实施,对矿区生态工程可分为A、B、C三区,林带行距2米,株距2米(见后附设计图)。

总造林面积2356亩:

A区:

***居民区东侧2002年荒山荒造到4号煤井为参照物进行林带布局,造林长度280米,宽100米,林带行距2米,株距2米(见后附设计图)。

规划总面积42亩。

B区:

2002年荒山荒造以东至煤井居民区为参照物,北至山丘地形梯形为参照物,造林长度1020米,进行林带布局,规划面积664亩。

C区:

煤井居民区以北至山丘,南至南湾村退耕还林区,东至地区炸药储存库为参照物,进行林带布局,造林长度为1100米,宽度为1000米,规划面积1650亩。

5.3.4克拉玛依--***公路两侧规划绿色通道(N:

46°09′909〃、E:

084°25′706〃)。

以公路边的加油站、桥、电线杆为参照物。

90--93公里路标,长度4000米,林带宽30米,四行畦(见后附设计图)。

规划面积360亩。

5.4林带设计

5.4.1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当地比较适宜的,具有抗旱、抗寒、耐沿碱能力强,易栽培,防风效果好,抗逆性强,生长快的树种。

如:

杨树、沙枣、榆树等树种。

5.4.2林带布置

(1)***西山口生态林工程区;

(2)***矿区生态林工程区;

林带布置:

结合主干渠进行布置,施工采用拉沟植树方式,排列依次为沙枣、榆树、杨树。

造林密度:

株距2米,行距为2米,应用三角定植(后见树种结构配置图)。

(3)***镇郊防护林工程区;

(4)***克--铁公路绿色通道防护林工程区;

林带布置:

结合主干渠,沿公路方向两侧进行布置。

设四行畦,每畦标准为长10米,宽8米。

每畦植树5行。

依次为2行沙枣、2行榆树、4行杨树、2行榆树、2行沙枣。

造林密度:

株行距都为1.5米,每亩栽植275株,应用三角形定植(后附树种结构配置图)。

5.4.3造林技术措施

造林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整地:

整地是造林技术措施的重要部分,整地是促进土壤熟化、疏松,提高土壤透气和保水能力,为幼林成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深翻30-40厘米,修畦整平,灌冬水待植。

坡度大于05.%。

(2)造林季节和方法:

以春季造林为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农闲劳力情况,也可以选择秋季造林,在苗木停止生长时即10月底至11月初造林,植苗后马上利用冬闲水灌溉,春季造林易早勿晚,集中突击造林,造林方法是植苗造林。

选好苗,苗木一般要求选用1-2年生苗木,苗木根长不小于30厘米,苗木要随挖、随运、随栽以防失水。

苗木栽植前必须完成挖坑、坑穴规格不小于40×40×40厘米。

(3)补植:

造林后次年,视苗木的成活率进行补植。

三年后视保存率情况再次进行补植。

已设计苗木补植率为15%,保证成活、成林不缺行断带。

(4)幼林抚育管理:

要求集约经营,造林后连续抚育5年,幼林生长期灌溉期间隔一般15-25天,每浇水1-2次以后,应进行一次深翻,10-25厘米的松土除草。

林地复合肥料的施肥量50-100克/株。

(5)病虫害防治措施:

项目区要配备专职检疫人员,对苗木严格检疫,积极推广防治病虫害的科研成果。

5.5建设分年度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按年度分计划两年完成:

2005年建设总面积2665亩。

其中:

***西山口区生态林建设面积385亩;***镇郊防护林建设面积922亩;***矿区生态林建设面积1178亩;***克--铁公路绿色通道防护林建设面积180亩,并完成配套的道路、水利工程。

2006年建设总面积2665亩。

其中:

***西山口区生态林建设面积385亩;***镇郊防护林建设面积922亩;***矿区生态林建设面积1178亩;***克--铁路绿色通道防护林建设面积180亩,并完成配套的道路、水利工程。

(详见下表及规划设计图)

序号

名称

总面积

2005年

2006年

1

西山口区

770

770

385

385

385

385

2

镇郊区

1844

1844

922

922

922

922

3

矿区

2356

2356

1178

1178

1178

1178

4

克--铁绿色通道

360

360

180

180

合计

5330

3126

2204

2665

1563

1102

2665

1563

1102

5.6生态林建设模式

生态林建设总面积3126亩,防护林建设总面积2204亩。

树种选择及布局。

(见下表)

造林类型统计表

林种

类型代号

树种

林带宽

(米)

面积

(亩)

造林密度

株/亩

备注

西山口区

A

杨树、榆树、沙枣

30

770

220

镇郊区

B

杨树、沙枣

10

1844

150

矿区

C

杨树、榆树、沙枣

30

2356

220

克--铁绿色通道

D

杨树、沙枣

10

360

150

合计

5330

5.7项目配套建设

***生态林、防护林建设总规模为5330亩,根据规划配套建设防渗渠17.8公里;修建涵洞200米;打井配套7眼;修建道路7.7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