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159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三中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在世锦赛体操比赛中,他的双杠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以至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不对他亮出满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向西越过桐庐县城,,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

东北西山下,是一片桑麻地,,隐而复现,。

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

①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

②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相对着

③和一条长蛇似的官道

④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

⑤出没盘曲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

⑥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盘曲出没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有关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觉新有人格分裂的悲剧性:

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既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

(《家》)

B.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

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红楼梦》)

C.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可怜的母亲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

(《大卫·

科波菲尔》)

D.卡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美丽的艾斯梅拉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心里,眼看姑娘遭到陷害,卡西莫多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

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

(《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

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

物境"

转为"

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

韵味"

,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

第六感官"

)来把握对象。

如陆龟蒙《白莲》云:

"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

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

钟嵘《诗品》中说:

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

其目的并非"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而是"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

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

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

又云:

千树压,西湖寒碧。

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

得意忘象"

之趣。

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

如司空图所云: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

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

目击可图"

之境,而意在"

境外生境"

者,于"

之外生出"

也。

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竟境,方不负古人。

故司马光云:

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

(《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

情境"

这已是"

移情作用"

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

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

兴者托事于物"

,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

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

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

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

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

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

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7、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从描摹客观自然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

  

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品赏诗人在作品中体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创设的一种意境和言外之意。

8、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

是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B、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的。

  C、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感情寄托在描绘外物的形象之中。

  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诗人思想感情的某些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9、根据全文内容作出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B、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该追求逼真、神似的艺术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

C、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竟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D、鉴赏古代诗词不仅感受作者托之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在其间的深沉的寄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噌(chēng)吰(hó

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②窾(kuǎn)坎(kǎn)镗(tǎng)鞳(tà

):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③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④魏庄子之歌钟:

《左传》记载,辛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艘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蜂。

庄子,魏蜂的说号。

歌钟,古乐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

通含糊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恰好

C、因笑谓迈日:

”汝识之乎?

识:

知道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

大概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奠消长也

B、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2、下列各句中与“古之人不余欺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分)

_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5.诗文填空。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定风波》

(2)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水龙呤》

(4)凭谁问,廉颇老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

(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7),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8)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玩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

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

啊!

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

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

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

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

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

我不愿结交其他人。

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

这引起了我的怀疑。

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

我对自己说:

“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

我想:

“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

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

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

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

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

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

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

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

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

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

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

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

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

我忽然想起:

“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

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

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

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

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

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

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

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

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

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

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

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

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

我睡着了。

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

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

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

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

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

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

啊,真令人惊讶!

天已经大亮了。

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

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

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16.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17.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6分)

18.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

“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

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

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

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

六、语言综合表达(15分)

20.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导语的一种,是老师用来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段话。

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请从下列备选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开场白。

运用至少一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七、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它想东游泰山,看一看壮观的日出,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

后来,它又想南下长江,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也只好忍痛放弃了。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都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7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

1.C(冠(guān)B、绮(qǐ) 

揾(wè

n)D、伺(Cì

脍(kuà

i) 

2、D(A曲,果;

B霭,筹;

C暄,理)

3.A(B白驹过隙:

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借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C琳琅满目,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很丰富。

D.无济于事:

指对事情没有帮助。

原句用来说对“罪行”没有帮助,是不恰当的;

应指对减轻罪行没有帮助。

4、【答案】C

A老师、学生和团体不能并列;

B“……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是非常熟悉的”主客体颠倒;

D逻辑错误,应该去掉“不”

5、B(①中的“青峦”对应“这”;

④点出“官道”的形状、地点;

⑤点明位置).

6.C(“可怜的母亲”改为“佩葛蒂”)

二、(9分)

7.【答案】A

【解析】

("

逐步转向主观感情"

判断有误。

8.【答案】B

(为了说明"

是诗人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诗人"

以情附物"

9.【答案】A

(说法于原文无据。

艺术创作源泉应该是现实社会生活。

三、(9分)

10、到……去)

11、A(而,连词,表转折;

B代词,它/语气词,难道:

C互相/偏指动作行为一方D,因

而/依,随着)

12、B宾语前置句(A,介词结构后置句C.被动句D.翔断句)

四、(21分)

13.(12分)

(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置,虽,鸣。

况每点1分,通顺1分)(4分)

(2}被敲打时怪然作响的山石,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3)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

14.

(1)(4分)早春(初春)。

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

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写出“早春”,2分;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

(2)(4分)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

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

【诗词浅析】

这首词的大意可以结合韩愈的《早春》来理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不过苏轼也真是偷懒,一首当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思想感情。

整首诗可以这样解: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

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

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

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显然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倒之。

那么,我们可以揣测:

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15.(8分)

(1)山头斜照却相迎

(2)惊涛拍岸(3)搵英雄泪(4)尚能饭否(5)杨柳岸晓风残月(6)莫道不销魂(7)梧桐更兼细雨(8)水随天去秋无际

五、(21分)

16.(5分)

【答案】“我”是一个:

①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②敏感多疑,③胆小谨慎,④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

(①根据第1段,②根据第2~5段中的多处细节描写,③根据第5段,④第4、5两段里“我”对种种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认为是“现实生活危机感”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17.(6分)

【答案】①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

②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

(举例略)(意思对即可)

18.(6分)

【答案】①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

②“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

“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等语句就是当时代的社会缩影。

③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

(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19.(4分)

【答案】C、E【解析】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

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

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

六、(15分)略。

七、(5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译文:

《水经》上说:

“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

”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

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缘由了。

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

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

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

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

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