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609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14小马过河

难点名称

学生能理解水的深与浅是相对的,明白做什么事不能听别人说,要自己亲身体会。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

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听了松鼠和老牛的回答不知所措,回去问妈妈,妈妈让他自己去试试。

他趟过了这条河。

从而明白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尝试。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理解起来较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理解能力较弱:

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多,很难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直观法,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2通过以读促悟法,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

(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

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三)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

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

它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汇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思考:

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

小马是怎么过河的?

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

读有关句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体会故事内涵

  1.采访小马:

听了妈妈说的话,现在你准备怎么做呢?

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出示第三幅插图,观察小马的表情是谨慎小心的,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

相机指导朗读。

3.指名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8自然段。

师引读:

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他发现——(生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再想想之前妈妈曾说过“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很显然妈妈是赞同老牛意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动物图片,让学生明白:

原来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不同。

老马和老牛说法一致,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一样。

小马说河水不深不浅,是因为他的身高在他们之间。

这些动物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

 

小结

一条小河,一句鼓励,一次尝试,小马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数条这样的小河,我们不应该光听别人说,而应该学会动脑筋试一试。

《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叙述了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坊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加强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指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这节课我重视指导朗读,通过学生的不断朗读来感悟不同小动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心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2.理解老马的话,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愿:

半包围结构,注意心字底不要写得太窄,否则字的重心就失去平衡。

麦:

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

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图片。

师: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这组画面,在绿草茵茵的小河边,住着一匹小马和一匹老马,小马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可是当小马第一次帮妈妈做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小马过河》的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

下面我们跟着录音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2、播放录音,学生倾听。

二、初识文本,整体感知。

过渡:

多么精彩的一个故事啊!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

1、提出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初识生字,巩固词语。

师:

同学们,你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吗?

遇到这些难读的字你是怎样解决的?

(1)学习会认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的字:

棚驮磨坊挡突试蹄既

师:

这些拼音宝宝多调皮呀!

它们趁老师不在的时候,把汉字宝宝的脸都给蒙上了。

看!

老师来了,这些拼音宝宝一个一个都开始吓跑了。

汉字宝宝们,请你们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2)学习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愿突麦

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本国的汉字,不仅要能正确地发音,还应该会正确地书写呢?

看!

这些汉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样写呢?

你们想不想在自己的本子上也试着写一写呢!

提出写字的要求:

师:

同学们书写汉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坐姿端正了,还必须心气平和,心正则笔正,笔正字才美。

俗话说:

“字如其人”,一个汉字就相当于人的一张脸,五官端正了人就长得漂亮;写字规范美观,也会受到别人的称赞和尊敬。

(3)学习会认的词语。

课件出示会认的字:

一(匹)老马亲切

一(匹)小马连蹦带跳为难吃惊叹气

一(头)老牛很浅刚没小腿

一(只)松鼠很深淹死

师:

读好这些词语对我们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请同学们一齐再读一遍。

三、潜入文本,感悟故事中人物的精彩对话。

1、认识小河,体味小马的心理活动。

师:

当小马兴高采烈地驮着麦子要到磨坊去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困难,这个困难是什么?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当小马面对着哗哗流动着河水时,他敢趟过河吗?

当小马面对着不知深浅的小河时,他敢趟过去吗?

面对这样的一条小河,小马想了很多很多……

假如有一座桥,我________________;

假如妈妈在身边,我_______________;

师:

但是一切假如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时此刻的小马是怎样做的呢?

小声读三四两个自然段,找到小马的想法和做法。

2、品味老牛眼中的“浅”河,读好小马和老牛的问话。

师:

当小马面对一条挡住去路的小河不知所措的时候,他是怎么问牛伯伯的?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多么懂礼貌的小马呀!

请你问问牛伯伯:

______________;

多么好问的小马呀!

请你问问牛伯伯:

________________;

我们跟小马一起来问问牛伯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牛伯伯是怎样回答小马的呢?

(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假如你是一头老牛,你来回答小马的话……

假如你是一头小牛,你来回答小马的话……

我们跟老牛一起来回答小马的话……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过渡:

刚没小腿的水,老牛当然认为能过去,他会担心吗?

(不会),所以牛伯伯过河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轻松)那其它的小动物还认为这是一条很浅的河吗?

下面我们来听听小松鼠是怎么说的?

3、品味松鼠眼中的“深”河,读好松鼠的语言色彩。

师:

当小马听完老牛的话正要过河时,松鼠对小马说了什么?

(小马!

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说这句话时态度是怎样的呢?

(很认真)

请你认真地告诉小马,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认真地告诉小马,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认真地告诉小马,________________;

师:

是啊!

这是一只多么善良的小松鼠!

当他看到小马向河边跑去时,他着急地说:

____________;

当他看到小马准备过河时,他担心地说:

______________;

当他看到小马一只脚就要踏进河里,他害怕地说:

___________;

师:

小马啊!

人家松鼠讲话是多么有理有据啊!

听听松鼠又怎样说的呢?

(深得很哩!

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师:

小马心想:

淹死、淹死……多么可怕的字眼啊!

我可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是那又怎么办呢?

小马又一次为难了。

4虚拟“小马打电话”,品味小马的复杂心情。

“小马、小马,你别怕,有事你可打电话……”树上的小鸟给小马支了一招,假如小马会打电话,他将会给妈妈说什么呢?

(用“喂!

妈妈,我是小马……”开头,补全小马给妈妈打电话的内容。

师: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但是小马会打电话吗?

(不会)。

这时树上的小鸟又给小马支了一招:

“小马小马你别怕,有事回家问妈妈……”

5、品读老牛说的话。

小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

“唉!

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马妈妈老远就看到小马低着头驮着麦子又回来了,心想:

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难为情地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多么亲切的话语啊!

你来对小马说:

……

多么有智慧的妈妈呀!

你来对小马说:

……

让我们带着亲切和智慧一起对小马说:

……

师:

一位聪明的马妈妈!

是她巧妙地引导,灵活地点拨,机智地解惑,让小马顺利地趟过了河。

俗话说:

“实践出真知”,小马最后自己试着趟过河,终于发现了——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

四、分析原因,提升主题。

师:

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呢?

为什么小马和老牛、松鼠说法不一样呢?

我们来替小马分析一下吧!

课件出示身高不等的“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让学生领悟原因所在。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五、梳理板书,总结全文。

总之,遇到困难不要只问别人,要自己尝试才可以,(师板书)这样一来,小马长大了,你也长大了。

 

板书设计

遇到困难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深浅。

老牛告诉他水很浅,松鼠对他讲水很深,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终于过了河。

故事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下列几个方面教学的: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轴。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图片展示、情景图片展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以指导学生朗读为根本。

在本课朗读的教学中,我注意以情感推进朗读活动。

抓住小马、老牛、松鼠的语言,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深深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拓展延伸、交流体悟为水准。

以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同学们:

在你今后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

学生的回答很踊跃。

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准备好的拓展延伸没有充分地展示,这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之一。

总之,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还是颇多的,今后我还会继续吸收好的方面,努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去,力争使我的课堂教学成果锦上添花!

中班语言《小马过河》

学科

学前教育

年级/册

中班

教材版本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题名称

中班语言《小马过河》

难点名称

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轻松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设计微课,把故事中的哲理通过动画和讲述相结合的办法阐述出来达到教学目标。

难点教学方法

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设计微课,把故事中的哲理通过动画和讲述相结合的办法阐述出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马过河》。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讲故事,并加以讲解。

二、以故事里所写的提问:

1、小马帮妈妈干活了吗?

2、小马在河边都遇到了谁?

3、小马最后过河了吗?

三、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故事内容告诉我们遇到难事时一定要自己试一试,不要依靠别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朋友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小结

我们遇到难事时一定要自己试一试,不要依靠别人。

 

第14课《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进行分角色朗读、故事情境表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

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生齐读,教师适时进行规范朗读强调指导。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考虑:

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

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

还可以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三、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考虑:

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

它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

它想到了什么?

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

“去路”,指往前走的路。

“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小马是怎么想的?

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

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边读边想:

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

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

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考虑:

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

“水很浅,刚没小腿。

”(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很深。

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3)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

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

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

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4)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

“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

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四、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

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

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

“小马!

”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中一年级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惊讶地问”,不是一般地问,“惊讶”,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

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朗读第七自然段考虑:

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

“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

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他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身动脑筋想一想,在考虑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

因为他人说的,往往只适合他人。

他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指名读第八自然段考虑:

小马是怎么过河的?

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

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身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

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七、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

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

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八、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九、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小马过河》的故事,同时还要记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爱动脑筋、敢于实践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