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8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文档格式.doc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以兴趣为先决条件。

”如果没有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很难学好数学的。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所以笔者根据调查和研究大致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新型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往往和对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学生喜欢这一门课的任课教师,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一学科的学习中。

所以教师要充分给学生爱的关心,充分信任学生,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学习兴趣。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

1.1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学生,平时多找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还可以多和学生互动,比如:

一起参加一个集体活动,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

所以,学生们会更加喜欢教师的课堂,从而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小学生大多数都很敏感,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教师要真心地帮助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朋友的身份体会孩子的感受。

反之,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侮辱或行为上不当的举止,学生就会产生反感和不信任的情绪,大大影响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教师更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每一个微笑,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1.2营造新型的课堂氛围

作为教师应充分调动好的课堂氛围,充分与学生合作,放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做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好参谋,为学生解决困难,提供帮助。

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体现。

做一个询问者和仲裁者,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感,将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数学学习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空间想象等要求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使问题变得简洁明了。

向学生提供有趣的多媒体环境,具体形象地表现出知识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小学生在课堂上不免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通过多媒体特有的画面、声音、图像等特点,形成对学生的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

如:

在“平均分”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计出学生喜爱的“西游记”里的四位经典人物,有26个桃子,要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

如果有16个桃子,那么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呢?

让学生现场用鼠标操作,将桃子拖离箱子,分到每个人的面前,这样将枯燥的抽象概念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而且不易忘记。

另外多媒体还有很多元素可以使用,图形的变化、声音、变色等。

这样的教学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

“圆的周长”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用绳绕硬币一周,测绳的长度从而知道硬币的周长,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过程,伴随着声音的突出,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化曲为直”的数学学习思想。

无论现代信息技术是多么好的一个平台,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和工具,不能直接替换教学本身,不过是教学过程的方式变化,感受变化。

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运用的艺术,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帮助和收获。

3、创造和建立多样的教学形式

1.1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中指出把“学”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1.1.1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只要一说到故事,就立马跟随着教师的节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对故事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所蕴含的教学内容中。

创作故事的情况下,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获得隐含在故事中的知识。

在“比较大小”教学时,可以编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美猴王要过生日,就请动物园里所有的小动物来吃饭,还说哪一种小动物来的人物最多就会有特别的奖励。

听到这个消息,动物园的小动物们都欢舞雀跃。

到了生日那天,果然来了很多的小动物,美猴王就派小猴子清点各种小动物的人数。

小猴子不一会就点好了,大象有15头,蚂蚁有65只,小狗有45只……可是小猴子不知道究竟哪个数字大,又不敢去问美猴王,急得直挠头,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帮这位小猴子吗?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这个机会,愿意帮助小猴子完成任务,教师的指导要及时,学生就会很快的学会比较大小,最后也顺利地帮助小猴子解决了难题。

故事情境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阶段而变化。

对低年级的学生,有趣的童话故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创作有趣的情境。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创建一个有趣的故事的情况,应该创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让他们的心中有成功的经验和情感上的满足,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六年级的《圆的周长》这一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一年一度的比赛就要激烈的开展了,可是这一次的比赛有很大的创新,两位选手是绕着一个圆形的跑道进行比赛。

教师在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说:

“又是龟兔赛跑……”;

“这种故事都听了几十遍了,真烦。

”……一节课下来,收获的学习效率当然是很低了。

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阶段,对故事背景的兴趣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的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并积极热衷于参加其中的角色。

中高年级学生对于这些童话故事反而感觉幼稚了。

因此,故事的情况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利用。

1.1.2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爱玩的性格,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点,一味枯燥的说教必定使他们感到疲劳乏味,达不到好的效果。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好玩的特点,设置有趣的游戏情境,把新知识蕴含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高度集中,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既能达到教学效果又不感到乏味。

在九九乘法表全部学结束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游戏,一个学生说七七,后一个同学就要说49,反之一个学生说32,另一个学生就说四八……这样的游戏既锻炼学生对乘法表的掌握熟练度又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时刻保持大脑的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3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能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常常会表现出对新的东西有很高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悬念,有意识地创造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困惑”,从而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处在渴望解决问题的高亢的情绪状态中,激发探索问题根源的兴趣。

 

在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

给出一句话:

“树上和树下一共有19只松鼠。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然后给全班同学提出只能用减法去计算的问题。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多又好,并能计算准确。

树上和树下一共有19只松鼠,有小松鼠宝宝的7只。

没有宝宝的有几只?

算式:

19-7=12 

(只)

树上和树下一共有19只松鼠,大松鼠有10只,剩下有几只?

19-10=9(只)

树上和树下一共有19只松鼠,在睡觉的有9只,没有在睡觉的有几只?

19-9=10(只)

给出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又开发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也许学生会提出一些大胆的问题,教师应给以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1.4生活和教学有效地结合

生活即数学,数学的本身也就是源于生活。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找到有效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一个好的方式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发现,适当的时候可以作记录,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出生活性,应注重学生的“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

在教学时设置一定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数学处处存在在身边的亲近感,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乘法与除法的应用题时,出示这样的题目:

甜甜和芳芳住同一栋楼,甜甜住四楼,甜甜住五楼甜甜每天走60阶到家,那么芳芳需要走多少阶才能到家?

将数学的应用题充分联系到现实生活,同时不能忽略一楼没有台阶这个重要的信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1.2给学生提供自主表现的舞台

1.1.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习兴趣

活泼是小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组织学生以活动为主要事件,进行一些操作和参与到实际问题,给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的动手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相对比较抽象的汽车行程问题中,有一题:

小汽车每小时行驶80km,大卡车每小时行驶100km。

两车分别从相距250km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两小时后两车的距离是多少km?

在这一题的解题过程中,有一个隐形的未知条件,就是并没有说明行驶方向,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两个学生进行现场演示:

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学生同时相对而行;

第二种是同时背道而行;

第三种是两位学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行驶,速度快的在前面;

第四种是两位同学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行驶,速度慢的在前面。

通过学生演示过后再进行解题,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之后很快会意识到需要分四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

两车相对同行,相遇后继续前行。

算式:

(80+100)×

2-250=110(千米)

第二种:

两辆车背道而行。

2+250=610(千米)

第三种:

两辆车相向而行,速度快的大卡车在前。

100×

2+250-80×

2=290(千米)

第四种:

两车相向而行,速度慢的小汽车在前。

80×

2+250-100×

2=210(千米)

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时,组织学生集体合作,也是非常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形成学生们通过合作互相弥补、学习的好方法,往往就会产生1+1>

2的效果。

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中,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1米等于多少分米?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先猜测答案是什么?

于是学生热情高涨地猜了起来,在猜想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就充分调动了起来。

于是可以设计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情境:

其中一小组用长度为1分米的纸条一张一张地贴在米尺的背面,观察1米的米尺里一共能贴几张1分米的纸条。

这时每组学生都会踊跃报名,其余没有被选上的小组配合选上的小组同学一起合作。

在大家的集体合作下,顺利的进行了这一项课堂探究活动,形成了生生互助的和谐学习舞台。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一起配合,一起动手操作,一起探究知识,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以充分调动。

1.1.2调动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激发。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加强刺激,唤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竞赛是一个以竞赛的排名结果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的方式,以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继续进步。

竞争可以分为“抢答题”,“必答题”和“看看谁是最快”等形式,以避免使用单一的方法,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把握这一特点来实施教学。

比如:

那些喜欢“猜想”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新颖奇妙的问题来引导思考。

而对于“好胜心强”的学生,则应该为他们创造有利竞争的条件,让他们在和其他学生的争论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这课时,可以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周长为48米,然后提出问题为:

如何分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要求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会提出:

“(15+9)×

2=48米,这个方案可行。

”随即教师应该给予表扬,这时争强好胜的学生就会不服输,立刻提出另一种方法:

“(10+14)×

2=48米也可以的。

”接着,(13+11)×

2=48米、(4+20)×

2=48米、(1+23)×

2=48米等多个方案也会相继被提出。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促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1.3精心设计练习题,调动学习兴趣

练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使学生获得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对学生所掌握新知识程度的一种回馈。

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具有明显不同的心理特点,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心理特点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因此,练习题的设计不但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单一的、枯燥乏味的练习题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

练习的新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渐进练习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练习可以从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复杂,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完分数后可设计这样的应用题组:

明明打算一本漫画书用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一本书的前30页,第二天接着看了50页,第三天又接着看了80页,问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

明明打算一本漫画书用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一本书的前3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20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看了30页,问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

明明打算一本漫画书用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一本书的前3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2/3,第三天看页数的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的总和,问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

明明打算一本漫画书用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这本书总页数的3/16,第二天看了这本书总页数的5/16,还剩下80页,问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

明明打算一本漫画书用三天看完,第一天看这本书总页数的3/16,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看的5/3,还剩下80页,问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

小学数学的练习,以充分贴近学生的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连接,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题才会有益于小学生理解数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发现和认识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是在身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样是分数的应用题,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

三年级一班共有38人,一起去公园春游,公园门票规定:

每人20元,达到42人可以享八折优惠,问三年一班应该怎样买票所花的钱最少,是多少钱?

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给学生解决:

全班共有38人达不到42人,所以不能享八折优惠,可买38张门票,一共花费20×

38=760元。

42张可享受八折优惠,可以买到42票,花费:

20×

42×

80%=672元。

第三种是要买42张票,花了672元,额外的4张门票在原来的价格出售给其他游客,你可以得到80元,购买了的成本只有592元。

这种练习题很强的实际意义,联系了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实践能力。

4、评价的经常性,方式的多样化

师生通过在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能增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效地评价能帮助小学生改正错误和引发其思考,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评价方式有多种,有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评价不仅是单一的对学生的学习的判断,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也起到调节作用。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上,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

因此对于学生身上所具备的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处,教师都可以对其表扬和肯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有学生因为紧张而回答问题时说话结结巴巴,教师可以这样说:

“感谢某某同学的不放弃精神,也感谢其他同学们的等待。

”或者:

“放轻松,没有关系,把思维理清楚,慢慢的说,相信你一定可以回答得很好。

”当小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是很准确的时候,可以说:

“恩,很好,答案已经很接近了,再想想,试试看。

”或者可以说:

“恩,你回答的已经很好了,大有进步,如果再具体一点就更好了。

”又比如:

当学生回答的答案非常准确,可以说:

“你的答案非常准确,掌声鼓励。

”……

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富有意义和全面。

教师评价从知识,能力,情感,技能各方面展开,确保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最后,可以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有效地结合。

孩子对于奖品的期待性很高,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奖励。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章,有“进步了”“太棒了”“作业优秀”等。

根据学生的上课表现或者作业表现给学生盖一颗相应的章,规定十颗章可以兑换一个小礼品。

这样的奖励方式既让学生有了阶段性的期盼,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学习数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花时间花精力,贯穿到每个教学过程中。

希望通过教师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能高效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潘俊香.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09:

54.

[2]宋瑞敏.谈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15:

77.

[3]张洁.浅议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

62.

[4]张西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

64.

[5]金先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3,09:

57.

[6]李建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192-193.

[7]杨瑞真.利用多媒体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88-89.

[8]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77-78.

[9]李新会.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学周刊,2013,33:

35.

[10]艾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40-42.

[11]杨清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2,07:

56.

指导老师:

罗西

Introductiontothecultivationofprimaryschoolstudentsmathematicsstudyinterestandinspire

XueJiaJia

Abstract:

Thecultivationofthelearninginterestofprimaryschoolstudentsmathematicsstudyplaysanimportantrole,theinterestisthefundamentalreasonsofstudentslearning,isalsoencouragedstudentstoexplorethepowerofknowledge.Toestablish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thereasonableutilization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thecreationofdiversifiedteaching,evaluationoffrequentthisfouraspectselaboratedtheelementarymathematicsstudyinteresttocultivateandinspire.

Keywords:

culturestimulateprimaryschoolstudentsmathematicsinterestinlearning

2014年6月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