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106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

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高血压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1-2],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由于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

本研究以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均符合高血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炎症、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狭窄、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和心房纤颤等。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51.42±11.39)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8例。

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52.38±12.16)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高血压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钙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

观察组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高血压专业知识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耐心接受患者的咨询;日常行为干预: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心态稳定,控制体质量,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进行慢跑、步行、气功和太极拳等运动。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保证每天的摄入量低于6g,并摄入充足的钙、钾和蛋白质,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水果、蔬菜、豆类以及粗纤维类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

舒张压值恢复至正常范围或降低≥20mmHg;②有效:

收缩压值降低≤20mmHg或舒张压值降低<10mmHg;③无效:

血压降低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13例,占32.50%,有效16例,占40.00%,无效11例,占27.50%;观察组显效16例,占40.00%,有效20例,占50.00%,无效4例,占1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

2.2两组血压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1.35±6.78)mmHg,舒张压为(103.31±6.33)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131.54±8.75)mmHg,舒张压为(84.32±6.17)mmHg;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2.42±6.53)mmHg,舒张压为(104.72±6.54)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120.32±7.68)mmHg,舒张压为(74.12±5.37)mmHg;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5],并且长期的高血压对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该种疾病的认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6-7]。

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高血压的方法,而患者普遍缺乏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需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引起重视[8]。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展及最优降压策略的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

(1):

106-108.

[2]喻文琴.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

99-101.

[3]王亭君.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11):

133-134.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

579-616.

[5]齐国娥,杨老虎,于瑞彦.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5,31(7):

961-963.

[6]谢云燕,秦俭,牛秋丽.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

370-373.

[7]徐钦娟.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

1122-1123.

[8]陈慧,张煜,唐梅芳.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

381-383.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二篇:

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对乡村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对乡村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诊断为高血压的78例患者,并对其实施6个月的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差异。

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干预后的患者在对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干预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病情认知,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自我效能

高血压是目前临较为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报道,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人数已超过1亿[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后期护理予以高度重视[2]。

高血压通常治疗周期较长,如无恰当的护理方法加以干预,患者的病情控制、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均不能得到良好改善[3]。

通过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探讨入网前、后乡村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52.4±11.0)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4.7±2.1)年。

全部患者符合以下纳入标准:

(1)入选患者经诊断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2)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3)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神经或精神类疾病,情绪稳定,不影响正常心理测试。

排除标准:

(1)有严重心、肾脏、肝脏疾病需长期卧床者;

(2)严重精神疾病患者;(3)存在语言障碍者;(4)继发性高血压者。

最终入选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各方面指标。

1.2研究方法

1.2.1患者评估针对入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估,评估时间一般定为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健康教育计划前,评估主要由责任医生进行,找出影响患者病情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详细制定个体健康教育计划,最终确定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重点,并将生命网护理病历建档。

1.2.2住院实施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方面进行护理,通过每月2次的课程引导,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根据沟通内容及患者反馈及时更新修改后期的干预计划并完善生命网护理病历。

1.2.3出院随访在患者出院后仍坚持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生命网管理服务,并请专业医师提供建议。

1.2.4再入院强化对于病情难以控制、反复并需要再次入院的患者,将其个人的健康教育生命网护理病历进行修改调整,确保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1.3评价标准

在患者入网前以及入网后6个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

健康教育达标率评价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进行评价,根据患者对每题回答正确程度给分,将分数>80分的患者定为合格。

自我效能评价[4]根据RalfSchwarzer制定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统计每位患者最终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情况越好。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5]采用欧洲治疗与研究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问卷表对入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对于症状评价中,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及U检验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入网前、后健康教育达标率评价结果比较

比较患者入网前、后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后发现,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后患者对于高血压基础知识、饮食治疗方法、运动治疗方法、血压日常监测以及药物治疗方法掌握水平较入网前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

2.2患者入网前、后自我效能评价比较

接受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前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31.5±1.7)分,进行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后,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34.8±1.8)分。

入网后患者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入网前(U=13.87,P<0.01)。

2.3患者入网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比较

对于患者入网前、后的生活质量(功能维度与症状维度)进行评估后发现,入网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较入网前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长期血压过高会导致脑细小动脉转变为纤维素性或玻璃样病变,血管管壁弹性下降,血压升高,血管容易因破裂而出血,使得患者易出现昏迷、意识改变等精神功能障碍。

在脑出血初期,血压如果没能及时得到控制,会使死该类疾病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困扰,使其生活质量逐步下降,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6,7]。

高血压病情反复,难以控制,造成患者及其家人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缺失,同时由于乡村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以及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该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下降[8,9]。

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基本知识的认识,由于定期个体化方案的随访,也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研究发现,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

入网后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方面均优于入网前。

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通过将健康教育、护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选取患者更容易依从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运动、饮食、心理以及睡眠全方位的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

生活质量是WHO提出的一种新健康概念,认为对于患者的健康不仅关注于其是否患病或衰弱,更应对患者精神上、躯体上以及社会生活上的状态进行关注[10]。

采用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后患者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入网前。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生命网管理不仅对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以及自我效能有所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生命网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三篇: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该地某社区高血压异常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压的变化,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

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该社区经体检发现血压异常者200名,其中男性120名,女性80名,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0.5±5.5)岁。

然后指派专门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诊断及药物治疗相关知识、日常生活控制(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戒烟限酒)、心理护理等。

干预1年后总结其效果。

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该组受试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18.5%上升到70.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试者在调整日常饮食和加强运动之后,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12.9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为3.3mmHg。

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干预前血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社区存在的大量血压异常人群,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的健康教育,持之以恒,不仅能够增强血压异常人群对于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知识的知晓度,还能有效降低血压,阻止或延缓发展为临床高血压的进程。

这种干预模式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患者预后较好,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增长率高、危害性高,知晓率低和治疗率低以及空置率低等特点[1]。

正是由于高血压的以上特点,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料相对有限,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不够到位。

为此,该文通过对比该地某社区高血压异常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压的变化,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该社区经体检发现血压异常者200名,其中男性120名,女性80名,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0.5±5.5)岁。

然后指派专门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诊断及药物治疗相关知识、日常生活控制(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戒烟限酒)、心理护理等。

干预1年后总结其效果。

1.2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2],即未服用任何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如有≥2次以上血压值达到该标准)。

1.3干预方法

干预方法主要是对血压异常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诊断及药物治疗相关知识、日常生活控制(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戒烟限酒)、心理护理等。

1.3.1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由于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多数对血压异常的问题重视不够,经常忽视可能存在的问题。

因此,指派专门的讲师每周定期在社区举行免费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讲座。

由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受试者前来听课。

并排专门人员进行巡场,对于受试者提出的问题做出耐心详细的解答,提高其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

讲座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直接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基础知识、列举典型病例、观看录像纪录片、发放宣传资料等。

1.3.2日常生活控制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戒烟限酒。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对它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是很清楚,可以确定一点是它是多种发病因素和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民族、人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因素、日常生活习惯等,其中日常生活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

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或高血压患者,建议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

如每日摄取食盐量不超过6g,保证足够的钾、钙、镁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3]。

同时由于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或糖耐量异常,配合食用低脂、低糖类食物,这样可以减少总热量的摄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日常饮食,进餐时不宜过快、过饱。

关于生活不良嗜好,一定要向患者解释交待吸烟饮酒对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建议并正确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必要时可派指定社区护士和家庭医生定期到居委会或家庭访视受试者1次。

此外,也不能忽视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

当然由于运动对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对于高血压患者不能盲目运动,以免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发心脑血管意外。

研究者应该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即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等评估患者的总体情况,制定适合每例受试者的运动量。

并向患者交待运动的注意事项,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痛、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到社区卫生所就诊。

1.3.3心理护理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只能通过药物和生活控制。

由于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和心理压力过大,很多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消极厌世等负面情绪,遇事一激动,情绪波动较大,对血压控制带来不利影响,也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时,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劝说患者,消除其负面情绪。

还可以联合社区居委会、患者家属、亲朋好友等共同参与,督促患者改变不良习惯,调整饮食运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连续性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该组受试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18.5%上升到70.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试者在调整日常饮食和加强运动之后,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12.9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为3.3mmHg。

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干预前血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研究通过对比该社区高血压异常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压的变化,发现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该组受试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18.5%上升到70.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试者在调整日常饮食和加强运动之后,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12.9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为3.3mmHg。

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干预前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为了有效的控制血压,首先必须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将防治高血压的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雯娜.关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3):

346-347.

[2]沈建江.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新标准对护理的启示[J].南方护理学报,2004(7):

40.

[3]王丽花.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J].基层医学论.2014,18(12):

1583-1584.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四篇: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7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此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健康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成员的健康状况。

结果研究组成员在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均比观察组有所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人类的健康杀手,近年来高血压有着年轻化和严重化的发病趋势,依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我国2012年全国第四次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观念非常落后,大量患者有着“三低三不(知情率低、用药率低、控制率低[1];倾向于不用药、不按时服药、不坚持服药)”的现象。

这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非常不利,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本研究旨在探索谈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

经过对临床资料的比较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均比观察组有所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57例病例均为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ISH发布的《高血压及分级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分为2组,其中接受健康教育组81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4例;不接受健康教育组76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2±3.9)与(.1±3.4)岁。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未服药,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背景资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患者评估:

收治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了解患者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心理特征、家庭状况、过往病史等在内的背景资料。

根据交流、问卷、观察、检查等方式获得的背景资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1.2.2风险指导:

医护人员向高血压患者解释高血压会导致的潜在风险,包括高血压性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供血不足等在内的并发症,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