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57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初三语文专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计策,烧掉了袁绍全部粮草辎重,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历经重重磨难,简•爱最终在芬丁庄园找到了因火致残的罗切斯特,并与他举行了婚礼,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C.温柔、弱不禁风的温幼菊以自身的经历给了桑桑无穷的力量,使他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D.《老人与海》中,马诺林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捕鱼的,他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硬汉”性格

【分析】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解答】A.曹操听从许攸的建议,不是郭嘉;

B.表述正确;

C.表述正确;

D.表述正确.

【点评】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曾经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三国演义》)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表现,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D.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曾听到这样两句唱词: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的“金玉良缘”指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因缘,而“术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红楼梦》)

【分析】解答这题,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解答】A.表述正确;

B.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是陆逊,不是诸葛亮;

B

【点评】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不难,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比较了解,容易记忆.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D.《故乡》者编入小说集《呐喊》,不是《朝花夕拾》.

D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他也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C.《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范仲淹,他也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A.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B.“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

《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C.《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他们都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解答】A.正确;

B.《聊斋志异》因作者蒲松龄的书斋“聊斋”而得名,不是曹雪芹的;

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文史常识的把握.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分别为台湾诗人、作家.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等.

C.《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箪”“豆”“万钟”均为古代盛装饭食的器具,“牺牲玉帛”中的“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祭品.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分析】本题要结合文学常识来分析.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C.“万钟”指高官厚禄,“钟”是古代的一种量器,不是“盛装饭食的器具”.“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祭品;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掌握重点作家的简介,可以按朝代顺序列表整理归纳.

8.以下关于各篇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B.《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一到秦国,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了严厉的指责.他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并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对方屈从他的意志

C.《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委婉规劝齐王纳谏,这种比喻说理的方法,非常贴切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D.《曹刿论战》一文,从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问答中,可以看出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而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而且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D.鲁庄公虽然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是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鲁庄公备战接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战后询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D.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中写了有关几件事,字里行间渗透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落泪

B.写人要住特点,比如《福楼拜的星期天》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了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刻画了4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C.《伟大的悲剧》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他们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D.联想要自然恰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关联.比如《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到荷花的呵护,想起了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原则,做出的不合理联想

D.文章是基于相似性原则,做出的合理联想.不是“做出的不合理联想”.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不惑”指人四十岁,“耳顺”指人六十岁,“期颐之年”指人一百岁

C.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麦琪的礼物》等

D.《巴黎圣母院》不是莫泊桑的作品,是雨果的作品.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景泰蓝

B.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在当时是一种职业

C.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左迁”说明唐代官员从朝廷调任地方称左迁

D.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

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备、孟德”

C.“左迁”说明唐代官员从朝廷被贬地方称左迁,不是“从朝廷调任地方”;

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孟子》是语录体散文,不是纪传体;

1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B.《观潮》《满井游记》《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代描写杭州风情的著名作品,作者分别是周密、袁宏道、张岱,他们都是清代的作家

C.鲁迅、老舍、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们用各自的笔触描绘了《雪》《济南的冬天》《春》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抒发了对自然的挚情

D.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金色花》,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B.周密是南宋词人,袁宏道是明代的;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朝代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1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童年的朋友》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宋代作家沈复的《幼时记趣》选自散文《浮生六记》.本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C.《松鼠》是一篇介绍动物的科学小品文,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的《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解答】A.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不是俄国;

B.沈复是清代作家,不是宋代的;

C.《松鼠》的作者是布封,不是法布尔.

1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的作品,主人公汤姆是个富于幻想,淘气调皮,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B.美猴王因拜太白金星为师,得名孙悟空,还从师傅那里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事

C.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写长妈妈时提到“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那是因为长妈妈为“我”买来绘图的《山海经》,使“我”很是感动

D.蜚声中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保尔•柯察金.

【考点】文学常识;

名著综合.

【解答】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不是英国的;

B.美猴王拜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还从师傅那里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事.不是拜太白金星为师;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C.《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朝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说法错误,应该是纪传体;

C

1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松鼠》的作者布丰也是法国作家,著有《自然史》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讽,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C.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背影》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B.作者司马光错误,应该是司马迁;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18.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苏轼是宋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有《陋室铭》

C.《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解答】C.《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不是战国时期.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渊明.两篇文章,一篇虚构故事,一篇用传记体,抒写作者的情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也称“诗三百”

C.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丞相.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曾称赞他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解答】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