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903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教案

教材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

课题

14.秦兵马俑

课型

阅读新授课

课标

要求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交流。

三、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  

2、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

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发现写法,先总写再有的……有的……

5、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6、齐读课文第11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归纳小结。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秦兵马俑特点。

 

2.找到句子、词语,交流感受。

 

1.读段落,把握特点

 

2.发现作者写法:

列数据

 

3.再读课文,谈感受

理解“无不为……所折服”

4.带着感情读课文

 

1.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发现过渡句,体会其承上启下的特点

 

2.自读课文第三部分,自读发现各类俑的特点后小组讨论,找到关键特点填表。

 

3.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4.学习写法

5.联系课文首尾,体会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的作用

 

1.结合板书,重读过渡句,把握课文脉络,理解兵马俑背后才智的伟大,体会民族自豪感

2.感情朗读,个性理解

板书

设计

14、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教学

反思

14.秦兵马俑

1.把握字音

战车千乘所向披靡惟妙惟肖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3.学习课文第十段的写法,先总后分,用上“有的……有的……”句式。

 

课堂教学教案

教材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

课题

15.埃及的金字塔

课型

阅读新授课

课标

要求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习

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

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轮廓砌合宏伟吨角锥形矗立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埋(mán)怨大厦(shà)厦(xià)门缝(fèng)隙缝(fé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过渡:

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指名分段读课文。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

分别写了什么?

(△)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

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

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

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3.小结:

下节课我们将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写完《习字册》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2.(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二、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1:

出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

(2),想一想:

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指导朗读:

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二)精读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③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

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

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

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1.学生按搜集的资料介绍

 

1.读准字音,提醒注意生字字形

 

2.提出问题词语,小老师练习上下文帮助理解

 

1.分段读课文

 

2.把握课文首尾写法特点

3.理清课文大意

4.理清结构开头、得名、外形、智慧、结尾

 

1.结合图片,了解金字塔外形特点

 

2.质疑:

如何建造?

 

1.回顾金字塔特点,用词语评价

 

1.读课文,找出体现特点的语句,发现说明方法

 

2.交流展示,理解列数字对写出金字塔特点的作用

 

3.读出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

 

1.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带着问题读课文

 

2.体会设问句在介绍建筑过程中的作用

 

3.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

 

1.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中受到启发。

 

板书

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

精巧

教学

反思

15.埃及的金字塔

1.辨字组词

矗伫夏厦郭廓

2.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式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3.学用列数据、作比较等方法,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一处名胜

课堂教学教案

教材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

课题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课型

阅读新授课

课标

要求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篇章安排;了解写作方法。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有人说: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齐读课题:

音乐之都维也纳

2.你对这里有什么了解?

二、字词、初读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阿尔卑斯山山麓波光粼粼多瑙河

华尔兹掺合星罗棋布纵深镂花

2.提出预习后不理解的词语,小老师解答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

三、略读课文2——7节

1.思考:

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用“——”画出2-5节的中心句。

2.生回答,出示: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下节课继续学习,深入领略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2——7节,思考: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二、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指导体会重点

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第一方面。

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

(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

(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

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

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

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

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

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

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

指导朗读。

(配乐)

(三)第三方面。

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

“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

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

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

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

(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

“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

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

“每年除夕,………。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

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本课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作者如何写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总——分。

中心句。

 

 

1.齐读课题

 

2.读准字音

 

3.解决不理解的词义(联系上下文)

4.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

2.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

 

1.带着问题精读课文

 

2.从文中找到答案,小组讨论

 

3.发现总分写法

 

4.结合图片和老师介绍,理解“摇篮”

 

5.读出感受

 

1.找词句,结合图片,理解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读出感受

 

1.找文中词句理解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结合重点句子,理解“掺合”,体会与音乐相随的美好生活

 

1.把握歌剧院介绍中的数字、描写,结合图片,体会宏伟壮观

 

2.读出感受,体会巨大影响

 

1.总结写法,学习写法

板书

设计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典音乐的摇篮总分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心句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教学

反思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1.理解“摇篮”“掺合”的妙处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你能否用文中介绍维也纳的方法,介绍一个城市,抓住城市的特点来介绍。

 

课堂教学教案

教材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四组习作

课题

习作4

课型

习作

课标

要求

学习修改习作,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积累习作素材。

学习

目标

1.借助例文《拔河》展开讨论,读懂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参照这些建议,学习运用修改符号学习有目的地修改文章。

2.在修改的过程中,逐步领会习作如何围绕主要内容写得有详有略。

重点尝试通过修改把拔河比赛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写具体。

3.修改例文和自己的作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只有围绕主要内容有详有略地描写,注意细节描写,作文才吸引人。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在修改的过程中,尝试通过修改把拔河比赛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写具体。

逐步领会习作如何围绕主要内容写得有详有略。

难点:

进一步体验到只有围绕主要内容有详有略地描写,注意细节描写,作文才吸引人。

教学

准备

参加“拔河比赛”活动,要求注意观察比赛队员和拉拉队员们的表现,特别关注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1.板书“修改”。

谈话:

你会修改作文吗?

你都是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

 

2.关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你积累的哪些名人说的话?

 

3.结合你修改文章的学习经历,谈谈修改究竟对于写好作文是不是有这样的妙处?

4.今天,我们一块来体验“修改”作文的学问。

二、借助例文,提高修改作文的针对性。

1.出示例文,读读习作,再读读老师的眉批和总评,看看老师肯定了这篇习作哪些优点,又给习作修改提出了哪些建议?

你能否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说?

2.欣赏习作的优点。

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从老师的评语中,你发现这篇作文有哪些优点?

老师是怎样评价的?

你认为呢?

交流预设指导:

(1)有些语句写得很生动。

 

(2)结尾自然真实。

我们处于这些同学拔河的状态时,是怎样想的?

 

(3)文章中充满了作者和他的同学热爱集体、热爱运动的情绪,你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

(4)你觉得还有哪些优点,也想老师一样说出自己的评价。

3.理解给出的修改建议,并实践修改。

(1)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下面的问题:

 

(2)有删有添,有详有略。

——老师给出的建议,有一条是要小作文删去几句话,有一处是要小作者再写一两个运动员和拉拉队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

比赛前和比赛中哪部分应该详写,

哪部分应该略写?

4.教师小结:

文章是写拔河,重点是拔河的经过,所以拔河前后的表现要精简,选择重点的来写就可以。

文章有详有略,读起来眉目才清楚。

三、试一试,我们拔河时,谁的神态、语言、动作给你留的印象比较深?

选择一两位同学重点描写一下。

 

四、作文还有两处没有写通畅、清楚,是怎样的问题?

这里为什么有必要把失败的教训简要小结一下呢?

(因为说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就胜利了,读起来容易有疑问,所以要交代清楚)

五、对比阅读,总结方法

1.把修改前后的作文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修改后的作文好在哪里。

2.从老师的修改建议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通过修改,你又总结了哪些修改作文的好方法呢?

六、誊写作文,完成作文。

七、展示作文,交流提升。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修改作文的方法,并总结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

出示修改方法:

①修改错别字及标点符号;

②修改词语是否运用得当;

③语句是不是通顺,表达是不是清楚;

④详略是不是得当。

学生讨论:

(比如: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再交,这是好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读读优美语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生动的?

(细致描写了当时的场景)

学生交流结尾方法:

(怎样想的就怎样去写,写出真情实感,才是最好的文章)

 

读一读,看看作者哪里写得自然生动?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理由:

对于这些修改建议,你觉得老师提出的合理吗?

根据老师提出的建议,你打算怎样修改?

试一试。

学生读文建议,讨论:

你对这两条建议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比赛的过程应该详写,要写得具体

比赛前的部分应略写,妈妈的话是赘述,可以删除。

(第五自然段写了拔河比赛时的场面原因让人感觉很空洞,不吸引人就在于细节描写不到位,只有“面”的描写,没有“点”的描写。

(学生进一步修改)

指名读修改的片段,重点在于对人物的描写,是否生动、新颖。

学生交流:

——缺少衔接过渡:

在教材上修改一下,读一读,交流。

试着在眉批的空白处修改。

读一读,交流。

 

学生根据刚才修改作文的过程,明确修改作文要考虑是否围绕主要内容有详有略地描写,是否把一个场景写得具体形象。

板书

设计

批改修改

删除符号眉批详略得当

添加符号总批语言动作神态

好词好句符号生动、具体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