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876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Word文件下载.doc

程晓明(组长)、虞永平、薛菁华、曲新陵、陆娴敏、孙云霞

执笔撰写:

程晓明

(《指南》在编写中得到西北师大郑名、华东师大柳倩、深圳市教科院刘华、昆明市教研室江立、成都市教研室刘敏、大连市幼教协会以及成都市第五幼儿园、深圳市第三幼儿园,以及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第一幼儿园、鼓楼幼儿园、长江路幼儿园、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六一幼儿园、滨江幼儿园等个人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谢忱。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安全友好环境建设的原则

第二章幼儿园的布局和规划

一、幼儿园布局

二、幼儿园选址

三、园内建设用地规划

第三章幼儿园建筑的基本要求

一、活动室

二、寝室

三、卫生间

四、楼梯

五、门厅和走廊

六、室外场地

第四章幼儿园后勤卫生的基本要求

一、晨检接待室

二、卫生保健室

三、食堂

第五章幼儿园建设的环保要求

第六章室内安全友好环境的建设

四、公共活动用房

五、衣帽间和储藏室

六、楼梯

七、门厅、走廊

八、门窗

九、家具

十、玩具、材料

十一、图书

第七章室外安全友好环境的建设

一、建筑外墙、屋顶平台

二、室外活动场地

三、室外设施设备

第八章安全友好环境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工作人员

二、规章制度

三、工作条件

前言

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创设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办园条件和教育环境,保证幼儿园建设的科学化和成本效益合理,提高幼儿园环境的安全友好水平,特编写《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学前教育的管理者、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以及幼儿园的主办者、规划者、幼儿园建筑的设计者和其他学前教育事业的从业人员。

本《指南》所称幼儿园是指实施学前三年教育、招收3岁~6岁幼儿的全日制或寄宿制幼儿园;

其他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可以参照使用本《指南》。

本《指南》所称的安全友好环境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感到亲近快乐,愿意主动融入其中,能够安全地生活、活动和接受教育的环境。

安全友好环境建设包括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建造、设施配备,以及装修、布置等。

但本《指南》侧重于指导幼儿园房舍内部和室外活动场地的装修、布置和设施设备的配备。

本《指南》的使用应当与国家现行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和卫生保健规范相结合。

第一章安全友好环境建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为幼儿在园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基本条件。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应该是安全的、友好的。

建设幼儿园环境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性。

幼儿在环境中不会遭受物质的和精神的伤害,环境中的物品不会对幼儿造成人身伤害,环境中的他人也不会对幼儿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

二、教育性。

在国家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办园宗旨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环境;

环境中的所有设施和材料,都有利于开展教育活动。

三、生活性。

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应当因地制宜,环境布置的材料来自于生活和大自然,环境布置的方式要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

四、参与性。

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参与环境的建设,使环境建设的过程成为幼儿学习的过程。

应提供多种多样的设施和材料供幼儿探究、操作,使之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五、审美性。

幼儿园的环境应当富有美感,色调和谐鲜艳,图案美观,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物品整洁,摆放有序。

六、经济性。

环境的建设要厉行节约,不浪费财物,不盲目攀比,提倡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

阐释:

安全友好的幼儿园环境能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保障。

建设安全友好环境,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同等重要,教学场所和辅助场所同等重要,成人的工作和幼儿的参与同等重要。

应该让每一面墙、每一块场地、每一件材料都为幼儿的发展发挥作用。

这六个原则,概括了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的形成方式。

幼儿园的建设者、举办者和所有教职员工应该将这六个原则作为建设环境的准则和评价的尺度。

建议:

1.幼儿园环境建设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

应该建立幼儿园建设方案会商制度,在新园建设,或老园改造、维修之前,幼教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参与设计,投资方和施工方充分接纳幼教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意见,保证新建、改建后的幼儿园环境符合安全、友好的要求。

2.新建或改建一所幼儿园,应当有足够的预算用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布置和设施设备的配备。

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约占幼儿园建设总投入的30%(土地费用除外)。

需防止把基本预算全放在房舍建造上,忽视后期的环境建设、设施设备购置。

但是应杜绝豪华装修。

对于幼儿园来说,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才是最好的。

3.建设幼儿园环境,要体现以幼儿为本的办园理念,室内和室外环境应该整体设计。

如果受资金的限制,可以分步实施。

第二章幼儿园的布局和规划

幼儿园布局应符合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发展趋势、城乡建设规划、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独立设置。

城镇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

1.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空气流通、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排水通畅、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绿色植被丰富、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宜建地带。

2.必须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的区域等不安全地带,避开输油、输气管道和高压供电走廊等。

3.必须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有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应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建筑的阴影区等。

4.不应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殡仪馆、垃圾中转站及污水处理站等喧闹脏乱、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场所毗邻;

不应与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等危及幼儿安全的场所毗邻;

不应与通讯发射塔(台)等有较强电磁波辐射的场所毗邻。

5.幼儿园不得建在高层建筑内。

建在多层公共建筑内的幼儿园应有独立使用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防护设施,并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6.农村幼儿园宜设在集镇或毗邻乡村中小学,应避开养殖场、屠宰场、垃圾填埋场及水面等不良环境。

1.建筑用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的规划符合国家有关幼儿园建设的规定。

2.绿化用地应结合使用功能、特点及建筑景观要求,与园舍建筑统一规划设计。

3.园内主要道路应根据通行和消防要求建设。

幼儿园大门不宜设在交通主干道旁,大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区。

幼儿园的布局,关系到区域内孩子的发展和居民的切身利益。

合理布局幼儿园,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幼儿公平地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了保证。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应该建设在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尽量排除所有明显的和潜在的危险,所以选址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

幼儿园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

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占地、四周道路等,室外活动场地包括共用活动场地和分班活动场地,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以及种植园地。

这三种用地面积和占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有关幼儿园的布局和规划,国家有专门的文件予以规定,许多地区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标准。

本《指南》只是根据安全友好环境建设的需要做重点提示,具体要求请参阅国家和当地颁布的有关规定。

在布局和规划幼儿园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1.幼儿园的规划、选址首先要考虑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舒适。

应该排除对幼儿人身安全不利的因素,幼儿园周边的社会环境也应该能与幼儿园的教育产生良性互动。

幼儿园最好设置在社区其他文化教育机构附近,以利于共享教育资源。

2.城市新建住宅小区或老城改造,达到配建幼儿园标准的,都应该建幼儿园;

农村每一个乡镇至少应该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不便于送孩子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村,应该建村幼儿园(班),或几个村联办幼儿园。

3.农村和山区除了参照人口比例建园,还要考虑路途远近。

4.就近入园,既是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幼儿节省每天在路途中的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睡眠,还能降低路途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风险。

5.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控,并兼顾到举办者的利益,幼儿园规模一般以6个班~12个班为宜。

应当避免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集中举办超过15个班的大型幼儿园。

6.新建、改建或扩建幼儿园,应该事先做好总体规划设计。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应体现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方便使用及管理,避免相互干扰,有利交通疏散。

建筑组合应紧凑、集中,主要建筑之间宜有走廊联通。

园区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布置、空间组合统一规划和建设,构成优美的教育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友好的学习、生活、活动空间。

7.室外活动是幼儿园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和设计幼儿园建筑时,既要考虑房舍的功能发挥,也要考虑幼儿室外活动的需要。

不但园舍建筑面积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面积也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并且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夏季可避开强烈的阳光照射。

8.为了确保幼儿在室外活动时的安全,园内道路应该做到人车分流,还要满足无障碍要求。

9.室外给排水、供气、供热、供电、通讯、网络等管线,应当合理布置,管线宜暗设。

农村幼儿园的污水排放不应影响园区和周边环境卫生与幼儿活动安全。

第三章幼儿园建筑的基本要求

活动室用房应有良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

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0m,活动室使用面积不少于人均2㎡。

室内采光必须明亮均匀,后勤服务用房与幼儿活动室有适当的距离。

专用寝室人均面积不少于1.5㎡,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合并使用,则合并面积不少于105㎡。

寝室要紧靠卫生间,便于幼儿如厕。

1.卫生间包括厕所和盥洗室两个部分。

2.卫生间宜临近活动室或寝室,分间或分隔设置。

卫生间内不应设台阶。

卫生间的门不应直对活动室或寝室。

盥洗室与厕所应有良好的视线贯通,宜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

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宜设置节水型卫生环保厕所,严禁在化粪池盖板上设置蹲位,化粪池应设于室外并密封,盖板上应设竖向排气管道,出粪口应加盖并应有防止幼儿移动、开启的措施。

3.厕所内配置不少于4个装有隔板的女孩蹲坑,还要配置不少于3个男孩小便斗。

如不能设专门的蹲坑和小便斗,也可以建造瓷砖砌的大便槽、小便槽,小便槽的长度要能容纳三个男孩同时小便。

每个蹲坑和小便斗宜配有单独流动水冲洗设施。

4.盥洗室光线要明亮,有直接的自然通风,如没有直接的自然通风则要安装排风扇。

盥洗室应该采用流水洗手。

水龙头的高度0.5m左右,间隔0.35m左右,水槽深0.15m。

1.楼梯设置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必须满足使用和防灾疏散要求。

2.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2m,宽度不应小于0.26m,楼梯井宽度不应大于0.11m。

楼梯井的宽度如果超过0.2m,则必须添加安全护栏。

楼梯垂直栏杆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08m,高度不得低于1.2m。

3.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4.疏散楼梯严禁使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

招收肢残幼儿的幼儿园宜设置电梯。

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宜设室外楼梯。

1.幼儿出入的门厅和走廊不应设台阶。

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防滑坡道。

2.幼儿活动用房单面布置时,走廊净宽不应小于1.80m;

双面布置时,走廊净宽不应小于2.40m。

寒冷和严寒地区、温和地区的外廊宜设封闭窗。

厨房与幼儿就餐点不在同一幢建筑的,宜设封闭连接廊。

3.应满足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要求。

1.室外游戏场地包括共用游戏场地和分班游戏场地。

共用游戏场地人均不低于2m2,分班游戏场地人均不低于2m2。

2.共用游戏场地宜集中设置,场地内配置各种活动器械、土丘、沙坑、嬉水池及30m直跑道等设施。

分班游戏场地宜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

室外游戏场地应设置软质地坪,软质地坪面积应大于70%。

3.应保证有一半以上的活动场地面积在冬至日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4.绿化用地包括专用绿地和自然生物园地,人均面积应不低于2m2。

5.室外活动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合格的幼儿园建筑是幼儿园建设安全友好环境的基础。

以上有关幼儿园房舍和场地的建筑要求,国家教育部门和建设部门都有明确规定,本《指南》只是根据安全友好环境建设的需要做重点提示,具体建筑要求请参阅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建筑标准和规范。

在设计和建设幼儿园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

幼儿园的主办者,或幼儿园的园长在接收一所新建幼儿园,或者翻修、改建旧幼儿园时,应该对照国家有关幼儿园的建筑要求,对幼儿园的房舍和室外场地建设状况进行核查验收。

如果发现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则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建设方予以改正。

第四章幼儿园后勤卫生的基本要求

晨检接待室应设在大门口,可以和传达室合并在一起。

晨检接待室必须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卫生保健室面积不少于12m2,并应当与班级隔开一定距离,自然通风,有阳光,不潮湿,安装纱门纱窗,配备药品柜、诊疗床,有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

 三、食堂

1.加工间,用于理菜、洗菜、切菜等,应当有2~3个洗菜池。

2.烹调间,烧煮食品,配有大操作台。

3.配餐间,排放成品食物和消毒好的碗筷,不装自来水,以免有污染渠道,但要装玻璃隔断和纱门纱窗,有对外发放食物的窗口。

4.消毒间,设3个洗碗池、配消毒柜、操作台等。

5.小仓库,摆放食品原料,应当干燥透风,有防蝇、防鼠装置。

6.更衣室,供炊事人员休息更衣。

7.燃料间,放置燃气瓶或燃煤,非运送燃料时间应当关闭上锁。

幼儿园是幼儿最集中的场所。

幼儿抵御疾病的能力弱,如果没有严格的卫生措施,病菌极易在幼儿园传播。

以上有关幼儿园后勤卫生的要求,国家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本《指南》只是做重点提示,具体要求请参阅国家和当地颁布的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标准。

在设计和建设幼儿园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有关幼儿在活动中的卫生保健要求,由本《指南》的相关章节论述。

1.如果受条件限制,不能设立晨检接待室,可利用门厅进行晨检。

2.如果面积允许,可以在卫生保健室里隔出一间隔离室,放一张隔离床。

如果不能设隔离室,则可以在卫生保健室摆放一张观察床,发现可疑传染患儿,可临时隔离在卫生保健室。

 

  3.卫生保健室应配备药品柜、资料柜、儿童杠杆式体重秤、身高计、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体围测量软尺等设备,以及消毒压舌板、体温计、手电筒等晨检用品。

应该配置冰箱,以保存药品和冰块,供患病或受伤的孩子使用。

4.保健室应配备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

5.食堂离幼儿活动场所需有适当距离。

应当为食堂设立专用大门,方便运输食品、燃料,也供其他机动车进出。

6.非炊事人员,不得进入食堂。

7.食品原材料应当有出入库登记,以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8.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食品安全和防止火灾工作,不能有丝毫疏忽。

幼儿园房舍建造以及装修所用的材料必须无毒、无辐射、无异味、防火。

家具、教具、玩具所用的原材料和油漆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绿色环保标准。

幼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体质比较弱,抵抗力不强,很容易遭受环境污染的侵害。

幼儿园应该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确保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健康成长。

1.幼儿园在建设和装修中,应该对所购买的原材料实行抽验与检查制度,并聘请专业人员全程把关,专人负责。

2.室内和室外都不宜采用花岗岩、大理石铺设地面,尤其室内不用花岗岩、大理石贴墙面,因为这类材料硬度太高,且可能有辐射。

瓷砖应该选用坚固、美观、无辐射的产品。

3.室内装潢使用的复合板材和复合地板应当达到国家绿色环保标准。

4.尽量采用实木材料,尤其家具的材质应以实木为主。

不宜选择阻燃性差的塑料家具。

5.采购玩具、教具和家具应当查验产品环保证明。

提倡使用原生材料制成的玩具、教具和家具,不使用有异味的、再生塑料制作的玩具、教具和家具。

6.新装潢的幼儿园在投入使用前应该经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室内空气进行环保检测,达到标准才可以启用。

环保检测结果应当向家长公告。

1.所有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到的内墙阳角和方柱应做成小圆角,或用柔性材料围护。

墙面与顶面粉刷应符合环保、适用、经济、耐久、美观的要求,墙裙宜选用易擦洗的装饰材料。

2.活动室地面宜选用木质地板或达到环保标准的复合材料铺设,不宜用硬质地砖,禁止铺设有气味的塑胶。

活动室里的家具和活动器材要安全、环保。

消除所有安全隐患。

3.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材料布置环境,使环境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投入其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创设自由的操作氛围,提供多样化的操作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活动室桌椅和器材的摆放要适合幼儿活动的需要,适合开展教育活动,方便教师观察幼儿。

4.有效控制噪音对幼儿活动的影响,活动室内噪音必须≤40dB。

5.活动室采光良好,并配置电源照明设备。

在采用灯光照明的情况下,活动室桌面照度不低于300LX。

6.所有插座都应该设置在幼儿触摸不到的位置,且必须采用安全防触碰插座。

7.活动室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或安装紫外线或臭氧消毒设备,并按时消毒。

8.如果幼儿园是楼房,则幼儿活动室、寝室不应该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

活动室是幼儿主要的活动空间,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育场所。

活动室安全友好环境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必须把活动室的安全放在环境建设的首位。

1.要把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物品,如热水瓶(桶)、药品、刀具等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小型活动材料要防止被幼儿塞进鼻孔或吞食,材质要安全。

2.如果感到活动室的面积不够使用,可以将寝室的床铺改造成折叠式,腾出空间供幼儿活动。

冬季寒冷地区可以将走廊封闭改造,以拓展幼儿活动的空间。

3.课桌椅的摆放要便于幼儿活动、便于幼儿与教师互动。

集体活动时,提倡幼儿围着教师坐或小组同伴围坐在一起,不宜采用小学教室排放桌椅的方式。

4.幼儿是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要创造条件,设立活动区(角),让幼儿与同伴、与活动材料有充分的互动机会。

每一个班级如果有30名~35名幼儿,以每一个活动区角可以容纳8名幼儿计算,则应该设立至少四个不同种类的活动区,如建构区、语言区(阅读区)、角色游戏区、美工区、益智区等。

每学期还应根据需要调整活动区的设置。

若条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区多功能,分时段轮流开放;

可用方便移动的材料柜或自制的游戏材料,随机创设。

活动区里的操作材料应该充足。

设置活动区要注意把安静的区域和喧闹的区域隔离开,以免互相干扰;

美工区和沙水区应当靠近盥洗间,以方便幼儿洗手和清洁场地。

在靠近电视机和钢琴的位置,应当设置成全班集中活动的区域。

5.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与教育活动紧密配合,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提倡用幼儿的作品和与当前课程相关的资料布置环境,不提倡用观赏性的成人作品布置环境。

环境布置应随着季节变化、随着课程的进展而更新。

6.环境的布置要以幼儿为本,向幼儿展示的图片和实物应当布置在墙面的下半部分,操作材料和图书要放置在幼儿伸手可及之处。

7.活动室靠窗向阳的窗台,可以设置自然角,鼓励幼儿自己种植和照看植物,也可饲养小型水生动物。

8.幼儿有情绪放松的需求。

可以用一个大型的硬纸板箱子,挖出窗户、门,里面放置垫子,设置成限一两位幼儿使用的隐密空间。

也可以利用楼梯拐角或橱柜设置隐密空间。

但是教师要能够看护到隐密空间中的幼儿。

9.提倡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展示幼儿的作品,而且所有幼儿的作品都有机会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有成就感,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装饰了环境。

避免墙面仅具有装饰作用,或成为成人作品的展示场所。

10.在活动室门口的显著位置,应该设置家园联系栏,告知家长有关幼儿园和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