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628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文档格式.docx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改造和优化,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现在综合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综合性的特点。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观教育的主阵地之

一。

可见,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追求一致;

2.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现方式一致。

按照“实践、劳动都是活动的类型”的观点,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是活动的类型,可以通过设计系统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

3.学校课程体系为两者融合提供了条件。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需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面对有限的课时和资源,学校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与整合。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理,该理论的精髓是使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联系和结合起来,以便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培养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生产工作者和社会生活成员;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他主张教育与生活不能分离,劳动与教育不能分离,重视儿童行动的教育。

(二)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原则

1.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获得学科知识的学习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对某类知识从未知一>已知一>新的未知的发展过程。

二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

三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建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2.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体现在:

一是实践的内容,学生参与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的活动,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二是实践的方式,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等行动的历程,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三是实践的结果,学生能够分享实践成果,体现实践活动与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

3.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体现在:

一是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下;

二是实践活动的实践,学生可以在学期内也可以在寒暑假,可以在日常也可以是节假日;

三是实践的主体,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可以是师生完成也可以是亲子完成。

(三)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模块与意图

实验学校设计了实践活动手册一《春风里的清明节》,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分为低、中和高三册。

每册融合了劳动教育、语文、数学、科学和德育学科等多学科知识,体现了将劳动教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教育的充分融合。

实践活动设计是整个活动手册的核心。

实践活动设计以清明节的自然节气和习俗内容为内容,融合劳动技术、科学、语文、数学和美术学科,以期学生经历种植、制

(下转第150页)故,从思想上根本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提升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之后,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音乐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都来自直觉和想象力,是通过自己思维的相互转换的结果,事实可以发现,音乐活动对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推动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创造能力,音乐是和科学不可分割的,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求音乐教育不断加强,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更多的音乐优秀人才。

通过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享受音乐,发挥想象力,通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再次创作,能够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音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联想创作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把音乐和想象能力融合一起,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在音乐的课堂上不断发挥想象能力。

音乐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针对一些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交流和讨论,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培养自己热爱音乐的意识,为自己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音乐是一门感情的艺术,能够通过音乐的旋律表达人心中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在信息化大时代的背景下,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他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型人才,音乐教学也要努力进行教学改革。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音乐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中的各种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袁霜)

(上接第148页)

作、祭扫等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建立劳动与学科学习之间的联系。

三、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 建立开放的生活实践活动环境

以生活教育为切入点,以实践活动手册为载体,将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深度融合。

生活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边界,打破了学习时空的边界,将学生课堂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习与生活进行统整与融合,建立了开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环境。

(二) 构建“三位一体”协调育人模式

以学校实践活动手册为载体,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家长参与实践活动中,并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应用在社区生活中,实现了劳动输入到劳动产出的教育链条,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育人模式。

(三)抓好课堂教育主阵地

在实践活动手册实施中,课堂始终是活动开展的主阵地。

活动开展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

活动开展中,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学科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建立关联;

活动开展后,教师利用课堂进行成果固化,更好落实活动手册育人目标。

通过《春风里的清明节》实践活动的实施,学生感受到劳动带给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实践活动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将劳动成果转化成尽孝心、敬师长、爱祖国的成果,感受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注: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通过知识应用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CDEB16224)的研究中期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