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258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Word格式.docx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

固知识的目的。

课堂练习可按三个层次设计。

(1)模仿性练习。

这种练习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其目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理解”的层次。

这类练习可安排c组学生板演。

(2)发展性练习。

这种练习是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的层次,这类练习一般安排b、c组同学板演。

(3)综合性练习。

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的层次,只能安排a组同学板演。

教师对三组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对于c组学生应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于板演的三类练习都应及时评讲,指出错误,提出合理解法,以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后,我设计了代表三种不同水准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

★星级练习:

50÷

6=()……() 39÷

4=()……()

★★星级练习:

()÷

5=8……1 ()÷

9=8……5

★★★星级练习:

52÷

()=6……() 74÷

()=8……()

一星级题目是教材的基本要求。

二星级题目相对来说难度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能根据除数、商与余数求出被除数。

而三星级题目则是难度较大的题,要求学生根据被除数与商,分别求出除数和余数。

a、b、c三组同学自主选择自己的星级题,做对在警员卡中加上星星。

像这样有弹性的“套餐型作业”,改变老师强制式为学生自主选择式。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只选择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差异发展。

2、课后作业分层次,自选a、b、c

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乏的环节。

课后作业如果一刀切,往往会使a组学生吃不饱,c组学生吃不消。

因此我们在课后设计四个层次的作业,即模仿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综合性作业、提高性作业,要求c组学生完成第一层次作业,第二层次作业选做,b组学生第二层次作业题必做,第三层次选做。

a组学生第三层作业必做,其他习题选做。

选做题由学生选择做与不做,这样作业量与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分层次布置作业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c组学生没有强迫性,不会产生抄袭现象,每组学生中还有人会去尝试着完成更高层次的习题,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四、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材而练”,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使之完成为其“量身定做”的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因材而练”、“有效作业”、“减负增效”的无疑是最好注脚。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

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b层同学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计算能力;

c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几何教学中的分层作业

在几何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要求a层同学做课本上的常规练习题,根据不同条件求圆柱的体积、表面积或圆柱体的重量;

b层同学除熟练地掌握常规练习题外,还要有选择地解答类似于:

“一个装满粮食的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底面直径10米,高是6米,已运走百分之60,剩下

的用每次能装7.85立方米粮食的汽车运输,需要多少次运完?

”等圆柱与比例分配、圆柱与分数进行综合的实际问题;

c层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常规练习题,但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上述综合性题目,让这类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应用意识,又培养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教学中的作业分层

在统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学习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教师要给a层学生设计一些已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成另一部分;

b层学生先要做部分a层作业,然后再根据提供的原始数据,自主绘制条形统计图;

c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a、b层作业,同时要求他们调查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或生活问题,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先制成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问题解决”教学中的作业分层

在学习“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差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求a层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作业本上,写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综合解答;

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c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提倡解法创新,要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

”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

作业的分层设计更是体现因材施教,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平台。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学而异,精心设计、优化数学作业,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真正实现作业的“质的增效,量的减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