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472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二.docx

高考语文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文言文阅读二

2020年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1·文言文阅读

(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

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

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

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

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

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

再遇曰:

“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

”孝庆从之。

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

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

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

“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

”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

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

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

“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

”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

“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

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营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

”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

“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

”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

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

遂遁。

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诸将问:

“夜不火,火今日,何也?

”再遇曰:

“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

再遇谋之,曰:

“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

”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举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

卒,年七十。

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招抚司克日进兵      克:

严格限定(日期)

B.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旋:

不久,很快

C.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次:

驻扎

D.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间:

秘密地,暗中

【答案】D(间,从小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C(A.介词,用;B.连词,表转折,却,可是;C.副词,才或就/副词,竟然;D.介词,在)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毕再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

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

④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

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

⑥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D.①④⑤

【答案】B(①说明再遇入仕的方式和超人的武艺;③说明再遇不计名利,一心为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代名将毕再遇,不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更是果敢骁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B.在攻打泗州时,毕再遇巧用计谋,“声西击东”,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东城,西城则不战而克。

C.毕再遇觉得自己的任务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灵壁南门,会被郭倪认为是不按预定线路行军,违背军令。

D.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毕再遇火烧敌人的粮车,断其给养,这一计策很像《三国演义》中曹操夜袭鸟巢。

【答案】C(毕再遇的意思是宁肯死在抗金的战场上,也不死在逃跑的路上)

5.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2)①宿州虽然没有取胜,但是兵家胜败无常,怎么能这么快挫伤自己的锐气!

(虽,虽然;然,但是;遽,快)

②在夜间就能照见虚实情况,在白天就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各路军队就可以安全行进,没有危险啦。

(夜,在夜间,名词作状语;则……则,就……就;无虞,没有危险)

【参考译文】

毕再遇,字德卿,是兖州人。

他父亲毕进,在建炎年间跟随岳飞守卫皇家陵园,转战长江、淮河之间,一步步地升到武义大夫。

再遇因为恩庇补官,隶属侍卫马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武艺超人。

宋孝宗召见他,见后很高兴,赏赐给他战袍和金钱。

开禧二年,皇帝下诏北伐,让殿帅郭倪招安山东、京东一带,派毕再遇和统制陈孝庆攻打泗州。

毕再遇请求选用新征的敢死军作先锋,郭倪将八十七人给了他。

招抚司限定期限进军,金人听说后,关闭边境的市场,堵上城门,做好准备。

毕再遇说:

“敌人已知道我方增派军队的时间,兵以奇取胜,应当提前一天出击,出其不意。

”陈孝庆同意他的想法。

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发兵逼近泗州城。

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让人将兵器、旗帜、船只摆在石屯下,装作要攻西城的样子,却亲自带领部下从陟山直至东城南面的城墙下,自己先登上城,杀死几百敌人,金人大败,守城的开北门逃走。

西城还在坚守,毕再遇竖起大旗,高喊:

“大宋的毕将军在此,你们都是中原的百姓,赶快投降。

”很快有淮平县令用绳子从城上下来,请求投降,于是两座城都攻克了。

郭倪来犒赏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毕再遇,再遇推辞说:

“国家黄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个州,现在攻下泗州两个城就得到一个刺史,按这样下去再拿什么来奖赏?

再说您从朝廷那里得来几个牙牌啊?

”坚决推辞不接受。

不久被任命为环卫官。

郭倪调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陈孝庆等作后援。

命令毕再遇用四百八十个骑兵作先锋攻打徐州,到了虹地,遇到郭、李的士兵负伤败回,问他们,回答说:

“宿州城下有大水,我军不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人捉住。

”毕再遇领兵紧急前往,驻扎在灵壁,遇到陈孝庆屯兵在凤凰山,将带兵返回,毕再遇说:

“宿州虽然没有取胜,但是兵家胜败无常,怎么能这么快挫伤自己的锐气!

我奉招抚的命令攻打徐州,经过这里,宁可死在灵壁北门外,也不能死在南门外。

”碰巧郭倪发信给(以,用)陈孝庆,让他班师撤军,毕再遇说:

“郭、李两人溃败,敌人一定追赶,我们应当伏击他们。

”金军果然用五千骑兵分两路追来,再遇让敢死队二十人守住灵壁北门,自己领兵冲入设阵。

金人看见他的旗帜,喊道“毕将军来啦”。

于是逃跑。

各路军马离开灵壁,毕再遇独自留下没动,估计大军走了二十多里,就火烧灵壁。

诸将问他:

“夜间不点火,今天白天点火,为什么?

”再遇说:

“在夜间就能照见虚实情况,在白天就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各路军队就可以安全行进,没有危险啦。

你们哪里知道军队前进容易可是撤退困难啊?

金兵七万屯驻楚州城下,三千人守卫淮阴的粮食,又载着三千船粮食停泊在大清河中。

再遇谋划说:

“敌人比我军多十倍,难以用武力取胜,可以用计打败他们,”于是派统领许俊抄小路前去淮阴,夜间二更天衔枚到了敌营,各自带着火潜入,伏在五十辆粮车间,听到哨声点火,敌人惊慌逃走,活捉了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从武信军节度使任上辞官。

去世时,享年七十岁,追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号忠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陆游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

“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和议将成,游又以书白二府曰:

“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

驻跸①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

议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

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时龙大渊、曾觌②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

“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

”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

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

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玠子拱代挺。

炎曰:

“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

“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颓放,颓唐放纵,不拘礼法),因自号放翁。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

奏:

“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被贬。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再召入见,上曰:

“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陆游》有删节)

【注】①驻跸:

帝王出行沿途暂住。

跸:

bì。

②觌:

d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  市:

购买

B.觌、大渊招权植党植:

培植

C.辟为干办公事辟:

征召

D.拨义仓振济振:

振动

【答案】D(振,同“赈”,赈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  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B.久之,通判夔州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拱怯而寡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有衅则攻,无则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B(A.代词,他,他的,指陆游/代词,他,指吴挺;B.均为音节助词,无义;C.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相承关系;D.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判断)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陆游)试礼部

B.焘遽以(之)闻,上诘语所自来

C.就令(拱)有功,愈不可驾驭

D.出通判建康府,寻易(担任)隆兴府

【答案】C(应为“吴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浙江绍兴人,年少时就擅长诗文,后来和秦桧孙子秦埙等人一起参加科举,陆游被锁厅推荐为第一名,这遭到了秦桧的嫉妒,秦桧很是愤怒,以至于惩办了当时的主考官。

B.陆游常向皇帝奏疏。

杨存中长久掌管戍守京城的正规军,陆游在疏中力陈其不当;京城中有些显贵人物购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认为这有损圣上之德,请求严行禁绝。

陆游的这些意见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赏。

C.陆游认为龙大渊、曾觌招揽大权,集结私党,用花言巧语迷惑圣上的听闻。

皇上从枢臣张焘那里听到这番话后很生气,把陆游贬为建康府通判。

D.陆游曾在四川和范成大以诗文相交,但不拘守官场的礼数。

他才气超逸,尤其擅长写诗,后来为韩侂胄写了《南园阅古泉记》,为此他受到当时舆论的批评;朱熹也曾说过他会晚节不保。

【答案】B(“陆游的这些意见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赏”无根据,文中只说皇帝对用杨存中不当的意见表示赞赏)

5.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2)①这样,我们就能取得时间建都立国,金国也不会怀疑我们。

(暇,空余时间;彼不我疑,彼不疑我,倒装;大意)

②进谗言的人指责陆游结交谏官,带头鼓吹挑动(议论朝政)是非,极力劝说张浚发起军事行动(抵抗金兵南侵),结果陆游被免官归田。

(鼓唱,鼓吹挑动;说,劝说;免归,被免官归田,被动)

【参考译文】

陆游,字务观,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文,因为先代官爵的原因补上了登仕郎。

参加进士考试,被锁厅荐送为第一。

秦桧的孙儿秦埙,恰巧排在他后面,秦桧大怒,并对主持进士试的考官处罪。

第二年,进行礼部主事试,又是把陆游排在前列,秦桧贬黜了陆游,陆游由此一直遭到秦桧的妒忌。

秦桧死后,陆游开始赴福建宁德任主簿。

后来因人推荐担任了敕令所的删定官。

当时,杨存中长久掌管戍守京城的正规军,陆游在疏中极力陈述不适当。

皇上赞赏陆游的(他的)意见,于是罢免杨存中。

京城中有些显贵人物购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

陆游奏称:

“陛下以‘损’作斋名,自经籍及文房四宝之外,摒弃而不用;小臣不能休察圣上之意,动辄就私买珍宝玉器以献,亏损圣上之德,请求严行禁绝。

南宋与金的和议将达成之时,陆游又上书枢密院及书政府说:

“长江以南自吴国以来,从来没有舍弃建康(今江苏南京)另立他都的。

皇都今设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是权宜之计。

杭州形势、地势不稳固,运送馈饷不便,靠近海路,可能发生突然的忧患。

和议之后,与金已立盟词。

稍有变动,就会碰到障碍。

所以,在和议的时候,应当与金约定,建康、临安都是大宋的都城,金国使臣朝聘,或者到建康,或者到临安。

这样,我们就能取得时间建都立国,金对我们也不会怀疑我们。

当时龙大渊、曾觌当权,陆游向枢密大臣张焘进言:

“曾觌、龙大渊揽权结(培植)党,迷惑圣上视听,公趁此时不上言,以后将不能除去。

”张焘立即报告皇帝知道,皇上追问这话从哪里来的,张焘用陆游作为回答。

皇上发怒,把陆游贬黜出京城做建康府通判,不久改任龙兴府。

言论官(进谗言的人)指责陆游结交谏官,带头鼓吹挑动(议论朝政)是非,极力劝说张浚发起军事行动(抵抗金兵南侵),结果陆游被免官归田。

很久以后,陆游才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

王炎任川陕宣抚使时,征召陆游入幕为干办公事。

陆游为王炎陈述进取之策,认为经营略取中原,必定要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开始,取长安必须从陇右开始。

应该广积粮食,教军练兵,有战事就攻,无战事就守。

吴璘的儿子吴挺代替掌握兵权,非常骄横恣肆,倾尽钱财交结死士,屡次因过失误杀人,王炎无可奈何。

陆游请求用吴玠的儿子吴拱代替吴挺。

王炎说:

“吴拱胆小怕事并且缺乏谋略,遇上敌人必然失败。

”陆游说:

“假使吴挺遇上敌人,哪能保证他不会失败。

即使得到成功,更加不能驾驭了。

”等到吴挺的儿子吴曦叛变,陆游的话才得到验证。

范成大统率四川,陆游是参议官,两人以文字相交。

陆游不拘守官场的礼数,人们讥笑他颓放。

因此陆游自号“放翁”。

后陆游调任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陆游奏请拨义仓中的粮食赈济,又给诸郡檄文要求发放粮食给灾民。

陆游被召还回朝。

给事中赵汝愚驳斥陆游的奏议,陆游就被贬谪。

后来,又起用陆游,让他担任严州知府(今浙江建德)。

陆游上殿辞驾,皇上谕曰:

“严陵山水风景十分优美,你公事办完,在余暇的时间里,可以游山、玩水、赋诗,自得其乐。

”再召,陆游又入见皇上。

皇上说:

“卿笔力雄厚,回旋余地很大,甚好,其他人是不及你的。

”任陆游为军器少监。

陆游才气超人、飘逸,尤善于诗。

晚年再出时,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为清谈派所讥笑。

朱熹曾说过:

“陆游的才能太高,业绩又不大,恐怕会为有权势的人所牵累,他的晚节不十分完善。

”朱熹的话可以说是有先见之明啊!

嘉定二年(1210年),陆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